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刚刚与中国建交的巴拿马,当初是如何在美国的控制下独立的?

2017-06-22 史事挖掘机


关注本平台后,每天为您挖掘8篇历史史事


经公众号“地球知识局"授权转载。

6月13日,外交部長王毅同巴拿馬共和國副總統兼外長德聖馬洛在北京舉行會談並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拿馬共和國關於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主要內容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拿馬共和國,根據兩國人民的利益和願望,茲決定自公報簽署之日起相互承認並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兩國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原則基礎上發展兩國友好關系。

  

巴拿馬共和國政府承認世界上只有壹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壹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壹部分。巴拿馬共和國政府即日斷絕同臺灣的“外交關系”,並承諾不再同臺灣發生任何官方關系,不進行任何官方往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巴拿馬共和國政府的上述立場表示贊賞。


攤開任何壹張美洲地圖,赫然出現在南北美連接處的巴拿馬總是人們無法離開視線的聚焦之處。


貫穿這個國家的巴拿馬運河承擔著連接世界東西的重要職責,每年從這裏通過的貨物多達3~6億噸。


巴拿马的位置对于美国和哥伦比亚都很重要,哥伦比亚更近,而美国更强


来自中国、越南、孟加拉的廉价货物从这里运往美国东海岸,让纽约廉价市场上超过1/3的商品得到适当的补给。


在同巴拿马形成正式的外交关系之前,中国已经因为这条贸易路线成为了巴拿马运河的第二大使用者。



第壹大使用者,當然就是近在咫尺的美國。利用巴拿馬運河,美國的東西海岸物資調度獲得了壹條廉價而可靠的水上路線。


正因為這壹層關系,巴拿馬國的歷史和美國深深地糾纏在壹起,成為了美洲地緣上的壹段值得壹提的往事。


很多人都知道,最早想打通巴拿馬運河的是西班牙人。


盡管16、17世紀的西班牙王國正值鼎盛時代,技術條件和開挖的難度卻讓他們最終打了退堂鼓。這壹耽擱就是三百多年。


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帝国可分为四大总督区:新墨西哥、新格拉纳达、秘鲁、拉普拉塔总督区,巴拿马属于新格拉纳达(哥伦比亚的前身)总督区


一直到了19世纪末期,才由主持修建过苏伊士运河的法国人组织公司重启了这个项目。然而因为独特的地理条件,法国也铩羽而归。


一个悲伤的故事,这位因修建了苏伊士运河而名利双收的法国人叫雷赛布。被任命为巴拿马运河公司总经理时他已年过古稀。法国铩羽而归,这位老人亦是血本无归郁郁而终……


法国施工时的场景


這個歷史的接力棒於是交到了美國手裏。


當時美國獨立已久,已經有了把整個中南美洲納入自己經濟後花園的計劃。阻攔在這個偉大計劃面前的主要對手正是英國。這個對手太過強大,以至於美國在整個19世紀都無法徹底擺脫大英帝國的陰影,只能做出壹些委曲求全的示好。


仍然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国


巴拿马的战略地位就是双方争锋的焦点之一,也是美国释放善意的桥梁。


尽管运河的正式通航仍然遥遥无期,英美双方却早就定下了使用运河的计划。当时的美国国务卿亨利·克莱和英国驻美公使布尔沃签订了以两人名字命名的《克-布条约》,规定双方不能在运河修建问题上互相排挤,运河建成后两国应平等使用,保证运河中立自由。


稳住了英国的竞争,美国开始在当时仍然属于新格拉纳达(也就是哥伦比亚共和国的前身)的巴拿马埋设有利于自己的伏笔,为以后争夺运河支配权的有利地位做准备。


曾经的新格拉纳达总督区之后分裂为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边界与总督区不完全一致),而哥伦比亚最终又被美国分裂出一个巴拿马


就在签订《克-布条约》的同一年,美国在巴拿马开工建设全长75.8公里的铁路线,让纽约到旧金山的航程一下子缩短了3/4。顺便,这条铁路还为美国带来了400%的资本回报率,堪称一招好棋。


建设中的铁路


铁水联运


但铁水联运还是太麻烦,对一条运河的需求仍然在敲打美国商人与政客们的大脑袋。想要赶在英国之前尽快占据对南美的控制权,修建一条运河只是早晚问题。


在具体的修建方案上,美国人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达成了共识。


事实上,由于西班牙人和法国人的双双失败,巴拿马一开始并不是运河的首选修建地点。和巴拿马运河同时被拿上桌面考量的另外一个方案,是尼加拉瓜运河。


如果哥斯达黎加不是被山脉横贯,或许也会想搞运河


在1890年代的美國高層,尼加拉瓜運河甚至因為更靠近美國、傳染病不兇猛等原因而相當受歡迎。這個方案即使在今天的尼加拉瓜,也仍然是經常被拿出來討論的話題——他們早就想從巴拿馬繁盛的海運貿易裏分壹杯羹了。


但尼加拉瓜方案的推動者大多是出於紙面計算在支持這個方案,遠沒有那些有經濟利益驅動的人來得積極。


這裏所說的後者,正是在法國巴拿馬運河公司破產之後主動接盤的另壹個法國人布諾·瓦裏亞。這個法國人雖然盤下了繼續修建巴拿馬運河的生意,卻沒有足夠的啟動資金。想要繼續做下去就必須設法說服美國的投資人們。於是各種威逼利誘齊上陣,布諾·瓦裏亞壹下子成了1900年前後華盛頓的明星人物。


布诺·瓦里亚还给巴拿马设计过一面国旗……嗯。就是下图,然后被拒绝了……



经过一番或真或假的宣传攻势,布诺·瓦里亚使议员们相信,尼加拉瓜的修建路线将会遇到泥石流、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并不是首选。


而一旦克服了工人流行病这个难题,巴拿马运河的修建将会顺风顺水。


虽然商人和美国政客已经达成了高度一致,修建运河还有一个致命的阻挠:修建国当地的民众。


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建立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尽管在独立后不断分崩离析,直到19世纪末期至少还保留着对巴拿马地区的控制权。对这个已经经历了多次分家的国度而言,继续出让国家主权是很难被接受的。


一旦失去了巴拿马这个伸向北方的突出部,哥伦比亚将断绝一切北上扩展势力的可能,不仅无法控制海洋贸易,自身两条海岸线之间的联系亦操于他人之手


1903年,美国和哥伦比亚在政府层面签订了运河区租借协议,引起了哥伦比亚群众的强烈反弹。出面签订协议的哥伦比亚代表甚至受到了生命威胁。


一家哥伦比亚报纸这样评论这份协议:“绝不能让出我们一分的主权,让出我们一寸的土地!”一向听话的哥伦比亚国会也趁势否决了政府签订的这一条约,一下子把美国人停在了杠头上。



其實以哥倫比亞政府軍的勢力,鎮壓壹些搞事情的人豈有做不到之理?沒有政府的默許,傀儡壹般的國會又怎麽敢否決美國人給出的提案?


他們最主要的目的,不過是借著民氣可用,再從美國人的口袋裏摳點美金出來。當時的哥倫比亞國內早就在盛傳:“難道美國人不知道壹萬美金就能收買壹個議員嗎?”


這種激烈的反彈是美國人和布諾·瓦裏亞都沒有想到的。如果當地民眾不配合,巴拿馬運河的修建工作看來又要告吹。


這壹次,不僅布諾·瓦裏亞等不了,連美國也等不住了。因為在1900年,美國對英國在南美洲的利益擺出了壹副強硬的態度,廢除了原本友好的《克-布條約》,改簽了壹份新條約。


新條約規定美國有權在運河設防,他國無權幹涉運河的運營事務。紙面上的巴拿馬運河儼然成為了美國的壹條內河。


本來敢跟英國人叫板就是指望通過運河快速拉動東西海岸間的經濟互動,提供新的經濟增長點。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卻遲遲沒法把運河造出來,被國際社會看笑話不說,自己也會泄了勁。


有強烈的需求在先,那就只好神擋殺神佛擋殺佛了,哥倫比亞的民族情緒成為了第壹個被拿來開刀的羔羊。


時任美國總統老羅斯福在壹封私人信件中說:“如果巴拿馬成為壹個獨立國家,我會很高興的。”


此人正是在美西戰爭的戰火中揚名立萬,外交手段更是極有特色的大棒加胡蘿蔔,有此舉動並不出人意料。耐人尋味的是連國務卿海約翰也暗示在巴拿馬活動的布諾·瓦裏亞:“太平洋艦隊已經奉命駛向地峽。”壹場大國支持下的軍事政變看來已經避無可避。


美西战争后,美国的海外领地相距遥远,更需要运河来沟通两大洋


1903年十月底,美国、巴拿马起义军、哥伦比亚三方终于风云际会,在巴拿马展开了争夺。


率先发难的是巴拿马起义军,其头领也是巴拿马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统阿马多尔正是布诺·瓦里亚在当地扶持的头面人物。美国和这位起义军首领暗通款曲,通过一位律师先后向起义军输入了250万美元的巨款,使起义军获得了哥伦比亚驻当地官员的支持。



美國人突然轉變的態度其實壹開始讓反抗軍摸不著頭腦,因為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裏,美國壹直是幫著哥倫比亞政府軍鎮壓起義者的。這下美國的態度來了個180度大轉彎,反抗軍自然喜不自勝,全力配合。


11月4日,阿馬多爾宣布巴拿馬國成立,把巴拿馬全境變成了壹座壁壘。參與防禦的不僅有起義軍士兵,甚至還有留守當地的美國僑民。為了巴拿馬運河的利益,美國人可是真豁出去了。


哥倫比亞官方當然也不是吃素的。


首先是在國內調查可疑的美國間諜,讓美國人知道哥倫比亞洶洶的民意。其次,未被收買的本土軍隊早在起義軍宣布獨立前就登陸了巴拿馬第二大城市科隆,隨時防備軍事政變。


巴拿马运河的两端,科隆和巴拿马城


然而这些未雨绸缪的运作还是没有坚船利炮实在。


老罗斯福总统对巴拿马国独立的支持手段,就是派舰队在巴拿马海域实弹演习,把前来镇压的哥伦比亚军队吓得不轻。


在政治上,美国则是第一个承认巴拿马独立的主权国家,瞬间和他们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且一旦建立外交关系,老罗斯福就指派海军陆战队司令乔治·艾略特将军协助起义军组织防务。


艾略特将军的防御战术非常简单:以攻为守。他计划一旦哥伦比亚对巴拿马动手,就用一千人左右的精英陆战队在哥伦比亚核心地带玩焦土战略,破坏其宝贵的基础设施。当然这样的下场谁都不愿意看到,艾略特的战略更多是用来恐吓哥伦比亚人的。


以攻为守


在美国的恫吓之下,哥伦比亚只得忍气吞声,任凭巴拿马分裂出去。


在宣告独立的集会上,阿马多尔这样说道:“昨天我们还是哥伦比亚的奴隶,今天我们已获得了自由。”



布諾·瓦裏亞在巴拿馬獨立之後,擔任美國駐巴拿馬公使,上任的第壹件事就是盡快推動運河的建設。


他為兩國起草的租借協定對巴拿馬極端不利:美國有權永久租借寬10英裏的運河區並可駐防;巴拿馬獲得的經濟補償是1000萬美元的買斷款和每年25萬美元的租借款(後來隨通脹有所增加)。


巴拿馬新政府拿人手短,只能接受這份不平等條約。隨後美國用了八年時間快速修建了巴拿馬運河,終於得償所願地大幅減少了東西海岸溝通的航程。


1907


1908


1910


1914年8月15日,第一艘通过运河的船只


在巴拿马运河工作的西班牙劳工


工地上的美国总统:罗斯福


英国由于1890年的条约,只能眼睁睁看着运河却分不到好处;提前放弃的法国人更是对错失在南美的好局沮丧不已;哥伦比亚对此则是不予置评,根本拒绝承认运河的成功;但损失最惨重的,还得说是正主巴拿马。


美国在巴拿马画出的所谓运河区正是臭名昭著的南方“国中国”,总面积达到1400多平方公里,是巴拿马国总面积的1/53,对巴拿马人的民族信心是个严峻的挑战。


巴拿马运河区


运河修建完成之后,所有的通航款项都被美国运营方独吞。据统计,在整个美占时期,运河收入款项达450亿美元。相比之下,留给巴拿马人的只有每年几十万美元的补偿款。


最精华的一块部分被挖走了


尽管美国在后来的运营过程中不断向巴拿马示好。从解禁巴拿马人的工作岗位到提高本地工人的工资水平,甚至允许在运河区悬挂巴拿马国旗,美国人想了很多办法缓和当地人情绪。但是只要美国占据这里一天,收益的大头就落不到本地人的头上。


在民族主义分子的运作下,巴拿马开始成为冷战时期美国后花园里的一颗定时炸弹。


炸弹的爆炸是在1964年,一名携带巴拿马国旗的进步学生被驻地美军枪杀,引起了巴拿马人的强烈不满。



不仅运河区受到冲击,巴拿马甚至和美国断交,拒绝承认运河协议。美国对巴拿马运河长达半个世纪的控制,终于要画上句号了。


经过十年的再次谈判,美国终于在1977年和巴拿马重新签订运河条约并于1999年底交还这个“永久租借”区的控制权。


巴拿马运河条约签署后美国总统与巴拿马国民卫队将军握手


从此,巴拿马运河真正成为了巴拿马的运河。


延伸阅读:


巴拿马总统巴雷拉12日发布电视讲话,宣布与中国建交。



与中国历史渊源深厚


华人抵达巴拿马至今已有163年。早期来巴拿马的华人劳工参与了两洋铁路和巴拿马运河的建设,为这两项举世瞩目的工程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甚至生命的代价。


从此以后,就有不少华人选择在巴拿马定居,并形成拉美最大的华人侨社之一。据统计,目前旅巴华人华侨总人数近20万。

 

 转口贸易和金融业是经济支柱


坐拥交通运输之便利,巴拿马有美洲最大的免税区——科隆自贸区。自贸区的转口贸易覆盖南美和加勒比国家和地区,是巴拿马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中国目前是该自贸区最大的商品供应国。



巴拿馬金融業也以其開放而聞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銀行在這裏設有分行,外國銀行數量最多時超過100家,也使金融業成為當地經濟支柱之壹。


近年來,巴政府還推動總部經濟,出臺許多優惠政策,吸引很多國際知名企業將地區總部設在巴拿馬。中國的華為、中港灣等企業也將地區總部設在這裏。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误区”

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很多人知道它是因為中國的壹些品牌名酒曾在100多年前舉辦的該博覽會上獲獎。


其實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其全稱是“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並不是在巴拿馬舉行的,會址設在美國的舊金山,當時主要是為了慶祝巴拿馬運河被開鑿通航而舉辦的慶祝活動,所以才冠以此名。

在厄瓜多尔昆卡老城,身着传统服饰的印第安妇女编织草帽。 (新华社记者梁君茜摄)


著名的巴拿马草帽也让很多国人望文生义认为是在巴拿马生产的。其实巴拿马草帽原产地在南美的厄瓜多尔,它也是因为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而得名的。

 

多元化的民族与生态


巴拿马以欧印混血人为主,加勒比海沿岸则聚居着许多非洲后裔,还有许多印第安原住民,是个种族多元化的国度。


巴拿马政府有“种族熔炉”的政策,鼓励和推动民族和文化的多元性发展。



巴拿马地峡连接南北美洲,也使得这里拥有生物多样性的特点。海洋生物和陆地动植物种类繁多,再加上美丽的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岸线,吸引了大批的旅游者。


游客可以在沙滩徜徉,在茂密的热带雨林里探险,在清澈的海水里观看鲸鱼和海豚,或是在巴拿马运河的船闸观看万吨巨轮的通过。


在巴拿马可以吃到正宗!粤菜


华人的存在,为当地的种族多元文化添上浓厚的一笔。大米由此成为巴拿马人的主食之一,粤菜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周末去吃早茶也已成为巴拿马许多民众的习惯。


史事挖掘机


长按下面二维码2秒识别就能关注本平台


关注本平台后每天为您挖掘8篇历史史事


巴拿马设有中华民族日,议会两年前还成立了中华民族委员会,负责与政府沟通侨社事宜。当地民众对华人态度友好,巴依萨诺(西文意为老乡)一词是当地人对华人的普遍称谓。


十几年来巴拿马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也使得首都巴拿马城的市容市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美丽的巴拿马湾畔,一座座摩天大楼高高耸立,给美丽的巴拿马添上一抹摩登都市的色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