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说 |《职场不易很美》连载二

俞波 HR思享会 2018-08-06


时间继续向前到了2001年的10月,每年的大学秋季校招大幕缓缓拉开,大学应届毕业生们找工作的人流潮汐运动也正式启动。之所以说是人流潮汐运动,是因为那会大学毕业生就业找工作的主要方式是现场的招聘会(现在好像也仍然还是),一般是由城市、行业或各个高校组织,小型的有千人规模,大型的更是达到几万人,所以人群就是根据现场招聘会的组织开展集中涌往这里涌往那里,像潮汐一样。而且十几年前中国的互联网才算刚刚起步,并不像十几年后如今那么发达到可以全天二十四小时占据人们的生活,那时候几个主流大型的招聘网站,像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等等都还没有问世,也没有移动互联网的概念,智能手机也还没有问世,所以现场招聘会基本可以算是主要和唯一的形式了。每当大型现场招聘会开展,那场面,那家伙,那真的是人山人海、彩旗招展、人潮涌动、人声鼎沸,简直和春运的火车站不相上下。

 

在找工作去单位应聘之前,应届毕业生们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制作个人的简历,这是敲门砖。若干年后,作为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已然资深人士,大伟每天要看无数求职者的简历,并挑肥拣瘦,也会偶尔去高校指导大学生怎么写简历,评头论足并常常嗤之以鼻,却似乎忘记了自己曾经在那个时候写的简历其实更加不堪入目。

 

大学有传承的好传统,比如各类的社团机构一届一届的选举,比如各类的活动比赛一届一届的开展,比如院花班花一届一届的评选,当然这是民间自发行为,而毕业生简历的模板也是一届一届的往下传,应届生们从上届学长那里直接拷贝过来并直接奉为圭臬,然后迅速在群体中传播开来。这一点和大学期末考试情况很是相像,考试的时候一般以此门课程学的最好的那位同学为中心,将试题的答案抄写在小纸条上,迅速奉为圭臬并迅速放射性向四周传播开去,大伟甚至有一次抄写答案的纸条不够了,撕下学生证抄,直到学生证最后只剩下一个封套为止,也真的是醉了,于是考场人人通过,无人挂科,团队合作圆满成功。

 

继续回到简历上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简历尽量完美,于是一个个想尽办法希望简历显得丰满充实,指导方针是有内容要写上去,没有内容创造内容也要写上去,如果大学阶段乏善可陈就写高中时候的辉煌,怎么说能考上大学本科的人不管在大学里过的如何凄惨,在他中学时候也总有几件拿得出手的光荣往事,那么就写上、全写上。

 

所以简历上除了个人的基本信息和学习情况之外,必定要把在学校里得过什么奖,拿过多少奖学金,参加过多少文艺体育及其它比赛,加入过多少学生社团或者勤工俭学组织,以及社会实践经历等等都统统的写上,越多越好,似乎简历上多几行字多一页纸就能多一分被企业录取的可能性,很多人到这个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这么的多才多艺,很油菜花,会的竟然有那么多。同时简历上还会贴上个人的照片,当然,那会在个人形象上的展现还是比较初级、朴素的,一般也就放一张个人免冠正面肖像照,照片和本人相似程度超过95%,见照片如见本人,那会大家的竞争主要还是放在文字层面上,包装手段比较单一,思想比较纯洁。不像现在什么艺术照、写真集、PS修图等等大行其道,美化装扮的实在有点过头,照片和人很多时候根本对不上,有若干网友见面前满心欢喜,见面后扭打撕扯为证。

 

就业季最开心、最赚钱的当属学校复印店,因为那个时候纸张打印、复印属于天价,相当暴利,黑白印一张三毛,彩色印一张一元,要知道2000年左右杭城的房价才两千多一平米,鸡蛋才两块多一斤,又粗又长的甘蔗才三块钱一根,相当令人怀念。而如今复印价格只要一毛钱一张,所以再和物价上涨两下折算起来实际价格至少相差十几二十倍,差距何其大。不过大伟想到家里八十年代买的那台上海金星牌14寸彩色电视机,价格998元,抵得上两年的家庭收入,而这还是大伟爸爸托人找关系好不容易才买到的,于是也就释怀不少,只能说社会主义好,物价越来越低,群众很开心。

 

大伟同学此时正绞尽脑汁、无比认真的写他的个人简历,其难度仿佛高考,完胜其余众考试。坦白的说,大伟在大学几年可以写在简历上的东西实在不多,比如最为核心的学习方面,大伟学习成绩平平,从未拿过奖学金,整体学分在班级勉强属于中游,尤其在大一和大二时候,属于自我放纵堕落里面的一员,学习的立场很不够坚定,学习的旗帜很不够鲜明,光荣挂过三门科,因为学校有规定挂科学分一旦超过规定将不予毕业,大伟在吓出一身冷汗之余被迫的知耻而后勇,严肃而重视起来,于是从大二下学期开始,采取了包括稍微努力学习在内的一切办法终于之后不再挂科,也算是浪子回头,才保证了大学毕业无虞。

 

学习之外其它的东西倒是有一些可以凑合着写,比如参加学生会的工作,大伟在学生会担任过的最高职务是学院的公关副部长,这个公关部包含外联和内联两块职能,外联是对外联系、打交道,比如去找校外的商家搞点赞助之类的,基本就是以合作的名义做美化版的化缘工作;内联主要是在学院内部组织各类活动、比赛,大伟自认为性格比较内向,或者好听一点叫做内敛,显然外部联系和人打交道的工作不太能够胜任,于是比较多的就做一些内部活动组织策划的工作,平生最为得意的是组织过学院的辩论赛,一个人制订了辩论赛的赛程规则,组织了整个比赛进程,并且还亲自加入班级队作为最为重要的四辩参了一把赛,最后还获得学院冠军。辩论赛那阵大伟不论在比赛时候还是平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言必道:“对方辩友请正面回答我方的问题,这可是第四次了啊。”每天在寝室里也仍然神神叨叨,于是被室友们围殴数轮方才罢休。

 

除此之外,大伟还带着几个同学一起倒过足球赛的球票,为此还打着为校园普及足球运动的旗帜,假冒学生会体育部的名义去足球赛主办方那里拿到票,然后在校园里摆了一个摊吆喝卖票,还要感谢大学校园没有城管,使得摆摊比较顺利,最后卖出100多张票,每张净赚五大元,然后众人赚了钱去校门外夜市大排档大吃了好几顿,觉得校园生活特别美好。当然,倒球票主要不是为了赚点零花钱,主要是大伟他们本身都爱踢球也是球迷。虽然十几年后的今天,中国足球已经沦落到令人无言以对的地步,东南亚的球队都已经踢不过了,有一句著名的描述是这么说的:咱们中国有两个球队,一个是乒乓球队,谁都打不过,一个是足球队,也谁都打不过,中国文字博大精深,这个打不过意思不同,前者是别人打不过我们,后者是我们打不过别人。但在两千年初那会,中国足球队应该仍然算是一支亚洲劲旅,毕竟也打进了2002年足球世界杯,至少属于亚洲准一流的水准,不容任何亚洲强队小觑,范志毅、郝海东、孙继海、马明宇、李铁、祁宏这些球星的名字那也是响当当的,绝对的亚洲级。那会的李金羽、张玉宁、曲波等属于前途光明的新人,大伟亲身在球场边看过当时风头正劲的辽小虎张玉宁、李金羽等人的训练、聊天,最近的时候就离一两米远,感觉很真实。

 

几个小时后,大伟最后终于拼拼凑凑的写完了自己的简历,正文大概有两页纸,大伟看了看边上其他同学的简历,似乎更厚实一些,都至少有三四页,为了不让自己的简历显得太单薄他又去同学那里拷贝了一页自我推荐信放在了简历正文前面,再在外面加了一个塑料的封套,一份看上去像模像样的简历便正式宣告完成。多年后作为企业招聘人员,大伟才发现最懒得看的就是这种很厚的简历,翻翻很花时间,如果能有一页纸写清楚是最好了。


作者简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