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写给孩子的24节气】小满

绿野 给宝贝的故事书
2024-09-05
关注自然的爸爸妈妈们,一起开启自然育儿之路吧!


今日小满。多云 18~26℃

5月21日9:22~6月6日0:25,即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 小满后,天气渐渐由暖变热,并且降水也会逐渐增多。小满分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小满时节也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这时候往年的陈粮已经吃完,新粮仍未成熟。古时候的人们在田间发现了生长茂盛的苦菜,所以在小满三候中的第一候为:苦菜秀。正是苦菜长势繁茂的时候。到第三候麦秋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此时,北方夏熟作物自利开始饱满,而南方则雨水渐丰。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古人用来指导农事生产。民间有谚语:"小满不满,芒种不管,小满时间雨水的盈缺影响着后续农作物耕作。








节气诗词


《小满》(宋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记录今天大自然物候的变化

(虽然今天多云,因昨晚有雨,清晨甘露润泽中的自然物候)


石楠花



栀子花的花苞

去年拍摄的栀子花


老鹳草已经弹射完的种荚

去年拍摄的老鹳草传播种子的视频


雨后的玉兰


地上掉落的玉兰花瓣和花芽的毛鳞片,以及叶芽的毛鳞片



渐渐膨大葡萄


成熟的枇杷


枝头的紫叶李果实


樱桃已经成熟


成熟的桑葚




蚕宝宝与中国农耕文明的渊源


1、“蚕神嫘祖的故事”

2、小满民俗——祭蚕


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之日,小满时节正值初夏,蚕茧结成,整待采摘缫丝。我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丝为主,所以我国南方养蚕即为兴盛,尤其是江浙一带。栽桑养蚕是江南一带的传统副业,家蚕全身都是宝,人们对它充满感激之情。另外,蚕是娇养,很难养活,古代把蚕视作“天物”,为了祈求“天物”的宽恕和养蚕有个好收成,于是有了祭蚕神便充满浓郁民俗风情。



3、丝绸之路



蚕宝宝吃桑叶,吐蚕丝,蚕丝制成丝绸,在当时只穿粗布衣服的时代里,丝绸做成的衣服有光滑又轻盈,也是中国高超纺织技术水平的一个体现。

在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经河西走廊到敦煌,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我们称之为“丝绸之路”。



推荐观看哔哩哔哩《中国通史》汉朝历史,丝绸之路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326903spm_id_from=333.337.0.0&from_spmid=666.25.episode.0






自然观察:蚕宝宝的一生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

说起丝绸,不得不说到“蚕”了,在古时候江浙一带广泛养蚕,小满时节正式养蚕的好时节,一起来看看蚕宝宝小时候的模样吧。



刚出生的蚕宝宝,身体黑色


三四天后渐渐变白


末龄蚕宝宝食量巨大,深夜可以听到吃桑叶的声音


又是一年养蚕季,小朋友们你们养蚕宝宝了么?



清晨在吃可口桑果的鸟儿们,鸟儿吃桑果、蚕宝宝以桑叶为食,生态系统是个复杂的网络,相互之间彼此依赖,它们每一个都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环。









24节气与圭表

 

古时候,虽然我们的先人没有任何现代科学仪器,但他们通过肉眼观测天文气象日月星辰,发现了黄道、赤道、南北回归线,和现代天文学完全吻合,古人是怎么做到呢?古人有什么测量仪器么?


看自然,解开宇宙的谜底

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次,每365天围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迹就被称为黄道,24节气,把太阳周年运动平均划分为24等份。每一份分三候,每一候为五日。由于,由于地球运行的轨道平面(就是黄道)和赤道保持着一定的倾斜角度,所以,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都是不同的。


用仪器圭表定节令

(北京古观象台的圭表)

古人发明一种测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圭表,早在周代,人们就已经知道用土圭测量日影的方法,通过测定正午的日影长度来定节令并一步步掌握了二十四节气的圭表日影长度,来指导农耕。 



(图片源自网络)

春分、秋分:太阳光直射赤道(此时,正午12点时日影在中间位置,且日夜均分);夏至: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正午时,日影最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 冬至: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日影最长,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


商朝时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即:两分两立,两分即春分、秋分,两立:夏至、冬至。(商朝 ,殷墟卜辞中,出现了“至日”“至南”“南日”等文字,这无疑指的是冬至。距今已经3600多年了。真正确立24个节气则是在汉朝距今也有2千多年的历史了。)


冬至、夏至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

在生活中古人发现,不同节令之间日夜时长的差异,并逐渐发现冬至日照最短,夏至日照最长,春分秋分白天黑夜时间相当,如下图:

 

春分、秋分日夜平分;冬至白天最短,夏至白天最长



写在最后

24节气,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农耕文明,是我们中国文化之“根”。24节气的划分是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它不仅用来指导百姓从事农耕劳作,也影响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起居和处世哲学,它和易经一样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符号象征,它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影响着我们当代中国人。

 


 

知识链接:二十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更多精彩自然观察,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欢迎转发或点“在看”如需转载或使用到本公众号的内容,或图片在其他文章发表,

请事先和我联系征得同意,谢谢!

联系邮箱:39019187@qq.com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给宝贝的故事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