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理▏中沙群岛:一个世界级的大环礁
中沙群岛
中沙群岛(菲律宾亦称马科斯菲尔德沙洲 ,中沙群礁),为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位于南海中部海域,西沙群岛东面偏南,距永兴岛200公里,是南海诸岛中位置居中的一群。该群岛北起神狐暗沙,南止波洑暗沙,东至黄岩岛,地理位置在北纬13°57′~19°33′,东经113°02′~118°45′之间,南北跨纬度5°36′,东西跨经度5°43′,海域面积60多万平方公里,岛礁散布范围之广仅次于南沙群岛。
转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中沙群岛是海洋型岛屿,发育在中央深海盆及北部陆坡上海山顶部,由黄岩岛和中沙大环礁上26座已经命名的暗沙,及一统暗沙、宪法暗沙、神狐暗沙、中南暗沙等4座分散的暗沙组成,除黄岩岛环礁礁缘部分露出海面外,其它暗沙暗礁均隐伏海水中。
位置图
中沙群岛主体中沙大环礁长140公里,宽60公里,一般水深13-20米,是南海中最大的环礁。黄岩岛是中沙群岛唯一岛屿,环礁面积约130平方公里,礁湖水深10-20米。黄岩岛在中沙环礁以东约170海里,毗邻马尼拉海沟。
中沙群岛海域表层水温27℃-30℃,海水盐度为32.5-34;海水透明度35-38米。中沙群岛是各种造礁珊瑚的地质产物,珊瑚礁及其周围生长着各种海洋生物,组成了珊瑚礁生物部落,鱼虾蟹贝类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黄岩岛
历史沿革
先秦时代,海南岛与南海诸岛已内属中原王朝。秦末全国战乱,南海郡尉赵佗乘乱兼并3郡建南越(粤)国,海南岛与南海诸岛归南越国管辖。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派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平定南粤之乱,以其地置儋耳、珠崖、南海、苍梧、玉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等9个郡,其中儋耳、珠崖二郡在海南岛上 。
三国时代(220年~265年),南海海域属吴国辖。吴王孙权派康泰、朱应出使扶南(今柬埔寨)等国,康、朱二使亲历南海诸岛部分岛屿,并仔细观察“珊瑚洲” 。
隋大业三至六年(607年~610年),炀帝派常骏、王君政出使赤土国(今马来半岛泰国东南一带),航程经西沙和南沙群岛西侧,并在海南岛上置珠崖、儋耳、临振(即后代的振州,今三亚市)3郡,南海诸岛归临振郡辖。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海南设崖州都督府总管崖州(原珠崖郡)、儋州(原儋耳郡)、振州(原临振郡),南海诸岛列入崖州都督府所辖疆域,隶属于振州,正式确立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
宋代承袭唐代行政建置 。
清朝初期,朝廷对南海诸岛及从事渔业生产的南海渔民,派遣水师巡视,保境安民。顺治年间(1644年~1661年),清政府在琼州设镇标右营,驻海口,督隶水军战船,于所部海面分汛防守 。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2月1日,内政部重新审定了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岛及其所属各岛、礁、沙、滩名称,正式公布了《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同时再次宣布将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省政府管辖。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继续对西南中沙群岛及其海域行使主权。
1959年3月24日,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设置“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东沙群岛办事处”。
1969年3月4日,改称“广东省西沙、中沙、南沙群岛革命委员会”。
1981年10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在永兴岛恢复设立“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由海南行政区公署直接领导。
1988年4月13日,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决定成立海南省,并授权海南省管辖西南中沙群岛及其海域。西南中沙群岛工委、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分别隶属于海南省委和海南省政府,作为海南省派出机构,对西南中沙群岛及其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权。西南中沙群岛工委、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实行合署办公。
2012年6月21日,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海南省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2013年6月,中沙群岛海洋渔业资源增养殖科研基地在漫步暗沙正式成立,这是国家在中沙群岛海域建设的第一个海洋渔业资源科研基地。首个试验项目用海面积625公顷,投放石斑鱼苗2万尾、马氏珍珠贝苗2万粒、企鹅珍珠贝苗2万粒、琼枝麒麟菜2万株。
2015年5月24日至25日,交付三沙市使用的“三沙市综合执法1号”船巡航中沙群岛,完成首次执法检查。
路透社记者Erik De Castro摄影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中沙群岛古称“红毛浅”、“石星石塘”等,位于南海中部海域,西沙群岛东面偏南,距永兴岛200公里,是南海诸岛中位置居中的一群。该群岛北起神狐暗沙,南止波洑暗沙,东至黄岩岛,地理位置在北纬13°57′~19°33′,东经113°02′~118°45′之间,南北跨纬度5°36′,东西跨经度5°43′,海域面积60多万平方公里,岛礁散布范围之广仅次于南沙群岛。
黄岩岛与黄岩环礁
黄岩岛航拍
黄岩岛,实为包括南岩和北岩在内的一个大环礁,是中沙群岛唯一露出水面的一座岛礁,也是南海海盆洋壳区内唯一有礁石出露的环礁,其地理坐标是北纬15°08′~15°14′,东经117°44′~117°48′,即位于中沙群岛东端,接近菲律宾群岛,西距中沙大环礁约170海里。黄岩岛环礁状近等腰三角形,周长约55公里,面积(含礁湖)约150平方公里。环礁外围为礁前斜坡,边缘陡峭,以15°~18°的坡度下降至水深3500米的海底。礁盘四周礁坪宽2~4公里,水深0.5~3.5米,礁坪上珊瑚礁块密集;礁坪外圈临外海部分在波浪、潮汐冲蚀下,发育了深约3米的放射状沟槽,是造礁珊瑚虫和喜礁生物繁衍的乐园,沟底堆积着珊瑚砾石及贝壳碎片;礁坪中带高耸,宽600~900米,平均水深仅0.5米,上有礁块堆积;中带以内逐渐向潟湖倾斜,下坡增大至15°。环礁中间是礁坪包围的潟湖,湖深10~20多米,水色清绿,湖底有珊瑚点礁散布,成为众多的湖小丘,小丘之间为低洼的礁塘,礁塘中沉积了松散的珊瑚介壳构成的生物碎屑。礁湖底部是造礁珊瑚虫最活跃的地带,珊瑚丛生如百花争艳。礁湖之南有一宽约400米、水深4~12米的礁门水道与外海相通。
黄岩岛的南岩位于黄岩环礁东南部礁块密集的礁坪上,地理坐标为北纬15°08′,东经117°48′,是一座耸立海面状如巨大石柱的珊瑚礁石块,其海拔高度1.8米,高出礁坪面约3米,直径3~4米。北岩则位于黄岩环礁北部礁块密集的礁坪上,地理坐标是北纬15°14′,东经117°44′,也是一座突起于海面的珊瑚礁块,高度较南岩为矮。两岛之间相距约10海里。
其它分散的暗沙
中沙群岛的暗沙除了中沙大环礁上的26座之外,尚有分布于中央深海盆的宪法暗沙、中南暗沙及其北部陆坡上的神狐暗沙、一统暗沙等4座。这些暗沙均发育在不同的海山之上。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南海中部海区已发现浮游植物245种和31个变种,主要生态类群是硅藻、甲藻,以及金藻、蓝藻等,其中硅藻占绝对优势,其周年细胞数平均值约占浮游植物周年总细胞数平均值的98.7%。中沙群岛海区(主要是黄岩环礁潟湖)有浮游植物87种,其中浮游硅藻类33属68种,甲藻类7属13种,蓝藻类有2属5种,黄藻类1属1种,均属热带、亚热带种群,少量属温带种属;按种类组成分,沿岸性的浮游硅藻类占64.8%,大洋性浮游硅藻类约占11.4%,甲藻类占17%,其它藻类占6.8%左右;黄岩岛礁坪的海藻类有28种,其中隶属绿藻门7属11种,褐藻门3属3种,红藻门12属14种。
中部海区共发现浮游动物757种和12个变种,其中也以桡足类最为丰富,共293种,以下依次为水母类148种,端足类88种,介形类76种,腹足类52种,其余如毛颚类、磷虾类等种数较少。该海区浮游动物总数的周年变化幅度不大,周年可见种类约358种,约占浮游动物总种数的50%以上;种类数的平面分布随季节变化而改变,春季呈东部和南部边缘水域种数值最高、中部水域最低的分布格局,整个水域浮游动物总数量增加而于4月份达到全年最高值,夏季浮游动物的总数量仍保持相当于春季的较高水平,秋冬季由于受环流季风等因素影响,分布与种类数大体与盐度值的分布分区相吻合;依其自身生态、习性和分布上的不同特点,可划分为海外暖水类群、近海暖水类群、暖温性近海类群、低温高盐类群等4个生态类群。本海区基于大洋热带水域的生物学特性,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低而平稳,以夏季为年高峰值,秋冬季居中,春季最小。
油气资源
南海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海北部陆架油气聚集区和南部巽他陆架油气聚集区,以及中沙群岛海区一带。中沙盆地位于中沙群岛的中沙台阶和中沙大环礁及其周围,初步探明石油储量约5亿吨。
黄岩岛
路透社记者Erik De Castro摄影
来源:地理电影爱好者
相关阅读推荐
公众号
溪流之海洋人生
微信号▏xiliu92899
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
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
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投稿邮箱▏4522188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