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儿子刚一岁,我就开始为自己找养老院了

吉米的妈妈 三个妈妈六个娃 2021-03-06

 

文丨吉米妈

来源丨微信公众号“三个妈妈六个娃”

ID:pkumum



邻居黄阿姨和老伴儿的感情很好。

两年前老伴儿生了重病,癌症。

她家里经济条件不错,拼尽全力治了,但是人也没留住。

 

他们的独生女儿在国外,去年回来了一段时间,专门照顾黄阿姨。

和她女儿聊天,她说黄阿姨总是缓不过来,整个人精神状态不好,有点儿糊涂了。她想把北京的房子卖了,接黄阿姨出国去养老。

 

她女儿在的一段时间,总有中介上门看房。但是后来她女儿走了,就再也没人来了。我们问黄阿姨:您是要卖房吗?

她说:不卖,我不想出国,不想给女儿添麻烦。我也离不开这儿,我怕死在国外。我其实想带着老伴儿的骨灰回老家。女儿不让,说北京有她两个姨可以照应一下,医疗条件也好。

 

大年二十九那天,我公婆一大早拎着大包小包的来我们家,为三十儿晚上的家宴做准备。

一进门,我婆婆就说:

我觉得对面的老太太有点儿不对劲儿。

我们正要开门,她一下子推开她那屋房门,

问我们:你们是不是郑州的,老乡进来聊聊天儿吧。

她知道我俩是东北的呀。

 

黄阿姨和她老伴都是郑州附近一个县的。

春节该一家团聚的时候,她也许最思念去世的老伴和远离的家乡吧。

黄阿姨的女儿也很无奈,她说:

我知道我是独生女儿,现在我妈最需要我,我也想把她接出去,可她就是不来。我真是没法办。

 


春节聚会,长辈们最喜欢做的事儿就是回忆过去。

一个亲戚说,年轻时养孩子觉得特别累。

培养、教育,希望他们都出人头地,志在四方。

 

但是快80岁了才觉得,生儿育女,最幸福的,不过是在自己很老的时候,儿女都在身边;

在自己不行的时候,不至于拼劲全力剩一口气,但是依然等不到孩子回来。

 

他说:我有一个老战友,儿子不在身边。老伴身体不好,常年卧床。他腿脚也不利索,但是每天都会走到公交车站。不坐车,就是和来来往往的人聊天。春节前,心脏病犯了,幸好那天单位给老同志拜年,立刻把他送到医院了,要不然人估计就悬了。

 

我们这辈儿的人听了都沉默了。

我们这代人,无论是有一个孩子,还是两个孩子,把他们留在身边的可能性都远远小于我们的父辈。

世界对于孩子是越来越小的。

而对于已经老去的父辈和将会老去的我们,必将越来越大。


我们总说,不要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孩子的人生,不要用自己的眼界去限制孩子的眼界。

我们拼尽全力给他们创造机会,不敢也不甘因为怕没人养老而不让他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而子女在身边的老人就可以自己有事儿,孩子随叫随到吗?

恐怕也很难。

 

上周,我妈和我说:十五过了以后,你就给我找一个做饭做卫生的阿姨吧。

平时活不多,也陪我聊聊天,看看病。人老了,老跑医院,楼上楼下的一个人真不行。

我妈看看我,悠悠地说:我觉得,我有事儿,你出钱肯定没问题,出力,指望不上。我现在是悟出来了,人老了,能指望得上的,就是司机和阿姨。

 

我没有反驳,因为我无力反驳。

 

我年轻的时候觉得,老了就是不用上班了,有退休金拿,悠闲地在一个摇椅上慢慢摇。 

但是随着父母老了,自己到中年了,我发现,老就意味着病,意味着孤独,意味着需要帮助和照顾。


而光靠子女的照顾是不可能和谐解决父母养老这个问题的。


孩子小的时候,妈妈就是孩子世界的全部。孩子会因为妈妈出门上班,不舍到哇哇大哭。而那个时候孩子只是妈妈世界的一部分,妈妈还有工作,有自己的社会关系要维护。

而等到孩子大了,父母老了,关系就倒过来了。父母的世界就只有孩子,而孩子的世界就有了事业,自己的家庭和各种社会关系。父母成了每天期盼孩子回来的人。

 

儿女要尽孝道,比如我,每周和父母见面,一起聚餐,旅行,重大的问题一起解决。

但是从早到晚的陪伴,随叫随到,太不现实。 

 

更何况,中国目前是一个老龄化国家。

2000年以前,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是“人口红利”,那个时候我们还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我们总在说,日本是一个老龄化国家,出生率非常低。

但是2000年之后,中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

而在2020年到2025年之前,中国会进入深度老龄社会。

然后还有十年,到2030年,65岁以上的老人会达到20%。中国会进入超级老龄社会。

都是老头老太太,谁照顾谁呢?

(图片来自网络)

 

等到我60岁时,按照目前的退休年龄,我要退休了。

但是我的小儿子大学还没毕业,我的父母90多了。

我有经济压力,有照顾老人的压力,我该怎么养老?

 


有人说,养老问题是社会的事儿。

我们目前的养老保障不够好,养老院那么少,老人去医院太不方便,社区小饭桌管理的也不好。总之问题很多。

 

中国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

很多发达国家迈入老龄化社会的时候,人均GDP是一万美金左右, 而2000年,中国迈入老龄化社会,我们的人均GDP只有800美金。目前预计中国人均GDP在2020年可以达到一万美元,而那个时候我们已经要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了。

都指望社会,会不会有点儿过于乐观。

 

我很庆幸我妈妈是一个消费观念不保守的老人。

她认为如果可以靠钱来解决问题,那就不要拴住子女、委屈自己。

而我和我这代人,如果想要优雅的老去,那么不管是不是一定要延迟退休,多干几年,自己都需要做好财务规划。

这一生到底要干多少年,赚多少钱,才可以把退休之后的生活费赚够。

(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对于养老方式,我一点儿也不排斥去养老院。

只是说我们中国人习惯了养儿防老,觉得有儿有女去养老院很没面子。

我们父母这一辈人可能比较难接受。

而且目前的养老院还没有达到标准化运作,有一些配套也没有很齐全。

一些配套好,地理位置又不错的,要么价格太高,要么床位十分紧缺。


但是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养儿防老变得越发的不靠谱。

我们这代人选择在养老院养老应该比较多见。

几个熟悉的朋友,住在一个养老院,喝茶,打麻将。

有专业人士照顾,日常的治疗在养老院里可以解决。

子女周末会来探望,节日会一起团聚。

当我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也许真的可以悠闲地在摇椅上慢慢摇。

前提是,我住得起一个好的养老院。



所以在这个年纪,我除去再拼一点儿,好像真的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在收了心要开工的日子,因为未来的养老问题,我满血复活!



在我突然对养老这个问题感兴趣之后,

我开始留心调查和研究养老机构了,

也找了一些业内的人士了解情况。

听到了很有或无奈或者有趣的故事之后,

也了解了很多非常有帮助的信息。

老,不可怕,怕的是老无所依,老无所养。

优雅的老去,是我们都希望的。


—END—

查找你需要的内容:
关注公众号“三个妈妈六个娃”,在消息栏输入关键字,就能看到你想看的信息了。


回复【幼儿园选择】,三个妈现身说法,公立、私立、国际幼儿园到底怎么选。
回复【英语启蒙】, 一秒get实用的儿童英语学习攻略。
回复【二胎养育】,围观二胎家庭的教育攻略和心得分享。

回复【安全用药】,获得权威专业的幼儿用药须知。


回复【母乳喂养】,背奶、吸奶、乳腺炎,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回复【产经】,一次告诉你剖腹产和顺产的体验感受。


会育儿

-从北京公立小学转学到加拿大,才发现比语言学习更重要的是这些事

-我为何不纠结的给孩子选择了离家近的私立幼儿园?

-幼小衔接到底衔接的是什么, 妈妈们心里有数吗?


懂生活

-去年今天的这个决定,让我们在朝九晚五之外看到了一条全新的路

-老公春节不回家不陪娃,竟然去住酒店

-春节聚会不问人家孩子成绩,是对春节最起码的尊重




来都来了,点个好看吧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