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对“微腐败”的监管决不能掉以轻心,而是要以“零容忍”的态度,既要防止已收手者的贪心死灰复燃,又要打掉贪心者的蠢蠢欲动。

当前,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在进入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扶贫领域的“微腐败”却不容小觑。蹭顿饭、收条烟,顺手“牵”几头扶贫羊、抽取几毛钱“好处费”,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啃食着贫困户的“获得感”,关系着脱贫目标能否如期完成。为此,笔者认为,打赢扶贫攻坚战,必除“微腐败”。

“微腐败”吸血不吃肉,其害猛如虎。“微腐败”像蚂蚁一样蚕食着最基层群众的“奶酪”,“吸血不多,痛痒一片”,相比“远在天边”的“老虎”,困难群众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更有闹心之堵、切肤之痛。“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向人民和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而这种脱贫攻坚路上的“微腐败”,啃食的是困难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困难群众对党的信任,掘断党心民意之间的纽带,损害党的执政基础,必然阻碍着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败纠“四风”的不断加压,“微腐败”不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而是由明转暗、由直变曲、由“小”变“微”……扶贫领域“微腐败”并未斩草除根,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侥幸心理作祟,有人认为自己这旮旯“山高皇帝远”,监管的触角不可能伸到他那里;有人认为区区“微”利,纪检监察机关“不足挂齿”;还有自认为“手段高明”,纪检监察机关“不可能发现”……凡此种种,都说明在扶贫攻坚战的路上,对“微腐败”的监管决不能掉以轻心,而是要以“零容忍”的态度,既要防止已收手者的贪心死灰复燃,又要打掉贪心者的蠢蠢欲动。动辄则咎、常抓抓常,用严明的纪律管住基层党员干部,斩断伸向扶贫资金的手。

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对扶贫领域的“微腐败”,当查细责小、无微不“治”,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信号。强化监督,主动深入田间地头、贫困户家中、项目工地,多渠道发现问题线索,发挥好群众监督作用,让基层官员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格执纪,坚决处理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对于违反党纪党规踩“雷区”的严惩不贷,提高“微腐败”的成本,让其得不偿失;敢于问责,对整治“微腐败”重视不够、措施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追究,倒逼责任落实;加强教育,提升拒绝“微腐败”的软实力,加强对农村基层道德观和道德文化的重塑与建设,让扶贫领域的社会风气同自然环境一样清新,让“微腐败”没有了滋生的土壤。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做到抓大不放小,对脱贫领域的“微腐败”挖树刨根,一抓到底,对敢在群众“救命钱”上动心眼、下黑手的绝不放过,让“不算啥事”“不会有事”者”摊上大事“,让“小方便”“小变通”者惹上麻烦,只有扶贫领域干干净净,才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

制作团队

主编:马卿轩

责编:秦锋亮 马春阳

校对:蔡文慧

编委:点子正

编审:王兵伟

立足河北,放眼全国
网评时事,理性表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