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哈佛大学生为何抢着上中国课?

2017-06-26 时代书屋


最近几天有不少媒体发表了题目类似于“哈佛大学生为何抢着上中国课”的报道,引来不少评论,还挺有意思,有人说这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有人说“中国有的媒体可能吹牛逼了”,更有一些人说这么多人去上课是因为学分好修、作业简单。


看来大家对于主流媒体的报道,果然隔着一层不信任。这应该算是件好事?起码大家不再那么容易被洗脑,但是对于正面报道的一味怀疑,是否真的是拥有了独立的思想体系?这个不得而知。


中国的传统文化课在哈佛大学备受关注,可能有很多原因,也许正如上面的人所说,这门课的作业就是让大家观察周围人的微笑,或者帮助陌生人开门这样的小事,如此简单就能修得学分,这不等于白捡么!


如果有机会让你坐在哈佛大学校园里听一听迈克尔·普鸣上这门课,我想你应该不会拒绝。有人说苹果的大屏手机容易碎屏,买苹果的人都是虚荣心爆棚,可苹果在中国的销量却居高不下;有人说宝马不好开,可当经济条件允许,还是有大把的人选择这个品牌。这门课到底说什么,还是自己体验一把才算真。


嗯,去哈佛还挺麻烦的,起码机票钱就不便宜!幸运的是,我找到了迈克尔·普鸣的译本,以及《哈佛中国哲学课》这本书。今天给大家摘取了书中的一段文字,是孔子有关礼仪之道的,深得我心,分享给你。

 



在《论语》中,孔子被问到了祭拜祖先的问题。他说仪式是绝对必要的:“祭如在。”(祭祀他们,就好像祖先的鬼魂真在那里。)重要的是,得完全参与仪式:“吾不与祭,如不祭。”(如果我没有参与祭祀,就如同没有祭祀一样。)


在生活中,死者和生者的关系经常是不完美的,正如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一样。一位父亲可能是严厉、缺乏爱心、喜怒无常的,他的子女可能是对外界充满敌意和桀骜不驯的。而当这位父亲去世后,所有和解的可能性都已告终,这种无法解决的紧张关系将会纠缠活着的人,使其更加痛苦。仪式能让我们摆脱这种不安,创造出一个仪式的空间,人们可在其中塑造出理想的关系模式。在这个空间内,生者与死者之间原本存在的愤怒、嫉妒和怨恨,都将被转换为一种更好的关系。


对孔子来说,仪式的必要性在于它能为举行仪式的人带来好处。询问仪式能否真正影响死者毫无意义,在世的家族成员需要举行祭祖仪式,因为祖先就在那里注视着家族的后辈,并会保佑子孙后代。


仪式也改变了生者彼此间的感情。死亡通常能够造成生者之间关系的变化。例如:兄弟姐妹之间休眠已久的竞争再次爆发;任性的儿子忽然成了大家庭名义上的领导,激起他人的不安。然而,在祭祖仪式之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他们不同以往的家庭角色,假装不存在任何矛盾。


仪式的力量就在于它与一切事物都鲜明可见的现实世界不同。在一次儒家祭礼中,三代人之间完成角色转换:孙子将成为死去的祖父的化身,而他的父亲则将成为他的化身。每个活着的后辈在祭礼中都要借由现实世界里与自己关系最为紧张之人的视角来处事。


这显然是一个“假想”的世界:参与者不可能混淆他们在仪式中扮演的角色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担当的角色。但通过这样的仪式,活着的人不仅可以建立起与死者之间不同以往的关系,他们自己也会被带入一种全新的关系中。


当然,仪式总会结束。家庭成员走出仪式空间,便立刻重新进入混乱的现实世界。随着时间的流逝,脆弱的和平再次破碎——兄弟姐妹彼此争吵、互相厌恶,父亲和儿子依然争执不休。


这恰恰是家庭需要反复举行仪式的原因。脆弱的和平可能在他们离开宗庙之后崩塌,但伴随着时间的流逝,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仪式和不断重建那种更健康的人际联系,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好。


以上文字摘选自《哈佛中国哲学课》

   

 

 哈佛大学排名前三的全校公选课

《哈佛中国哲学课》

[美]迈克尔•普鸣 克里斯蒂娜•格罗斯-洛 著

中信出版集团 | 2017年3月

原价:40元

时代书屋读者优惠价:33.8元

扫描图片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行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