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黑甜 2018-05-28

小A,30岁,帝都的一名程序猿:


每天早上从挤得七荤八素的西二旗地铁站下车,在地铁口买一套煎饼果子/包子/肉夹馍配豆浆当早餐;


边走边吃煎饼果子,大老师就是接地气


小B,27岁,财务,土生土长的上海宁:


早餐最常吃的是粢饭团/生煎馒头/小馄饨


小C,24岁,某高校苦逼的在读博士生:


晚上经常在实验室熬到 11点才回宿舍,早上想多睡一会儿,从来没赶上过学校食堂的早饭;


只好在学校旁边的711买点儿三明治/面包/饭团和一盒牛奶,带到实验室就着论文吃。


怕碳水不够多,特别推出 MAX 份


小A进公司前吞下最后一口煎饼,刚好赶上要开晨会;


小B斯文地吃完粢饭包油条,取出小镜子补补口红,打开昨天没做完的报表;


小C顶着一头乱发,边啃面包边看跑了一夜的程序生成的数据。



10点左右,他们都无意识地打了个哈欠,觉得有点儿恍惚,怀疑自己是不是昨晚没睡好。


11点左右,他们都觉得有点儿饿了,但是还有至少一个小时,才到午餐时间。


明明吃早饭了啊?吃的还挺饱呢,怎么饿这么快?还很困,唉…


你,是不是也有和小A,小B,小C一样的困惑呢?


大家可能抱怨难缠的甲方,抱怨严苛的老板,抱怨隔壁的小孩儿夜哭、楼上的住户太吵影响了睡眠…但你不会想到,最该抱怨的,其实是


——早餐。



① 不吃早餐逆转糖尿病?!



晚上睡的晚,公司离家远,早起根本没时间做早餐。所幸,现在有很多「方便」的选择。


如果嫌早点铺的包子油条没营养,可以用牛奶泡碗麦片啊,撒点儿坚果,再配点儿水果,健康阳光一百分。


我不止一个做澳洲代购的朋友说过,“土豪麦片”老抢手了!


即使刚起床时根本不饿,为了健康也会强迫自己吃点儿。我相信有不少人和我一样吧?


被很多人认为健康的谷物水果早餐


这样吃早餐不是天经地义的吗?能有什么问题?


Terence Kealey 博士也一直是这样想的,直到 2010 年5月的某天,医生对 58岁的他宣布,他患了 II 型糖尿病。


Dr. Terence Kealey


作为一名剑桥大学的教授,理智告诉他这是真的:


他总是很渴、给学生讲课中途必须停下来喝水上厕所,一晚上要起夜好几次;还有体重持续下降,肌肉疼痛等症状。


但是和所有刚听到坏消息的人类一样,他进入了悲伤的前两个阶段:


先是否认——


我又不胖!而且有每天晨跑的习惯


“我有40年没麻烦过医生了!”



继而愤怒——


他责备自己长时间内忽略了身体发出的信号。


所幸,作为生物化学家的专业素养,使他避免了经历悲伤的后三个阶段:妥协、沮丧和接受。


从得知自己是II型糖尿病患者的那一刻起,他就下决心,一定要找到办法,控制住自己的血糖水平!

 

Terence Kealey教授,因为diss早餐上了BBC


他买了血糖仪和试纸,开始每日三餐后扎手指头测量自己的血糖值。让他大为惊讶的是,早餐后血糖会飙升到一天内最高的水平


尽管进食后血糖值肯定会上升,但是早餐后的血糖值,要明显高于午餐和晚餐后。


这让他开始怀疑,医生以及其他专业的糖尿病医疗组织,包括英国糖尿病协会(Diabetes UK)、美国糖尿病协会(ADA,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等,给予糖尿病人的那些建议是否合理


「饮食规律,少食多餐」

「一定要吃早饭,早饭要吃碳水化合物」



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于是,他从头开始梳理糖尿病方面的文献,试图找出这些建议不适用自己病情的原因。


了解得越多,他越感受到【1】:


这些建议不是不适合自己。

而是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认识到这一点后,Kealey 博士开始实践一种与医嘱完全相反的饮食方式:


1.不吃早餐,每天把进食时间控制在8小时内。

2.拒绝精制碳水化合物,而是吃鸡蛋、大量蔬菜、坚果、适量肉类



7 年过去了,他成功逆转了自己的 II 型糖尿病。


医生原本对他的预言是:最后会发展为需要注射胰岛素,然而最后却落了空——只有 1% 的糖尿病患者能有这份幸运。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揭露速食早餐巨头对营养学研究的操控,他把自己这些年的研究和思索总结成一本书:


「Breakfast Is A Dangerous Meal」

《早餐是危险的一餐》




② 糖尿病人?不吃早餐对你更好



为了讲清楚,还要从昼夜节律对人体内分泌的影响开始说。


人体的中央生物钟位于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上,位于大脑两半球之间的松果体,跟视交叉上核共同调节昼夜节律。


所以有的人是“晨型人”,习惯早睡早起,有的人是“夜猫子”,更适应晚睡晚起。


这是由昼夜节律的个体差异决定的,不能简单地说哪种更好。




昼夜节律对人体的影响非常大:有超过 10% 的基因活动,是在一天内会发生振荡的。


而控制它们的激素,又由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melatonin)来调节,从而表现出节律性。这些激素中,就包括皮质醇(cortisol)。


正常人的皮质醇和褪黑素的昼夜节律


早上8点左右,褪黑素的分泌开始进入低水平;而皮质醇的分泌达到一天中的最高水平。它们都和另一种激素关系密切,就是我们熟悉的胰岛素。


研究表明,褪黑素有抑制胰岛素分泌的作用【2】。


吃早餐的时间,差不多也是褪黑素水平最低的时间,对胰岛素的抑制力最弱,所以胰岛素得以顺畅地大量分泌。



而皮质醇,又被称做“压力激素”,由肾上腺素分泌,作用是让人警醒。


这样一来,为什么是在早上,皮质醇水平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峰就很好理解了,就是为了帮助我们从睡眠中醒来啊。


但是皮质醇水平高,血糖水平也相应升高,这也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战斗或逃跑”模式(fight or flight)

想想我们的祖先在路上走着走着,突然与一只剑齿虎狭路相逢,祖先立刻进入“战斗或逃跑”模式(fight or flight)。


不管是哪种,都需要比平时更强的体力、爆发力、快速反应能力。


这时需要调动身体的所有能量来应对危机,血糖作为效率最高的能量,当然要快速上升。


于是,皮质醇水平高,导致血糖水平高,进而导致分泌更多的胰岛素。

 

战斗或逃跑,都需要血糖快速上升

响应身体紧急供能的请求


所以,早餐后会比午餐、晚餐后分泌更多胰岛素。对糖尿病人来说,早餐后会最快产生胰岛素抵抗。所以,


如果患有糖尿病,

最好的选择就是不要吃早餐。



③ 为什么吃了早餐反而又困又饿



那早餐后的高胰岛素水平对正常人造成了什么影响呢?


作为能量的葡萄糖,是在细胞中氧化燃烧的。


但由于葡萄糖溶于水,所以血液中的游离糖自己并不能穿过细胞膜,需要在胰岛素的协助下,在细胞膜上打开一些特殊通道。



一旦胰岛素携带葡萄糖进入细胞,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就下降了。


胰腺检测到血糖水平的回落,就会停止分泌胰岛素,细胞膜上的通道也关闭,确保血糖水平不会过低(下限为4毫摩尔每升)。


所以,胰岛素分泌得越多,血糖水平回落地就越快。而早餐摄入的卡路里一般不会多于午餐或晚餐,所以吃完早餐没一会儿就饿了。


吃完饭犯困,倒不是早餐独有的现象。


只要饮食以高碳水为基础,每顿饭后都可能犯困英文里专门造了个词组描述这个现象,叫“carb coma”(碳水昏迷)。


碳水昏迷,也有sugar coma,糖昏迷的说法


一种流行的解释是:“因为吃完饭,胃肠需要血液和能量去消化食物,造成大脑供血或供能不足。”


这,属于想当然。根、本、毫、无、依、据。


2004年的一项研究指出,大脑是身体最重要的器官,不管是血液还是葡萄糖,都会优先供应给大脑,饭后大脑的血流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3】。


即使在断食几天,或长期执行生酮饮食的情况下,肝脏仍然会通过糖异生作用,生成糖原供给大脑。



还是要从内分泌的角度来分析。


下丘脑会分泌一类叫做食欲素(orexin)的激素,不要被它的名字迷惑了,它的主要作用其实是调节睡眠。


当食欲素水平过高时,人会倍儿精神,导致失眠;分泌过低,则会导致嗜睡。


血糖水平高会抑制食欲素的分泌,因此饭后食欲素水平低,人昏昏欲睡【4】。



高胰岛素水平会使血液中氨基酸的浓度升高,色氨酸是大脑合成血清素(serotonin)的原料,于是引起血清素水平升高


而血清素又叫“快乐激素”,能让人感到放松和愉悦。正如“压力激素”让人警醒,“快乐激素”则使人困倦【5】。


这也是人总对主食欲罢不能的其中一个原因。高碳水食物带来了血糖振荡、胰岛素振荡,也会造成血清素振荡。


所以愉悦的情绪不能持久,让人想吃更多的碳水食物,重新获得愉悦、满足感。



④ 高碳水早餐,有哪些潜在危害?



高碳水为基础的传统早餐并不健康,原因很明晰了吧?糖尿病患者自不必说,早餐后的高血糖很危险。


对于普通人来说,你以为饿的快、犯犯困就完事儿了


非也。真正的危险是长期的。


首先,容易引起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和葡萄糖一样也是水溶性的,本身并不能穿过细胞膜,它需要先与细胞膜上的受体(insulin receptor)结合。


但频繁的胰岛素振荡,会造成受体疲劳,对胰岛素反应的敏感度下降,时间长了就会造成胰岛素抵抗。



其次,容易发胖。


一般来说,饭后6个小时,食物才会完全被消化,血糖水平完全回落。再经过夜间几个小时的断食,肝糖原也被消耗殆尽。


这时候,体内的脂肪组织就会释放出游离脂肪酸,给身体供能。所以,早晨也是游离脂肪酸浓度最高的时候,这本来是燃烧体脂的好时机


但就在此时,你吃了一顿高碳水早餐,身体又进入葡萄糖供能模式,燃脂被打断。


如果吃的多了,葡萄糖还会转变成脂肪存起来,你就科学发胖了。



⑤ 为什么早餐突然变得危险了?



也许看到这儿,你不能不问了,人类一日三餐的历史也上千年了,传统的早餐都是碳水化合物为主,以前的人怎么没事儿啊?


这是个好问题。但一个人的健康啊,当然要靠自我维护,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第一,昼夜节律被破坏。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是么?


加班,丰富的夜生活,移动互联网提供的24小时娱乐,让十二点前睡觉变得越来越困难。


而且现在的夜晚不够黑,到处灯火通明,这些都不利于褪黑素的分泌,也会造成其它的激素分泌紊乱。



第二,体力劳动减少,脑力劳动增加。


过去的人,要么种田,要么在工厂劳作,需要消耗大量体力,哪怕顿顿两大碗饭也能被消耗掉。


现在呢?你早上往电脑前一坐,中午叫个外卖在工位上吃,除了倒水上厕所都用不着腿,吃下去的碳水食物当然都变成肚子上的赘肉了。



第三,快餐盛行。


在中国,快餐流行不过是最近三十年的事。


那些方便面,饼干,薯片,软饮,乃至蛋糕汉堡披萨里面,除了人造果糖,还有各种增味剂添加剂防腐剂,含糖量更高,人造化学物质更多,纤维更少。


至于经过深度加工的即食麦片,升糖指数也比未加工的燕麦粒高。那些宣称早上吃一碗麦片粥对健康有益的研究,背后大多有食品工业巨头的资金支持。



最后,现代人平均寿命更长。


这当然是件好事。但是在人均寿命50岁的年代,胰岛素抵抗也许根本来不及发展成代谢综合症,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痛风、肝炎、心脏病等,都是人步入中老年以后才露出獠牙的。


寿命长,健康也得跟的上,才能享受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⑥ 不吃早餐不舒服,怎么办



曾经有读者留言说,自从关注了野兽生活,能吃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抱歉。但也说明其实你慢慢接受了高碳水不健康这个理念


那现在是不是连早餐也不能吃了?


倒也不必。糖尿病患者,建议最好不吃。


普通人呢,不饿就不吃,如果实在饿,或者不吃早餐不适应,那该吃也得吃。



但是,如果你是个脑力工作者,对体力要求不高,更希望时刻保持精力充沛,头脑清晰,那就要坚持一个原则:千万别在早餐时吃一堆碳水化合物了


最好以蛋白质和脂肪为主,保证血糖平稳,供能持久。


比如吃俩煮鸡蛋,或者周末卤上一锅牛腱子,每天早上吃几片。


习惯西式早餐的同学,培根煎蛋,黄油奶酪,一把坚果,都是不错的选择。


别忘了配点儿可以生吃的蔬菜,或者苹果、草莓等低糖水果,这些可以增加纤维摄入。

 

低碳水高蛋白高脂肪,才是适合现代人的优质早餐


纤维是是一类人体肠道不能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这可是好东西,但是我们往往摄入不足。纤维有很多益处:


可以减缓血液中葡萄糖和果糖浓度的上升速度,也就是降低碳水化合物的升糖指数。


可溶性纤维可促进钙、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可以抑制肠道中的促肥胖菌,激活抑肥胖菌;


有些纤维能与胆固醇结合,帮助平衡胆固醇水平。


而且,久坐的当代人,肠道蠕动比较弱,很多人有便秘的问题。很多水果中含有的果胶,是一种长链碳水化合物,能够促进肠蠕动。


唯一的副作用是,你的带薪大便年假会缩短……

 

邱晨曾在奇葩说提出带薪大便年假的概念,便秘缓解了,这个年假就缩短了



⑦ 怎样度过早晨,就怎样度过一生



美食书系《食帖》曾经专门出过早餐特辑,宣称“怎样度过早晨,就怎样度过一生”。


我同意。


带着神圣感、使命感吃上一顿看似幸福感满满,实际上让你的血糖、胰岛素大起大落的高碳水早餐,不到俩小时就又困又饿,一上午都进入不了高效的工作、学习状态,确实是过不好这一生的。


你以为该不该吃早餐,吃什么早餐出于你的自由意志,实际上你只是迫于传统和宣传的压力罢了。


是时候给自己来一场早餐革命了。



回复下面的关键字获取一大波靠谱干货


断食 | 低碳水 | 营养 | 减脂

训练 | 走神 | 痘痘 | 糖瘾 | 排毒 | 拖延症 

脂肪肝 | 高血压 |糖尿病



关注野兽生活研究所,了解最前沿的健康饮食真相


参考文献:

1.Terence Kealey, Book: “Breakfast is a Dangerous Meal: Why You Should Ditch Your Morning Meal For Health and Wellbeing”, Publisher: Fourth Estate, 29 Dec. 2016

2.J. Cipolla - Neto et al., "Melatonin, energy metabolism, and obesity: a review", 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 Volume 56, Issue 4 May 2014 Pages 371–381

3.Bazar K A, Yun A J, Lee P Y. Debunking a myth: neurohormonal and vagal modulation of sleep centers, not redistribution of blood flow, may account for postprandial somnolence[J]. Medical Hypotheses, 2004, 63(5): 778-782.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Orexin

5.Deepali Gupta et al., "Antidepressant effects of insulin in streptozotocin induced diabetic mice: Modulation of brain serotonin system", Physiology & Behavior Volume 129, 22 April 2014, Pages 73-78




没时间自己做饭,走神低效老饭困

立即下单这款联合中粮研发的超级早餐

5个小时超长续航,让你一整天活力饱满




LOSE WEIGHT

BOOST ENERGY

UPGRADE THE BRAIN

点击「阅读原文 」,猎取全系人体燃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