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苏州河·街区观察|中华第一街背后的城市多样性
但今天,我们要与大家分享南京东路的“另一面”。城区的形态和内涵,都有显性与隐性之分,对街道、弄堂、建筑的熟悉程度,是与我们接触、了解、体验的深度成正比的。当然,显性与隐性并非互相抵触的,事实上,它们是水乳交融的,往往显性蕴涵隐性,隐性附着显性。我们也可以用另外一个词来表述,那就是“多样性”。
南京东路以北,苏州河岸线以南,西藏中路以东,河南中路以西,这片面积大致为0.6平方公里的街区里有着哪些丰富形态呢?以下就是我们的体验。
(苏州河小分队街区体验请见:苏州河体验图志|在繁华南京东路的后街搭乘末班“时光机” )
时至今日,有些传统还在延续。当然,延续需要载体,从这一点来讲,虹庙可以作为一个样本。那么它在哪里呢?可能连很多上海市民都不会注意到,就在距离南京东路闹市(近福建中路)咫尺之遥的小弄堂内——石潭弄48号,方寸之地却是别有洞天。
这里出现了两个有意思的地名:“北门”和“矴沟浦”。“北门”比较好理解,即指上海县城的一个城门。历史上,上海县城先后有三处“北门”,分别为晏海门、障川门和拱辰门,俗称则按修筑时间以“老”“新”“小”来区别。按地理方位推测,县志中关于保安司徒庙这段文字记载中的“北门”应为老北门,大约现今河南南路人民路口的位置。此地向北至红庙直线距离仅为1公里。
那么“矴沟浦”又是什么呢?上海开埠之前,洋泾浜(现今延安东路)以北至苏州河一带(当时俗称北门外),曾经纵横交错着大大小小的河浜和沟渠,尽显水乡本色,而“矴沟浦”便是其中一条。
2015 年4 月24 日《文汇报》第 T07 版(文汇学人)刊文《上海外滩地区历史景观研究(开篇) 》 ,著名历史学家、复旦大学教授周振鹤先生以道契等原始资料为依据,对外滩地区的历史变迁做了详尽阐述,其中明确记述“河浜在道契档案中也都有相应的反映,例如英册道契第 277 号第 284 分地、第 221 号第 228 分地道契记载了位于今南京东路近福建路口的水浜名为‘丁沟浦’”。
由于原位于冷落的城郊,所以虹庙并不显眼。鸦片战争后,上海辟为租界,庙产恰处于日渐繁华的商业街南京路畔,于是香火日盛,清末民初时,已成为上海香火最旺庙观之一,信众游客络绎不绝。其主要宗教活动为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和九月十九的观音诞辰、成道日、出家日,还有春节和每月的朔、望等日。
1993年,上海市道教协会收回部分产权,但并没有作为宗教场所对外开放。1994年2月,《新民晚报》曾刊发一则新闻,大意说:农历正月十五日凌晨三时许,南京东路原虹庙旧址前来了一群烧香客,从拎包里取出菩萨像,放在石潭弄48号大门前,插香,点烛,叩头跪拜。有人告诉这些香客此地已不再是虹庙了,一位老妇回答:“我老远赶来烧头香,心诚就行了。”
全长不足700米,宽不过10米左右的这条小马路曾经也是风云迭起之地,见证了近代上海多次重大历史事件。行走期间,就像在翻阅一部厚重的历史教科书。
贵州路101号,现今为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校园内一幢风格独特的红砖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公共租界老闸捕房旧址。1925年5月30日发生的“五卅惨案”与其有着密切关系。
在距老闸捕房旧址以北不足百米的宁波路口,还有一幢体量颇大的历史建筑,它依街角之势而建,门牌号分别为宁波路588号、贵州路160号—170号,现名上海铁道宾馆(目前正在大规模改建中),原名中国饭店,1930年11月4日建成开业。建筑风格偏向于折衷主义,深棕色立面,有拼花面砖贴面,构成菱形装饰图案,是其主要特色。
20世纪30年代起至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由于闸北、虹口五金业主纷纷逃入租界,北京路五金经营户数大增,初步形成北京路河南中路与西藏中路之间的五金商业街。1938年北京路有各业商号419户,五金业123户,其中专营88户,兼营35户,并以实力雄厚的大型五金店为主,成为五金业最集中之地。从此确立北京东路五金街在全市的主导地位,延续至今。
就在贵州路北京东路口东北角,有一幢外立面颇为简洁的老建筑,原名金城大戏院,现为黄浦剧场。1935年5月24日,由电通影片公司出品的故事片《风云女儿》在金城大戏院首映,这是一部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由著名电影艺术家田汉、夏衍、许幸之为编剧导演,袁牧之、王人美分饰男女主角。随着影片热映,其中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以其激昂高亢的曲调,成为当时传唱度极高的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该歌曲被定为国歌。
就是这样一条不起眼的小马路,却包含了上海近代城市化过程中的诸多重要元素。上海开埠前,因此地靠近吴淞江,水上交通便利,所以很早就形成了一个名叫“苏宅”的小村落,这也是江南水乡比较普遍的一种形态。1848年英租界第一次扩张之后,现今西藏中路厦门路一带被划入其中。当时由于地处偏远,并没有太多的市政建设,只有零星的屋宇和菜园等。
也算机缘巧合,本次街区观察接近尾声之时,我们来到了与“厦门路西牢”一墙之隔的衍庆里,这条弄堂的历史最早可上溯至1891年,当时沙逊洋行看中了这片夹在大英自来火房与监牢间的狭长地块,建起了衍庆里和衍庆东里两条互通的石库门里弄用以出租牟利。1929年,该里弄重新翻造,仍沿用衍庆里名称,总占地约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总弄南门开在厦门路230弄,北门则开在南苏州路955号。
2015年,衍庆里仓库被市政府批准为第五批优秀历史保护建筑。2017年,“百联集团时尚中心——衍庆里”改造项目启动,2018年3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苏州河沿岸的城市更新项目又增添一处案例。
就在即将结束本次街区观察之时,我们发现与仓库只隔一扇铁门的衍庆里弄堂内,也是格外的热闹。各类详解征收政策的海报已经贴满公告栏,动迁开始了。阿姨爷叔们都在三五成群地讨论着这条百年弄堂及其数百户居民的未来。在我们这些旁观者看来,他们的心情可能是复杂的,居住条件改善的愿望已是触手可及,但要与相伴了数十年的老宅道别,总是令人伤感。不过就像这条弄堂名称寓意的那样,“绵延吉庆”,我们的城市在一天天地成长,未来总是值得期待。
日夜交替与光影勾勒下的上海,我们感受着各种温度,也会回顾城市进程中的过往、思考发生在现在的种种,以及憧憬着未来。上海在为美好的愿景奋力打拼的同时也不会轻易丢弃时光的馈赠,在这座伟大城市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能带给我们思考的、能打动我们内心的,除了空间还有时间。
(本文作者沈思睿系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三级调研员。参考资料包括《上海通志》《上海名街志》《上海地名志》《黄浦区志》《上海租界志》《上海公用事业志》《上海监狱志》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