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风采▏和病毒赛跑的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时
目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目前正和她的团队在武汉。
我们将走进李兰娟的“一线日记”,记录她的工作,记录一线医护人与病毒赛跑的速度。
2月4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李兰娟抵达武汉第3天。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兰娟:核酸检测一定要每天检,核酸检测最重要的是观察人身上的病毒,我在SARS的时候每天早晨做,到第十三天的时候,一个患者的核酸检测阴性了。我就告诉ICU病房里的医生护士,说这个病人没有传染性了。
医生:我们是血也做,呼吸道分泌物也做。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兰娟:对,大便里面有没有病毒也很重要。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是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危重患者的定点医院。李兰娟带领她的团队,与来自浙江、四川、辽宁等援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一起,共同商讨诊疗方案。在这里,收治了16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重患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兰娟:检测的项目要把它留好,要一张单子,把它理出来,贴在ICU里面。检测的项目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写好。
经过3小时的讨论,治疗方案终于确定。第二天一早,李兰娟将带领团队,对部分危重病人实施救治。她仔细交代需要注意的细节,并嘱咐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护。
央视记者 卞晓妍:您这两天身体怎么样?睡得好不好?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兰娟:没问题,身体好。
央视记者 卞晓妍:好好保重啊。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兰娟:没问题,放心好了。家里人都担心我,其实我身体还是蛮好的。
树兰(杭州)医院副院长 汤灵玲:李院士你太逞强了,您比我们大几十岁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兰娟:没有问题。
树兰(杭州)医院副院长 汤灵玲:她工作太忘我了呀,每天睡3小时。
央视记者 卞晓妍:您就睡3小时太少了,多睡一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兰娟:现在尽快联系,怎么样提高检测试剂的敏感性的问题。把这件事情要做好,检测试剂的敏感性是非常重要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 江应安 :70多岁的老人了,真的是不分昼夜,她凌晨4点下的火车,吃过早餐接着就开会,各个医院的专家,基层的管理者,都要见面,把她对疾病的认识告诉我们。我感觉,这个老太太,真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相关阅读
李兰娟院士其人其事
17 年前,非典肆虐,是他们临危受命,率兵出征;
如今 2020 年了,武汉疫情危在旦夕,再度出生领衔,还是他们。
钟南山 84 了,开往武汉的动车上,他曾是「最美逆行者」;
而在除夕夜迅疾赶路,迅速抵达北京防控一线的李兰娟院士,亦是我在这个严峻冬日见过最美的身影。
老人家 73 岁了,含饴弄孙的年纪,还在为这片再遭劫难的神州大地殚精竭虑。
时光从来不饶人,当钟南山再遇李兰娟,这两个老人,就是我今年最大的泪点。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我们不知道还有多少个 17 年,能留住这些白发暮年的人民英雄。
但是有的人,真的光活着就是宝藏。
1
李兰娟是绍兴人,1947 年 9 月 13 日,她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夏履镇的夏履桥村。
鱼米之乡,战乱之地,出生在那个年代里的人,眼里都见过伤痕。
她的家境十分微寒,父母都是面朝黄土的乡下人,在她幼年间,父亲更是早早得了眼疾,家庭重担,一早就压在李兰娟和母亲的肩膀上。
还好穷乡僻壤不绝人,李兰娟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聪慧和坚韧。
因为家境贫寒,她的初中,曾有一段时间是辍学在家读的,一边干活养家,一边自学,就是幼年李兰娟的真实现状。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仍然展现出了惊人的努力与天赋,中考后,她被省重点中学——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中学(现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破格录取。
家里只有 5 元钱的李兰娟,在这个时候受到了太多人的帮助。
教过李兰娟的绍兴一中老师,专程从绍兴城赶到夏履桥山沟,力劝她继续读下去,杭州一中及乡村众人,更是一力扶持,支持她读完了高中。
生活虽苦,但是这人间的善和难,却早早刻在李兰娟的血液里。
高中毕业后,她放弃了高考,响应上山下乡号召,回归了生她养她的夏履桥村。
那个时候她高中毕业,已经算是少有的知识分子,乡里安排的,是到夏履中学做代课老师,工作很轻松,还有工资,无疑是一个普通家庭里的女孩子,最适宜的出路。
她却在教书之余,自学成了一名「赤脚医生」。
这是李兰娟医学生涯的起点,在一个闭塞落后的乡村里,围绕着家家户户因常年贫苦落下一身病痛的,最底层的人们。
李兰娟自学医术,将整本经络书背得滚瓜烂熟,步行千里联系浙江省中医院自学针灸,漏夜苦读,将一手针灸学的出神入化。
没有设备,就学最简单的针灸;
缺少药物,就亲自尝百草,半年多时间里,几十种药材烂熟于心,足迹踏破荒山野郊。
在她做「赤脚医生」的日子里,全村 400 多户,无论哪家有人生病,李兰娟都会风雨无阻、披星戴月地上门诊治。
在当时的村里,扎着辫子,背着药箱走村串巷的大姑娘李兰娟,就是乡村里,神仙一般的存在。
一定是因为这段艰难的乡村游医史,所以才有后来那么多敢为天下先的壮举。
出身于草堆里的女儿,心底早已溅满柔情。
1970 年,小有名气的「赤脚医生」李兰娟,终于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深造。
那一年,她 23 岁,没读过一天正经医书,却已救死扶伤多年。
一代名医,终于从中国最朴素,最艰难的底层世情里,一路野生野长,光芒四射,来到了堂堂正正的医学圣地。
2
说起李兰娟,就不得不提肝炎。
中国曾被称为世界第一乙肝大国,这个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性疾病,曾经让国内无数医者怯步。
上世纪 80 年代,重型肝炎肆虐,病死率高达 80%,而极强的传染性,更是让人谈「肝」色变,中国在肝炎治疗的领域上,几乎禁区。
第一个为此发声的,正是李兰娟。
她说,要在十几年后将我国彻底摘掉乙肝大国帽子! 这一份声明背后,是夜以继日的挑战和成千上万与死神挣扎的乙肝患者。
李兰娟曾回忆起这样一件旧事: 30 年前,我还是一名普通的住院医生。当时,经常有肝衰竭的病人被送到医院,病人家属跪在我面前恳求救治患者,但是我没有办法。
她说,有个 20 多岁的年轻人进院不到 10 天,黄胆迅速上升,消化道大出血,鲜血淋淋,人很快就没了。
对于医者来说,没有什么比眼睁睁看着病人死去更为折磨。
不甘心的李兰娟,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肝炎治疗这一难题中。置之死地而后生,是她给医学做出的,最伟大的答复。
中华医学会 2006 年的《中国乙肝患者生存和治疗现状调查报告》曾指出:中国约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全球总共只有 4 亿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国就占了四分之一。
而在 1992 年开始,李兰娟及她的团队已经开始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现在的调查数据显示,22 岁以下的年轻人里面,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到 1%,22 岁以上的则超过 7%,体检查出的携带者,都经过了有效治疗,有的完全康复,有的携带的病毒没有传播性了。
不止乙肝疫苗,1996 年,李兰娟及其团队就创建出「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Li-ALS)」,使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从 11.9% 上升到 78.9%,开辟了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疗新途径。为肝移植前、后肝功能衰竭提供了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从谈「肝」色变,感染即死亡的第一肝病大国,到如今,可预防,可治疗,可控制.......
中国的肝医学史上,将永远记录一位以身涉险,以一己之力挽救成千上万中国人性命的女战士。
李兰娟医生不止是乙肝病者的恩人,更涉足中国传染病多个领域。
无论是禽流感,艾滋病,还是 03 年的非典病毒,亦或今日的武汉新形冠状病毒.......可以说,哪里最危险,哪里病毒最猖獗,哪里,就有中国传染学专家,李兰娟。
早在钟南山奔赴武汉之前,李兰娟已经埋首实验室数日,正是她,以最快速度向国人呼吁: 病毒可通过口鼻飞沫传染,病毒可通过酒精与高温抑制。
中国能够迅速采用酒精消毒和口罩防护,遏制病毒蔓延,这一份应对背后,正是这位与病毒赛跑,争分夺秒的老人。
她被称作医学界的铁人,曾创下几日不眠不休辗转几地救治病人的「记录」;
她亦是中国医学届的良心,以一己女儿身,挡在了无数病毒张牙舞爪的第一线。
请记住她的名字,这个出身贫苦,从赤脚医生一路走到与传染病对抗一线的伟大院士。
过去让很多国家都束手无策的艾滋病,传染病,如今在中国,都得到了良好的预防与控制,每救一个人,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李兰娟
3
如今,武汉疫情已全面爆发。
微博的实时疫情地图里,中国这只大公鸡,在一日比一日鲜红。
截止 2020 年 2 月 4日,中国已确诊 24368例新型肺炎病患,仅湖北地区比昨日新增 3156 例,尚有 23260人,在接受疑似诊断。
盛世太平时,没有几个人会记得战士的付出,无论是钟南山还是李兰娟,他们不过是一抹随着岁月逐渐褪色的身影。
但是国难当头时,他们就是最避无可避,首当其冲的逆行人。
他们也是人,会疲惫,会心痛,会感染病毒,随时有可能倒在一线的战场上。
在此拜托大家,一定要「谨遵医嘱」:少串门,多消毒,勤洗手,戴口罩。
为国家少添一份麻烦是一份麻烦,少增加一个病患是一个病患。
当我们隔绝在家按耐不住时,再想想日夜不休,争分夺秒在一线的钟南山,李兰娟,他们有多疲惫,又有多久没能好好睡一觉。
84 岁的钟南山还坐镇一线;73 岁的李兰娟还在实验室日夜奋战。
他们,就是我们不恐慌的理由。
《肖申克的救赎》有这么一句经典台词: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到达,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
正是有这样的国士在前,我们才始终看的见光明的方向。
“我们不可能全都做英雄,总得有人坐在路边,心怀希望,当英雄经过时为他们叫好。”
2 月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钟南山,李兰娟院士,17 年后再出征,千万保重!
共克时艰,我们能赢!
致敬所有钟南山与李兰娟这样的时代男神女神!
1
END
1
相关阅读推荐
新闻快报▏火神山医院交付军方,明日开始收治病(附:140秒视频看“火神”速度)热点关注▏疫情下的武汉大学:责任、信心和乐观
新闻关注▏应对疫情,上海推四项举措为企业减负
公众号
溪流之海洋人生
微信号▏xiliu92899
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
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
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投稿邮箱▏121634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