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职业规划适合从什么年龄开始做?不同阶段怎么做?(全文共12275字)

陈思炜 知己职彼
2024-09-05

原创:陈思炜

编辑:小知(公众号“知己职彼”编辑)

已委托律师对发布内容维权,从不发律师函,直接传票,侵权必究。

不少家长经常会问我这么一个问题——

我家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做职业规划最合适呢?

在不同的阶段,是不是该做不同的职业规划又该怎么做呢?

我的建议是——高中阶段或者说从十年级开始就可以考虑做职业规划了。

这样的职业规划将会随着学生的年龄渐长而一同“前进”。换句话说,我们建议要在不同阶段、通过多次职业规划,帮助学生对今后的职业定位逐渐清晰和不断聚焦

(一) 面向中学在校生

【上图】左上角所示的“初升高的暑假”阶段就是我建议的职业规划最佳初始阶段——初高中衔接阶段。其核心逻辑是——以「初步职业定位」倒推高中阶段的学业规划,并为高中后的大学专业专业和学业规划做铺垫。

体制内教育上,近年来的高考改革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选科权,比如有8个省市采用了新“3+1+2”模式,其中“3”为全国统考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1”为首选科目,考生可在物理、历史中任选其一;而“2”作为再选科目,允许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和地理4科中任选两科。

体制外教育方面,以IB课程体系为例,允许在六大类基础学科里据特定规则来定制高中学习计划。这六类分别是第一语言(汉语与英语相关课程)、第二语言(高阶英语、法语、西语、德育、拉丁语和希腊语等)、人文(工商管理、经济、地理、国际政治、历史、哲学、心理学等课程)、数学、科学(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学科)和艺术(舞蹈、音乐、电影、戏剧和视觉艺术)。

此外,IB的每一门课程又分为高级课程和普通课程,六科的选择上还可以按特定规则视自身基础和兴趣情况来进行难度上的组合选择。比如说:对大学阶段有学医打算的学生来说,同时选择化学和生物一般来说就是一种较为科学的组合;而对于想学人文社科类的,那么历史和经济学就是一种常见的较合理的组合。

谈到学科选择的组合,我们曾建议过的一种思路是,先从对左右脑偏向的优势出发,再结合大学后职业目标来倒推本科和研究生的专业选择顺序,再以此倒推高中阶段的选科组合。

具体来说,如【上图】所示,由于人体的左右脑分工不同,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左右脑先天天赋以及后天发育程度不同,这其中特定能力模块的开发度也各有差异。

比如有的学生左脑优势体现在文字和语言上,那么今后大学阶段选择「文商法艺」的可行性就相对较高,而如果学生的左脑优势明显,如体现在了数学和逻辑上,那么单从这点看,理工类便是今后大学阶段更合适的专业选择。

再然后,如果根据职业定位的大方向来看,“研究生深造”对今后的求职十分必要,那么在这样的研究生学习计划的基础上,就应当考虑本科专业选择与研究生阶段专业(或者本科第二专业)的衔接合理性。

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的相互逻辑关联上,我用【上图】右侧八大类学科间的箭头代表了各学科间的可切换方向。这里“可切换”的主要依据是学科间的相关度的高低。

虽然大跨度的学科转换包括职业转换依然时有发生,但往往在这些事件背后,可能当事人在全日制教育背景外有在实践经历、专业技能、社会资源等方面做了额外的铺垫。

因此,整体上就可行性上而言这些事件一般情况下依然接近小概率事件。我们显然不能以小概率事件作为参考,除非自身也满足一些“特殊条件”。


综合以上,我们还应当注意到:

首先,本科阶段选择理科,之后的跨学科转移能力往往是最强的。

其次,我们并不是要根据高中阶段的初步职业定位大方向,就一步到位去学习与之最直接相关的专业。

在社会发展的上一个十年、二十年间,我们很大一部分家庭都是从就业竞争力、技术专业性和求职适用性角度出发“比较功利”地去考虑专业的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一大批人在本科阶段就朝着选择商科和工科这样的应用型学科靠拢。

十多年前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我就吃惊地发现美国前30的大学已经有不少学校取消了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商学院本科点,也就是说他们不允许学生在本科去修读市场营销、金融、工商管理这样的学位。(经济学不是商科,我在2014年个人的第一本出版书籍《方向的力量》里就有针对经济学和商科的差别专门做过详细分析。知乎里也有我的文章:https://zhuanlan.zhihu.com/p/50695388)

而如今,随着我国居民人均消费能力提升,也随着更多家庭从工薪阶层转至中产,我们开始更多地建议部分高素质家庭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在本科阶段选择一些能夯实基础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和高技术壁垒领域的知识)的学科方向,比如一些最基础的数理或者人文社科等。

总而言之,在当下环境提供给我们学生越来越多自主选择空间的基础上,我们确实拥有了更具多元化的自主定制余地,但同时这也给更多家庭带来了定位与规划上的挑战。这样的挑战在我看来绝对是利大于弊的,即便在大部分人看来有些“超前”和猝不及防。因为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大部分家庭都非常欠缺对子女的职业规划(生涯教育),即便是对此较有意识且比较上心的家庭也往往要到了大学阶段才开始着手,实际上从初高中衔接段才更为合理的起点。


(二) 面向大学在校生

我曾在苏州大学做过一次演讲,在开场时我向大家抛了一个思考题——整个社会所有在职工作者中,积极且热爱自己工作的人占多少?

我对此的点评是:有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大约有1/3的上班族长期处于消极怠工状态,70%对工作不够上心,仅有不到5%的人能够比较积极地工作,而这当中还包括了受迫于压力被动积极工作的一部分,这些人谈不上热爱工作,甚至连喜欢都丝毫不沾边。而实际上在我看来,真正的比例大概在0.01%以下。

如果我们按这个0.01%倒推到大学生群体,各位知道是什么概念吗?

按全国3000所大学算,也就是加起来也就3所大学的学生这么多。

你可能要问这会不会太少了点?

看完以下2幅图就会明白:1.顶级大学占总体的比例,2.顶级大学也仅有少部分人能成为“优秀人才”,基于1和2 → 全国各大学优秀人才加在一起真的不多,说0.01(万分之一)肯定是没有确切数据依据的,但也是大差不差的!

再换个角度来说,但凡从事过生涯教育行业的从业者,都有完全一致的共识——那就是全国大学生在就业和职业规划上的迷茫是普遍且长期存在的,即便是排名再靠前的学校里,也都是“大部分学生迷茫,小部分学生清醒”。

不信的话,你去问问双一流高校的在校生们,你们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吗?看看比例占多少就明白了。

那么敢问,连目标和方向感都没有的人又谈何能有热爱的工作呢?

这大部分大学生之所以迷茫,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进入大学后他们都没有真正搞明白过大学阶段的学习是为了什么,然后直至毕业,再至就业难,乃至人生迷茫。

如果说体制内高中阶段及以下的学习目标是考高中、考大学,都是更偏应试导向、以分数成绩为重的话,那么大学阶段的学习的下一个阶段则是求职就业,是以今后的目标岗位和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为导向、以应用能力为重的。

大学阶段的学习目标是让我们成为具备“学以致用”的、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创造社会价值的能力。从离开大学校园、迈入社会开始工作,这是我们十几年的学习终能修成正果、回馈社会的重大里程碑!以上,才是我常说的、也是一直以来被很多人质疑的“大学学习是为了工作和就业”这句话的内涵。


关于“创造社会价值”,我一直主张大学生要遵循“供给侧改革”的逻辑,即根据社会所需来定制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然后在大学阶段倒推自己的学业规划和时间管理。我们大学期间的整体规划是否与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就业方向紧密结合,决定了我们毕业后个人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好坏。

我在复旦大学给大学生们做生涯规划指导的时候,有学生对此提出质疑,说复旦的精神主张的是“自由而无用”,怎么我却要说大学学习是为了工作和就业呢?

如果我们仔细去分析“自由而无用”这五个字的深意就不难意识到:这里的“自由”并不是要让我们“由着自己的兴致和放任自由”,“无用”也不是鼓励我们去做“对他人对社会没实际作用”的人。

相反,它们正是要告诉我们,不要受世俗的利己和功利之心的侵蚀,而要用自由的思想和务实的探索,去找寻自己毕业后能发挥所长、积极投身所向的利国利民的社会事业!我这里所说的“为了工作和就业”,指的正是“服务社会,回馈社会和创造价值”!《礼记·大学》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讲的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还有人曾对我说,说自认为的学习是为了找寻“生命的意义”,而不是为了工作而学习,不想这么条条框框、循规蹈矩。

我认为这样的想法虽不存在绝对的对错,但我想提醒那些同样有这类想法的同学们,如果你今后的发展方向是没有遵循“供给侧改革”的思想(即根据社会需要什么来选择自己的职业)而是偏离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的话,这样以自我为中心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或许也能碰巧创造些社会价值,或许也仍能一定程度上帮到你探索“生命的意义”,但这样的“需求侧改革式”(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为出发)的试错代价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往往过大。


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最重要的意义之一,正是帮助我们通过对内部和外部认知的匹配,来更合理地找到“供给与需求”的最佳平衡点,降低我们的试错成本和机会成本。

在我们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为了尽可能确保数年后应届毕业能找到真正既对社会有意义又能施展个人所长和实现个人和家庭幸福的职业,就得未雨绸缪、提前规划!

我们应当尽早结合职业定位,根据这些求职环节的“必要条件”和“相关条件”,来规划大学期间细化至每个学期、每个寒假和每个暑假的安排。


大学阶段的第一次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应当放在大一暑假,因为在这个阶段,我们大学生往往已经经历了整整一年的通识课程或者公选基础课程的学习,在知识储备上有了初步的提升,这有利于我们在这大学阶段的第一次定位中去初步明确,在接下来的大二学习过程中,该有意识地学习哪些学科的课程,又或者在有些学校设定的定专业方向时有的放矢。

此外,如果有相关资源的话,大一暑假或者大二寒假,也应当尽可能通过实习朝着初定的某个或某几个职业方向去试错。与此同时,这还能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在大二的暑假期间该做哪类职业方向上的实习。


在大二暑假,除了做实习外,我们还应当结合这两年的大学学习和社会实践,分析和定位出接下来最关键的大三这一年该如何规划。

之所以称其为“最关键”,是因为不论你是打算本科毕业直接就业,还是计划大四上申请国外大学的研究生,又或是接下来准备国内读研,这最后临近一年的经历将最能体现出你是不是一个目标清晰且积极付诸实践的候选人。

举例来说,大部分海外名校在评估申请者的大学经历时,都要在申请材料中问及短期和长期职业规划的问题。而最能体现申请者所述的职业规划有充分可行性和说服力的则是“他们在大学期间究竟做了哪些课堂学习以外的事”,而不是你成绩单上的那些分数!

如果你做了四份实习,从大一至大三暑期,分别是银行理财、保险公司销售、券商固收中台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咨询,结果却要申请金融硕士,那这就是一份逻辑混乱、后知后觉、弊端尽显的履历了!

反之,如果你大一大二确实做了银行理财和保险销售,但大三做过2份甚至更多高质量的券商行研实习,那你说自己职业目标是金融二级市场就是有理有据、极具说服力和竞争力的了!

归结起来就是——几份实习之间找不出明显的逻辑,缺乏垂直和聚焦,是万万不行的!。

比如,如果拿着这样的简历,很可能在你接下来1-2年的硕士研究生读完之后求职时很难在被知名企业认可。

那如果你想本科毕业就工作,那也一样是大概率的举步维艰!所以很大程度上来说,海外名校的招生标准在这个维度上和今后的用人单位是高度一致的!

又比如,如果你大三如果做了一年科研,甚至还发了几篇论文,那么账面上你今后更该走的路线将是学术科研方向,可别指望能半路调头向目标求职岗位的HR或者海外名校解释,自己其实还是更喜欢应用型路线。

该问问自己的是,早干嘛去了呢?


另外,对于选择出国留学深造读研的学生来说,大三这个暑期实习能不能瞄准聚焦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上相比国内读研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因为一般来说,假设我们毕业时想找的工作是A,在相应的实习时间点上,最临近求职季的那段实习最好也是A。

举例来说也就是,如果你今后想从事职业A,你大学这几年做的实习的在先后顺序上ABC是远不如BCA的;当然了,更理想的组合顺序,按照我上图所示的时间轴,你应当是BCAA或者BCAAA,甚至是AAAA,而不是看着各类实习“雨露均沾”那样,显得垂直度和目标感双双不足。

上文我已经提到了,这样的垂直度不足背后,是你对目标求职岗位相关业务知识和技能的不足,这会使你在之后的求职笔面试过程中吃大亏,求职成功概率大受影响。此外,再考虑到留学生在读研过程中,由于没法频繁返回国内参加一些名企的正式实习面试,也没法确保海外8月甚至更早的新学期开学时间,往往就要损失掉国内读研学生能获得的暑期实习和长期实习机会。而当真正毕业回国后,虽然政策上允许海归仍以应届生身份参加接下来的秋招,但几乎没有企业会给已经毕业的海归提供正式的实习。因此大三这一年的暑期实习,对海归来说更为至关重要。

即便是对于接下来计划国内读研的学生来说,也同样很有必要在大三这一年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并据此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研究生专业。否则,便可能是一步错,步步错,不论你接下来读什么研、读多久研,早晚都是要还的!要始终记住,学生时代终会结束,求职压力只可能被推迟,但绝不会缺席!

相信通过以上这些举例,为什么要把“大三”称为最关键的大学时期已经非常清楚了!

相关课程推荐(在校学生/已毕业未就业/职场人士均可参考):

【精】职业规划x生涯地图(人人都值得学的生涯规划课,67节936分钟纯干货。)


(三) 面向职场新人

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来说,首先要明白的一点是,在职业发展的初期的“蜜月期”很短暂,“磨合期”、“阵痛期”和“瓶颈期”却是又长又煎熬。所谓“蜜月期”,指的是当你作为新人加入某个平台和团队,遇到形形色色的新同事或合作伙伴,接触到之前实习时没接触过的职场趣闻,迅速上手习得一些工作技能和方法时,你获得的“正反馈”是相对高频的,自身的成长此时也是相对高速的、能令自己满意的,个人的幸福感也往往是正值高位的。

然而这个“蜜月期”往往是短则一两个月,再长也就一年上下,然后你便很快会发现,之前的那些新鲜感开始迅速消失,那些正反馈及满足感也越来越难寻踪影。

这就好比我们小时候尝试一项新的运动或者电子游戏,一开始总是热情高涨、兴致满满,但很快上手后发现有些技术动作或者较难的关卡总是卡在那迈步过去,又或者总有那么几个小伙伴总比自己玩得更溜,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兴致、热情便会迅速消退,很快就不会再愿意继续参与下去,再然后便是“移情别恋”到另一个新鲜的事情上去了。

我们想想从小到大,有多少这样的“三分钟热度”就会明白了。但问题是,你何以确定,短期内的这种“正反馈消退和挫败感增加”就足以证明你真的不擅长且不值得继续下去呢?

说不定你恰好遇到的是那些最具天赋的小伙伴所以才感到相形见绌呢?又或者再坚持探索下去,说不定哪一天你的天赋会在不经意间被成功唤醒呢?


很多不那么容易的事情往往都像“长跑”那样,一开头很猛很快的,未必是最终赢家,一开始不那么出挑的,也未必没有后来居上的潜质。

在“蜜月期”过去后,紧接着进入的就是“磨合期”和“阵痛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可能发现,即便自己持续付出与之前相当的努力,所能换回的成长却依然越来越有限。

再不久后,在某个阶段始终原地踏步、止步不前的也将是每个人都几乎要经历的职场常态。这种情况下,也正是我们在进入职场前制定的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能发挥作用的关键时候了。

红军长征伟不伟大?Ge./命前辈们所指的这条曲线救国突围之路英不英明?但即便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也难免荆棘遍地、甚至险象环生。如若缺了伟大领袖们事先的分析和规划,又如何支撑大部队的每一个人能在如此令全人类至今都叹为观止的逆境下成功走到最后呢?


每个人在职场上都不可避免会遭遇这样的“磨合期”和“瓶颈期”。没有明确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的人遇到这样的困境,十有八九都会临阵退缩,不是辞职跳槽,就是郁郁寡欢、浑浑噩噩、消极怠工,不是在当下马上,也将在不就之后;

而对于拥有合理的、清晰的职业规划的人,就不应当随便质疑眼下的路走得对不对,如果确实觉得遇到了久攻不下的瓶颈,该做的第一件事应当是,分析在工作中的方式方法上、所需的硬技能和软实力上,是不是有哪些维度限制了自己的进步?

如果确实暂时一筹莫展,那第二件可以做的事情就是针对之前所做的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重做复盘,结合目前在职场积累的认知,看看之前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的逻辑是否存在瑕疵,再看职业发展的定位和规划是否需要怎么调整。

当然,要干这第二件事有个前提,它就是得把我长期倡导的“职业定位、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方法论吸收消化好。

接受过我们团队职业规划咨询的学员都知道,我们总是建议并反复强调——让学员在接受指导的过程中做好录音,这样做不单能提供学员在信息密度极大的咨询过程中留下记录以备梳理和复盘、有助于第二次答疑时的效率和效果,而且还能有助于学员在今后遇到职场困境时更好地做温习和复盘,并举一反三为自己调整、定制下阶段的职业规划。

(四) 面向职场进阶

在“职场进阶”阶段,我认为职场人更多应当思考的至少有这么两点:

一是如何在瞬息万变的社会和职场之中,随机应变和与时俱进,做出针对性的个人职业发展的调整;

二是如何在自己步入中年,在生理上的体力、精力和脑力持续下滑,社会性的家庭事务不断增多,组织对止步不前的职场老人进行“优化”的多重压力下,找到个人能力可持续提升、为组织创造更多价值的可行之道。

对大多数人来说,在经历了若干年职场历练后,单维地从自身的工作技能上去突围是极其困难的。这个时候将视野放到寻找“杠杆力”上(比如组织力、领导力、资本力、网络影响力等),将有助于我们找到“破局”之法,之后再结合所找到的“出路”调整阶段性的职业规划,才能让我们重新找到“方向的力量”并重燃斗志、砥砺前行。对于这里的“职业生涯死亡三角区”和“杠杆力”,我将在后续文章中为大家做进一步的详细分享。

相关课程推荐(已毕业职场/创业人士重点参考):

【精】职业发展x底层逻辑(2022年终大作,33节398分钟深度硬货。)


(五) 面向职场转型

常规逻辑:倘若在职业发展中期,我们确实因为种种原因发现自己不得不通过职业转型来实现破局突围,那么一定要尽可能得以先前的自身职场积累或者身边可靠的其他资源为桥梁去做探索和做延伸。

对于自身的职场积累而言,如果拿我们上述提到的职业定位模型来看的,就是从你之前所从事职业的“平台、职能、行业和模式”中的任何一项或多项出发,找到并保留与某项或多项维度有交集的领域,然后考虑朝剩余未做保留的维度去做转型,这样的成功率才可能有较高的保障。

这里的一项或多项,一般来说,保留项越多,转型的成功概率越高,但相应的能实现的职业发展转变幅度也会更小一些。我们对具体情况得做具体分析,来看两个案例:


例一:学员A来找我做职业规划指导时仍在外资商业银行工作,从事目前的中后台与产品和合规相关的工作三年有余,先前也在前台理财岗工作过一年,由于不满当下后台性质偏重的岗位的薪资成长性,以及所在外资行效益收窄后已有陆续“优化”中后台员工的动作便考虑转型。

最终得出的定位方向是,“行业”维度上,继续留在商业银行业;平台维度上,未考虑进入经评估判断于组织文化而言很难适应的非常偏体制内的大行,而是尝试进入非外资银行业里的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职能”维度上,由后中台转向前台的理财岗,细分领域的定位目标是财富管理,具体是先进入面向中产客户为主要人群的贵宾理财条线,再逐步转向私人银行部和家族办公室;在“模式”上,接触的工作对象中有先前就比较熟悉的各类金融产品,也有曾经打过交道的私人客户,所以适应起来不会太难。

最终,这位学员得以转型成功,除了我为她所做的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外,还有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是于她自身在银行业的人脉资源给她做的内部推荐;

其次是与先前工作内容上的交集,帮助到她能在求职过程中的面试表现以及入职后的迅速上手;

其三则是在分配营业网点时,由于获得了准确的内幕信息和一定的内应相助,被安排去了理财相关业务在当地客源最丰富的支行。

转型三年后,较之前不到30万的年收入,提高至百万级且持续攀升的新阶段,实现了规划时的职场愿望,为她的孩子及家庭其他成员在教育、医疗及其他社会资源上提供了更好的全方位保障。


例二:学员B先前在国际教育行业,从事出国留学中介和出国语言考试培训的前台咨询师工作,考虑到行业的拐点临近,年收入始终卡在35-40万区间,且服务量常年超负荷,毫无闲暇时间来照顾家庭,且为了业绩指标多签客户而使得客诉率逐年提高,工作的幸福度越来越低。

在之后我给她的定位中,“平台”维度保留了“民营企业”但建议着重考虑转向类似他身边正好有机会的总部在北美、分支在大陆的跨国教育机构;“职能”维度保留“前台性质”但转向兼市场渠道、销售和规划服务;“行业”维度保留“教育行业”但转向了前景较国际教育行业更为朝阳的大学生求职领域;“模式”上很大程度上保留了面向他原先就接触较多的大学生群体。

这位学员之后的转型相当顺利,在拿到多家目标公司offer的基础上,在经历了短短3个月的新手期后,就带领当地团队迅速扩大了业务规模,还在入职满一年临近时毛遂自荐,在内部成功申请到了公司在大中华区的合伙人,如今他的年收入早已突破200万,且在业绩为导向、自主自驱理念、扁平化管理、灵活办公形式的团队中,拥有了更多的家业平衡的余地。


特殊情况:如果你的情况是,按“常规逻辑”中尽可能以更多维度的“桥梁”出发,能找到的转型方向并不能如意,而是希望凭借单个或较少维度的“桥梁”甚至“零桥梁”去做转型,那么必然会遭遇社招时被“要求N年相关工作经验”卡脖子的窘境,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的解决方案是,借助兼职的各种方式来润色、包装和补充这样的“相关经验”。

比如说,兼职帮企业剪视频、做互联网推广、维护新媒体社群、创作文案、设计海报、做SEO排名优化、翻译外文文书、笔试面试辅导、去培训机构指导学生等这类常见的兼职工作(在我的《方向的力量》中,我曾写到过当年我自己是通过去语培机构做兼职的助教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教育行业的。);又比如说借助互联网做一些账号的运营,开网店、写自媒体文章、做短视频、在知识型O2O平台(比如我从15年开始入驻的“在行”app和18年起在知乎“值乎”付费咨询)接单;

还比如说,如果你恰好身边有认识的同学、校友、亲戚等有做相关业务的公司、或者运营着某个还不错的自媒体账号,可以想想办法就“相关经验”找他们“借点力”,不论是参与他们的一部分工作,还是得到他们的指点,又或是“优化”一下自己的简历,都很可能是事半功倍的。


我这里所谓的“优化”也好“润色”也罢,各位读者请不要想歪了,这些其实都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也就是你的竞争对手里人比比皆是在操作的。但真正关键的一点是,这绝不是你们理解的“造假”,而是一种讨巧的速成法,其讲究的是绝不仅仅是“门面功夫”,而是要做到一旦凭借简历拿到了面试,面试中也要能应答自如(至少不掉链子),且即便背调也能顺利通过(建立在我们清楚了解企业的背调流程和逻辑的基础上)。

要能做到这样的“优化”,本质上别人真的花了一两年做的事情,你确确实实是要在差不多短短几个月里掌握个八九成的,这个八九成里有一半是凭借你的勤奋和资源整合的加成效应而迅速补起来的,还有一半则是依靠求职技巧中的各环节的培训和刻意练习补足的。后来者想居上,你按大众思维定式、走寻常路,显然是不可能的,否则的话这对前人们来说是不是太不公平了点。关于这点,由于不是本书讨论的重点方向,暂不做展开。

对于平时确实有这方面需求的学员,我们都在指导过程中给出细化的、适应个案具体情况的规划方案,针对个别情况再提供相应的修改建议。但相信我上述的逻辑,应当还是能够给到不少人一些关键的启发。


(六) 面向创业创新

按传统理解来看,创业创新一般是在我们积累了足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考虑的职业发展中后期的事情;也一般是我们在夯实了自身最基本的物质经济基础的前提下,才更可能去尝试的职业发展新阶段;一般还会被认为是更上一层楼地追求更高阶的人生意义的里程碑阶段。

但一切看似美好的背后,似乎互联网上的各类创业失败的惨案又不断在提醒着我们,创业高风险,入坑需谨慎!

归根到底,凡事都有两面性,毫无风险的事情往往不值得去投入也不值得做,潜在价值高的事情也自然风险不低不宜随意尝试。

判断做或不做的关键在于尺度的把握,也就是我们能不能在自己切实可承受的条件范围内,以最适宜的形式去尝试相应形式的创业,而不是二元思维那样,要么“什么风险利弊都不管顾不顾,义无反顾投身创业”,要么“打死都不考虑创业”。

为了把握好这样的尺度并有的放矢地做出抉择和规划,我们就得把“什么是创业”的定义以及“不同形式的创业”的差异搞清楚。具体来说,如下图,不同创业形式迥异,绝非狭义理解上的创业形式(自起炉灶→注册公司→个人英雄主义带着一众弟兄们热火朝天地干)那样狭隘:

在我看来,创业的定义由其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大类:

1. 在成熟平台的依托下创业

2. 自起炉灶“由零至壹”创业

3. 加入初创团队参与创业


第一,在成熟平台依托下创业

我们会有机会在平台内部进行创业,同样也会有机会基于平台的依托在“母体外”进行创业实践。在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和芬尼克兹创始人宗毅的《裂变式创业》两本书籍中我们可以看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灰犀牛事件”的客观规律,也能从中看到在“前车之鉴”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巨无霸企业为规避外部竞争对手“颠覆式创业”对其领导地位的冲击,越来越多地采取主动积极的措施——主动进行“颠覆式创新创业”并“革自己的命”。

这无疑赋予了每一个能力突出、职业目标清晰、愿景远大的个体打工者在成熟平台依托下创业的更多机会。从利己的角度来看,在母公司的资金、资源、人力支持下进行创新可谓是性价比较高的“创新创业经验积累方式与途径”之一:『成』则足以载入史册并有望拿下人生“第一桶金”(“第一桶金“往往被认为是将来“自起炉灶从零至壹”的重要基石,也是未来实现更远大事业理想所需积累的核心原始资本),『败』则依然可以拿弥足珍贵的“失败之财富”保底,为未来的创业成功增添足具分量的筹码。相比“在缺乏足够原始资本和经验积累的情况下all-in创业”,这样的创业形式和机会值得每一个有梦想有理想的年轻人考虑。


第二,加入初创团队参与创业

2014年在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张,然而“创业维坚”,我们决不能不顾“实际积累”就凭借“一腔热血”去“飞蛾扑火”,相比“鲁莽的创业“其实我们有充分的机会借助“积极的创业环境”寻求“更优质的创业资本积累”。

不论作为合伙人,亦或是作为纯粹的打工者身份,加入初创团队均可以收获宝贵的历练:

1. 创业团队由零至一,由一至十的整个历程

2. 从相对宏观的战略(即便间接感受,在创业团队的初期阶段其实拥有更多直接的机会)到相对微观的运营执行的经验积累

3. 观察并分析创业团队的核心人员构成、产品质量、市场化推进、融资节奏等全方位的经验


第三,真正“自起炉灶,由零至壹”

在资金、人脉、团队、产品、盈利模式等方面积累相对充分的前提下“自起炉灶,由零至壹”可谓是个人(核心团队)英雄主义创新创业最具魅力的形式。然而在这类形式下也分为不同的两种路径选择:

  • 1. 以自有原始资本积累创业

  • 2. 以资本的杠杆赋予创业的基础

在前者的前提下,“生意思维”和“商业思维”是迥异的两种不同路径。在“生意思维”下组织可以更多地自主发展,速度可快可慢,可激进可保守,可“大刀阔斧”可“工匠精神”,由于没了来自资本方面对业绩持续高速增长的压力,创业的节奏和风险会相对可控。要知道创业绝不是必须以“规模和体量”轮英雄的,比如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定制化趋势”下专注特定的、足够垂直的细分领域的工匠精神同样是意义非凡的创业形式之一。

就像有句“古话”所说的“职业不分贵贱”,创业也是一样——不分“高低和大小”。而在后者为前提之下,资本杠杆下的创业模式注定存在更为“杠杆化”的硬币两面:

  • 1. 资本赋能下的爆发式增长

  • 2. 资本绑架下的“一将功成万骨枯”

好的方面,在资本助力赋能之下,创业项目拥有了更充沛的资金以及更丰富的战略资源,在诸如蓝海市场下的跑马圈地、占据市场的角度来看,无疑获得了更大的胜算。借助这样的“魔力”,逻辑上这能使得很多企业在创业初期信心倍增,也使得部分重资产模式的创业项目得以迈出关键的第一步。

而不好的方面,资本更多地(相比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大环境下)会要求与融资方进行对赌,并由公司创始成员个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在未如期达成投资人要求的业绩下,通过个人回购投资人手中股权或其他形式承担投资人投资收益的损失),更有甚者为了内心的“信念”(“执念”)在资金链出现断裂的时候不少创业者宁愿通过“个人举债”的方式来为企业续命,一不小心便跌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曾经与李响、高燃、戴志康并称为“80后创业领袖”、“IT四少”的茅侃侃就在自己的创业项目中由于此类“极限操作”而遗憾地被逼上了绝路,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在了解了以上三大类的创业形式后,不知是否对各位踌躇满志蠢蠢欲动的青年才俊们是否有所触动呢?

且慢!不知细心的读者是否发现了上图中的“打工身份”这种形式?又是否会有人好奇——

为何“打工身份”这样单纯的形式也被我归纳在创业的形式之中呢?

难道创业能获得的收益,以打工的形式也有可能获得吗?

答案是,并非如此!但得明白——我们不一定非得有一颗“创业的心”,但如果可以“不忘初心”,始终把专注力放在如何不断把眼下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做得更好,那么“打工人的身份”就仅仅只是狭义的“表面身份”罢了;因为本质上,能在看似寻常的每日工作可以秉持“精益求精”的信条,以不断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精神对待工作和服务社会,这已然就是创业的一种形式,也是最具积极意义的创业精神的一种形式。

另一方面,虽以打工人的身份但“拥有这样的状态并日复一日”,也往往正是对日后以其他形式创业以及创业成功最必要且最扎实的前期积累!

在了解清楚了各类创业形式的基础上,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专注,日复一日地不断磨练技艺,积累经验、资本、人脉,在有朝一日水到渠成的时候更具里程碑意义的创业机会出现的时候,再做全盘规划,厚积薄发!

相关课程推荐(跳槽/转行/副业/创业均可参考):

【精】职业发展x底层逻辑(2022年终大作,33节398分钟深度硬货。)

职业规划怎么做?

职业规划的具体做法,可以直接参考我的课程:

【精】职业规划x生涯地图(人人都值得学的生涯规划课,67节936分钟纯干货。)

  • 课程入口 ↓ ↓ ↓

【精】职业规划x生涯地图(人人都值得学的生涯规划课,67节936分钟纯干货。)


如果你有个人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职业规划和留学指导,欢迎添加我的微信chsw37咨询。


其他相关内容:

【精】美国顶级名校“不为人知”的真正招生标准大揭秘!

【精】职业规划x生涯地图(人人都值得学的生涯规划课,67节936分钟纯干货。)

【精】职业发展x底层逻辑(2022年终大作,33节398分钟深度硬货。)

本文作者:陈思炜

  • 知乎大V(职业规划与留学全国头部意见领袖),百万粉丝教育IP&KOL

  • 国际教育与生涯教育领域全国资深专家,创业企业家,15年+行业经验,11年+创业经验,现任全国5家教育机构董事及战略顾问

  • 职业规划1v1案例3600+/时长7000小时+/生涯教育课及培训时长8000小时

  •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最年轻入会会员)、民进上海市教委直属系统委员会会员

  •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杰出校友(2015被授予)经济学学士、金融学硕士

  •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特聘职业生涯教育导师及客座教授(均于2016年起)


  • 三本畅销书作者《方向的力量》(2014年出版22.4万字)《方向的力量 修订版》(2018年出版32.8万字)《知己知彼》(2021年9月23万字)

  • 曾全职供职迪拜世界资本(主权基金PE)/全球九大投行瑞银(UBS投行)/平安银行总行副行长助理

留学规划与申请指导背景:
  • 从业15年创业11年来始终专注美英港澳为主方向的研究生申请,770+成功案例,其中全程亲自跟进负责占250+,全程+文书占110+


  • 所带学生近90%的学生被美国综排前20名校录取、近80%的学生被US NEWS美国综排前10的名校录取,其中40%以上获2所或以上Top10录取

  • 截止至2023Fall申请季,已累计助100多位本科背景或其他条件有严重短板的学生获美国综排Top10大学录取,其中的22位同时被美国综排Top5/英国Top2大学录取,offer包括MIT/耶鲁/哈佛/哥大/芝大/宾大/牛津/剑桥等(含二本进哈佛2例/耶鲁6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知己职彼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