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老赖规避强制执行,4个经典案例教你如何应对!

2017-06-10 编辑部白芷 快易收债权管理

   关注"快易收债权管理"↑↑获取更多资讯!

快易收债权管理

致力于为企业和个人的债权保护提供专业、高效、合法、安全的解决方案

官方网站:www.eshou360.com      

投稿热线:tougao@eshou360.com   

互动微信:18566778201


老赖呀老赖,该拿你怎么办?借钱的时候当我是神,借完就当我是纸,用完即扔。下面让法律快车的小编用案例说话,教你如何应对老赖的花招!

1

案例

基本案情

甲与乙、丙民间借贷纠纷一案,法院于2012年9月24日判决:乙、丙偿还甲借款608936.75元及逾期利息。执行过程中,乙、丙发向执行法院表示,其名下仅有位于某地的一处面积60多平方米的房屋,属于基本居住所需房屋,不应拍卖。

法院查明,乙、丙系夫妻关系,双方名下原有两套房屋。其中一套房屋,于2012年5月1日售给甲,后该房屋过户至甲名下。

法院观点

法院认为,被执行人乙、丙,与甲以抵债为由,通过签订买卖合同的形式,将其名下某地的一处房屋转让过户给甲,但就相互之间存在债务关系未能提供相应证据,故对该抵债主张不予采信。

被执行人乙、丙将其名下房产通过转让过户的方式为法院处分财产强制履行给付义务设置障碍,降低自身偿债能力,对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2013年5月15日,执行法院裁定双方买卖合同无效。同年9月14日,执行法院裁定评估拍卖乙、丙名下位于另一处的房屋。

典型意义

被执行人利用民事诉讼法“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屋”的规定,在执行开始前将其他住房虚假出售以逃避债务履行,执行法院依法认定该行为为规避执行行为,并顺利对案件予以执行。

2

案例

基本案情

甲、乙与丙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某中院于2012年5月10日作出生效判决:甲、乙协助丙办理某市某区**路**室房屋,房屋在银行抵押贷款的解押手续,同时丙向银行支付解押款,并偿还甲、乙自2011年1月至解押时止的还贷款和利息、一次性补偿甲、乙人民币120000元;及啊、乙协助将该房屋产权证和土地证过户给丙。

判决生效后,丙向甲支付了房屋解押款及补偿款,但甲未用于办理此房屋的贷款解押手续,而是分多次将其支取并转移使用。丙向区法院申请执行,因甲藏匿,区法院找不到甲本人,致案件无法执行。2014年3月29日,检察机关指控被告人甲犯拒不执行判决罪,向市法院提起公诉。

法院观点

法院认为,丙将解押款支付给被告人甲后,被告人甲在完全有能力和条件办理解押手续的情况下擅自转移并使用解押款,导致生效判决不能履行。区法院受理丙申请执行的案件后,甲变更联系电话和住址,以做生意为由携款离开该地藏匿,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考虑甲的家属已将解押款全部退还丙,丙已出具谅解书,可酌情从轻处罚。市法院判决:被告人甲犯拒不执行判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

典型意义

玩失踪、隐藏、转移财产是老赖们的惯用伎俩,上述情形致使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将可能被认定有为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而被追究刑事责任。

3

案例

基本案情

甲公司系两起案件被执行人,法院于2013年7月8日裁定拍卖该公司所有的位于某区的房产及土地使用权。甲公司提出涉案房产在法院查封前已出租给乙公司、丙公司用于抵债。

法院查明,某区某镇工业集中区1-7幢厂房为甲公司的全部房产,该房产一直由甲公司占有使用,乙公司、丙公司均未进驻使用。甲公司、乙公司、丙公司之间存在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的关联关系。乙公司与甲公司、丙公司与甲公司之间发生多笔款项往来,但汇款凭证上用途注明均为“货款”或“往来”,不足以认定为借款。

法院观点

法院认为,确认双方租赁合同是否真实,既要进行形式审查,也应结合其他证据和当事人陈述,从合同签订背景、内容、履行情况等综合分析认定。

本案中,第一,两份房屋租赁合同标的涵盖了甲公司全部厂房,作为一个正常生产经营的公司,将其正在使用的所有厂房出租的行为不符合常理。

第二,两案外人陈述签订借款协议时,甲公司无法提供其他任何有效的保证还款的措施,不得已将租赁权作为还款保证,但其实甲公司的房产并未设定抵押,与案外人的陈述相矛盾。且两案外人不以房产和土地使用权作为担保,而选择担保能力弱、实现周期长的房产租赁权作为还款保证的行为不合常理。

第三,两案外人对其租赁的房产,至今未实际占有、使用,不符合租赁交易习惯和社会公众一般认知。

第四,两案外人主张的租金以甲公司的借款抵付,因双方不存在借款关系,在此基础上的租赁关系也不能成立。被执行人甲公司为逃避债务履行,与两案外人恶意串通,利用“买卖不破租赁”原则,在抵押的房产上虚设长期租赁关系,双方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的行为属于规避执行行为。裁定甲公司与乙公司、丙公司签订《房屋出租合同》的行为无效。

典型意义

近年来,被执行人与他人签订10-20年长期租赁合同是被执行人规避执行所采取的常见手法,本案双方更是虚构“双方存在借款,以租金抵偿借款并作为还款保证”的事实,以虚假租赁合同意图阻碍拍卖,执行法院果断启动反规避审查程序,依法认定该租赁行为无效。

4

案例

基本案情

某农行与甲公司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法院于2012年12月19日作出生效判决后,该甲公司未按期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农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法院依法对甲公司名下用于抵押的位于某镇的房地产进行了评估拍卖。拍卖中,乙公司持与甲公司签订的租期为20年且已付清10年租金的《租赁及转让合同》主张权利,致使拍卖流拍。

法院观点

执行法院认为,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租赁及转让合同》,发生于2012年6月10日,处于农行与甲公司借款合同纠纷诉讼程序开始前一年至执行程序终结这一期间。合同签订时间、合同内容,不符合交易习惯和社会公众的一般认知,且乙公司未实际使用房屋,合同未实际履行。

合同双方当事人租赁行为的意图在于转移财产,该行为致使拍卖流拍,客观上为法院处分抵押财产设置了障碍,对申请执行人抵押债权的实现产生了损害,属于规避执行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的规定,裁定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租赁及转让合同》的行为无效,分别处以罚款三十万元。

典型意义

被执行人与他人签订虚假租赁合同,人民法院依法审查和认定构成规避执行行为,将采取措施严厉打击,不仅规避行为将被认定无效,还会对被执行人及与被执行人恶意串通,伪造证据的第三人视情节轻重依法予以罚款、拘留。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声明

本公众号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原作者。如有异议,请联系。本微信平台会第一时间处理。

喜欢就关注我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