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委书记为何与老铁匠同台发言?
2月8日,嘉兴虎年第一会——全市三级干部大会暨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如期召开。
多年来,由市、县(市、区)、镇(街道)三级干部参加的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一直是嘉兴“新春第一会”。
“第一会”不仅仅在于召开时间早、规格高,更在于它划出了贯穿新一年的工作重点。大会既点题、定调,更全面动员、严密部署。
与近三年相比,今年的嘉兴三级干部大会第一次多了一个“后缀”,和嘉兴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两会合一,这也让大会有了诸多不一样的气质。
座次背后有讲究
企业家均在中区靠前位置就坐,各市直单位和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则在边区或中区靠后位置就坐。
上午9时许,大会主会场南湖宾馆嘉禾厅,300位嘉兴企业家代表陆续进场。不少人习惯性地在座次表的最后几排中寻找座位,直到会务人员提醒才走向前排。
如此打破惯例的座次安排,在嘉兴“三干会”历史上还是首次。不少企业家在表示“惊讶又温暖”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对企业家和民营经济的重视”。
有位背后是更有为。大会全面回顾了嘉兴民营经济发展的历程,特别是自2018年11月19日召开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以来,嘉兴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新成效、新跨越。
数据显示,嘉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8年的64%提高到2021年的6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76%;民营企业缴纳税收由2018年的697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787亿元,占全部税收比重达72%;全市非农产业就业人员中,86%在民营企业、超过270万人。
有为更有位。正如大会所总结:历史和事实雄辩地证明,民营经济不愧是嘉兴经济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一定是嘉兴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民营企业家不愧是嘉兴最宝贵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一定是嘉兴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偏题”背后有主题
“今天是2月8日,也是农历正月初八。‘8’是一个吉利数字,代表着财富和幸福。希望全市民营经济创造更多财富、广大人民群众拥有更多幸福……”
面对众多企业家代表,嘉兴市委书记张兵一段略显“偏题”的开场白,足够直白却也一下拉近了距离。
趁热打铁。张兵带领与会企业家认真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并以6个“前所未有”阐释了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新空间。
大会旗帜鲜明的宣示,嘉兴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引,坚定信心、开拓进取,齐心协力推动新时代民营经济新飞跃。
目标就在眼前。大会提出,到2025年,嘉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超过70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入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量达到12家以上,浙江省民营企业200强达到25家以上,在册市场主体总量超过90万户。
与此同时,嘉兴民营经济要在产业创新转型、重大平台建设、深化改革开放、绿色低碳循环和现代企业治理等5个方面上领先示范。
看似“偏题”却更加聚焦主题。牢记领袖嘱托,续写辉煌篇章,奋力打造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地。这是大会的主题,也必将是贯穿今年全年工作的主题。
因为,推进“五稳五进”的目标,需要民营经济发挥主力军作用;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需要民营经济共担共富使命;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需要民营经济“加速跑”。
时代大潮滚滚向前,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张兵希望,广大民营经济企业家永葆“闯”的劲头、“创”的勇气、“干”的作风,在新时代的春风里续写新奇迹、创造新辉煌,奋力彰显嘉兴企业家的英雄本色。
温度背后有力度
潘建清、张毓强、杨卫东、陈子彦、吴福根……在这场“新春第一会”上,5位嘉兴民营经济的代表登上主席台,讲述了属于他们的“春天的故事”。
虽然他们有的已身价百亿,有的还坚守着自己的铁匠铺,但他们历经坎坷、不懈求索的创新创业传奇,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与这座城相互成就的故事,带给每位与会者同样的温暖和力量。
“企业家流汗出力,党委政府必须给力。”张兵强调,民营经济好则嘉兴好、民营经济强则嘉兴强,各级党委政府要当好“最强后盾”“最佳拍档”,厚植肥沃土壤,厚待民营企业。
“今年,嘉兴要为企业减负300亿元以上。”大会从更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拥抱数字变革、形成合理梯度、“勇敢走出去”、绿色低碳转型、参与共同富裕实践等七个方面,发布了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措施。
嘉兴将着力构建“十百千万”企业梯队,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整体竞争力。“十”就是重点扶持10家以上雄鹰企业;“百”就是重点扶持100家以上上市企业,力争超过120家;“千”就是培育1000家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万”就是培育1.2万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嘉兴将鼓励企业“走出国门发展嘉兴”,在更大范围整合资源、拓展市场、获得关键技术,打造总部在嘉兴、市场在全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企业。
嘉兴还将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持续放大民营经济的“造富”属性,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共同富裕实践,让民营企业成为居民增收主渠道。
打铁匠上台发言
会上,秀洲区油车港镇延岭铁器店的吴福根上发言台讲述自己从学习打铁技艺,传承工匠精神,到为南湖红船整修专供铁质配件,再到定制各类铁质配件的经历。
一位铁匠为何走上一场市级大会的发言讲台?这位来自秀洲区的铁匠师傅又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们知道,嘉兴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而修复这艘红船的船钉,正是出自吴福根所在的秀洲区油车港镇延岭铁器店。在2月8日上午的嘉兴市三级干部大会暨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延岭铁器店还被评为2021年度嘉兴市优秀个体工商户。
“这是我作为个体工商户第一次参加这么大的会议,获得这么高的荣誉,我感到十分激动,非常感谢各位领导给我授奖,同时给我这个发言的机会。”67岁的吴福根发言时激动地说。
右一为吴福根
据悉,秀洲马厍打铁技艺始创于1893年,128年来,传承到吴福根和师弟这一辈,已是第四代。70年代初,他跟着师傅开始学手艺。“在做学徒的时候师傅一方面教我们打铁技艺,另一方面更教导我们要传承好工匠精神,就要坚守一个手工匠人精气神。”吴福根说,师傅特别提到,从1956年开始,他们铁器店就承载着一项光荣的使命,就是南湖红船每两年一次的整修,全船使用的“炮头钉”、“橹叶子”等70多个铁质配件,都是由他们专供的,这是他们铁器店对红船的守护,也是他们铁器店的无尚荣光。
右一为吴福根
80年代,吴福根和师弟作为第四代传承人接手了马厍打铁技艺,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开始重视个体经济的发展,吴福根和师弟有了传承拓展好打铁技艺的想法。一方面,他们把传统的打铁技术秘诀和技巧继续坚持好,另一方面,不断吸收新技艺。
“每当听到老乡夸我们手艺好的声音时,我和师弟想的就是,打铁技艺不能失传。”为了这个信念,吴福根和师弟几十年如一日的共同坚守到现在,随着名声越来越好,现在除了为老百姓打造生活用具外,他们已将铁质器具打造发展到了100多个品种,真真老老等一批知名食品企业使用的肉刀,都是由延岭铁器店专门打制的。现在还有许多萧山、湖州等外地客户特地赶来加工铁制产品。“像月河街等一些古建筑房屋的维修,所用铁质配件很多也都在我们这里定制。由于我们的产品质量好、品种全,目前不仅走出马厍、走出嘉兴、浙江,而且已远销到云贵川等地。”吴福根自豪地说。
2020年,吴福根和师弟的打铁技艺分别被秀洲区、嘉兴市认定为区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福根表示,一路走来,深深感到党委政府始终对个体工商户的尊重和关心,也让他们更有信心继续守护这门技艺。
他最想做的,一是守护好传承,要守护好秀洲马厍打铁技艺,并在守护的基础上发扬好;二是服务好乡亲们,并通过不断的更新和学习,为更多的企业和外地朋友做好服务;三是挑选好接班人,要收好徒弟做传承,把这项技艺好好的传承下去,把守护红船的活,代代传承下去。
监制 | 毛传来
主编 | 陈培华
责编 | 王雨红
定格幸福!“我的家·我的城——2022新春全家福”征集展示活动开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