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沙溪古桥与余老先生的“心桥”| 苏州太仓公益故事

2017-04-19 常竹青 古今益识流

在我过去的印象中,苏州地区的石拱桥都建造在明清士夫的园林之间,古朴的建造风格与周围的山水自然建筑融为一体,桥不仅是跨越河流两岸的纽带链接,更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结晶。


        

不过在太仓这个江南水乡,在园林之外也看到许多散落在民间的古桥,他们或坐落在现代化城市的高楼柏油路之间,或隐藏在古镇江南民间之间小河之上,往往被人忽略,或者只是游人们合影的道具,但是只要你愿意停下来花几分钟时间了解下每一座的名字,年龄和背后的故事,往往都有着令人吃惊的发现。


古镇、古物、古董、老人

       

沙溪镇是太仓市在快速现代化过程中村落风貌和文化相对完整的保留下来的还不错的少数古村镇之一,形成于唐代,拥有1300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目前政府致力于当地江南水乡古镇风貌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在古街上,能够看到四百余年但依然保存完好的木结构房子,临街的大部分房屋被用来开办各种店铺供游客使用,也有本地的文化名人将店铺租下来,开成茶馆,书画馆,收藏当地文物,颇有些味道。


        

我见到的余文元老先生就这这样的一位地方文化名人,早年虽然没读多少书,但是凭着自己祖传的砖雕记忆,慢慢对当地乡土文化非常了解并很有研究。如今他在古镇上开了一个叫洞天茶庄的茶馆,分前后两个院落,一个有一百年以上的历史,一个有四百年以上的历史堪称文物。


       

说是茶馆,其实里面堆满了老先生一辈子收藏的字画地方文物古董,好不容易清理出几处小块的空间,被安放的几把桌椅作为茶室。来喝茶的客人也主要是当地的文化界人物,人不算多,但是来的都是回头客。余老先生也不图着挣钱,反倒很热心地方公益事业,在当地民政部门的支持下,注册了社会组织,闲暇时间积极参与本地古建筑修复和国学文化教育等公益事业。


       

 和老先生喝茶的时间里,老先生让我去楼上看看他收藏的藏品,不过让我最好奇是却是窗户外面的一座古桥,镶嵌在小河之上,和两岸的古民居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别有一番洞天的样子。


古桥的生态系统

       

仔细观察,我在桥上发现刻了几个大字:“光绪十年九月重修”,看来此桥的历史要早于1884年,不过让我感到好奇的是明明看起来还挺好的桥却正在修缮中,周围都是工人施工的机器轰鸣声,余老先生无奈地说,都吵了一天了。


        

带着疑问,我们找了一个还算安静的茶桌坐下来,和老先生请教其中的缘由,老先生为我讲述了这个桥背后的一些故事。
        

这个桥现在名字叫庵桥,大概建于北宋年间,当时是由本地在做生意的人捐款而建。原来的的名字并不叫庵桥,而是叫长寿桥,因为附近有个长寿寺,后来战乱中焚毁了。此桥历代多有修缮,大多数由本地的商人捐款来建造。
       

此桥最大的特点是桥上长了一颗石榴树,老先生的爷爷年轻的时候就有,据说是古时工匠们为了讨个好彩头,将石榴种在桥上,取“永远留石”之意,希望能够此桥能永远留存下去,代表了工匠的良好祝愿。


说到这颗石榴树的时候,老先生的脸上明显充满了兴奋和激动的表情,而这里的人印象最深的也就是这棵石榴树。石榴据说能长到直径五六公分大小,不算很大,但是却很甜。


这棵石榴人人都可以自由摘取分享,不够却从来没有人刻意去破坏石榴树,可以说这里生活的几代居民,都是吃着这个树的果实长大的,并伴随着生老病死,石榴的味道也在一代代人的记忆中延续着。因此在这里的居民看来,这个桥更是因为有了石榴树,有了生命,有了味道,成为他们最重要的邻居。


(在画家心中,桥与石榴树是一个整体)
        

不过可惜的是这次修缮中,施工单位竟然将这棵树砍了,还将桥面上的草和藤类植物去除干净,说是这些植物影响了桥体的安全。
       

老先生平白无奇的讲述,却让我觉得这里大有文章,我虽然对桥梁结构不懂,不过从文化角度却另有一番解释:
匠人在桥上种树,树被赋予了某种神圣的意义。桥因为有了树,就有了生命,不再是冷冰冰的石头。树长大了,树根将石头牢牢抓住,客观上对桥是一个保护作用。桥的时间久了,灰尘淤泥进入缝隙中,有助于野草和藤类植物的生存。石榴树结果,人吃石榴,每年能够定期品味桥上石榴的味道。落下的石榴叶,石榴籽也是小动物的食物和栖息地。受石头缝隙的影响,石榴树生长极为缓慢,并不会生长的过大。人也不仅仅是从桥上走过,石榴的味道记忆也会让这里的人与桥之间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并不会去随意破坏石榴树和桥。如此一来桥,树,藤,草,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相生相克的生态系统。

        

我的想象立刻得到了老先生的回应,他继续讲到当时砍这棵树时,立刻遭到了当地老人们的强烈反对,余老先生还为此与有关部门沟通,但遗憾的是未能避免悲剧的发生。老人们说那棵树才是这里的文化之根,把树砍了,等于把根断了。



余老先生的心桥
        


讲述完“庵桥”的故事,余老先生又顺带说起了另一座桥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看到当代民间公益文化行动者的力量。
        

这座桥早年被毁,后来古镇开发修缮中将古桥恢复的责任交给余老先生负责,余老的做法与一般的思路很不相同,因为缺乏影像资料,余老先花了很长的时间,拜访许多附近的老人,将老人们记忆中古桥的样子意义呈现出来,并一起共识,最后才找匠人将桥按照原样修复。


当我们去实地看此桥时,尽管桥墩部分还是用水泥做的,但是桥体本身还是按照原样用木结构建造,但由于经历了复杂的过程,与当地居民们有了充分讨论和参与,老人们对于重建后的桥也是非常满意,这件事也是余老自己最值得自豪的事情之一。


       

余老的修复古桥的行动,让我看到了一位在地传统公益行动者的影子,尽管他并没有接触过现代社区营造和社区参与的理念和做法,但是传统的乡土文化滋养让他不自觉地经历一个社区参与、动员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还是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并没有像现在许多社区工作中被设计后的流程化的做法。


对于这种本土化的社区营造而言,重要的不仅仅是恢复有型的物体空间本身,过程中居民记忆的激发、情感的连接,更为重要,实际上在建造桥之前,余老已经把一座无形的桥在居民们的心目中建立起来了,这就是“心桥”。
  

        

我鼓励他把这个故事写下来,我也会记录下来,至少能够让这里的年轻人明白古人们的深远用意,能够将这里宝贵遗产保护好,如果幸运的话有关“文保部门”能够看到,至少不会只是单面向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避免对文物的破坏式保护,当然如何从事社区发展的公益伙伴们能够理解古人的系统思维和生态智慧并将之运用在自己社区公益工作中那就善莫大焉,造福后人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