其他

【散文】范荣振:人淡如菊

2017-11-21 范荣振 冯老师为你读书



人淡如菊

金英照秋寒,素萼对银霜。

淡淡鹅黄紫,丝丝凝露香。

低姿迎晓雾,雅态向残阳。

素心洁似水,一生最耐凉。

秋来西风紧,水瘦山更苍。

群芳悉数谢,幽菊著淡妆。

怜菊忆陶公,东篱相望长。

南山今可在?星汉寥廓茫。

                                    --菊花吟



前几天晚归回来,路过邻居家的窗边,赫然发现数簇碧绿的竹子旁的一个花池里开了好几朵花,那花纤条细体,丝丝漫卷,舒眉淡妆,婀娜别致,白的素雅,黄的温馨,紫的艳丽,真的太漂亮了,这是什么花?以前好像在哪里见过,那么面熟,似曾相识,略一驻足,凝神间我已匆匆离开了邻居家的花池,回到了自己的房中。

我在自己的房里,点燃了一支香烟,然后一个人静静的想那花的样子与颜色,感觉很熟悉,就是想不起名字来,心里只记得王阳明的一句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可这究竟是什么花呢?带着心里的疑问,于是就上网查阅了一些资料,方知此花名曰菊,至此才真的一时明白起来。



如此淡雅素洁的花原来是菊,诧异之余,心便朗润起来,蓦然,脑子里出现了很多画面,有凌霜绽放的素雅,有略带冷露的清丽,有染了夕阳的温暖,还有那秋翼下郁郁浮动的暗香。我仿佛在这些淡淡的颜色与馨香里看到一张很熟悉的脸,是的,我看到她的样子,因为她的名字里也有一个菊字,所以很容易想起她。

与她最初的印象大概始于三十年前,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那时她的印象很模糊,不记得具体的音容与身形,只记得她那时很勤奋好学,放学回家就在学习,甚至吃饭时也手不离书,心性中透着种与生俱来的勤勉与好学,我那时常在外婆家玩耍,小时候心里有一种对知识的敬畏之情,每次在她学习看书的时候我只敢远远的看着她,不敢去她旁边,更不敢和她说话。

过了数年,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所大学,毕业后在一所高中教书,记忆里的她,安静从容而又不失优雅,好像从没见她大声说过话,她与人说话总能面带微笑,声音平和语速适中。举手投足间,自有一种淡然与恬静;就像这一季菊的颜色与味道。面向大海,不问春暖花开,她好像天生就是一株菊,而菊亦仿佛就是她,她能做到人隐于菊,菊合于人的完美境界;与世无争,心向阳光。她又像是一首诗,一首没有华丽词句的诗,一首淡雅婉约的诗。以前读过很多古代文人骚客关于菊的词章与歌赋,竟发现没有一首词能比得上她这首诗。她不需要雕琢,更不需要铺设,即便随处站立,亦处处诗歌,自成意境。



作为那个年代凤毛麟角的一代大学生,她为家族开创了一种比较好的文化氛围,读书学习成为家族的主流意识,在她的影响与带领下,家族不断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她无疑起到了旗帜的作用,她凌霜孤开,不骄不躁的那种菊的性格在无形之中也融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里。


生活中,我与她见面的情形其实也并不多,也只是每年春节去外婆家偶尔见到她的身影,听过她的只言片语,她那时教高中毕业班,平时也很忙,大家见面的次数自然稀疏可数,她与我就像一丝若即若离的风,又像一抹浅浅淡淡的霞,彼此很熟悉,但又感觉很遥远,因为文化,因为敬仰,所以也只敢远远的看着她,彼此成就了各自眼中最熟悉的一段风景。


我们日渐熟识起来的时候是在近年,她那时已不再担任毕业班的教课工作,转向了一二年级的教学辅导,也不再像从前那么忙碌,大家见面的次数便多了起来,也便渐渐熟识起来,此时的她,日渐褪去芳华,更显得恬淡与从容,举手挥洒间依旧那么优雅与安静,仿佛这世界与她不沾染任何丝线与尘埃。一个人独立其中,波澜不兴,荣辱皆静。像菊一样端庄,静好,仿佛浑然天成亦或前世有约。


我与她真正交接熟识起来的时候,从去年的初春开始,我那时正经历着人生的一场巨大变故,于涂鸦中多有留露,她得知后给予安慰与化解,甚至不辞奔波,那时就感觉于冰冷的雪心上腾起一股暖暖的焰火,这焰火给了我光明,使暗夜的雪路从此不孤独,不寒冷。直到今天回忆起来,我仍感到一股暖流在胸中徘徊,激荡,感受一个长辈的关爱与力量。



我记得她微信的头像与文字,一枚殷虹的图章印记,一个简单的昵称,似乎就是她的全部。而这些恰好又不多不少的构成了一抹文雅的印象写意。如山水国画,不施华彩却又让人印象深刻。她语言不多,但总能让人认清方向,不迷惑,不踌躇,在我每有鸦作出现的时候,总能看到那个温暖的点赞,点赞不是因为完美无缺,而是一份力量,一份支持,一种相近相熟的感知与认同,我记得她每一个小小的心形点赞,熟悉那每一枚图章的印记。


时光一去三十多年,芳华远去,芬芳依旧,如今的她依然荣辱不惊,处变不乱,依旧坚守于教书育人的第一线,坚守着内心的那份安静与恬淡。


前些天,夜晚寂寥无事读唐代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典雅》,里面有两句话我觉得写的特别好;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写的多好啊,这何尝不是她一生的写照,我感觉这两句诗好像就是为她准备的,“人淡如菊”,仿佛就是对她的完美诠释。司空图是一位先贤智者,他的二十四诗品对后世的诗学品论影响巨大,而“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恰恰是一千多年前对她这首诗做出的最佳评价。难道司空图有一双洞悉千年的眼睛?我不得而知,而经典的诗句却分明的完成了一个优雅转身,是千年有约亦或心有灵犀?我思索良久,一无所获。于是,我在暗夜里点了一支烟,吸了一口,缓缓吐出一个硕大的烟圈。


忽然,在忽明忽暗的星火里,我仿佛又看到邻居家窗口下的花池里的那几朵浅浅淡淡的菊花,随风摇荡,却又不是风采,画面不断旋转模糊淡去,而我却在这一瞬间分明的看到了一张熟悉而又温馨的面容,看到了她的身影。


她与菊花同在,与菊花相伴,淡泊,内敛,不张不杨,一身透着菊的恬静于淡雅。她仿佛是菊的一个缩影,菊好像又是她的一个转身,回首与转身,又都带着这一季菊的颜色与味道。


她就是我的四姨,邓州市第一高级中学的人民教师杨凤菊女士。

 



后记:

近来,夜晚下班无事,一个人孤坐时,想起前段时间看到邻居家窗口下的菊,想起那花的颜色与姿态,感觉它挺像一个人,直到看到人淡如菊这个词的时候,我才觉得它真的和四姨很像。

于是就有了写点东西的冲动,我思索良久不敢提笔,我怕自己的拙笔与才能驾驭不了这个词,我怕亵渎了这个词,我更怕这是对长辈的大不敬。犹豫中,我在自己的惴惴不安里过了数日。

这两天恰好我休息,有点闲暇时间,于是压在心里的冲动终于按耐不住,就写下了上面的这些文字。

文字是写出来了,但我的内心也更忐忑了,因为这违背了四姨一贯低调做人的处事风格,希望长辈多批评原谅。

 

                                            2017年9月16号午后于北京


作者简介


范荣振:1980年代人,生于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五湖村范庄,网名:彼岸花开,自幼爱好文学,中年风雨变幻,重拾儿时梦想,现工作于北京。

QQ:1264693265

电话:13613774842

邮箱:frz8065@163.com





用阅读和行走,去追寻诗意和远方……

——敬请关注“冯老师为你读书”微信公众号——

转载原创作品,请注明来源!

主       编:冯    兵 

责任编辑:魏新征  13782012147  

                    王文建  13603419820 

技术支持:张恒飞  18625609811

推广策划:刘芽萌  13782088068

投稿邮箱:flswnds2017@163.com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目前10000+人已关注“冯老师为你读书”


        54 32601 54 17633 0 0 8611 0 0:00:03 0:00:02 0:00:01 8609p>

       

分享是一种美德、关注是一种智慧 ! 

阅完请点击左下方、和文末广告!
感谢相遇,感恩同行!如觉文章不错,请转发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