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泠印社藏的这块汉碑拓片竟然有这么多版本 | 《汉三老碑》版本考

2017-08-24 童衍方 休休文库






由印社创始人叶叶舟、丁辅之、王维季共同编写的《西泠印社志稿》,是记载印社初创时期历史承脉的最早志书, 内容详尽、真实。其中最早记载了抢救《三老碑》募捐办法和认捐回赠原拓的全过程。

 

此次赎碑议定返遗购得此碑者陈氏碑价八千元,此外尚有运赴杭州的运费以及刊立碑记、建筑藏碑石室各费约计需款二千元,同人公议此次募款先以一万 元为限,如有不敷另行设法。

此碑为吾浙第一古石,凡我浙人皆有保存之责,故募集捐资专以两浙人士为限,其它侨居浙省人士,有愿助资者,亦所欢迎。

捐资办法为设一百份,每份一百元,同人认捐,最少以一份为起数,如有好古君子情愿不限份数捐集巨资,则尤为企祷。

募集办法拟由二十人发起,分别各募五份共合一百份。

此碑拓片,外间流传不多,甚为世所贵,故拟特请名手精拓一百张,凡认捐一份者,赠送拓片一张,以为纪念。

——《西泠印社志稿》

 

从上述记载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当时抢救汉《三老碑》是一次有偿活动,即捐银一百可得原拓一张。


《捐款题名记》则记录了捐资者的姓名、字号和捐款额,计六十四人,一万一千二百七十元。


此次捐资最巨者为:


浙江总督卢永祥,字子嘉,捐银两千元;

吴兴巨富张钧衡,字石铭,捐银两千元。

其中(简录)社会贤达认捐银五百元、四百元、三百元不等者有七人。印社中人认捐者:

丁仁,字辅之捐银一 一百元•,哈鏖,字少甫,捐银一百元•,吴俊,字昌硕,捐银一百元•,吴隐字石潜,捐银一百 元;俞人苇,字序文,捐银五十元•,高显,字野侯,捐银五十元•,阮性山捐银十元。


捐款用途明细:

收捐款洋一万一千二百七十元

支东汉《三老碑》石价洋八千元

支汉画像石价费洋二百五十元

支两石运费洋一百十八元

支上海交通银行垫款息洋一百三元五角六分

支石室建筑费洋11千二百元

支开平山石洋灰平地工料洋六十六元

支立碑配石座工料洋三十四元

支石室立匾刻字工洋八元

支石室内添制石桌工料洋三十元

支铁门连锁玻璃油漆工料洋六十三元

支碑记题名石刻字工料洋一百四十七元

支移建贞石亭费洋一百三十五元七角四分

支金钩匠砌路挑土工洋一 一十五元

支拓碑纸工洋六十七元一 一角

支拓碑记题名画像纸工洋二十二元五角

总共支洋一万一千二百七十元

监造:丁仁、叶为铭

刻字:俞廷辅、吴福生

石工:吴大牛






专题研究






古碑妙拓墨烟浓,书得篆神简拙工

——西泠印社藏石《汉三老碑》考


童衍方


清咸丰二年(一八五二年)夏五月,浙江余姚东北十里客星山村人入山取土,在董氏袓墓地掘得一碑,为诸生宋仁山最先访得,稔周世熊(字清泉)有金石癖,偕之往觐,世熊既得其处,连夜乘小舟载碑还,移置客星山下严陵坞家园山馆,建竹亭覆之。碑石长方,高九十一厘米,宽四五厘米,碑额已佚,四周破损。正面文字有界框,框分左右两列。右列自上而下又分四栏,碑阴粗凿无字。 

 

因碑额题名佚失,后世根据碑文内容及首行“三老讳通”等字,将此碑命名为“三老讳字忌日刻石”,简称“汉三老碑”。碑文未载姓氏籍贯,唯右列第二栏有:“掾讳忽,字子仪”等字。鉴于此碑的出土地为客星山董氏祖墓地,故前辈金石家均目之为汉初董子仪,据《后汉书•任延传》,更始元年(公元前二十三年)延为会稽都尉,时避乱江南者,皆未还中土,会稽多士如:董子仪、严子陵,延皆以师礼待之,与碑文相合,故三老姓董的可能性极大。

 

三老是古代掌握思想教化的乡官,具有民法式的地位与威望。《汉书•高帝纪》载:“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但三老仅是乡党的道德表率并非行政职务,不享俸禄。战国时已设三老一职,秦代设“乡警三老”,西汉加设“县三老”,东汉又添“郡三老”。遗憾的是,此《汉三老碑》未载明三老是哪一级三老,但碑文有“三老徳业赫烈,克命先己,汁稽履化,难名兮”句,如此功绩德行似乎应该是高级别的三老,而非一般乡里三老。

 

三老生一子而有九孙,此碑乃九孙中第七孙名“邯”者所立。碑文右栏大意为第七孙“邯”追记祖孙三代的名讳及祖父辈的忌日。左栏书刻立碑原委。汉人最重避讳,先人的名字不能直接提及和书写,恐祖祢久远,子孙或不知而误触。“忌日”是指父母或先祖的去世日子,先人的忌日要永久牢记,每逢忌日勿忘追思与祭祀。此碑当时可能树立于家庙庭堂中,非墓圹之碑,故未刻姓氏籍贯文字。

 

此碑出土后直至同治末年,众多金石家对《三老碑》开展了研究,但文字释读工作始终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是,周世熊提供的第一批拓片文字漫漶,拓工粗劣,但存形模,碑文点画与石沏痕相混淆,文字难以认定。光绪年间,魏稼孙、赵之谦等专家的介入,令拓工张文蔚用小墨团加扑数四的新方法,椎拓出文字清晰的拓片,方为碑文释读提供了依据。

 

清咸丰十一年岁次辛酉(一八六一年),太平天国攻占余姚,严陵坞周清泉宅第被焚毁,因三老碑亭相去稍远,幸免劫灰。然碑仆于地砌作竈石,石为炊烟熏灼,左侧黔黑,所幸文字无恙,浙中第一遗迹赖以不坠。一九一九年周氏后人力不能常保碑石,转售于上海房地产商人陈渭泉(镇江丹徒人)。岁次一周,再逢辛酉,时值一九二一年,碑石遂辗转至上海,沪上外国商人欲以重金收购,若任其转徙或竟流落海外,使后人不复见汉人遗迹,岂非国人之耻耶!浙江古董商人毛经畴得知此事,即与在上海知县沈宝昌、前清遗老姚煜商议,后经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与创社四英等人多方呼吁,发布募捐公启,印社上下不忍古物之沦亡,积极认捐,加上浙江同乡慷慨捐资,共募集大洋一万一千二百七十元,以其中八千元从陈渭泉手中购回《汉三老碑》。保存古物,一人守之,不若与众人共守之。此碑重回浙江,入孤山西泠印社永久保存,成为镇社重宝,印社为其定制了一方与汉代刻石相配的方形石座,碑上另筑石室,耗资二千二百元。一九二二年五月,吴昌硕撰文并楷书《汉三老石室记》碑立于石室右后,其碑阴刻有捐金赎碑六十五人题名。一九二三年仲秋,冯煦题写“汉三老石室”镌刻于石室门楣之上。当年许炳璈(奏云)有感于三老碑的回归,赋诗云:三老神碑去复还,长教灵气壮河山。漫言片无轻重,点点犹存汉士斑。”

 

关于《汉三老碑》的拓片版本年代主要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一)周世熊拓本(一八五二年至一九一九年)

(二)陈谓泉拓本(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二一年)

(三)西泠印社拓本(一九二一年后)

     

其中陈渭泉、西泠印社时期的拓片版本问题较为简单,碑石在陈渭泉手中时间较短,此时拓片较少,上海图书馆发现钤有“陈渭泉己未所得三老碑印记”章的拓本(按:“己未”为一九一九年,据此印章推断出陈渭泉一九一九年购得此碑,而非世间流传的一九二一年)。入西泠印社后的拓片大多钤有“石藏杭州西泠印社”章,故无须赘言。周世熊拓本较为繁多,按时间与拓法又可分为前后两种:

(一)咸丰、同治旧法拓本(一八五二年至一八七四年)。

(二)光绪以后新法拓本(一八七五年至一九一九年)。


咸丰、同治旧法拓本(一八五二年至一九七四年)又以咸丰辛酉之乱(一八六一年)为界一分为二:

(一)辛酉之前拓本右栏第四列第一行“次子”之“次”字末笔未损,直线外尚有石少许,称“次字未损本”。拓制时间从咸丰二年至咸丰末年(一八五二年至一八六一年),此十年间的拓片几乎无差异,均可视为(初拓本),又称(咸丰拓本)。

(二)辛酉之后拓本“次”字右侧崩裂一小块,石花泐及线内。



童衍方,1946年生,浙江宁海人。号晏方,别署宝璧斋、爱竹庐。师从来楚生。现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西泠印社副社长兼鉴定与收藏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汉三老碑释文






三老讳通,字小父。庚午忌日。祖母失讳,字宗君。癸未忌日。(以上右框第一栏,四行,行七字,共二 十一 一字,字径八分)

 

掾讳忽,字子仪。建武十七年,岁在辛丑,四月五日辛卯忌日。母讳捐,字谒君。建武廿八年,岁在壬子,五月十日 甲戌忌日。(以上右框第二截,六行,行六至九字不一,共四十六字,字径九分)。

 

伯子玄,曰大孙。次子但,曰仲城。次子纡,曰子渊。次子提余,曰伯老。次子持蒺,曰仲雍。次子盈,曰少河。(以上右框第三截,六行,行六字、七字,共三十八字,字径寸余)

 

次子邯,曰子南。次子士,曰元士。次子富,曰少元。子女曰无名。次女反,曰君期。(以上右框第四截,五行,行五字、六字,共二十九字,字径寸余)

 

三老徳业赫烈,克命先己,汁稽履化,难名兮。而右九孙,日月亏伐,犹元风力射。邯及所识祖讳,钦显后嗣,盖《春秋》义,言不及尊,翼上也。念高祖至九子未远,所讳不列,言事触忌,贵所出严及焦,敬晓末孙,蒲副祖徳焉。(以上左框三行,行三十至三十一不等,共八十二字,字径寸余)





汉三老碑版本集珍




一、咸丰辛酉之乱(一八六一)前拓本


01 达受跋本(“次”字不损本)

有咸丰六年(一八五六年)二月达受为守六禅师题端并跋,另有咸丰六年到十一年间(一八五六年至一八六一年)汪士骧题跋,咸丰十一年(一八六一年)沈曾植观款。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年)吴廷康题识。褚德彝题签并记。钤印有“余姚客星山周清泉印”、“达受之印”、“六舟”、“曼佗罗室”、“守六”、“禅勤之印”、“云史”、“汪士骧”、“湖山史隐”、“康父”、“褚礼堂”等。现藏上海图书馆,馆藏号J1586。





02 傅以礼跋本(“次”字不损本)

有清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年)傅以礼跋本,钤有“周世熊印”、“余姚客星山周清泉手拓”、“余姚周清泉金石书画记”、“清泉”、“以礼审定”、“节子所得金石”等印。现藏西泠印社。



03 朱云史跋本(“次”字不损本)

有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年)朱云史题跋(内容与达受题跋如出一辙)。帖端有释文一通(未署名)。印有“余姚客星山周清泉拓”木刻印记,现藏上海图书馆,馆藏号J415。



04 达受拓本(“次”字不损本)

有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何绍基题端。有清光绪十一年(一八八五年)吴恒题跋并释文。卷中吴恒题:“清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年)冬十月朔,六舟自余姚归拓赠。”(按:《三老碑》清咸丰二年一八五二年)出土,此处吴氏记录恐有误)。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05 丁丙跋本(“次”字不损本)

此本同治癸酉(一八七三年)丁丙转赠生兰先生,有丁丙题跋。钤有“周世熊印”、“余姚客星山周清泉手拓”、“余姚周清泉金石书画记”、“清泉”印。现藏上海图书馆,馆藏号J1026。





06 龚心铭跋本(“次”字不损本)

龚心铭逍遥室藏本,有清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年)龚伯新跋,钤有“余姚客星山周清泉手拓”、“周世熊印”、“余姚周清泉金石书画记”、“清泉”、“龚伯新”、“景张亦字伯新”、“龚伯新鉴赏章”、“龚心铭”印。现藏上海图书馆,馆藏号J1571。





07 余任天跋本(“次”字不损本)

余任天归汉室藏本。有潘天寿一九五二年题端,左下有余任天一九六〇年自书《题汉三老碑》诗一首。钤有“余姚客星山周氏家藏”、“周世熊印”等印。




08 吴曾善跋本(“次”字不损本)

吴郁生旧藏裱本,吴曾善题签。有一九二九年及一九六〇年、一九六二年吴曾善三跋。钤有“余姚客星山周清泉手拓”、“周世熊印”、“余姚周清泉金石书画记”等印,现藏宁波逸品斋。



























二、咸丰辛酉之乱(一八六二年至一八七四年)后拓本


09 沈树镛跋本

有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年),沈树镛题跋两则。钤有“均初所得秦汉六朝文字”、“郑斋金石记”、“均初”印。私人收藏。



10 陈愨斋藏本

咸丰十一年(一八六一年)至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年)间拓本,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褚德彝题签。有陈景陶校记与题跋。钤有“余姚客星山周氏家藏”、“清泉”印。现藏上海图书馆,馆藏号J1209。



11 赵叔孺藏本

此本有周世熊钤印,“次”字右侧崩裂一小块,石花泐及线内,当为辛酉之后拓本。赵叔孺题:“最初拓汉三老忌日题字。辛未四月,碑估李姓得之余姚周氏后人,墨光如漆,余甚爱之,遂持以见贻,叔孺。”根据题跋,此份为三老碑发现的第一人周世熊所拓,后为李姓碑估得之,赠与赵叔孺。钤印:赵叔孺收藏印,二弩精舍,叔孺审定,余姚客星山周氏藏碑,赵押。现为私人收藏。



三、光绪以后新法拓本(一八七五年至一九一九年)


12 汤聘伊录跋本

清光绪十六年(一八九〇年)汤聘伊过录张德容《二铭草堂金石聚》之碑跋,钤有“句余客星山周氏藏碑”、“小暴书亭珍藏”、“葆溶所得”。现藏上海图书馆,馆藏号J1032。



13 杨守敬审定本

题有“惺吾审定初出土拓本”字样,钤有“句余客星山周氏藏碑”、“杨守敬印”、“唐云私印”、“大石居士”等印。现为童衍方收藏。



14 慈萱室藏本

一九一五年拓本,遭填墨。有愚公释文并题,题签署年为民国十七年(一九二八年),钤有“慈萱室珍藏之章”。现藏上海图书馆,馆藏号J1067。



15 褚德彝跋本

一九二二年六月褚德彝赠听笙先生,同年十二月褚氏又跋。钤有“德彝之钵”、“礼堂”、“松窗”、“听笙”等印。现藏上海图书馆,馆藏号J865。





16 木刻朱印跋本

有木刻朱印跋《汉三老碑考》:《周世熊跋》、《春在堂笔记二》、《春在堂随笔七》、《校碑随笔》四种。现藏上海图书馆,馆藏号J1114。





17 端方跋本

旧朱拓本,此本为端方旧藏,后归民国第二任大总统之弟收藏家徐世章。有端方墨笔长题,边跋有程颂万,杨钟义,金蓉镜,李葆恂,黄君复等。钤有端方之印,钟广信玺,文石甫,程子大,颂万审定,徐世章印,左臣眼福,环海周行九万里,天津徐氏濠园考藏金石书画印。现为私人收藏。



四、陈渭泉拓本(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二一年)


18 陈渭泉藏本

钤有“陈渭泉己未所得三老碑印记”(己未为一九一九年),现藏上海图书馆,馆藏号L51510。



五、西泠印社拓本(一九二一年后)


19 哈麐藏本

一九二三年吴昌硕题端。有一九二二年吴涵题跋,另有一九二三年吴昌硕、冯熙题跋。(按:当年凡募捐赎碑一百元者作一份计算,一份者赠送拓片一张以作纪念,哈麐当年捐款一份,此拓可能就是西泠印社赠拓本,加之又有西泠印社社长吴昌硕题端题跋,十分难得)。钤有“江宁哈麐”、“少夫心赏”、“觐津审定”等印。现为宝甓斋收藏。





20 黄树仁跋本

西湖南阳小庐主人邓瑞人藏本,有一九二五年黄树仁题端并跋,另有一九二七年许炳璈题跋。钤有“石藏杭州西泠印社”、“邓瑞人印”、“西湖南阳小庐主人邓氏之章”、“南阳小庐”、“瑞人居士”、“静园”、“黄树仁”、“染于黄”、“周镦汉鼓之斋”、“许子奏云行廿六前身梅花为骨肉梅花二十六宜称许子特号二十六宜称书屋”印。现藏上海图书馆,馆藏号J257。





21 刘公涛藏拓本

此拓题记时间均在一九四七年“西冷印社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有丁辅之、陈锡钧、叶为铭、余任天、邓散木跋 唐源邺、张石园、方介堪、方节庵、胡佐卿、唐侠臣、王福庵、徐克芳等人观款。韩登安题端。现藏西泠印社。



六、其他拓本


22 旧翻刻本

钤有“句余客星山周氏藏碑”伪印。饰为“次字已损本”,字迹拙劣。现藏上海图书馆,馆藏号J314。



23 现代石膏翻模拓本,为保护文物而制作翻模品,拓本从翻模品上拓制而成。字体尺寸忠于原碑,但整体风貌模糊刻板。常见于古玩市场与艺术品拍卖会。



图版收集 / 童衍方             图版增补 / 郑伯象







图文整理 / 休休堂编辑部













· 阅读需要分享  学术在于传播·





· 休休堂是传播金石学、整理古美术文献的研究、出版机构

· 藏品著录、研究出版、投稿宣传、装帧设计、新书发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