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毕淑敏:你为什么而活着

2018-01-14 时代书屋



作者:毕淑敏

来源:作者著《温暖的荆棘》


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我们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意义!


01


我有过若干次讲演的经历,在北大和清华,在军营和监狱,在农村土坯搭建的课堂和美国最奢华的私立学校……


面对从医学博士到纽约贫民窟的孩子等各色人群,我都会很直率地谈出对问题的想法。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次的经历非常难忘。

38 34432 38 13249 0 0 5212 0 0:00:06 0:00:02 0:00:04 5212>


那是一所很有名望的大学,约过我好几次了,说学生们期待和我进行讨论。


我一直推辞,我从骨子里不喜欢演说。每逢答应一桩这样的公差,就要莫名地紧张好几天。


但学校方面很执著,在第N次邀请的时候说,该校的学生思想之活跃甚至超过了北大,会对演讲者提出极为尖锐的问题,常常让人下不了台,有时演讲者简直是灰溜溜地离开学校。


听他们这样一讲,我的好奇心就被激励起来,我说我愿意接受挑战。


于是,我们商定了一个日子。


那天,大学的礼堂挤得满满的,当我穿过密密的人群走向讲台的时候,心里涌起怪异的感觉,好像是“文革”期间的批斗会场,不知道今天将有怎样的场面出现。


果然,从我一开始讲话,就不断地有条子递上来,不一会儿,就在手边积成了厚厚一堆,好像深秋时节被清洁工扫起的落叶。


我一边讲课,一边充满了猜测,不知道树叶中潜伏着怎样的“思想炸弹”。


讲演告一段落,进入回答问题阶段,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堆积如山的纸条,一张张阅读。


那一瞬,台下变得死寂,偌大的礼堂仿若空无一人。


我看完了纸条说,有一些表扬我的话,我就不念了。


除此之外,纸条上提得最多的问题是——人生有什么意义?请你务必说真话,因为我们已经听过太多言不由衷的假话了。


我念完这个纸条以后,台下响起了掌声。


我说你们今天提出这个问题很好,我会讲真话。我在西藏阿里的雪山之上,面对着浩瀚的苍穹和壁立的冰川,如同一个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反复地思索过这个问题。


我相信,一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是会无数次地叩问自己——我的一生,到底要追索怎样的意义?



02


我想了无数个晚上和白天,终于得到了一个答案。今天,在这里,我将非常负责地对大家说,我思索的结果是: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这句话说完,全场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如同旷野。但是,紧接着就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那是我在讲演中获得的最热烈的掌声。


在以前,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暴风雨”般的掌声这种话,觉得那只是一个拙劣的比喻。但这一次,我相信了。


我赶快用手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但掌声还是绵延了若干时间。


我说:“大家先不要忙着给我鼓掌,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这不错,但是——我们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意义!”


“是的,关于人生的意义的讨论,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很多说法,由于熟悉和重复,已让我们从熟视无睹滑到了厌烦。可是,这不是问题的真谛。


真谛是,别人强加给你的意义,无论它多么正确,如果它不曾进入你的心理结构,它就永远是身外之物。


比如我们从小就被家长灌输过人生意义的答案。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谆谆告诫的老师和各种类型的教育,也都不断地向我们批发人生意义的补充版。


但是,有多少人把这种外在的框架,当成了自己内在的标杆,并为之下定了奋斗终生的决心?”



那一天结束讲演之后,我听到有同学说,他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听到有一个活生生的中年人亲口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你要为之确立一个意义。


其实,不单是中国的青年人在目标这个问题上飘忽不定,就是在美国的著名学府哈佛大学,也有很多人无法在青年时代就确立自己的目标。


我看到一则材料,说某年哈佛的毕业生临出校门的时候,校方对他们做了一个有关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百分之二十七的人完全没有目标;百分之六十的人目标模糊;百分之十的人有近期目标;只有百分之三的人有着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二十五年过去了,那百分之三的人不懈地朝着一个目标坚忍努力,成了社会的精英,而其余的人,成就要相差很多。


我之所以提到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在人生目标的确立上,无论中国还是外国的青年,都遭遇到了相当程度的朦胧或是混沌状态。


有人会说,是啊,那又怎么样?我可以一边慢慢成长,一边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啊。


我平日也碰到很多青年朋友,诉说他们的种种苦难。


我在耐心地听完那些折磨他们的烦心事之后,把他们乞求帮助的目光撇在一旁,我会问:“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呢?”



03


他们通常会很吃惊,好像怀疑我是否听懂了他们的愁苦,甚至恼怒我为什么对具体的问题视而不见,而盘问他们如此不着边际的空话。


更有甚者,以为我根本就没有心思听他们说话,自己胡乱找了个话题来搪塞。


我会迎着他们疑虑的目光,说:“请回答我的这个问题,你为什么而活着呢?”


年轻人一般会很懊恼地说:“这个问题太大了,和我现在遇到的事没有一点关联。”


我会说:“你错了。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关联。有人常常以为心理上的事只和单一的外界刺激有关,就事论事,其实心理和人生的大目标有着纲举目张的紧密接触。很多心理问题,实际上都是人生的大目标出现了混乱和偏移。”


举个例子。


一个小伙子找到我,说他为自己说话很快而苦恼,他交了一个女朋友,感情很好。但女孩子不喜欢他说话太快。一听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女孩就说自己快变成大头娃娃了。还说如果他不改掉这毛病,就不能把他引荐给自己的妈妈,因为老人家最烦的就是说话爱吐唾沫星子的人。



“你说我怎么才能改掉说话太快的毛病?”他殷切地看着我,闹得我都觉得如果不帮他这个忙,简直就成了毁掉他一生爱情和事业的凶手。


我说:“你为什么要讲话那么快呢?”


他说:“如果慢了,我怕人家没有耐心听完我的话。您知道,现在的社会节奏那么快,你讲慢了,人家就跑了。”


我说:“如果按照你的这个观点发挥下去,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你岂不是就得说绕口令了?你的准丈母娘就不是这样的人啊,她就喜欢说话速度慢一点并且注意礼仪的人啊。”


他说:“好吧,就算你说的这两种人都可以并存,但我还是觉得说话快一些,比较占便宜,可以在单位时间内传达更多的信息。”


我说:“那你的关键就是期待别人能准确地接受你的信息。你以为只有快速发射信息才是唯一的途径。你对自己的观点并不自信。”


他说:“正是这样。我生怕别人不听我的,我就快快地说,多多地说。”当他这样说完之后,连自己也笑起来。


我说,“其实别人能否接受我们的观点,语速并不是最重要的。而且,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这样在意别人是否能接受你的观点?”


这个说话很快的男孩突然语塞起来,忸怩着说:“我把理想告诉你,你可不要笑话我。”


我连连保证绝不泄密。


他说:“我的理想是当一个政治家。所有的政治家都很雄辩,你说对吧?”


我说:“这咱们就比较接触到了问题的实质。


要当一个政治家,第一要自信。他们的雄辩不是来自速度,而是来自信念。


一个自信的人,不论说话快还是慢,他们对自我信念的坚守流露出来,会感染他人。


我知道你有如此远大的理想,这很好。你要做的事,不是把话越说越快,而是积攒自己的力量,让自己的信念更加坚强。”



04


那一天的谈话到此为止。后来,这个男生告诉我,他讲话的速度就慢了下来,也被批准见到了自己的准丈母娘,听说很受欢迎。


这边刚刚解决了一个说话快的问题,紧接着又来了一位女硕士,说自己的心理问题是讲话太慢,周围的人都认为她有很深的城府,不敢和她交朋友,以为在她那些缓慢吐出的话语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阴谋。


“我试了很多方法,却无法让自己说话快起来,烦死了。”她慢吞吞地对我这样说,语速的确有一种压抑人的迟缓,好像在话的背后还隐藏着另一句话。


我看她急迫的神情,知道她非常焦虑。


我说:“你讲每一句话是否都要经过慎重的考虑?”


她说:“是啊。如果不考虑,讲错了话,谁负得了这个责?”


我说:“你为什么特别怕讲错话?”


女硕士说:“因为我输不起。我家庭背景不好,家里有人犯了罪,周围的人都看不起我们;家里很穷,从小靠亲戚的施舍我才能坚持学业。我生怕一句话说差了,人家不高兴,就不给我学费了。所以,连问一句‘你吃了吗?’这样中国最普通的话,我也要三思而后行。我怕人家说,你连自己的饭都吃不饱,也配来问别人吃饭问题。”



听到这里,我说:“我明白了。你觉得自己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引致他人的误解,给自己造成不良影响。”


女硕士连连说:“对对,就是这样的。”


我笑了,说:“你这一句话说得并不慢啊。”


她说:“那我是相信你不会误会我。”


我说:“这就对了。你说话速度慢,不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是你不能相信别人。你是否准备一辈子都不相信任何人?如果是这样,我断定你的讲话速度是不会改变的。如果你从此相信他人,讲话的速度自然会比较适宜,既不会太慢,也不会太快,而是能收放自如。”


那个女生后来果然有了很大的改变,她的人际关系也有了进步。


今天我们从一个很大的目标谈起,结果要在一个很小的地方结束。


我想说,一个人的心理是一座斗拱飞檐的宫殿,这座宫殿的基础就是我们对自己人生目标的规划和对世界对他人的基本看法。


一些看起来是技术和表面的问题,其实内里都和我们的基本人生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心理问题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样如同创可贴,只能暂时封住小伤口,却无法从根本上让我们的精神强健起来。


以下这些号,每一个都有值得你关注的理由:


悠悠魂2核心词:良知点击关注

中西ABC核心词:共识点击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