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的本质、简史与《费曼日报》(2023版)
❝一听到「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就精神亢奋,但是听到学习、知识、科学、原理这些东西却提不起兴趣。
❞
在学习和教育这件事上,我们都能观察到的现象,结果就是,虽然谈了几十年批判性思维,但是我们可能身处最缺乏批判性思维、最需要为批判性思维大声疾呼的时代。
在解决问题时,停留在经验层面的个人感觉上是远远不够的,得用清晰的定义、准确的概念、有效论证、科学原理和系统方法论等更科学更成体系的办法深入解决。今天这篇文章,就是要和你一起深入思考「批判性思维」这个高阶的认知品格。
批判性思维有多火?
先用数据说话,看「批判性思维」和「学习的科学原理」处于怎样的冰火两重天的状态。
我使用Google Ngram工具验证了一下个人观察。
Google Books Ngram Viewer本质上是一个在线搜索引擎,搜索的不是网页、图片、视频等资料,而是印刷术诞生以来全世界印刷出版过的书籍等正式出版物。Google扫描了全世界在1500年至2019年间各种语言的正式出版书籍,然后用n-grams(n元语法)数据统计方式对这个庞大语料库进行数据分析,让我们直观地看到某个或多个词串的出现频率。恩,这是又一个免费而不可多得的好工具。
「Critical Thinking」这个概念在上世纪50年代左右被提出,在最近70年间,这个概念在英文世界的热度提升了12倍左右。现实世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对批判性思维的推崇,例如Elon Musk在SpaceX工厂中给自己孩子办了个小学校 Ad Astra(to the universe的意思),critical thinking就是一个关键的教育目标。
「Critical Thinking」在中文世界中被翻译为「批判性思维」。近70年的热度变化和英文热度差不多,也有10倍以上的增长。
但是,对比「批判性思维」与「学习科学」这两个概念的热度变化,我们会得到有趣的发现。「learning science」这个概念在1970年代被初次提出,在2000年左右风靡一时。英文世界目前还挺有热度,但是中文世界关注度变成了上世纪80年代的十分之一。
把这两个关键词并排放一起,就是实打实的「冰火两重天」:
这些数据验证了我们在经验层面的观察和感受:批判性思维很火,学习和知识掌握的科学原理却无人问津。批判性思维和学习科学,形成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批判性思维这么火,但是,为什么我们仍然处在最缺乏批判性思维的时代?看到当下互联网上的信息质量和互动质量,看到如此多的热点「反转」以及在反转之前的戾气、愤怒、情绪、偏见,想到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信息外部环境中(这种长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是非常可怕的),我忍不住要思考这几个问题:
❝到底什么是批判性思维(说人话,像姜文说的那样,翻译翻译)?
追求了这么多年批判性思维,为什么事实上却如此缺乏批判性思维?
作为认知品格的批判性思维,到底如何培养?
❞
破除迷思,从纠正翻译错误导致的命名错误开始
小能熊说,我们总觉得自己「全懂都知道都会都理解」,直到费曼一下之前。
在查阅了仅仅几个简单资料之后,我吃惊地发现:
❝把「critical thinking」翻译成「批判性思维」可能是一个天大的翻译错误。
❞
当真?十几亿人用了几十年的一个词,竟然是低级翻译错误的?下面是这个推断后的几个理由:
理由1:牛津词典的词义解释
定义一个概念时,免不得去翻一翻词典。翻开中国学生无比熟悉的《牛津高阶》(就是mzsavage拆成20多本阅读背诵了2年的那本词典),critical这个单词的第一个含义「表示不赞成,批评的,批判性的,挑剔的」。显然,「批判性思维」是根据这个词义翻译而来的。
但是,critical这个词作为形容词时有5个词义,而词义4「making careful judgements」「有判断力的,判断公正、审慎」 才是critical thinking的更准确含义。牛津高阶的官方例句写的明明白白:
理由2:Google和Wikipedia的定义
根据定义,critical thinking的关键技能是:分析、解释、查阅资料、自我约束(批判的是自己而非别人)、开放心态(科学怀疑的前提)、问题解决 。
批判性思维是对事实性信息进行分析以形成理性判断。通常包括对事实性证据的理性的、科学怀疑的、非偏见的分析和评价。
简单说,核心在于分析,基于分析形成个人观点,而非情绪主导、偏狭的个人偏好或利益决定的立场。
理由3:批判性思维委员会的定义
是的,有这么一个委员会,全称是:National Council for Excellence in Critical Thinking。1987年,批判性思维委员会将critical thinking定义为:
❝一种智力训练的过程,它以观察、经验、反思、推理或沟通为指导,积极而巧妙地概念化、应用、分析、综合和/或评估了从观察、经验、反思、推理或沟通中收集或生成的信息,作为行动的指南。
❞
完全没有「批判」的意思啊。critical thinking 有助于我们基于对相关数据和信息的理解来判断和评估情况,分析并建立对问题的清晰理解,选择适当的解决方案,并根据已建立的解决方案采取行动。
理由4:认知科学对人类认知风格的研究
已经诞生了70年之久,以解开人类心智的原理和机制为目标的认知科学并不支持「批判性思维」这种说法。很多人会觉得自己或孩子有独特的学习风格(视频学习、音频学习,有人喜欢看书学习,有人喜欢看youtube学习等),但是在认知科学领域,这个现在还很风靡(94%的教师持类似观点)的迷思早就被证伪了:不存在学习风格的差异,只有一种学习和认知的科学原理。
不存在学习分风格的差异,也没有什么所谓的「批判性」的认知,那认知科学家怎么看不同人之间的认知差异呢?
人类的认知,在机制和原理上是一样的。但是,认知能力和认知需求,人与人的认知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科学家会把不同人群的认知特点整体划分为两大类:
冲动型认知(impulsive):常见于孩子及其他认知能力发展不完善的群体;因为缺乏认知积累和认知技能,所以 「忍不住」 形成浅层的、非理性非深入的观点和结论; 分析性认知(analytical):认知能力发展完善,认知需求不断发展,形成更完备的认知习惯。
从孩子到成年人,就是从认知功能低下到不断发展、强化,从冲动型认知不断向分析型认知前进的过程。但是,很多孩子和成年人,可能会终身停留在「冲动型认知」的状态。
综合上面几个证据,我有合理的理由认为: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更合理的一个翻译,可能是:分析性思维。
明辨性思维
和@mzsavage分享了我的发现,她建议了一个不同的译名:明辨性思维。
原因1:critical thinking的核心是一个分辨的过程,「分析性思维」稍显笼统,「明辨」则包含了这个关键环节;
原因2:中国古代就有关于「慎思明辨」的类似总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能够通过中国古人对学习的讨论迁移到现在的critical thinking上面来。
而这个「批判性思维」的错误翻译是怎么来的呢?这个低级的错误不是咱们中国人犯下来的,而是日本人最早把critical thinking翻译成「批判的思考」,然后以讹传讹一直沿用下来了。
正是因为critical thinking被翻译成了「批判的思考」,所以,现在对critical thinking的各种广泛误解就可以理解了:
1、因为被错误翻译成「批判性思维」,所以无形中就包含了批判的意味。事实上,critical thingking不是批判、批评、批斗,更不是抬杠、否定和怀疑,而是审慎分析,是慎思明辨;
2、因为被错误翻译成「批判性思维」,所以无形中这个工具的矛头就指向外部,指向他人。事实上,critical thinking不是关于别人,而是关于自己的。明辨性思维是自我指导、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和自我纠正的思维,是以自己的认知过程为作用对象,是用于提升自身思考过程的工具而非批判他人的工具;
3、因为被错误翻译成「批判性思维」,所以无形中受众就希望学习到「如何批判」的方法技巧和套路,事实上,critical thinking不是操作层技巧而是底层的认知特点,是适用于一切认知和思考过程的普适法则。critical thinking是对任何主题、内容或问题进行思考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思考者通过熟练地分析、评估和重构来提高其思维的品质。
批判性思维简史:起源和演变
要真正理解任何一个事物,除了定义之外,了解一个概念(作为一种文化基因)从诞生到发展一直到当下状态的整个生命过程也很重要(这也是为何外国教科书通常很厚,因为包含了除了正确答案、最终结论之外的大量与起源、演变、发展相关的资料)。
起源于2500年前的苏格拉底
批判性思维的第一人是苏格拉底。
被审判定罪并判处服毒自杀的苏格拉底决定选择不逃走到另一个城市,而是选择去死,这可以说是第一个最广为人知的批判性思维实例。这不是一个「批判」的过程,而是一个「慎思明辨」的过程。
经过慎思明辨,苏格拉底选择去死。
理由1:希腊城邦的法制原则。虽然结论是错的,但这是根据法制原则得出的;苏格拉底既然宣称支持希腊城邦的法制原则,所以要用行动支持,身体力行,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
理由2:个人信念。苏格拉底相信哲学(爱智慧)是人类最重要的追求,慎思明辨审慎思考比个人生命更重要。所以,不能为了保存生命这个小的利益,而失去更大的追求。
在临死之前,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们解释了自己做出这个判断了理由,并且留下了一句名言:
❝不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
他的这个批判性思维的实例,也指出了批判性思维的真正价值。苏格拉底认为:
❝任何一个个体,要想过上善的生活(good life,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或者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必须成为一个critical thinker(慎思明辨者)。
❞
2500年后的今天,慎思明辨这个认知品质,对于幸福生活怀有追求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必需品。
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波浪潮
1950年左右,英文世界里重新掀起批判性思维的浪潮。这一波浪潮以逻辑推理为中心,将批判性思维视为清晰的、理性的、逻辑的思考,其中逻辑是最紧要的。
例如,美国学者Edward Maynard Glaser在1941年提出,批判性思维有三个关键过程:1、倾向以审慎的态度思虑议题和解决难题;2、对理性探索与逻辑推理的方法有所认识;3、应用这些方法的技巧。
目前,市面上关于「批判性思维」的书籍汗牛充栋,但是,不少书籍都以逻辑为中心,大谈特谈形式逻辑、逻辑推理的1001种标准形式、直言三段论、假言三段论、选言三段论、条件命题、肯定前件、否定后件、重构、反驳等逻辑学术语,让你感觉走进了某个大学哲学系的课堂。这类书籍的思想内核,基本上都可以归类到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波浪潮之中。
批判性思维的第二波浪潮
把批判性思维以逻辑推理为中心,有什么坏处?
大部分人学不会,记不住,用不上。导致人人都知道批判性思维,但是实际上能做到的寥寥无几。
于是,批判性思维的第二波浪潮就是「去逻辑化」 :离开第一波浪潮的「逻辑为中心」的思考模式,更关注于认知过程、信息素养、加工信息形成个人判断的过程。虽然逻辑法则的运用,仍然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之一,但只是构成要件之一。
这方面的工作成果,典型的是1990年代批判性思维委员会(U.S. National Council for Excellence in Critical Thinking)的研究报告。
此外,批判性思维基金会建立了一个网站(www.criticalthinking.org ),专门推广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书很多很多,如果我只能推荐一本,那就是这本 《独立思考》(think) 。从书名就可以看出来,这本书当中逻辑推理不是主要部分,主要的是思考和认识过程本身。
小能熊下定义: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那么,小能熊如何理解「critical thinking」?
毕竟,以彻底解决「学会如何学习」为使命,或早或晚,我们不可回避要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在小能熊看来,学习是为了解释世界解决问题,这要求我们具备critical thinking。
从「说人话」的原则出发,我给critical thinking(分析性思维、明辨性思维)的定义就是9个字:
❝讲立场、讲证据、讲逻辑
❞
没有人这么提。我来谈一谈我的思考过程:
从信息论视角出发:学习不过是人脑加工处理信息,而critical thinking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在形成结论之前充分收集信息、审慎地理性地加工信息,进行分析、解释、综合,最终指向解释世界和解决问题;而「讲立场、讲证据、讲逻辑」都是从信息论视角对critical thinking的理解; 「讲立场」强调中立、公正的view point,首先保证「屁股不是歪的」,而非「屁股决定脑袋」。背后是对公正、理性、真理的淳朴的信念和追求; 「讲证据」强调facts和evidence;除了上帝,所有人都得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用证据证明;慎思明辨的过程中,讲证据是最重要的,带动我们慎思自己的立场和逻辑; 「讲逻辑」强调对逻辑法则的基本运用。不是哲学课程中特别费脑子的哪种逻辑学(逻辑论证的256种标准形式那种),而是立场中立、心智正常的普通人能够以证据为原料、基于基本的逻辑能达到同样的结果。类似于科学研究中,某个人的科研结论必须能够让其他人在实现中能够复现。是这种最基础级别的的「讲逻辑」。有效思考是有逻辑的,只有理清楚底层逻辑,才算自主思考。而且,逻辑是可验证、可复制的,不但逻辑自洽,别人基于同样的立场和证据,也能得到同样的结论,信服你对结论的逻辑论证过程。
critical thinking=用脑子
小能熊把费曼技巧浓缩成三字词组:说人话 。同理,小能熊会把 critical thinking(明辨性思维) 也浓缩为这个三字词组:用脑子。
这张搞笑gif图的流行,说明网络上「不用脑子」、「没脑子」的现象越发普遍。而批判性思维就是有脑子,审慎思考判断分析。批判性思维的对立面就是无脑接受、人云亦云、盲从轻信。
费曼技巧是说人话,批判性思维是用脑子。脑子不用就会退化,用进废退。长脑子但不用,脑子这个器官就功能低下,变成脑残了。
批判性思维的哑铃模型
「重视与推崇批判性思维」,往往隐含着对具体知识甚至价值观的忽视。这个现象的底层思考是,批判性思维在学习和人生中的角色到底是什么?
我会用这样一个 「哑铃模型」(dumbbell model) 来打比方:
价值观是哑铃上面的那个球,具体的个人知识是哑铃上面那个球。而批判性思维,作用是连接这两个球的抓手; 单纯讲价值观,容易变成灌输和说教,让人厌倦,空洞无力,假大空盛行; 单纯讲知识,容易让人觉得不够exciting。知识的理解基础不牢靠,就会为了知识而知识,死记硬背,知识泛滥而贬值; 批判性思维则是连接上层价值观和底层知识体系的桥梁,是一个极好的抓手;作为一种自我训练,既能培养树立坚实的价值观,也能够建立扎实的知识基础;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过程,锻炼出坚实有力的大脑肌肉,这也能促进学习和人生中其他问题的解决;
批判性思维如何落地练习?
上面谈的是「critical thinking是什么」这个what问题,现在谈一谈how问题:怎么做?
每一次批判性思维的过程,都是落实定义中的这三个关键点的过程:
第一步:讲立场 保持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不让屁股决定脑袋,在此前提之下,讲证据,讲逻辑;需要做到公正客观、开放思想;基本的正义感(追求正义)、求知欲(追求真理);
第二步:讲证据 证据的收集与评价;小能熊的《费曼学习法》、学习闭环、元认知学习法,都极其强调对优质信息以主题研究的方式进行有效加工。批判性思维,最重要的就是讲证据;这是小能熊讲批判性思维的关键着力点;
第三步:讲逻辑 这本来是哲学体系中逻辑学的范畴。我们从小接受的哲学教育,这一块内容比较缺乏。如果对「逻辑法则的基本运用」感兴趣,我推荐的《独立思考 think》这本大学教材,非常浅显,把「演绎、归纳、三段论、证据、结论、逻辑谬误」等关键概念解释地非常清晰,大概半天时间可以把过去几十年缺的成体系知识给补齐。
这个「批判性思维三步法」看起来非常简单,结合一个实例来应用一下,你会有更好的认识。
实例:什么是「拍照好」?
现在,是个人都需要买手机,买手机都会考虑拍照功能好不好,而每个手机品牌都在「拍照好」这件事上大做文章。
问题来了:某手机厂商宣称自己的手机「拍照好」,那么,你怎么判断?
第一步:讲立场 不能因为国产的就自卑,盲从外国品牌、国际大牌;也不能因为是外国就排斥;如果你的目标是「理性的消费决策」,那就可以进入下面两步;有时候我们的消费决策不一定是为了理性,而是用行为去表明自己的立场,这种情况另当别论(例如为了表示对某idol、偶像明星的支持和喜爱)。
第二步:讲证据 对「拍照好不好」这个问题的理解,是基于相对成体系的知识的,而非只言片语的碎片信息。收集信息,是理性判断的前提。以手机拍下一张照片为例,包括这三个基本知识点:
所有手机的拍照系统,都分为3个关键子系统/模块:传感器、镜头、成像算法; 相机传感器:很重要,所谓「底大一级压死人」说的就是手机里的CMOS传感器,角色就像人脑成像系统中的眼珠子后部的视网膜(retina),作用是把外部世界的光信号转换为电脑能理解的数字信息;罗永浩说,大家都是设备集成商,谁也别装逼,意思就包括:手机厂商们的相机传感器都是从SONY和三星这两家批发购买的,都是现成的模块;这个要素上,很难构成差异化的实质的核心竞争力; 镜头组:相当于人脑成像系统中的晶状体(lens),差异化就更谈不上了。大致都是基于国内镜头生产工厂的公版设计直接批量购买,少部分厂商会对公版设计进行小修小补,但是,其他厂商很快就跟进。这个要素上,也很难构成差异化的实质的核心竞争力; 成像算法:这个环境通常是最容易「出成果」的地方,例如,google的pixel手机常年靠单颗低像素摄像头占据手机拍照榜首,就是靠算法。Apple也在发布会上大谈特谈自己的计算摄影(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国内厂商在算法上也极其用力。但是,不同厂商用力的角度差异太大:有能力设计自己的CPU芯片的厂商会重点发掘图片处理的硬实力(apple的A系列和M1芯片,google即将在手机上推出TPU芯片),没有自己的CPU芯片或独立ISP芯片的厂商,很多工作大致等于把「PS修图」自动化,把本来美图秀秀app的功能整合到系统中,从而实现「惊人的拍照效果」。拍出来的人更白更瘦腿更长,自动去痘痘,大家都太熟悉了。
第三步:讲逻辑 所以,到了逻辑判断的阶段,到底什么才是「拍照好」?充分收集信息,合理审慎地处理信息,综合判断。基于知识和逻辑规则,才能形成合理的判断。
从这样的新媒体文章标题中可见一斑:《黑科技:手机秒变显微镜,能够放大400倍,连“小蝌蚪”都能看见》、《装个显微镜也算创新?手机拍照彻底跑偏》……
有了判断所需的基本知识,正常人都可以进行逻辑判断,有效思考。但是,很重要的也是识别营销手段中的逻辑谬误:
错为因果(false cause):因为拍出了最大最圆的月亮,所以我这手机拍照好;因为把人拍的更白更瘦腿更长,自动去痘痘,所以我这手机拍照好;我这个手机1亿像素,所以拍照好(苹果手机这么多年都是祖传1800万像素。都是从sony买的传感器,真的有如此差异)。 诉诸权威 (Argument from authority):某手机与哈苏、蔡司这样的镜头品牌联名,「我们镜头上有哈苏的logo哦」,「哈苏!懂吗?一个相机10w块!」真的有关系吗?这些老牌子在传统相机领域的专业技能能够迁移并且真的被迁移到小手机上面了呢?还是说只是收钱后给个logo授权,帮忙设计一套看起来很美好的修图调色算法?此外,「我们得了某某某国际大奖」,「我们手机的拍照排名如何如何」,所谓权威机构,并非不可收买 ,尤其是一个排名能带来海量的金钱收益时。
「什么手机拍照好」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好的批判性思维的练习实例,你可以和家人朋友们也讨论讨论,然后,对照着京东上各个手机售卖页面上天花乱坠的宣传广告琢磨琢磨,肯定会非常有趣。首先,这个例子表明了「知识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其次表明了「立场是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
没有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就只会下滑,信息流质量不断降低,不讲证据,不讲逻辑。最终表现为: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事实上,不论是谁觉得,都不能取代讲立场讲证据讲逻辑的明辨性思维的过程。只有不再不加思考全盘接受,而是启动批判性思维,主动思考,主动加工信息,分析评价综合,讲证据,讲逻辑,得出自己的思考结论,然后才能解释世界解决问题。
批判性思维的生物学基础
批判性思维这么好,肯定很多人都想要。
但是,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会看到:
批判性思维不是一套技巧方法步骤流程,不是「套路」,而是长期训练后形成的一种认知上的个人品质; 批判性思维不是「教」出来的,因为知识对于批判性思维是不可或缺的。大量阅读,脑子里积累越来越多的知识砖块,这个品质才会有基础;
从认知神经科学(人类心智的生物学原理)审视批判性思维的「硬件」基础,也会有很有趣的发现:
批判性思维有3大硬件:前额叶、后皮质、杏仁核; 前额叶是人脑的学习思考中枢,自我管理的中枢:前额叶是负责批判性思维的器官,前额叶功能强大是批判性思维的前提条件;对立面则是学习太少太差导致的前额叶功能低下。 后皮质是人脑的知识仓库,不直接参与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但是前额叶高效运作的前提是后皮质中存储了丰富成体系且有序的个人知识,前额叶提取已有知识,和外部输入的新信息在工作记忆中精细加工的分析性认知过程才会卓有成效;如果后皮质仓库中空空如也,前额叶只能全部依靠对新信息的现场加工,耗能极大,效率极低,分析性的认知过程就难以为继,最终必然指向认知疲劳,不断滑入思维懒惰的大坑; 杏仁核是人脑的情绪中心,健康的杏仁核是批判性思维的前提。因为,一个被抖音等动物脑训练神器充分驯化的杏仁核,功能早就紊乱了,算法在动物脑中形成了15秒刺激动物脑多巴胺分泌的回路,杏仁核功能异常,经常发生抑郁、愤怒、丧等情绪问题。
有了移动互联网之后,互联网(或者说是微信、抖音等少数几个超级App)取代了书籍报刊杂志等正规印刷物(信息质量之前有专人职责守卫,现在,看门狗变成了入户贼,变成了注意力商人)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人类大脑前额叶的健康状况就越发堪忧,每况愈下。可以说,现在到了为大脑健康、为认知健康而大声疾呼的时刻了!
这几个大脑硬件,不是批判性思维的专用硬件,而是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背后的通用学习硬件。批判性思维是极其消耗大脑能量的,前额叶与后皮质的能耗是一般能耗的10倍,如果没有知识积累,没有学习思考的长期习惯,如果3个硬件不到位,你心理上再想批判性思维,学了108种批判性思维的技巧,不好意思,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从认知神经科学(人类思维的生物学原理)角度重新审视批判性思维,你会发现:所谓批判性思维,绝对不是一套孤立的技巧套路方法,而是在学习能力、认知能力、认知需求上同时培养的一套认知习惯、认知品质。
简单说,批判性思维是严肃的终身学习的一个子集,而不是一套独立的东西。
小能熊的解决方案: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认知品质,如何坚持练习,真正落地?小能熊能为你提供什么实际的价值?能创造何种向好的改变?
我们的解决方案:批判性阅读。
精读经典:聚焦人类大师的big idea,读一本胜10本
首先,mzsavage推出了「精读经典」的产品。聚焦过去3000年东西方大师的经典作品,聚焦人类思想史和文化史中的big ideas。过去,大部头太难啃,硬着头皮啃完结果也不理解的问题,在《小黑书计划》《大师思想共读计划》中会得到根本性解决。
这两个产品,在2021年5月进行了大幅更新,目前200万字文字稿已经迭代加入音频下方,内容呈现方式也从直播升级成分段分主题的音频专栏,打卡主题也变成了像duoling那样的游戏化的闯关式打卡计划。如果有精读经典,批判性阅读的需求,现在已经没有理由不开始去做了。
泛读时文:对big things类时文和书籍的大量阅读,每年400万字有效输入
其次,是在「精读经典」之外的「泛读时文」。
先期推出的 《万物好奇者计划》 聚焦优质的知识视频,主要是全球顶级的纪录片、电影,用anki卡片加纸质卡片的方式提升信息质量和学习效果;我目前梳理了有纪录片以来100年内的200部优质纪录片,涵盖博物通识、人文通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4大类,会陆续发布,和终身学习者们stay curious,万物好奇! 《100天学习型家庭共读计划》 则是阅读大师经典之外的优质书籍。目前有数百个学习型家庭读的热火朝天,形成了一个可能是最高质量的学习型家庭社群,在7000万用户的打卡小程序中持续保持1-2名的地位,内容质量之高、父母们终身学习、主动建设学习型家庭的热忱,每天都让我和savage赞叹和感动! 而 《小能熊日报》 则是新闻、社会评论、文艺评论等时文精选,聚焦的不是大师,而是大事件:当下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big things。
为什么要读时文? 从个人经验出发,我和savage读比较多的时文类杂事,觉得很受益,很有必要。大学时我喜欢在图书馆阅览室读《科学美国人》杂志,mzsavage在十几年前就订阅《the economist》(当时还是纸质版,一年要3000元以上)。而优质时文的广泛阅读对于强化学习力是极好的训练。
现在,我们也给小树订阅了《博物》(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出品)、《万物》(视觉科普杂志how it works的中文版)、《华夏地理》(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版)、《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这几套杂志,从小培养阅读高质量时文内容的习惯。
阅读时文并持续关注big things,这件事的价值还可以从一个小例子上看出来。最近我感触很深的一件事:很多父母竟然对孩子过度玩手机、恶性玩游戏束手无策。
在我的个人经验中,小树4岁时我给她自己的iPad,5岁给她自己的iPhone,6岁给她自己的Mac电脑。这些工具在她手中是一个强大的学习机器,从来不会沉迷上瘾。事实上,她也没有这个机会,因为我做了小小的一件事:设置Apple ID账号时将她的设备加为儿童账号,同时点击开启screen time这个系统内置功能就OK了。
这是一个极其常规、极其没有技术含量的一件事,为什么会困扰数千万的父母?全社会讨论来讨论去,各种新闻不断发生,但是一直没有解决问题?
苹果等市面上所有注重体面的厂商都装备了极其强大极其好用的家庭账号功能和屏幕时间功能,这是2018年全行业全社会都讨论了一整年的一个大事件,全行业都在拼命完善 digital well-being(数字健康) 功能,为数字设备成瘾等问题提供了一键式解决方案。如果在过去几年中读过一篇此主题的优质新闻文章,这个问题就不成问题。
另一个例子,是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通过互联网(这个人类最伟大的知识工程)找到自己需要的任何信息和资料。但是,如果你读过日报第23周《知识反抗资本》主题下任何一篇文章,这个问题就不成问题,你可以获得820万本电子书、8000万篇论文以及其他获取信息的渠道,而不会在信息获取上落后他人,居于劣势地位。
除了数字健康、数字素养这样的big things,例如AI、人口结构、经济政策、财经公司商业、科研等big things,也需要定时补充优质的高质量信息。可以说,
❝每个人手里拿着、屁股兜里装着、桌子上放着获取全人类全部优质知识的神奇设备,但是,这个奇迹一般的人类发明却变成了三个字:玩手机。
❞
所以,小能熊在「批判性阅读」之「泛读时文」模块上的解决方案是《费曼日报》。
学习型家庭的星辰大海: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
批判性思维很火,朴实无华的知识、阅读、学习和思考很不火,这样根本无法达到养成批判性思维的目标。小能熊坚定认为,要把「批判性思维」(准确说法是明辨性思维)放到「人类的学习和认知」这个大框架中整体看待。
从bloom认知模型(bloom's taxonomy,美国学者bloom对教育与学习的目标做出的体系构建,也是现代标准化教育改革的基石之一)出发,
人类认知可以分为从低到高、拾级而上的6个不同层级: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记忆和理解是基础认知能力; 应用和分析 (批判性思维)是中等认知能力; 综合、评价以及创造是高级认知能力;
人类的学习,就是这样一个拾级而上的过程,而批判性思维(明辨性思维、分析性思维、独立思考)是我们的必经道路。
通过《费曼日报》,小能熊会和你一起夯实认识的基础,借由批判性思维这块少有人走的小路,和你一起走向创造式学习的未来。
点击「阅读原文」,期待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