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历史中越读越有味道的100句话

2018-02-23 时代书屋



来源:“历史研习社”(ID:mingqinghistory)


历史有没有用这事已经总结过许多敷衍套路了,许多人其实还是很认同“以史为鉴”这四个鎏金大字的。历史能给我们什么借鉴?我从《左传》《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这四本史学经典文献中扒拉出一百句话,这或许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原点。


希望你认真读完这一百句话,那些历史风云中沉淀下来的理念,依然在我们身上延续着,指引着我们与世界对话。


《左传》


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4、《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5、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6、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7、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左传·昭公十一年》


9、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左传·阳公五年》


10、无德而禄,殃也。《左传·闵公二年》


1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12、宴安鸩毒,不可怀也。《左传·闵公元年》


13、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ǒu)。《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14、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左传·襄公十年》


15、川泽纳污,山薮(sǒu)藏疾,瑾瑜匿瑕。《左传·宣公十八年》


16、过而不悛(quān),亡之本也。《左传·襄公七年》


17、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左传·文公五年》


18、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左传·隐公三年》


19、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隐公六年》


20、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21、兄弟虽有小忿,不废雠亲。《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22、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23、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左传·僖公二十年》


2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2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26、树德莫如滋,击疾莫如尽。《左传·哀公元年》


27、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8、从善如流。《左传·成公八年》


29、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30、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左传·哀公元年》


《史记》


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2、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4、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6、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7、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0、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1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1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1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史记·滑稽列传》

1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15、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史记·韩安国传》

16、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17、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史记·屈原列传》

18、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史记·魏世家》。

19、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20、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21、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史记·李斯列传》

22、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23、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24、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利。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史记·货殖列传》

25、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史记·太史公自序》

26、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史记·太史公自序》

27、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28、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记·越世家》

29、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史记·孟尝君列传》

30、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资治通鉴》


1.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资治通鉴•唐纪》


2. 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资治通鉴•宋纪》


3.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资治通鉴•唐纪》


4. 不诚于前而曰诫于后,众必疑而不信矣。——《资治通鉴•唐纪》


5. 好胜人,耻闻过,骋辩给,眩聪明,厉威严,恣强愎,此六者,君上之弊也。——《资治通鉴•唐纪》


6. 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资治通鉴•汉纪》


7. 聪明流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资治通鉴•汉纪》


8. 得财失行,吾所不取。——《资治通鉴•陈纪》


9. 去就以道,可谓君子矣。——《资治通鉴•晋纪》


10. 夫登进以懋庸,黜退以惩过,二者迭用,理如循环。——《资治通鉴•唐纪》


11.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唐纪》


12. 凡人之情,穷则思变。——《资治通鉴•唐纪》


13. 夫表曲者景必邪,源清者流必洁。——《资治通鉴•汉纪》


14. 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资治通鉴•陈纪》


15. 立功者患信义不著,不患名位不高。——《资治通鉴•晋纪》


16. 君子陷人危,必同其难,岂可以独生乎?——《资治通鉴•汉纪》


17.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资治通鉴•唐纪》


18. 明主用人也,使能者不敢遗其力,而不能者不得处其任。——《资治通鉴•魏纪》


19. 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资治通鉴•魏纪》


20. 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测也。——《资治通鉴•唐纪》


《三国志》


1. 非成业难,得贤难;非得贤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任之难。——《三国志•吴书•钟离牧传》


2. 苟不能以善始,未有能令终者也。——《三国志·魏书·后妃传》



3.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匪怀细以害大。——《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4. 海以合流为大,君子以博识为弘。——《三国志•蜀书•秦宓传》


5.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6. 集众思,广忠益。——《三国志•蜀书•董和传》。


7. 动则三思,虑而后行。——《三国志·魏书·杨阜传》


8.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三国志•魏书•卫昶传》


9.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魏书·王肃传》


10. 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三国志·蜀书·马良传》


11.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12.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


13. 计校府库,量入为出。——《三国志•魏书•卫觊传》


14. 苟得其人,虽仇必举;苟非其人,虽亲不授。——《三国志•蜀书•许靖传》


15. 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16. 要言不烦也。——《三国志•魏书•管辂传》


17. 识时务者,在乎俊杰。——《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18. 恶不可积,过不可长。——《三国志•吴书•陆凯传》


19. 及溺呼船,悔之无及。——《三国志•魏书•董卓传》


20.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三国志•吴书•孙韶传》


以下这些号,每一个都有值得你关注的理由:


悠悠魂2核心词:良知点击关注

中西ABC核心词:共识点击关注

为短而生核心词:短点击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