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六讲 | 如何看项目书

2018-03-26 CDR 资助者圆桌论坛

《资助通识》共十二讲,本文为第六讲,文稿全文约2300字。



  • 资助一个项目,除了考察价值观、理念等主观因素之外,更要重点分析项目的设计逻辑。资助工作者要练习项目分析的方法,这是资助的第一项基本技能。

  • 项目定位决定了项目活动,项目活动决定了项目预算。资助工作者要首先分析项目定位,也即项目为谁服务、应对什么问题、实现什么目标。

  • 项目在申请环节难以同时满足所有条件是常态,因此需要资助工作者综合判断项目的潜力,以及项目方在执行时自我改进的意愿。


所有资助工作者都要看项目书,一年少则十几份,多则数百份,我们的任务就是挑选并支持符合资助机构的战略,又能给服务对象带来改变的潜力型项目。

 

看项目书有主观成分,我们的理念、价值观、性格、经历、甚至一时的情绪,都会影响我们的选择。但我们要想办法把主观因素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理念、价值观、个人偏好,可以决定我们关注什么问题,设定什么目标,不应成为我们论证项目可行性的主要依据。我们要尤其小心,因为某个项目或机构知名度高,因为项目或机构负责人与我们脾气相投,因为项目概念新颖、紧跟热点等等,就匆忙冒失地做出资助决定。

 

关注什么问题,是主观选择,但到底能不能解决问题,却需要在扎实的理性分析之上。没有人能够准确无误地判断哪些项目一定会成功,但众多机构的经验以及逻辑推演表明,具有以下七个特征的项目,成功的概率更高一些:


  1. 项目知道自己为谁服务,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十分熟悉。

  2. 项目针对服务对象的一个或几个真实问题,并对问题形成的原因有深刻理解。

  3. 项目设定了目标,也即具体、可实现、可衡量的变化。

  4. 项目活动和内容能够支撑项目目标的实现。

  5. 项目考虑到了执行环节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能够有效递送到服务对象那里去。

  6. 项目在团队能力范围之内,或者没有超出太远。

  7. 项目清楚自己需要哪些外部资源支持,申请资金数量与结构合理。


做好一个项目,尤其是创新、可持续、宜推广的好项目,很不容易,需要付出很多心血,也需要具备很多条件,天时地利人和,因缘际会,同时具足。上述七个条件基本上缺一不可,某一个条件出了问题,小问题是项目延期,大问题则可能要重新设计或者只能被迫停止。

 

基本上,我们拿到一份项目书,可以从这七个方面逐一分析。但七者当中,最重要是前三个,他们决定了项目的定位。很多资助工作者看项目书,常常先看项目活动,再看项目预算,与被资助方反复角力,讨价还价,但活动是为了实现目标,预算是为了支撑活动,如果项目定位变了,活动和预算都要跟着变。不讨论更根本的项目定位问题,而讨论易变的活动和预算,意义并不太大。

 

我们设计了一个简化框架,专门用于分析项目的定位问题。

应用这个框架,我们可以三步走来对项目定位展开分析。

 

第一步,先看缺不缺。项目有没有关于服务对象的论述,有没有界定希望解决的问题,有没有分析产生问题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有没有设定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有没有设置衡量目标实现与否以及实现程度的成功指标。

 

第二步,再看对不对。项目有没有搞清楚直接服务对象与最终服务对象的区别,项目是为了最终服务对象的变化,而不是为了直接服务对象的变化。典型案例:如果教师的能力改善了,学生的状况并不一定会改善。项目有没有找出真问题,不是一些大而无当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是最终服务对象根本不关心的问题,典型案例:学生不爱学习可能就不是一个真问题。项目目标是不是直接或者最终服务对象发生的变化,而不是开展多少次什么类型的活动。如此等等。

 

第三步,看逻辑是否连贯。项目目标与服务对象的需求和问题对应吗?近期目标和直接原因对应吗?成功指标与近期目标对应吗?项目活动能支撑项目目标的实现吗?团队能力与项目资源,能够支撑项目活动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吗?在项目设计逻辑中,根本原因和长期目标,指引着项目方向,无法彻底解决,也无法彻底实现,也无需在项目中衡量;直接原因则是项目要想办法应对的,近期目标是项目要尽力实现的,也是要想办法进行衡量的,常规来说,近期目标与直接原因要一一呼应,成功指标要与近期目标一一呼应。这就使项目形成了一个连贯的逻辑,通过项目不同要素间的逻辑校验,我们也能够发现项目设计中的漏洞,完善项目设计。

 

当然,并不是说一定要把服务对象、问题、目标、衡量指标都说得特别清楚,才能做项目。有的时候,项目方感受到一个特别好的机会,但对服务对象的状况和问题等信息还不是那么熟悉,甚至有些问题只能边做边探索,这是常见之事。但我们不能放弃对清晰化描述项目定位,制定连贯的项目策略的追求。探索是对的,但不能反复探索,就是不愿拿出一个定论出来。

 

如果项目逻辑还不够完善,仍有很多地方不清楚,但项目有亮点,本底不错,我们就需要和对方互动,判断对方有无意愿和能力,在将来把不清楚的地方弄清楚,完善项目设计。资助工作者可以针对项目逻辑提出一些问题,观察对方对服务对象、对问题和需求认识的深度,观察对方对外部挑战是抗拒、转移还是消化思考。如果真有问题存在,即使当前不能解决,我们首先要能够承认问题、直面问题,将来才能够在实践中探索出好项目来。

 

最后,我们也有必要纠正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项目书是为申请资金,是给资助机构设计的。实际上,任何项目,不管申不申请资金,项目书都是需要的,给团队看,也给其他利益相关方看,方便调动所有的力量,在同一张地图,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更何况,撰写项目书的过程,也是对项目设计进行深入思考和仔细论证的过程,而不是争取资金,双方讨价还价的过程。

 

这一讲,我们介绍了项目分析的方法。介绍方法只能让大家了解相关概念,如欲掌握,应用自如,还需更多实操练习。CDR后续将推出专门的项目管理线下课程,邀请各位继续参与。


  • 你见过的最好的公益项目是什么?为什么说它好?

  • 请找出几份有问题的项目方案书,总结一下主要的问题有哪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