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肖战之战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声东击西ETW 声东丨击西 2020-09-01

主播  徐涛  文姝琪丨嘉宾  小马

通过音频或小程序来收听节目⬆️


战粉丝举报事件和「227大团结」已过去了一段时间。对这个圈子并不了解的人而言,这场论战中的很多语言,都让人摸不到头脑。


本期节目中,两位主播和嘉宾讨论的就是这些语言现象中的其中一点:为什么这样一个女性占大多数的群体,会用和女性相关的词语,例如「母」和「姨」,来充当攻击的武器。而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可能会让你对刻板印象产生新的认知。


徐涛是声动活泼创始人,文姝琪是界面新闻科技总监。嘉宾小马是香港大学中文系语言学一年级博士生,也是一名同人文写手 。



01 被赋予的恶意


文姝琪:3 月 13 日,小马在朋友圈发了一个「基于饭圈用语的社会语言学调查」 ,你当时发起这个调查的背景和想法是什么?

 

小马:我平时也追星,我观察到粉圈的很多用语跟我们日常聊天风格完全不一样。发起调查的诱因就是肖战与 AO3 的这个事件。


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在微博上看到的一个视频,内容是说我们很多人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有一些潜移默化的性别刻板印象。


视频中一个父亲开车带着儿子去参加一个职位的应聘,到了公司楼下,儿子的电话响了,是某公司 CEO 打来的,跟他说「儿子加油,你一定可以的」。然后视频抛出一个问题: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很多人答不出来,有人猜说这个家庭可能有两个爸爸,或者这个儿子不知道父亲是谁。

 

但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这个公司的 CEO 是一位女性,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会有这样的性别刻板印象。在这些回答中,一位女性评论说,我本身也是一个 CEO,但我竟然答不出这个问题。

 

文姝琪:你这次的调查里面有一个问题,「攻击一个爱豆的时候,他们的用词会是什么」,你为什么会设置这个问题?

 

小马:肖战事件中,很多人对他进行一些攻击。我发现这些攻击的语言中,很多和女性相关。例如,会经常看到「母」、「姨」这两个词,在没有具体了解之前,我没想到这两个词能有如此之深的恶意。

 

这些词最开始可能是由某个人想出来,用于辱骂或攻击某个男明星,然后很快会被所有人拿来当武器去攻击别人。网络上的饭圈用语扩展得非常迅速。


当然,也有很多像「大妈」、字母「O」这一系列跟女性相关的攻击用语。在这个研究中,我设置了一个排序选项,想看一下大家对这些词的褒贬程度。

 

文姝琪:你回收的问卷答案里排序是怎样的?

 

小马:我更关注「母」和「姨」这两个字的恶意程度,现在情况差不多一半一半。


在这个问题里我也设置了一个选项让大家自由发挥,但他们列出来的很多也是跟女性相关的,类似于「婊子」、「母 0」。

 

文姝琪:在饭圈,大家将和年长女性有关的词语赋予恶意,然后去攻击对方爱豆,这是个常见行为吗?

 

小马:是。这些词的主要特点是大龄和未婚,加在一起好像是原罪一样。


「0」表示男同性恋中的一个,加上「母」字好像就有一点贬低的意思。而「姨」是偏指未婚年长女性,甚至还有点油腻,更多是对年龄的攻击。


「娘」这个字的恶意已逐渐淡化,攻击力已不够了,这些词语每天都在更新换代。



02 不自觉的刻板印象

 

文姝琪:其实中国也有像「母老虎」这样的对女性的恶意称呼,「母」的恶意会从这里来吗?

 

小马:我觉得都会有的,一直以来对于女性的攻击还挺多。


一个年轻的女孩用这些关于女性的词来攻击自己讨厌的人,也不能说她觉得自己的地位不高。大家比较矛盾吧。


一方面,女性希望能强化自我意识。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会觉得这些我们很想摒弃的恶意能刺痛一些人,那我就用这些词去攻击别人。


而且他们并不是真的要把愤怒无限发泄在某一位明星身上,而是针对对方的粉丝群体。你去骂一个单独的粉丝没有任何攻击力,但如果针对爱豆,整个粉丝群体都会觉得很受伤。

 

文姝琪:这两年对于妇女节也有很多讨论,大家会把妇女节变成「女神节」、「女王节」甚至「女生节」,好像大家觉得妇女这个词是羞耻的,想方设法换一个名词。

 

小马:现在已开始有人反对把女性分成三六九等,好像年纪大了就不能当女生了。


但,我刚才说的这句话其实也有刻板印象,「女生」好像被我说成了一个褒义词。在我的调查里有一个选项是让大家选择会不会用「姐」、「妹」、「老婆」、「女儿」来形容自己的男性爱豆,同时比较一下这些词的褒义等级。


然后我发现有很多人更乐意叫自己喜欢的人「姐姐」或者「美女」,这些拥有褒义的词都是用来形容漂亮的年轻女性的词。

 


03 「换个性别」背后的潜台词

 

小马:「泥塑」意思是「逆苏」。「苏」分为正向苏和逆向苏,前者是把这个男明星当作一个男性去喜欢,逆向就是把他们的性别翻转一下去喜欢。


泥塑并不只是局限于女化,也可以把女爱豆塑造成一个帅气的男性形象。但现在绝大部分泥塑的含义已经被局限在用女性化的特征去形容一个男性。


另外,泥塑并不是一个称呼这么简单,同人文学作品中的描写会发掘这个爱豆身上的一些妩媚或比较美好的成分,从而用女性的相关特征去塑造他。


一些外形很好的男明星会有很多粉丝去画画、做一些视频或写小说来对他进行女性化的塑造。

 

肖战事件也是因为他的同人文里面被泥塑了,可能是因为他的设定,肖战的粉丝觉得接受不了,然后引发了这样一场战争。


我了解到有一些肖战的粉丝其实非常反感把他进行女化,但也有一部分粉丝坚持创作一些女化的作品。吵起来的原因更多是同人文《下坠》中给肖战的职业设定,网上都说是站街,比较边缘化,所以有一些粉丝接受不了。

 

文姝琪:反过来说,把女性爱豆男性化,粉丝的接受程度会更高吗?

 

小马:首先比例上来说相对较少,可能会一些韩团的女爱豆,她们的舞蹈动作很帅气利落,我的一些朋友也会叫她们老公。

 

「T」是女同性恋者中的一个身份,「铁T」可能说她更偏向于阳刚一点,如果用「铁T」来形容一个女爱豆或者形容一个普通女性,应该绝大部分人会认为是中性词,觉得这是贬义的人要少的很多。

 

文姝琪:你的问卷里面有一个题目是问大家如何自称,我看里面有很多很难消化的选项,比如「爷」、「爹」这种非常男性化的词出现,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现象呢?

 

小马:饭圈其实女孩儿更多。我的问卷里大概有一百九十多位都是女孩,她们在网络上的自称除了「我」、「俺」之外,比例最高的就是「老子」、「爷」、「爹」这种比较男性化的自称,现在很少人会再自称是「老娘」、「姑奶奶」这类词了。


仔细分析大家在微博上的发言,会发现大家会在强调自己立场时会用到这种自称,可能觉得男性的自称可以在无形中为自己增加一些力量。

 

文姝琪:回到同人和耽美关于女性性别观念这个问题上。一种观点觉得这是女性性别意识的提升,大家希望看到两人的关系呈现出势均力敌的状态,而不是有强有弱的;但另外一种观念会觉得耽美里面「攻」和「受」的划分投射了一种权力关系,在耽美和同人的创作中,女性的角色是缺失或是次要的。你观察到同人圈或者耽美圈什么样的性别刻板印象更多?

 

小马:性别刻板印象投射到耽美的创作当中,其实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形式,就是「攻受之争」。


一段关系里面分为两个角色,有的人会喜欢两个人势均力敌的状态,他们是互攻的。另外一些人就很在意「攻受不可逆转」,就会觉得你是逆了我的 CP。我觉得最近更多人倾向于势均力敌的关系。

 

文姝琪:异性恋的原创作品里面,女性通常是不是更弱势呢?

 

小马:其实我看异性恋的作品会相对少一点。但是最近看了一个韩剧《爱的迫降》,其中的女性在一个比较强势的地位,或者说他们俩是在势均力敌的对话体系中的,我觉得也挺好。不是只有男生去保护女生,女生也可以反过来保护男生。

 

但如果让我去看那种大女主的文,我觉得也大可不必。不是说我原来很弱势,一下子提高到统治人类的地步。这也反映出我们越来越向往更平等、更均衡的一种关系。耽美是性别相同的,这也是我们向往的关系的体现。



04 父权社会下的女性集体无意识

 

徐涛: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自己意识到这些语言当中的性别问题的?

 

小马:语言中的性别问题在正统的科研学术中也有很多的讨论,有很多关于女权方面的论文,他们也研究青少年在网络上,比如说一些网暴行为,会在多大程度上使用具有性别倾向的词语。我看同人比较早,但是真正意识到大家有性别的刻板印象应该还是在最近几年。

 

徐涛:那你觉得饭圈这种语言的使用是在慢慢变好,还是说在某种程度上恶化了。因为我完全没有想到「母」、「姨」这两个字是可以用来攻击人的。

 

小马:我第一次看见「母」和「姨」是去年在豆瓣的「拉踩小组」,这里面会有很多人会对别人的爱豆展开攻击。


「母」、「姨」的背后还有一层是类似「荡妇羞辱」的意味,这似乎是对一个女性,甚至是男性的程度最深的一种羞辱。

 

徐涛:你把这个问卷发出去,大家对这种性别刻板印象会有一些回应或者反馈吗?

 

小马:绝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因为长期沉浸在那个话语体系里面,甚至都已经感觉不到这些词本身是标签在女性身上的。它已经被我们从那个词群当中提取出来,变成了一个武器,这其实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做完这个问卷之后他们才会去想,原来我其实真的是有偏见的。但如果下一次又开始了骂战,这些词可能又会被重新拿到台面上去进行攻击。

 

徐涛:我觉得这这是一个蛮有意思的现象,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女生群体,但她们没有用这些语言来攻击自己同性。

 

文姝琪:我前几年饭过日本一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音乐剧团,整个剧团里面的成员都是女性,在文艺创作上她们的水平非常高。


但即使这样,这个剧团也投射了日本男权社会的一些观念。比如剧团里会有「男役」和「娘役」,男艺就是扮演男性角色的演员,在她们退团的时候,大家会给男役一个退团仪式,但是娘役退团的时候没有,娘役处在一个依附的位置。


这也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虽然里面都是女性,但她们的关系也反映了父权社会结构的现象。

 

徐涛:其实不光是饭圈女孩,我们每个人可能都需要反思一下父权社会结构带来的影响。

 

小马:我发现有时候人们在宣传性别平等、提升女性地位的时候,好像只是停留在「说」上面。虽然我有这个意识,但是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怎么去改变这个现状。

 

昨天我看了一期《青春有你2》,是一个女团的选秀节目。在这个女团的选秀当中,大家都在说塑造女王的形象,girlpower,都拿在嘴上说。


有两位训练生叫张钰和王清,她们跳了一个舞叫《爱的主打歌》。这个歌虽然有点过时,但是她们演绎得非常有力量。


她们并没有把自己的头发剪短,或者把自己打造成男性的形象,或者宣传自己是女王,而是通过舞蹈展现出专属于女生的力量。


很多人没有搞明白,要去提升自己的地位或者说提升自己的影响,并不是要用「老子」或者「爷」去标榜自己。

 

文姝琪:对。在三月八号那天光明正大地说妇女节快乐,我觉得这是我们都可以做得到的(那些和女性有关的重要问题,有人在这一天追问吗?)。

 

小马:前段时间有一个获得金熊奖的电影《再见南屏晚钟》,讲述了内地 LGBT 群体的故事,而且展现了上一辈人如何看待所谓的性少数群体。


这部电影里面有一个女孩说的话让我觉得这种刻板印象其实一直延续到了我们这一代人,她说「如果不结婚,就是有毛病」。虽然现在我们在努力冲破桎梏,但是有些东西还是在我们的「血脉」里面。

 

徐涛:其实女性年龄的污名化一直都有,比如贾宝玉在《红楼梦》中说,「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用年龄来划分女性,并且给上了年纪的女性污名化其实很早就开始了。


文姝琪:这就是一种父权结构下对女性的价值衡量。你是年轻的,所以你值钱,结了婚或者年纪大了,你就不可爱了、没那么有价值了。

 

徐涛:饭圈语言的刻板印象,包括一些文艺作品,可能都会有一些性别刻板的投射。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可以下意识地去发现这个问题,这对改变女性刻板印象很有意义。 ■新浪微博@声东击西ETW



彩蛋


节目播出后我们也收到了不少听众的留言。


喜马拉雅用户 ElsieB 是的,非常需要讲一期!对这种很感兴趣(感觉有时候这种追星、耽美很难进入普遍认为的正经学术圈,蛮边缘的样子,但是,这些确实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希望也有更多这样的讨论。


马拉雅用户 dodo_Er :「母」会不会是一种物化(动物),「姨」会不会是一种边缘化(姨娘), 泥塑(逆苏,即逆玛丽苏)是不是一种去势(就像萌化),铁 T 或许在男女眼中是不同评价。男性群体里同人和饭圈的语言是什么样的?搞不好也有对应的。


新浪微博用户 RinkaCC :这么夸张吗?我感觉只是一种形容吧,如果那个男明星并不这么女性化就不会这么形容啊。可能我不懂饭圈吧。


你会怎么看待这样的刻板印象呢?欢迎在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