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医疗更有温度——农工党北京市委第二届医卫沙龙小记
带着这样的问题,12月13日,农工党北京市委医药卫生第二工作委员会第二届医卫沙龙暨医学、技术与伦理研讨会在北京和睦家医院举行。北京市政协委员、医卫二专委会主任、北京安贞医院心内六科副主任刘梅颜主持沙龙。来自临床一线和医疗领域的专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研究领域,研讨交流,思维碰撞。
天津市胸科医院副院长卢文秋给出了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医学研究对象是人,医学不是纯科学,是人类情感或者人性的一种表达方式。另外,医生也要找到自己的初心,医学起源的初心就是扶危济困,因此要培养善良仁爱之心,补齐医学人文短板,努力打造“患者为中心”的文化。
“技术在提高,药品也在更新,欠缺的就是人文方面的教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潞河医院呼吸科主任胥振阳认为,要做好医务人员这方面的教育,已经有一些医院在考核中加入了人文的内容,有意识的向这方面努力。
“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入手,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环节。” 北京市政协委员、同仁堂集团教育学院原院长雍莉也认为,医者和患者之间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技术性,更多的人文性的关怀,不能见病不见人,懂病不懂人,治病不治人。
农工党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主任荆志成感慨,把患者当成亲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很难的。“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以为我们说的话对方能听懂,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医生一定要在病人面前放下自己的优越感,这样病人才能放下包袱去告诉你他的痛苦在哪里。” 荆志成说道。
“当我们有一天成为了患者,就会明了如何构建患者信任”,北京和睦家医院医疗副总监刘薇认为,患者信任受疾病、财务、医疗质量等多因素影响,要通过提升患者体验来构建信任、增进信任。
北京市百瑞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龚楠也提出,谈到医学人文的时候,不应把医生的责任和义务无形中加大了。在保护医生执业环境的同时,提高对诊疗规则和标准的要求,最终实现医患的双赢。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王一方从另一个角度给了大家以思考,随着我们步入慢病时代,生死观、疾苦观、健康观、医疗观、福利观都在转变和调整。
“生命品质与尊严大于治疗。”王一方说,不是首先考虑治疗疾病,而是首先考虑病人的舒适、安宁与尊严。面对人类疾苦中的四大困境(疼痛、失能、衰退、死亡),药物、针具、手术刀固然重要,但基本应对之策还是陪伴、见证、抚慰、安顿。
“医学、技术与伦理既是医学与社会学的命题,也可以作为参政议政的选题。”农工党北京市委参政议政处处长王小燕希望,大家在研讨之余继续深入思考和研究,发挥农工党在医卫领域的优势,努力将其转化为参政议政的成果,依托政党协商、提案建议和社情民意信息反映等途径,积极议政建言。
(供稿:参政议政处)
往期精彩回顾
2019年大调研正式启动!农工党中央今年关注了啥…重磅!| 王金南、毕军合作成果入选国际顶级期刊《ES&T》2018年度最佳论文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齐静赴密云西邵渠村调研农工党名医工作室
农工党北京市委召开2019年参政议政第一次联席会
农工党北京市委教育专委会召开2019年调研课题开题会
农工党党员携传统中医治疗走进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农工党北京市委召开“加强紧密型专科医联体机制建设”调研座谈会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