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1月2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门开了,80年代的中国 | 一个英国摄影师记录的时代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极限之外 Author 憨憨班长


很多人对80年代念念不忘。


他们说,曾经懵懂的自己把青春和希望留在了那个年代。


而对一个外国人来说也是一样。


1984年一个20岁的英国小伙子,搭乘了一艘老旧的挪威渡轮从香港辗转到了上海,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因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后来他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读了一年。


在与中国近距离的接触中,他说当时这个国家有一半的人年龄在25岁以下,人们的乐观、活力和对改革开放的期望让他着迷


后来他决定留在中国,并给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字肖君。


此后30多年他不断地以影像记录中国,后来在2019年他将这些影像整理,出版了一本摄影集名字叫《门,开了:80年代中国》。


跟着他的镜头让我们一起穿越,重拾青春吧。


1984年,过去岁月的影响还在一些条幅上浮现,但是人们的内心却已经悄悄起了变化。



85年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上,还挂着我们课本上提到过的两位伟大导师。


人们正在刷去旧的标语,一个让人无法言语的时代在不经意中已经落幕了。


社会有了新气象,街边店面上的宣传横幅写着“学习选举法,执行选举法”,希望曾经也光顾过街头的角落。


崔健的一首《一无所有》好像冲破牢笼的呐喊,我们终于开始有了自己的音乐。


拍摄电影《末代皇帝》的导演贝托鲁奇,特别痴迷中华文化,对中国新旧王朝和制度的更替着迷,在拍这部电影时,他觉得这片沉睡的大地正在苏醒。

1985北京紫禁城演员在拍摄现场等待

在这个外国人眼里,他认为上海是一个别具一格的地方,每一次去都会有新的变化。

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普通人穿着、发型的改变都留下了时代痕迹。


爆炸头、喇叭裤、朴实又无畏的笑容是年轻人的标配。

5位打扮前卫的年轻人在上海外滩

静止的照片其实充满活力,混搭潮人老早就出现于江湖,只是那时还没有这个称号。


人们也开始尝试接触各种各样的生活,害羞保守的的中国人开始健身,大胆的展示他们的身体美,在那个年代踏出这一步需要很大的勇气。


1985年法国皮尔卡登在北京马克西姆餐厅举行时装秀。


这可能是中国改革开放年代的第一场时装秀,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华丽的衣服,而是观众的眼光与表情。

北京马克西姆餐厅时装秀

在小城市,孩子们还只敢偷偷唱《阿里山的姑娘》这类的靡靡之音时,大城市里已经开始与世界接触。


1986年意大利男高音帕瓦罗蒂来到北京中国歌剧院为国人献上美妙的音乐。

意大利明星男高音Luciano Pavarotti到北京来表演



很多人肯定想不到,在80年代国人就开始整容了。


1985年上海街边的整容所

1985年北京的一场假面舞会,虽然面具看起来有点幼稚和简陋,但面对新鲜事物,尝试和包容远远高于现在的人。



太极拳是当时很流行的健身项目,但很快就被迪斯科取代了,不少人跑到舞厅去了。


肖君说,那时候上海生活节奏很慢,车也很少。


有的人也愿意让他随便拍,并不介意。而现在,上海越来越像西方,懂得保护自己的隐私,再用镜头对着他们的时候,有很多人会说不。



那时,饭店也很少,而且大多要预定,会英语的人也极少。

大家因为封闭了很久,觉得自己太落后了、需要补课,都是用一种恶补的态度在学习,充满激情和感谢。


北京紫竹园的英语角,年轻人聚集在这里磨炼他们的外语技能。


80年代的改革开放,对那个时代的个体、商业和文化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北京市中心第一家私人经营的美发沙龙,是由两个富有事业心的广州年轻人所创办,他们把深受香港影响的南方风格带到了硬朗寒冷的北方。


那时的北方,西方人称之为“中山装”的服饰仍然是许多办公室里的主流,年轻女性的首选发型是"菜花头"。


1987年广东年轻的理发师到北京创业,开了一家理发店

杂志开始变得越来越流行,也是年轻人获得时尚信息的方式,疑似小沈阳的青年在北京街头买杂志。



80年代还没有空调,但是河水没有被污染,是清澈的。当夏天酷热难当的时候,人们会在户外待到很晚,或是去玩水。


北京1985年一名男子正跳入水中消暑



公园里经常有各种各样的表演,可是人总是围的满满,聪明的人借着自行车的高度突破重围。

北京某一公园

下雨后街道总是会被淹,30多年过去了,现在一下雨淹的更厉害了。



上海南京路,繁忙的街头,那时候车不多,人多。



公交车一般比较拥挤,但是大家都习以为常。


北京东单附近,上班高峰时期是自行车的主场。


北京地铁当时还不会把人挤怀孕。

1985年高峰时期的北京地铁

肖君生出生在英格兰西南部小镇,他非常喜欢旅行,但觉得当时似乎没有一个地方像中国那样遥远而又难以接近。

在来到中国后,他对当代中国的兴趣很快超过了对古代中国的兴趣,他去过中国很多地方,大多坐的是绿皮火车。


他觉得记录普通人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并向西方人展示那个年代的中国,是非常有趣也非常重要。


1986年国人旅行的主要工具绿皮火车

不过火车票非常难抢,售票口经常挤满了渴望回家的人。



国营的商店在慢慢转型,街边私人的小卖部在悄悄的萌芽。

1986年北京街边常见的小卖部

一家出行基本一辆自行车解决,现在估计要罚款了。



三轮车有时候也是载人的工具。


上海街头

当时还不常见到外国人,即便曾经是中国最摩登的上海,小孩子看到一个外国人时又惊喜又害羞。


1985年,肖君担任拥有世界拳王头衔的阿里的随行摄影师,那次经验让他决定定居中国。

1985年 拳王阿里访问北京


85年北京什刹海体育训练中心的小运动员。



出现一个新鲜事物人们总是积极去尝试,北京北戴河旁的一个自动称重机也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北京紫禁城下了大雪,人们在里面打雪仗。


正开始发展的上海浦东,当时大河的另一边还十分荒凉,连座桥都没有。


现在上海有媲美纽约的摩天大厦,千百条道路,地铁以及隧道连接了这座城市。



上海浦东1985年


公园的游乐设施是节假日大人最爱带孩子们去的地方。

上海游乐园(1985年)



电子产品当年在中国是地位的象征,一个随身携带的收音机都会引起众人的围观。



当时庞大的红色宣传标语牌开始逐渐被外资的电器商品广告替代,但是这些电器在当时的商店中还不常见,想买到电视除了钱,还要有点关系。



上海大众的街头广告,当时它是中国首批合资企业汽车之一。


苏州码头的驳船工人。早安,打工人前辈,你们的后辈壮大了你们的队伍,现在火了。


进城贩卖手工品的小商人,那时还没有城管。


成都街头运蜂窝煤和自行车的板车,一个是当时的主要燃料,一个是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现在都落伍了。



北京进城的农用车,现在估计进不来了。



沈阳街头在路边休息的司机。


路边打瞌睡的人,令人羡慕的倒头就睡。



大理街头的盲人按摩师,现在还有人去吗?


街边摆摊射击点,现在根本看不见了。



街头2个土里土气的孩子,别笑,这就是曾经土里土气的我们。



肖君说80年代是当代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脆弱却颇具特质、令人心动的年代。

人们好像正在慢慢形成,与以前几十年贫乏瘠瘦的生活完全不一样的另外一套价值。


这个价值是让人憧憬、好奇、想要了解、想要认同的一种东西,它吸引着世界把目光转向这里。


现在这个英国人老了,他走了。


往期精彩


苏东剧变三十年:东欧各国的社会转型失败了吗?

看了这文,才知道新闻联播的功效这么强大

1979年在长城上喝可乐的小男孩,如今怎么样了!

“公知”是如何被污名化的?

难以为继的友谊:“蜜月时期 ”的中美关系有多好?

中外3000年平行时空

谁是最可恨的人?

做号不易,打赏随意

赞赏

真心感谢每位打赏的朋友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2150111或加qq2150111

↓↓分享·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