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小孩子喜欢当反派的角色?

婴儿虽然外在是弱小的,但主观上是强大的——他时常有一种无所不能的全能错觉。有一种形象化的说法叫“巨婴”。随着心智逐渐成熟,现实感的加强,以及外在要求的增加,婴儿越来越体验到无所不能感的受挫。与此相伴的是愤怒和对抗的反应,这种情况在2-3岁时孩子身上达到高峰,这是人生的第一个反叛阶段。因为2-3岁的孩子对自我及他人的区分已经充分建立起来了,自主意识出现了,自我功能也增强了,况且在潜意识里他仍然是一个“王”,怎么会轻易受人摆布呢?

由于无所不能感是令人留恋的,所以只要有实现的可能,孩子绝不会放弃。孩子喜欢看格斗类型的动画片,喜欢奥特曼或怪兽,是希望自己在幻想中保留这种感觉,这也是为什么动画片充斥着诸多无所不能角色的原因。我们甚至可以推测:越是在现实生活中无所不能感经常受挫的孩子,越会执着于在幻想中成为这种角色。

任何一次被迫服从父母的要求,都是对无所不能感的打压,所以孩子会想方设法保留它。比较健康的孩子会以合理的方式来反抗。比如母亲要求孩子去刷牙洗脸了,孩子大声说:“再过5分钟”,孩子以这种方式保护了全能感。如果母亲尊重这种表达,那么有利于维护孩子的面子,孩子便能心甘情愿地接受要求。比较对抗的孩子则磨磨唧唧地不肯去,最终在母亲的责骂或挨打中才被迫去刷牙,而这又会构成对孩子全能感的伤害。在2-3岁时,在社会规则上的教育中,由于无所不能感的干扰,孩子与父母的冲突频繁地产生了。这个阶段的父母会有这样的感慨“怎么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要让一个无所不能的巨婴成长为一个接受并认同社会规则的人,并不是那么轻松的过程。

因此,这个阶段的抚养也是对父母人格的一次考验。很多母亲在婴儿期能够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她们也享受这种二元关系的亲密期,一旦孩子进入了幼儿期之后开始挑战或者试图远离她们时,这些母亲就受不了了。对于孩子自主性的尝试,比如想自己独立吃饭,独自玩耍,大胆的做某些危险的尝试,这些母亲均采取严厉的否定或过份保护的态度。比如指责孩子吃饭吃得一塌糊涂,因为害怕受伤而不敢让孩子独自玩耍等,这无形中构成了对孩子自恋的打击,会让孩子形成自我怀疑的品质。有些母亲过份迁就孩子而不敢施加惩罚,助长了孩子无所不能的态度,使孩子无法自觉形成尊重他人与平等相处的社会化态度。这些母亲自身对自主性是害怕的,她们想依赖孩子,潜意识里害怕面对孩子远离之后的孤独。在认知发展上她们可能有了成年人的逻辑和言行,但在心理发展上更多的还只是个婴幼儿。

有些父亲缺少起码的同情心和共情力,只希望孩子一味地服从他,根本无法尊重孩子对他的挑战。他们以成年人的话语权去压迫孩子,不断在挫伤了孩子的全能感。这些父亲过份认同了父权文化下对男性角色的要求,而羞于去发展女性的特质:比如同情、怜悯、慈悲、爱护。由于女性特质的缺乏,他们无法理解孩子,只是一味地施加要求,冲突自然是无法避免了。

孩子与成人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不同的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父母,总是以有利于自身阶级的话语去努力维护自己的正当性,把亲子之间出现的问题都归结了孩子的不听话。孩子则是一些弱势的但又非常自恋的原始人类,在与父母对抗中他们处于绝对弱势的地位。这种权力与能力上的不平等,使得一句名言“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成立的。所以,每当与孩子出现冲突时,父母应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情绪,去理解这种情绪背后可能的原因,去寻找父母自身的问题所在。这种理解本身便能化解冲突,彼此之间开启了意识和潜意识的沟通。但可惜的是,在问题孩子的身上,我们往往能发现亲子沟通的阻碍。

在孩子的抚养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无所不能感,在社会规则的教育与无所不能的需要之间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只有尊重了这种感觉,孩子才能放下这种执着,接受社会规则,形成健康的自尊感。如果不尊重这种感觉,动不动扣上顽皮或不懂事的帽子,动不动以强权迫使孩子服从,那么无所不能感便会固着起来。这样的孩子无法接受别人的请求、要求或命令,总是充满着挑战性,这种特质并不利于他们与别人之间建立合作和信任的关系。攻击性压抑的孩子还会形成强迫症的倾向:以一种绝对完美的渴望去对抗内在的坏父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