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考南外的感觉,如同买了一场河西南

2017-07-09 蓝鲸双宝妈 六朝汇楼市

 资讯、内幕、分析

都在这里


文  |  蓝鲸双宝妈


一位南京妈妈,写在家中双胞胎儿子小升初南外查分之前


再过一个钟头,南外就能查分了。流传出来的分数线男孩115女孩108,对我家小子而言,这个分数还是有点难度,毕竟今年题目不难不偏不怪,但需要细心的地方很多,我家这种大大咧咧的,比较辛苦。


考虑到我们也落实了其他比较靠谱的公办校和民办校,因此整体而言,心理压力比摇号前小很多。固然是希望能考上,但考不上也有不错的学校上。整理心情,写下今年的一些感想,与后面的家长分享,供您参考。

 

重要的话说在前面


1. 对于二孩家庭,尽量不要同年升学,家长压力太大。双胞胎没办法了,如果生二孩尽量不要隔三年隔六年,否则就是两个孩子同时升学。想想一个要落实幼儿园一个要幼升小,一个要小升初一个要中考,一个中考了另一个高考,那种酸爽,呵呵。



2. 最好配置一个能管九年的双学区房,一二线均可,附近最好还有个靠谱点的民办,二孩家庭最好备一个。能买大的就三居四居,吃力点单室套挂户口也行。学区房不能改变孩子的命运,但觉得可以改变家长的心情,有一个保底在手,恰如“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放心大胆去考各种民办吧,家里始终有个“糟糠之妻”在等着你,给你托底。


该来的总会来


2017年春节,开始经历小升初,时间轴滚滚向前,投简历了,大家一起到处去投;学区生登记了,大家一起排队;南外收简历了,大家投过了,充满希望地等到六月八号也没开优录会,南外自己说从来没优录这回事;ABCDEFG校开始通知面测了,HIJKLMN校通知交钱了……家长群里,大家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这条路上,最后剩下三千南外铁粉蹒跚前行,今天发榜,曲终人散,2017小升初就此谢幕。


回想过去半年的各种纠结、忐忑、焦虑,一纸考上或考不上的通知,未尝不是一种解脱,孩子的童年和小学时光就此结束,开始进入中学时代。家长陪读的12年历程(小学 — 高三)达到了50%的里程碑,向75%关口(中考)进发。



考南外的感觉,如同买了一场河西南


南外始终是南京很多家长心中的圣地。


考南外的感觉,如同买了一场河西南。



攒“钱”

不少孩子从三四年级,甚至是一二年级,开始攒校内全优全三好,区级市级省级荣誉,校外竞赛奖状,英语等级证书,公开发表文章……



明确“开盘”形式

教育局早就明确2017要面测,到底怎么面测?南外在今年春天才给出正式说法,PPT做题。之前大家各种猜。公布之后大家还是各种猜。最终到考试后,大家才知道题目究竟是什么样子。


申购

就一笔钱,申购ABCDE哪个楼盘?就一个孩子,上ABCDE哪个学校?今年不少民办公开要求不给南外保底,“申购”南外(只有大约十分之一的机会)就要放弃100%确定的民办优录;签了民办就要放弃南外,家长又是各种纠结。


摇号

商品房摇上就能选了,南外摇上只能有一个1:8的考试机会。今年摇号中签率80%,看起来不低,但其实到每个孩子头上,就是要么0要么1.据说精准摇掉了一些牛娃。客观地说,作为家长,我最忐忑的不是考不考上,而是摇不要摇得上。考不上,技不如人,愿赌服输,而且还有其他学校上。摇不上,连进场子机会都没有。非常痛苦。


考试(选房)

估计没有哪个楼盘会按1:8进去选房的,否则内场得打起来。南外按1:8面测,是一场看不见拳脚的“打架”。孩子以分数为“武器”,PK出男生190,女生190。


签合同、付钱、收房、装修、入住……

明天,考上的 孩子去报道量校服,恭喜这些幸运的孩子。一套商品房后期的追加费用不少,进入南外大门以后,孩子和家长的各种时间、金钱、精力投入也不会少。(当然其他学校也一样)


其他不可说

2014年南外也是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招生,招生人数280或320(待查)。2017这拨孩子毕业,50%的人,即前370名能上本校高中。奥数学的好不好,都能算出其中的人数差异。妈妈们早已练就了十八般武艺,做的了奥数,读得了英语,写得出作文,还下得了厨房,外加上班挣钱,各位爸爸加油吧,为南京市做出点杰出贡献,也是一条路。


 变与不变,以不变应万变


南外这种摇号 - 考试 - 录取的模式,已经延续了十几年,教育局要求“变”,去年提出了“面测”要求。南外今年的PPT面测,可以说是一种创新,也可以说是一种延续,对于我们这些孩子,其实是一种保护,因为如果变化太大,最终折腾的还是孩子。明年怎么变,后年怎么变,大后年怎么变,谁也不知道。所以后面的家长,第一要务是关注政策变化。



今年教育局还提出了六不,不许考试不许分班之类,对原先的大家约定俗成的规则,以及家长的理念、孩子的升学规划,冲击都比较大。鼓楼区几个公办,树人,29,汇文,因此少了很多优录,没有学区房的小牛娃,受影响比较大。


综合来看,变是大趋势。按教育局想法肯定是越变越好。家长只有自己感受吧。


以不变应万变,在战略层面,是想好孩子出国还是高考的路,这个规划可能初中阶段就最好明确下来(见第五点)。战术层面,是抓好语数外学习。不管你上什么学校,总归语数外这三门主课是要学的。


语文怎么学?

语文现在分两个层面,一种是应试语文,一种是素养语文,语文好的孩子是既有素养,考试又好,素养需要平时广泛阅读思考等进行积累,孩子还要有点文学青年的的灵气。达不到这个层次的就多刷点题,搞点作文模板,积累点应试能力算了。



奥数有没有用?

各人有各人的观点,我个人还是认为数学是一种思维体操,也是之后学习数理化的基础,有兴趣的孩子,学有余力的孩子,练练体操没什么不好。


英语怎么学?

中国人专享的的考试英语,跟按照国外标准听说读写实际运用,还是有点差距的。目标国内高考的,学新概念+刷真题,基本就能对付了。目标出国的,自己还是要加课。


★ 身体素质和心理疏导很重要,该玩要玩,该锻炼要锻炼,六年级不生病,不塌课,不沮丧,不失衡,抗打击能力强,也是一种保障。


★ 信息学现在是个趋势,开始逐步热起来,主要和科技特长生有关,有兴趣家长可自行研究。当然也要看孩子兴趣,以及学课内知识的情况。


开放的中国需要“学贯中西”


出不出国的问题,也纠结着很多家长。


我身边,有主动出国的,有被动出国的(比如根据上高中或者高考的结果选择出国)。


出国的结果,一种是彻底在国外了。一种是做中外交流的工作,如商务法律教育文化新闻等。一种是彻底回来了。


学贯中西的人才,是中外交流的桥梁。开放的中国,需要更多这样的人才,帮助中国走出去;开放的世界,也需要更多这样的人才,帮助国外来与中国的各种交流渠道。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祝2017的各位孩子心想事成,顺顺利利!


与各位家长、孩子共勉。



六朝汇更多观察文章,戳下面▼

板块:

城东 |  江心洲  |  新玄武  |  江北新区

南部新城  |  燕子矶  |  江宁  |  河西  

 青龙山  |  迈皋桥  |  河西南

句容  |  板桥

观点:

土拍  |  楼市三元悖论  |  老破小

学区房初中篇  |  南京产业带  |  宁镇扬  |  宁和城际

南外分校  |  城市的街道  |  城市的公园  |  楼市格局

调控的逻辑  |  雄安新区  |  城市扩张理论  |  南京战略突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