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兰亭神迹在吾乡

赵天一 近视眼戴望远镜 2018-07-28

做梦也想不到,王羲之的兰亭神迹与我有这么近的距离。

明崇祯初年,上党长治(今山西长治)县令苟好善在修整县衙的时候,在县衙东边的土堆中意外发现了一通残碑,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上党兰亭”碑刻。

清王澍《竹云题跋》“有明熹庙时,上党长治令苟海来,从县治东偏土中得此石,笔法圆劲,风神清朗,盖亦南宋佳刻,为定武之子,周锡圭赞以‘为水流云行,鸾翔凤翥’,信矣。”

“上党兰亭”为唐定武兰亭的复刻本。定武兰亭根据欧阳询临摹兰亭原迹刊刻拓摹,是王羲之兰亭序最佳摹本之一。传说唐高祖李渊第十三子郑惠王李元懿赴任潞州(治所在长治)刺史时,从长安携来定武兰亭拓本,后复刻石碑藏于慈林山法兴寺,法兴寺从此香火旺盛。大概因为不断的拓摹,终致残损破碎,被僧人镶嵌在墙壁中,后来被好事者从墙上取走不知踪影。

长治兰亭石刻意外地被翻修县衙的苟好善县令在土堆中发现,他是天启年间进士,当然知道石刻的宝贵价值,把玩之余当即送回老家礼泉珍藏。

孙承泽《庚子消夏记》”崇祯初陕西苟好善令长治,掘地得《兰亭》及舍利数颗。苟与余同官卞梁时,曾以拓本见遗,今石已在苟君家矣”。

苟好善(1585-1639),字若诚,别号海来,今陕西礼泉县药王洞乡仪门村苟家人。明代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好金石,崇祯十一年冬清军攻破济南殉国而亡,也是位有气节的忠义之士。

苟死后家道渐渐中落,兰亭刻石辗转到了礼泉县令李某手中,后为陕西咸阳著名收藏家程一敬收藏。

程一敬,号杏牧,咸阳程家堡人(今咸阳秦都区马庄街道办贾村),家资巨万,数世收藏,有书十万卷,日与名流以诗酒相唱和,著有《碧语书室诗集》刊于世。他建了座别墅“宝兰山房”,专门用于收藏搜集的文物和书籍。

关于程一敬得到兰亭刻石的过程还有一个故事。据党晴梵《华云杂记》等书记载,礼泉县令李某家中贫寒,得到兰亭石刻以后爱不释手,程一敬几次商量高价收购,李某都不舍得。后来程氏设计了一个圈套,成功将石刻取了过来。程氏先是到省城西安四处活动,致使李某被无故免职。后又帮助李某出谋划策,可能还介绍了几位省城认识的达官贵人,让李某将石刻典压到当铺,筹措银两到省城活动,期待官复原职。李某那边刚到省城去叩门活动,这边典压石刻的当铺却无故燃起了大火。当铺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石刻的兰亭碑因不易被火焚毁,幸免于难。当铺被焚毁以后,所有典当票据资料都烧了个精光,东家又急于筹钱周转,程一敬趁机从当铺东家处将兰亭石刻购为己有,珍藏在自己的“宝兰山房”,还在石后用隶书刻了题跋:“道光甲申冬十有二月,此刻得自醴泉,因构宝兰山房以藏之,愿世世永保勿替。”

可惜“宝兰山房”在同治年间的回乱中被焚毁一空,兰亭石刻从此不知所踪,掩埋在了历史的瓦砾堆中。

程一敬所在程家堡离我老家村子也就三、五里的样子。期待有一天兰亭石刻也能像在明代于县衙土堆中现世一样,在程家堡重见天日,让吾辈也能一睹这“稀如星凤”的传世珍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