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一旦的非枯燥生活

声东击西 声东丨击西 2022-03-18


[01:27] 朱亘当然不是朱一旦
[04:00] 生于 80 年代的成长轨迹
[08:30] 我曾经想当个宇航员
[10:10] 留学时吃过苦也打过工
[15:00] 回国就创业,因为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
[19:50] 创业从「倒煤」、抡大锤、铲沙子开始
[30:10] 我面试张策,张策也「面试」了我
[34:30] 第一次拍「朱一旦」,我的合伙人非常不高兴
[43:00] 「一块劳力士的回家路」放在现在不会那么火
[53:00] 我也想拍文艺片


朱亘否认了自己像那个朱一旦。


枯燥?「我一点都不枯燥,挺有趣的。」有钱?「我没有钱。」


如果你看过朱一旦的系列视频,应该很快会想起那个「朴实无华且枯燥」的有钱人形象。随着这个短视频 IP 的爆火,人们会发现饰演「朱一旦」的那个人——朱亘——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拥有十几家公司。那只常在视频中出现的劳力士,也真的是他拥有多年的私人物品。


本期节目是与作为企业家和连续创业者的「朱一旦」的对谈。我们聊到了「朱一旦」背后这位「老板」所经历的真实生活,包括他的留学生涯,在山东「倒煤」的一系列创业历程,以及「朱一旦」IP 台前幕后的故事。


我们也聊到了导演张策离开后,朱亘对未来内容的规划:他正在拍电影,也想做导演,甚至想拍「更表达自我」的那种文艺片。


*撰文:Amanda


 真实商业世界中的朱一旦



2020 年 12 月 23 日,北京,「哈佛商业评论」年度新增长大会现场,朱一旦出现在真实的商业精英世界。与会者有来自国内外的经济学家,企业家,创业者和投资人,而朱一旦以「光曜传媒董事长、短视频制作人」的身份并列其中。议程中,他需要与元璟资本副总裁陈默默、 Nice 创始人周首等嘉宾进行一场特别对话,主题是「后浪」经济。


● 朱亘在「哈佛商业评论」年度新增长大会现场|图源:哈佛商业评论


在这样的场合,朱亘与朱一旦的合体似乎是必要的。投在会场大屏幕上的,是 IP 朱一旦,而谈论短视频商业模式和未来图景的,是朱亘。当然,作为朱一旦的朱亘,有足够的资格和背景来谈论「增长」和「后浪」这样的话题。


2019 年夏天至今,不到两年时间,「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在全网聚集了千万级数量的粉丝。而无论是在抖音还是年轻群体活跃的 B 站,「有钱人的生活」「朴实无华」「枯燥」「送到非洲」都已成为不少观众熟练使用的老梗。


●  「朱一旦的枯燥生活」Bilibili 主页


但最近两个月,评论区里带着调侃意味的俏皮话少了,多的是诸如「失去了灵魂」「没内味了」的反馈。“成长,是春雨里疯长的灌木丛,既有蓬勃的快乐,也有因长得太快而产生的关节痛。” 在 2020 年 12 月 31 日发布的年度总结视频中,朱一旦用文艺腔调再度回应了导演张策离职事件。


朱一旦正在经历转型——或者说内容升级的阵痛。去年春节期间,「一块劳力士的回家路」用讽刺手法批判了倒卖劣质口罩的社会事件,广受网友好评。之后便是朱一旦登上头条,出圈成名的故事。八个月之后,身兼「导演/编剧/配音」三职、创造了朱一旦形象的张策离职,「朱一旦的枯燥生活」视频帐号停更两周。在那之后,新团队和新配音出场,引发网友对黑心资本家与「打工人」创作者之间的矛盾猜想。对朱一旦的团队来说,堪称一场不小的内容危机。


● 「一块劳力士的回家路」视频片段


那么,「朱一旦」的灵魂,到底是怎样的?


在「哈佛商业评论」新增长大会那天,朱亘和「声东击西」进行了一次长聊。这一次,他用自己的声音,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 「声东击西」与朱亘访谈当天



不想被当成朱一旦


朱亘不想总是被当成朱一旦。


这个从朱亘的名字拆演出来的角色,凭借着「枯燥生活」频道火了。很快,人们发现了戏里戏外朱一旦和朱亘的某种相似,和朱一旦一样,朱亘也是企业家。截至目前,在天眼查搜索朱亘,与其关联的公司有 13 家。视频中出现的劳力士手表,也确是朱亘的私人物品。于是,观众们猜想他也是个从来不用为钱操心的富二代——在和我们的谈话中,朱亘否认了这一点。


1983 年出生于山东淄博,朱亘称自己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出来的孩子」,的确没吃过什么苦,但也谈不上是富二代。在学校里,朱亘不是典型的优等生,成绩不好不差。虽然父母不怎么管学习,但在生活上提供了足够的关爱和照顾。


● 图片来源:微博@朱一旦的枯燥生活


父亲忙于工作,无暇给予更多陪伴,朱亘自小受母亲的影响更大——她是个雷厉风行、爽快利落、不拘小节的女人,有着典型的北方人性格。「情商相当高」,朱亘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并谈道母亲极擅于处理人际关系,同事、邻里之间相处融洽,喜欢交朋友。这样的行事风格在朱亘身上得到继承,「我朋友也挺多的」。


没有参加高考,朱亘被家里安排到新西兰上大学,那是 2000 年初。15 年前,国家取消了「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自此,留学大门被完全打开。但与今日留学人数相比,2000 年初的留学人员仍属于少数,算不上大潮流。当时,新西兰也并非朱亘的唯一选择,家人还为他考虑过澳大利亚、英国和加拿大这几个国家。最终选择新西兰的原因,一是有结伴的朋友,「因为我父亲同学的儿子也要去那里」;二是除了深造学业,还有移民的考虑。显然,无论是财力还是眼界,朱亘的家庭背景都超越了他口中的「普通工薪阶层」。


● 图片来源:微博@朱一旦的枯燥生活


但他并不抗拒被安排。在新西兰的大学,朱亘读了热门的商科专业,「谈不上喜欢不喜欢」。对未来的茫然是不同时代的年轻人共有的困境,现在朱亘常在网上跟人连麦聊天,很多大学生问他的那些问题,「未来要做什么」「读的专业有什么意义」,他在留学期间同样遇到过。



想当宇航员的小孩,

长大了在新西兰的果园摘猕猴桃



小时候,朱亘也有过浩渺的想象。那些描绘了一望无垠宇宙的画报,激起了他想当宇航员的梦想。后来近视,「飞行员都当不了。」在他看来,高中之后还想当宇航员「就很扯」。


新西兰的大学没有宿舍。朱亘先是在当地人家里 home stay,之后是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从国内的高中解放,离家出远门,朱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感。但随之而来的,是「好山好水好寂寞」的无聊生活。朱亘说自己是双子座,能静能动。如今在家里「呆着就不想出去了」,但年轻的时候喜欢跟朋友们出去放开了玩儿。唱 K,打牌,到处旅游,半年的生活费两三个月就能花完。


留学生涯的打工生活就这样被开启。做餐厅服务员;在做厨房设备的不锈钢厂做杂工,搬东西,递螺丝,工友之间还要轮流做饭——因为讨厌做饭,这份工作没持续很长时间。后来朱亘加盟了朋友的创业项目,开始做吸地毯的活儿,打扫美容院、幼儿园或者是到自己谈好的家庭做清洁。谈到这份工作,朱亘笑称自己「比马小玲干得好」,马小玲是「朱一旦的枯燥生活」中保洁阿姨的角色,也是朱亘的朋友。


● 「朱一旦的枯燥生活」中的马小玲


朱亘还做过更辛苦的体力活。在果园摘猕猴桃,住上下铺的宿舍,非常辛苦。如果效率低下,还有拖累同事、被人嫌弃的风险。但对他来说,与省钱不用打工的选项相比,体验生活也很值得。况且,摘水果的薪水不低,多的时候一天能挣 100 多纽币,按当时的汇率折算成人民币有六七百元。时至今日,去果园摘果也是许多拿到新西兰打工度假签证的人的首选。



回国后还给人打工,「面子上挂不住」



2005 年,不用说山东淄博,「海归」在全国范围内也称得上是「稀有物种」。这一年,朱亘没有落脚在一线城市,而是从新西兰回到山东老家。可以想见,眼前的选择并不富余,要么是进入体制,而在三线城市,外企和大公司几乎没有,创业似乎是最优解。更为重要的,还有面子问题。


「万一给别人打工,还不赚钱,也太丢人了。面子上挂不住。」用当下的网络流行语来说,「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朱亘担心自己辜负了宝贵的留学经历,也在意旁人的眼光,如果只是做小职员,父母说出去也不好听。回顾当时的心态,朱亘很坦诚地说自己是「心高气傲」。


家里的资源为朱亘的第一次创业提供了最原始的支持,兄长也帮了忙。朱亘第一脚就踏进了贸易行业,做起了「倒煤」生意。「刚回来总觉得自己了不得,做过几次之后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面对行业内流传下来的一套规则,朱亘在新西兰积攒的工作经验和「洋人思想」都失效了。


牵涉到灰色地带,朱亘没有提到具体的行业经验,但给我们举了几个小例子。譬如进工厂大门时,给保安递根烟、打打招呼叫声大哥,就能让办事变得更容易。但有时就是拉不下脸面「递那根烟」,他的想法是,「我是个留学生,我还要怎么怎么样你」。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不少。采访中,朱亘多次谈到「面子」——有一位厉害的大哥对他说,太要面子不行,只有真正把面子放下,才会取得突破式的发展。面子有关尊严,也关乎体面。在复杂的人情社会,它牵扯到许多事情的成与败。


除了「倒煤」,朱亘还做过化工。也开过水洗砂场,招不到工人的时候,他需要自己站在机器上抡大锤,把石头砸碎。砂场是朱亘的姐夫介绍给他的合伙生意,建筑行业发展得很快,听说效益也不错,原以为不会耗费太多精力,结果并不如想象得那么容易。


最终朱亘从砂场撤出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那里打交道的人,感觉都不太对。」砂场的工人文化程度不太高,不少都是社会混混。这也刺激了朱亘产生做文化行业的想法。



从广告公司到 MCN,张策是第三号员工



跟母亲一样,回到家乡的朱亘结交了很多朋友。跟朋友和客户聊天的过程中,有时也会聊到一些工作项目,朱亘的广告公司就是从一个项目演化出来的。贸易的公司也在开,只是不需要亲力亲为地管理了,朱亘把重心放在了广告公司。


过程并不顺利。第一个月,只招到一位高中毕业的女生,没业务,办公室里,朱亘和她斜对角坐着干瞪眼。后来慢慢做起广告报纸,亏得厉害。也帮人做线下活动,譬如新车发布会、开业、公司年会,背景板,传单物料,LED 屏幕的广告文案,朱亘都亲自上手做过。


因为做广告传媒,朱亘接触到了很多自媒体,2015 年左右,不少人把网站、本地论坛做得风生水起。朱亘也开始与合伙人商量着做内容的 MCN 。起初,MCN 主要是生产原创「水文」的内容工厂,收益取决于文章在平台上的阅读量。「开头一张图,剩下全靠编」,大鱼号、百家号、优爱腾,各个内容平台上的类似帐号,朱亘的公司有 200 多个。


2018 年底,风口转到短视频,视频部门的员工越来越多。朱亘与合伙人直接把写「水文」的部门砍了,专心做原创视频,摸着平台的方向过河。优酷、新浪微博、爱奇艺,不同的平台会发布不同的内容计划,朱亘把员工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做搞笑、母婴、电影剪辑类的 PGC 内容。


好内容不分地域,但三线城市的人才招募更难。「不挑人」,朱亘的面试原则是「他说自己行就让他上」。公司的第一位员工是「马小玲」,管人事;第二个员工是一个小姑娘;张策是公司的第三号员工,这里也有一段逸闻:朱亘的同学和张策的丈人住对门,聊起朱亘公司的工作机会,于是介绍张策前来面试。朱亘和张策聊了两次。彼时,优酷正征集世界杯相关的视频——这成了朱亘给出的面试题。收到张策的视频之后,朱亘直接表示「太烂」。第二次聊的时候,张策解释说故意剪烂片是为了测试朱亘是否真的懂行。


● 朱亘与张策



第一次拍朱一旦,合伙人「特别不爽」



有一次,朱亘与合伙人带着张策一起在义乌出差,谈公司项目,也考察小商品市场。那天晚上,三个人在一块聊天——朱亘已经忘了话头是怎么开始的,他谈到自己「从小没缺过钱,钱对我来说也不是特别重要。」而这时的张策正考虑着是否要离职。从义乌商品城回到住处的路上,张策拿着手机拍下了朱亘骑着共享单车的画面,发给了自己的妻子。张策的妻子告诉他,朱亘一身的行头都是名牌。


作为双子座,朱亘喜欢一心多用,有时一边盯着屏幕玩游戏,一边跟张策聊天。而张策也极擅于观察,他在「从来不缺钱」的朱亘身上,渐渐勾画出一个极为有钱、但总是漫不经心的老板形象。


在此之前,张策导演的视频不温不火,暴走漫画风格的「C 座 802」 系列短视频拍了半年,有过一天涨粉十万的经历,在全网积累了一百多万粉丝。公司也在持续投钱,但「不出成绩」、不赚钱。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内容创新,公司和张策都顶着不小的压力。


● 「正经 C 座 802」Bilibili 主页


张策的「朱一旦」剧本拿出来的那天,朱亘正在办公室跟合伙人喝茶。临近下班,张策希望用手机迅速地拍摄一小段,需要朱亘配合来饰演主角。回忆起这次拍摄场景,朱亘表示,当时「我合伙人特别不爽」,觉得这是「瞎做」,合伙人不理解为什么要新开一个短剧 IP,而不继续拍「C 座 802」。朱亘的合伙人是王星越,也就是视频中的「王布斯」——后来他在「朱一旦」的视频中出镜率颇高。


● 王星越在「朱一旦的枯燥生活」中饰演王布斯


在「C座802」5 - 10 分钟的系列视频中,朱亘其实也饰演老板角色。但「朱一旦」的形象无疑更有戏剧性,固定的配乐,幽默搞笑的情节,很快就在各大「短平快」的视频平台激起了水花。两期视频之后,涨粉十几万。第三次拍摄的时候,大家已经达成共识,把「朱一旦」当作一个新的项目好好拍。


被环境和身边人推着走,有时是一种裹挟,有时则是一种幸运,朱亘显然是后者。「我没觉得好玩。」「都有粉了,那就做吧。」谈不上多想拍,但也不抗拒。在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作为老板,朱亘需要带头作出表率。尽管最初的时候,也考虑过面子的问题——担心朋友或者客户刷到自己的视频,会想「你怎么能去搞这个?」



长时间一个味,主创也会疲



朱亘现在的从容,有一些是朱一旦给的。


饰演朱一旦的这两年,朱亘的性格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前,他不喜欢跟陌生人聊天,对着镜头也会紧张。但就在去年年底,他主演的一部电影上映了。换作之前,他也不喜欢出席论坛或演讲的场合。可以说,朱一旦丰富了朱亘。


「没内味了」是「观众老爷」的反馈,但长时间一个味,主创人员也会疲。拍摄朱一旦的时候,朱亘并不会参与每次的剧本写作或讨论。一是时间久了,知道团队想要什么风格;其次是经营数家公司,的确分身无术。但对于剧本,他也并非全盘皆收。


因为视频题材多是借「朱一旦」反映诸如家暴、医闹等现实问题,朱亘尤其注重社会影响。他毙过一个与公益有关的剧本,也毙掉了一个与老人有关的剧本——情节大致是一个老年人在小区甩鞭子,朱一旦给他钱一直甩,最后治好了老人的「老寒腿」——朱亘觉得这个话题放在老年人身上有点不太尊重。


「过度解读太多了。」面对知乎或者评论区对「朱一旦」视频的各种解析,朱亘表示其实「没有那么高深」。视频中有些情节是身边人感同身受经历过的,有些是粉丝看到了热点事件会发来私信。长时间做类似的内容,内心 OS 加固定的 BGM,「肯定会疲惫。」


● 在「知乎」上关于朱一旦视频作品的提问


再加上张策离开之后,朱一旦的视频数据有所下跌,创新内容的要求变得更加迫切。短视频有生命周期,但原创依然是最被重视的一点。


「朱一旦的枯燥生活」最近的一些视频,剧情明显被拉长,对演技的要求也变得更高。朱亘有一些私心,他想要借助短视频撬动更长远的未来。今年 1 月,他有一部电影要开机,公司也准备出品网剧,目前拍摄剧情类短视频,正是为后期发展长视频做的铺垫。


朱亘从新西兰回国的那一年,斯蒂芬·乔布斯在斯坦福做了一场演讲,席间提到了 「connecting the dots 」的概念,生命中经历的点滴事件,最后都会被串联起来,形成一种凝聚的力量。


对朱亘来说,几年前投资电影失败的经历,就是第一个 dot,如果不是投资过电影,就不会做视频部门,也没有后面的一系列尝试。兜转几年,他又跟电影有了联结。但资源和经验的变化,让朱亘有勇气用短视频碰撞长视频,并参与到成熟的电影工业,这是作为连续创业者的朱亘迈出的新一步。


● 朱亘|图片来源于网络


谈到未来,与手戴劳力士、饰演有钱老板的形象形成不小反差的是,朱亘内心也有个文艺梦想。如果有机会,他想拍「完全不赚钱的文艺片」,通过画面进行纯粹的自我表达。更长远的计划是怎样?朱亘没有给出回答,但或许也正如他所说,「只有完成第一目标,才能看到后面的东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