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巡礼▏2017测绘工程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简介与开设院校
测绘工程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综合学科,既要有主干学科的支持,又有众多相关学科的支持。本专业主要研究空间、电子、信息、激光、惯性等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并研究利用这些技术测定地球与其它星体形状、建筑物(构筑物)的三维特征及其与指定参考系的关系、地球重力场及其内部物理特征、运动物体的特征及其多维参数,研究这些技术在工程、工业和人类生活中应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能掌握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与应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现代空间测量技术、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坚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良好业务素质的高级测绘科技人才。
2015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明确了今后15年全国基础测绘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到2020年的中期任务,一是现代化测绘基准和卫星测绘应用体系建设,包括形成覆盖我国全部陆海国土,大地、高程和重力控制网三网结合的现代化高精度测绘基准体系及提升卫星测绘服务能力等;二是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更新,包括数字地理空间框架、重点地区基础测绘、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等;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地理信息数据获取技术装备、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建设等;四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包括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地理国情监测业务工作体系、应急测绘等;五是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和标准化建设,包括测绘地理信息自主创新体系和标准体系、智慧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和时空信息平台建设等。由此可知,国家今后将重点发展基础测绘,测绘类相关专业人才一定是需求旺盛。
一、测绘工程类的专业有哪些?
测绘类专业隶属工学学科,主要包括以下一些专业: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工程测量与监理、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大地测量与卫星定位技术、海洋测绘、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矿山测量、导航工程、地理国情监测等。
二、测绘工程各专业方向简介
⒈测绘工程专业(大地测量方向)(A组)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地面测量、空间测量、海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国土资源考察调查、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及地球动力学等领域从事研究、管理、教学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大地测量学基础,空间测地理论与技术,影像与制图,物理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学,海洋测绘,高等测量平差,地球内部物理,地震地质学基础,全球地球动力学,天体力学等。
毕业生适用范围:本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可在国土资源相关部门、海洋、航空航天部门、测绘部门、地震地质部门单位等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政府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⒉测绘工程专业(工程测量方向)(B组)
培养目标:重点围绕精密工程测量与工业测量、变形监测、测量自动化、数字化测图、工程信息系统与工程管理等方面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三创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大地测量学基础,空间测地理论与技术,影像与制图,工程测量学,数字摄影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高等测量平差,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工程与工业摄影测量学,工程监理,工程制图,地震地质学基础等。
毕业生适用范围:本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可在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交通(包括公路、铁路与水运)、国土与房产、工业企业、海洋、建筑、水利、电力、石油、冶金、国防、测绘、工程勘察、城市与企业信息管理等部门,从事测绘及相关信息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政府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具有就业面广,适应性强,社会需求量大等特点。
⒊测绘工程专业(摄影测量与制图方向)(C组)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满足信息时代数字测绘体系以及航天航空、农业、环境、交通、军事等相关领域对测绘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的需求,能够掌握摄影测量、数字测图与数字地图学等主要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在相关国民经济建设各领域中的基本应用。
主要课程:大地测量学基础,空间测地理论与技术,影像与制图,数字摄影测量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高等测量平差,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象处理,遥感原理与应用,电子地图原理与应用等。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从事数字测绘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建设、应用与开发,以及在航天航空、农业、环境、交通、军事、国土资源管理、规划等相关领域中测绘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
⒋测绘工程专业(卫星应用工程方向)(D组)
培养目标:卫星应用工程方向是测绘学科与近几十年来高速发展的空间技术相结合的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方向,其基础理论与技术涉及大地测量、惯导、电子、激光、遥测遥感、天体力学、空间物理、空间技术等;其应用涉及测绘、交通、国防、航空航天工程、环境监测、大气探测等众多领域;具体应用包括空间信息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导航与制导、目标跟踪与识别、卫星定轨、大气基本参数获取等。本专业方向培养从事卫星在测绘、导航、航空航天、空间探测、空间对地观测等方面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卫星大地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物理大地测量、空间测地技术及应用、影像与制图、组合导航、天体力学、摄影测量学、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无线电通讯与导航、数字与模拟电路、最优控制等。
毕业生适用范围:本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可在测绘相关部门、航空航天部门、导航系统设计制造单位、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开发应用单位等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政府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⒌地理信息科学(GIS)专业
培养目标:地理信息系统(GIS),又称“地理信息科学”,是近20年来新兴的一门集地理学、计算机、遥感技术和地图学于一体的边缘学科。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两种地理数据成分:①空间数据,与空间要素几何特性有关;②属性数据,提供空间要素的信息。简单地说,地理信息系统就是把地图信息存储到计算机里,制成电子地图,使人们通过计算机迅速查询到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遥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灾害、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公司、高校、规划设计院所,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遥感技术、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程序语言相关课程等。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在与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相关部门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三、如何报考测绘专业?
目前开设测绘专业的院校很多,主要有:武汉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东南大学、长安大学等。各高校培养方向也会根据自身背景有所侧重,如武汉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分为城市空间信息工程、大地测量与卫星定位、工程与工业测量、航天航空测绘等专业方向,实行一二年级打通培养、三年级开始分方向选课、学生自愿选择专业方向的方案。
现在该专业在大部分院校都是按照测绘工程招生,也有一些院校是按测绘类招生的。如中南大学测绘类(测绘地理信息类)就涵盖了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等3个本科专业。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测绘类包含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两个专业,学生入学两年后根据材料的兴趣爱好,结合大学成绩再确定具体专业。同济大学按测绘类招生,从第三学期开始分为测绘工程和地理信息系统两个本科专业培养。考生在选报的时候,最好看清专业类所包含的专业,并根据自身情况和院校侧重综合考虑选择。
五、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报考?
测绘工程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学专业,需要良好的工科基础。学生最好具有较强的数学能力、空间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需要较好的方位感。如果一出去就找不到路,那么学这个专业还有一定难度的。
另外,测绘专业对考生的身体条件也有一定的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的;主要脏器:肺、肝、肾、脾、胃肠等动过较大手术,功能恢复良好,或曾患有心肌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史,甲状腺机能亢进已治愈一年的,不宜就读测绘类专业。
六、开设测绘工程专业的院校
⒈测绘工程专业
目前全国开设测绘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超过了200家,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新近推出了《2017-2018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武汉大学、同济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等六所院校被列为测绘工程专业五星级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长安大学、河海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等14所大学被列为测绘工程专业四星级大学。需要说明的是,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等军队院校没有参加本次评选,故不在榜单内。
同时,依据新东方教育给出的最新资料,全国目前开设测绘工程专业的高校共有212所,具体名单列表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武汉大学 | 合肥工业大学 |
东南大学 | 西南交通大学 |
苏州科技学院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东华理工大学 | 沈阳建筑大学 |
成都理工大学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山东交通学院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石家庄铁道学院四方学院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 安徽理工大学 |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 中国矿业大学 |
河海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青岛) |
太原理工大学 | 华东交通大学 |
南京林业大学 | 山西大同大学 |
昆明理工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 |
长春工程学院 |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
黑龙江工程学院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山东建筑大学 | 山东理工大学 |
河北联合大学 | 华北科技学院 |
石家庄经济学院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 | 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
长安大学 | 同济大学 |
新疆大学 | 南京师范大学 |
重庆大学 | 吉林大学 |
中南大学 | 淮海工学院 |
江西理工大学 | 徐州师范大学 |
辽宁科技大学 | 西南石油大学 |
西安科技大学 | 青海大学 |
湖南科技大学 | 河南理工大学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 商丘师范学院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桂林理工大学 |
山东科技大学 | 河北工程大学 |
贵州大学 | 重庆交通大学 |
南昌工程学院 |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 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
河南工程学院 | 河南城建学院 |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 |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 东北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 | 西南科技大学 |
湖南城市学院 | 南阳师范学院 |
辽宁科技学院 |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滁州学院 |
山东农业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龙岩学院 |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顺华能源学院 |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
西南林业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平顶山学院 | 华东理工大学 |
宿州学院 |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
华南农业大学 | 湘潭大学 |
广东工业大学 | 长安大学 |
厦门理工学院 | 辽宁科技学院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理工大学 |
南京师范大学 | 新疆大学 |
天津城建大学 | 安徽农业大学 |
河海大学 | 重庆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 | 吉林大学 |
东北大学 | 太原理工大学 |
南京邮电大学 | 华东交通大学 |
江西理工大学 | 苏州科技学院 |
南京林业大学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东华理工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 |
浙江农林大学 | 沈阳建筑大学 |
西南石油大学 | 成都理工大学 |
山西大同大学 | 西南科技大学 |
华南农业大学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
昆明理工大学 | 广东工业大学 |
西南林业大学 | 安徽建筑大学 |
咸阳师范学院 | 云南师范大学 |
青海大学 | 西安科技大学 |
宝鸡文理学院 | 湖南科技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 | 长春工程学院 |
吉林建筑大学 | 湖南城市学院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邵阳学院 |
黑龙江工程学院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河南理工大学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闽江学院 | 兰州理工大学 |
南阳师范学院 | 兰州交通大学 |
商丘师范学院 | 许昌学院 |
临沂大学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山东建筑大学 | 桂林理工大学 |
山东交通学院 | 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科技大学 | 山东农业大学 |
北京建筑大学 | 广西师范学院 |
河北联合大学 | 河北工程大学 |
华北科技学院 | 石家庄经济学院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防灾科技学院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南昌工程学院 | 贵州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重庆交通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
滁州学院 | 龙岩学院 |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 宿州学院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 河南工程学院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 河南城建学院 |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
池州学院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顺华能源学院 |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 成都学院 |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
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 |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
⒉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截至2017年,全国开设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高校数为157所。在上述院校中,依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推出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7~2018)》,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等8所高校被列为地理信息专业五星级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浙江大学、河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安大学、新疆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被列为地理信息专业四星级大学。仍然需要说明的是,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等军队院校没有参加本次评选,故不在榜单内。
同时,依据新东方教育给出的最新资料,全国目前开设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高校共有157所,根据院校隶属编排列出了具体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院校隶属 | 院校名称 |
教育部(26所) |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河海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武汉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交通部(1所) | 大连海事大学 |
上海市(3所) |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 |
北京市(5所) |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
天津市(2所) |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城建大学 |
河北省(7所) |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联合大学、燕山大学、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
山西省(4所) |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大学 |
内蒙古自治区(3所) |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
辽宁省(3所) | 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
吉林省(4所) | 延边大学、吉林建筑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学院 |
黑龙江省(3所) |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 |
江苏省(16所) | 河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苏州科技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淮海工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
浙江省(2所) | 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 |
安徽省(11所) |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滁州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建筑大学、池州学院、铜陵学院 |
福建省(5所) | 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闽江学院、泉州师范学院 |
江西省(5所) | 东华理工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 |
山东省(9所) | 山东科技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枣庄学院、滨州学院、山东交通学院 |
河南省(11所) | 河南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城建学院、信阳师范学院、许昌学院、南阳师范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
湖北省(4所) | 武汉大学、长江大学、湖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
湖南省(7所) | 中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衡阳师范学院、湖南城市学院、湖南文理学院 |
广东省(7所) | 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嘉应学院、广州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广西自治区(5所) |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钦州学院 |
重庆市(3所) |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师范大学 |
四川省(9所) | 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
贵州省(2所) | 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 |
云南省(4所) | 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 |
陕西省(6所) | 西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咸阳师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 |
甘肃省(4所) | 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
青海省(1所) | 青海师范大学 |
宁夏自治区(1所) | 宁夏大学 |
新疆自治区(3所) | 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师范大学 |
【平台声明】本文资料依据网络资料综合撰写,创作不易,请尊重我们的劳动,转载务请备注来自“溪流之海洋人生(微信号:xiliu92899)”微信公众平台,否则我平台将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相关阅读推荐
公众号
溪流之海洋人生
微信号▏xiliu92899
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
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
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投稿邮箱▏4522188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