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评征稿,转发增书 |《傅诗朱词精华录》

2017-09-18 李文約 休休文库





书评征稿,转发增书

活动一:关于《傅诗朱词精华录》或傅静庵先生诗作或朱庸斋先生词作进行撰写的书评、艺评,投稿至 xiuxiutang@yeah.net 。入选刊登本公众号后,赠送《傅诗朱词精华录》图书一册。名额3人。

活动二:关注本公众号,并转发本帖至微信朋友圈,集赞30个,截图发至微信号xiuxiutangkefu,获得《傅诗朱词精华录》增书一册。名额2人。

名额结束后,会在本帖留言栏公布告知。请留意。

书籍订购,点击文章最后阅读原文或关注公众号进入网店

每销售完100册后,将有不同程度提价,欲购从速。






《傅诗朱词精华录》由香港素茂文化出版,傅静庵先生与朱庸斋先生为现代著名诗人与词人,作品被诗词界奉为经典,在广东地区桃李遍地,弟子也多是国学大家、诗词大家。民国时期汪兆铭、叶恭绰将二人盛赞合称为“傅诗朱词”,广为流传。此次由李文约先生精选编订而成,收入傅诗朱词各九十余首,李先生为朱庸斋先生的女婿、分春馆的学生,之前编订《抱一堂集》、《朱庸斋年谱》等,对作品极为熟悉,认识极为深刻。这部合集将是当代诗词人学习、研究、欣赏前辈诗词之作的重要出版物。













傅静庵(1914—1997)原名敩,字子余,号静庵,以号行。广东番禺人。历任《中央日报》岭雅周刊主编。广州大学语文系及香港广侨学院讲席。先后传办鸿社及《岭雅》季刊。有著《抱一堂集》。



早年出版书影



傅静庵诗选



登莲峰寺                    丁丑

冶游风日高,为访莲峰寺。远郊生白云,悠然得兹地。升堂新兴佳,庭树忽交翠。小童兹为乐,一鸟缘幽意。万物皆有情,念此独无寄。


吾庐                        己卯

秋风庭畔生,病叶已辞树。吾庐幸未燬,俯仰胜流寓。入夜梦堪寻,一梦凛难驻。梦从濠江回,也曾濠江住。灯火迷离中,未省身何处。居夷孔不陋,素狄吾能庶。及兹聊尔为,忧乐一朝具。


与庸斋客窗夜话             

并影江山外,持杯一放吟。欲寻前日约,粗解异乡音。人以吏为隐,此非吾所任。偶然商去住,风雨夜来深。

 


















朱庸斋(1920一1983),原名奂,字涣之。词学家、书法家。广东新会县人,世居西关。出身书香世家,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儿子。幼时研读古典文学,尤酷爱词章,随陈洵学词, 13岁能吟诗,深得老师喜爱。青年时以词知名,长期系统研究词学,提出填词以“重、拙、大”作标准,后又加“深”字,对词学发展作出了贡献。除词学外,偶作明人小品画亦楚楚可人,书法习钟繇,雍容雅秀,尤工于小札和题跋。1983年,朱庸斋肾病复发,病逝于广州西关之分春馆。



曾历任广东大学、广州大学、文化大学等校的词学讲师。并在家授徒,其门人多人已成为教授、讲师、编辑、诗书画家等名家。建国后曾任广东省文史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广东分会理事、广东园林学会理事、荔枝湾园林学会顾问、荔湾区地名办顾问等职。 1956年始书法作品曾参加广东省历届书法篆刻展并发表 。1960年以来为美化荔湾、宣传荔湾和加强区内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1970年亲自为《林少明书法选》写序,为荔湾湖公园作词,为百岁里的街景写下“相期百岁乐长春”诗句。还为利用区内的人防工事种植鲍鱼菇,写下“不藉阳光雨露滋,洁如霜菊白如芝”的赞诗。著有《分春馆词》,先后印行数版(包括香港版),身后其门人辑录其遗著,编就《分春馆词话》,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还著有《朱庸斋书法集》。





朱庸斋先生所画山水




朱庸斋词选



高阳台

九月初三悼杨生作

趁瞑鸦翻,堆寒叶积,画楼消息重探。梦醒欢丛,家山望绝天南。灯昏罗帐沈沈夜,记年时、九月初三。更那堪。恨结垂杨,泪满青衫。 闲来忍忆樽前句,甚惊秋摇落,先悼江潭。漫托春心,可怜怨宇冤衔。飙风倘逐羁魂去,怕九阍、天路难谙。渺烟岚。楚些愁招,断札谁缄。


菩萨蛮                     丁未

丁未书事

茫茫谁吊中流血。怨魂凄对鹅潭月。锦缆断西风。清宵樯橹空。 鲛珠徒自搁。也为人间落。此夕叩阍难。天高无处攀。


卜算子

丁未书事

峥嵘百尺楼,楼上云霞爇。创雁惊弦欲下难,祇向人呜咽。 怕上最高梯,忍酹中元月。江蓼秋来瑟瑟红,谁辨花和血。


玉蝴蝶

丁巳中秋前夜,隔院箫管,清宛撩人。展读静庵邮示此调,转增怅惘,即以同部韵赋答

按拍传笺人远,素蟾何意,分照愁乡。一镜秋生,应感鬓发先凉。扇初藏、衣单仗酒,风乍歇、帘薄吹香。隔红墙。怨歌尘麝,飘落文梁。 休量。恨同海水,清辉来夜,谁共孤光。擫笛无心,且催闲梦覆余觞。负芳节、难酬胜句,渺海天、空引回肠。念欢场。团圆都误,休问重阳。








洞仙歌




三姝媚
67cm×63cm



此书仅印500册,对外发行300册,签名本20部,甚为珍贵。

点击阅读原文可订购





图文整理 / 休休堂编辑部












· 阅读需要分享  学术在于传播·





· 休休堂是传播金石学、整理古美术文献的研究、出版机构

· 藏品著录、研究出版、投稿宣传、装帧设计、新书发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