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毕业生拉黑父母6年 | 你总让我听话,可你又何曾听过我说话

图图妈 三个妈妈六个娃 2019-10-30

文 | 图图妈


一条“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长文数落父母 12年春节不归决裂拉黑父母6年”的新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热评。这位“别人家孩子”的北大高材生自从12年前就不再回家过年;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同时他还准备再到北大读个心理学方面的博士,以解决自己长期压抑之下的心理问题。

注:图片来自红星新闻


在他的15000字的长文中,处处都是对父母养育方式的不满,从小时候他认为的母亲没有完全的接纳他、到穿什么衣服都要父母决定、想去外地上学遭到父母拒绝、总是被父母安排各种人照顾、自己被嘲笑向父母求助都没有得到支持等等。而年迈在家的父母面对这种状况,无法理解,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去缓和,只能一边反思一边等待着儿子归来。

 

王猛(主人公化名)把所有的问题归结为父母的过度保护和掌控,我的第一反应也认为肯定是父母的养育方式出现了问题,过度保护和控制孩子导致了他对于父母的不满和疏远以及自己人格的不健全。可是看完他父母的陈述,再仔细想想王猛所描述的各种心结,父母的确过度掌控,但是为何这么多年双方都没有改变呢?为何儿子直到最后才猛然爆发所有的不满情绪而要决裂呢?为何这么多年父母都没有意识到孩子的不满和想法呢?

 

这里面纵然双方都有很多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父母对于孩子的叛逆和不满一定长期视而不见,孩子的叛逆情绪没有得到疏解和回应,才导致了今天有家不回,有儿联系不上的遭遇。


1

叛逆也是一种自我表达


这个事件中的老父亲也反思到: 觉得曾在处理儿子的“求助”上的确存在方式方法的问题,忽略了儿子的心理感受。其实王猛也试图在不满的时候提出过抗议,表达过求助,可是都被父母直接忽略和拒绝。几次以后,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和求助就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内心慢慢积压的无从发泄的不满甚至怨恨。

 

作为父母,经常把孩子的叛逆解读为故意不听话,为了避免无谓的口舌,总会对孩子的反抗直接打压。我们却没意识到,不满和叛逆其实是对父母教育方式的激烈反馈,是孩子打开心扉的一种表达,千万不要扼杀了表达的热情。


 

图图从会说话起,什么事情都爱和我说,最近这半年却发生了一些变化。因为上学期不愿意去幼儿园,他总是会早晨找些理由来解释,一会说今天的区域活动没有他喜欢的,一会说今天的饭菜他不喜欢吃。一开始我还能尽量耐心听完,后来我就武断的认为他是故意的,就很生气的禁止他找一切除了生病意外的理由。慢慢的,我发现这学期老师很多通过孩子要传达的通知我都没收到,晚上临睡前我问图图最近幼儿园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吗,他很平静的告诉我什么事情都没有,我不想说幼儿园的事情了。我才意识到我的打压关闭了孩子表达的欲望,甚至丢失了他对我的信任。


2

不要因为自己的面子否定了孩子的反抗


很多父母其实也明白孩子的反抗很多时候是对的,但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和威严,不愿意承认。知乎上有个留言总结的很好:“孩子在等待父母说对不起,父母在等待孩子说谢谢”。父母不是圣人,都会犯错,何况我们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呢?

 

图图在两岁半的一次美术课上,老师请先举手的小朋友上去介绍自己的作品,豆豆小朋友第一个举手了,可是图图也想要第一个上去讲。豆豆很坚持的说,是我第一个举手的,就应该我先讲,于是两个孩子争得不可开交。


豆豆妈妈是个平常看上去典型的好妈妈,言行十分得体,而且私下和我也很谈的来。她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课上公然哭闹,立刻拉下了脸,大声训斥豆豆,“就这点事情,有什么好哭的,真丢人!不许再哭,让给图图先讲。”受了委屈的豆豆更是越哭越凶,最后被妈妈拖出了教室。后来在老师的调解下,按照规则还是请豆豆第一个去介绍作品,但是豆豆已然没有任何情绪继续这节课了。后来的课上豆豆很少抢着上台发言了,也不再是那个叽叽喳喳的爱表现的孩子了,后来干脆课都不来上了。

 

这样看似是“小事”的事情,其实可能我们都做过,害怕孩子在外面给我们丢人,尤其是在亲朋好友面前,希望他们乖乖的温顺的遵守着各种规则。孩子在求助和需要被支持的时候,父母却往往因为面子坐视不管。在王猛看来,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数次“救助”都没有得到家人的尊重和支持。在一次父母安排的旅游中,导游当着全团的面拿王猛开了个过分的玩笑。王猛瞬间僵住,不知所措,而父母也没有帮他说话。




3


不要压抑孩子说不 

这是他拥有独立人格的必经之路


小到襁褓中的哭闹,大到一次离经叛道,都是一个人在表达自我,找寻自我的过程。

 

和大多数父母一样,在图图三岁不到的时候,担心错过他的语言发展时期,我带着他试听了不下8节各种培训机构的英语课程,每次上完课他都说不喜欢,不想学英语。我总是坚持不懈的说,我们再试试,因为我内心不希望听到这个答案,就这样把北京的英语早教机构几乎试听了遍,最后得到的答案还是:“妈妈,我不想学英语。”后来,我也释然了,也许孩子真的不喜欢,至少在这个阶段,只要他明白自己喜欢什么就好,我们直到现在都没学过英语,却一直坚持在学着他喜欢的数学思维。

 

只有学会说“不”,才知道我想要什么。



4


叛逆可以是伤害 也可以是

自我救赎的机会 亲子关系的和解剂


这个故事到此,一定不是这位北大学子的结局,也一定不是这段亲子关系的终点。学会与父母和解,与生活和解,其实更是和自己的过往和解。这段看似极端的叛逆,可以是横在这个家庭之间永远解不开的结,也可以是让每个人反思自我的好机会,重新看待和建立一段新的亲子关系。


而对于王猛,你才30多岁,希望用你的智慧、包容和过去的自己和解,走向未来的自己。希望有一年的春节,你们全家团聚,希望未来你能成为一位好爸爸,一位愿意认真听孩子说话的好爸爸。



也许你还喜欢……

1.婚姻的上半场,人生的下半场,更希望你我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2.当妈以后最害怕听到的五个字:我要回老家

3.比起皇城根下的学区房,我为孩子选择了种着石榴树的家

4.生活会眷顾那些有仪式感的孩子

5. 朱亚文 | 爱家的男人最性感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