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风貌与城市设计论坛,这些干货不能错过!
主持人:阳建强
| 当代木构:一个涉及“低碳、诚实、排它、以及数字”等关键词的话题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保峰先生演讲的题目是《当代木构:一个涉及“低碳、诚实、排它、以及数字”等关键词的话题》,他围绕低碳、诚实、排它、 数字这四个关键词为我们带来关于木结构全新角度的解读。
他谈起了东西方木建筑起源的异同,从天才建筑理论家洛基耶提出的原始棚屋聊到法国著名建筑师勒·迪克所描述的建筑起源,再到中国半坡遗址。他表示木材是一种环保材料,无论是生产加工还是施工的过程,碳排放量都非常少,使用过的木料还能循环利用,即使是废料最终也能自然降解。相对于水泥等化工材料对环境更友好,可以实现资源节约最大化。
中国半坡遗址
石制的斗拱
接着,他辟谣了中国古建筑不用钉子的传言,在李诫撰写的《营造法式》中用钉子的记载。《营造法式》李诫撰
中国履行《湿地公约》30周年成就展 建筑外部 ©赵奕龙
游客中心室内实景©赵奕龙
远望摩宵楼©赵奕龙
02 胡咏嘉
| 低碳社区高质量建设解决方案
广东天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院长胡咏嘉女士为我们带来了《低碳社区高质量建设解决方案》的精彩演讲。
用户调研
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设计原则
全生命周期零碳营造
要健全低碳节能多维度技术体系,从建筑单体到建筑组团再到住宅社区,全面贯彻低碳策略。以案例项目对设计运行阶段的节能减排值做模拟计算验证。
全尺度低碳策略
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
| 生动的褶皱-社区实践中的边界设计与思考
goa大象设计总建筑师韩中强先生以《生动的褶皱——社区实践中的边界设计与思考》为题,为我们带来了精彩演讲。goa是伴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起来的,在25年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城市高速发展之下的社区及人居问题。演讲通过三个实践案例,呈现了goa近年来的“鲜活社区”价值主张。
天目里 ©goa大象设计
在围绕中央花园内向布局的核心策略之下,多条切线贯穿园区形成相互交错的路径,创造了丰富的开口,从而提升了内部空间的可达性和城市空间的渗透性,并形成艺术与商业交织的功能布局。开放通达的底层空间,与楼栋的多级退台和垂直绿化体系共同作用,合理消减了建筑体量,形成了边界的褶皱,最终塑造出一座宜人而开放的绿色城市客厅。
入口钢架桥©goa大象设计
案例二为云城双铁TOD,位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腹地。这次城市设计实践提供了从零思考社区边界问题的绝佳机会。
在超大空间尺度的“天空之舟”上,设计通过内凹式的立体空间褶皱,解决了复杂的流线问题,将社区中央车站被分散布置进一个个邻里中心,同时将单一的高差处理为公共生活的梯田,将消极的限制转化为积极的公共界面,用褶皱建立起智慧交通系统,缝合车站与社区空间,创造有温度的共享社区,实现城市空间的连续。
高效聚合的共享空间©goa大象设计
茶田意向的提取与转译©goa大象设计
组团尺度的研究与控制©goa大象设计
| 梦想剧场——空间的叙事建构
植田·田之间建筑创始人合伙人方润武先生为我们带来了以《梦想剧场——空间的叙事建构》为主题的精彩演讲。
梦想平面图是一座剧场:我们穿行室内建筑而过
第一个项目是余杭高级中学新华书店内的作品,是一个由木架和张拉结构搭建起来的阅读空间,为读者带来纯净的阅读体验。书架组成的“梁柱结构”意味着知识的积累与增加,最终形成“高屋”,错位连续的白色张拉结构,联想到苗圃培育时的场景。
第二个项目名为“屏亭”,位于湘湖景区,是具有公众服务属性的驿站,带给市民游客在活动之余更好的休憩、纳凉、喝茶和读书的场所。设计通过“屏”的介入重新划分空间,建立秩序,使场地内外相互渗透,模糊空间的边界。
湘湖“屏亭”© 植田·田之间
第三个项目是新华书店·虫洞创意空间,设计师通过置入白色的拱洞的片墙,创造空间的序列感,让空间具有神圣感。
新华书店·虫洞创意空间轴测图
新华书店·虫洞创意空间© 植田·田之间
杭州凤凰创意园© 植田·田之间
| 相向城乡——可持续性生态设计思考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可持续建筑与气候设计研究所主任肖毅强先生演讲的题目是《相向城乡——可持续性生态设计思考》。
可持续建筑与气候设计研究所SCD的研究思想基于设计整合的视角与方法论,利用前沿的科学技术手段,理性思辨城市、建筑、人与自然、气候、环境的关联性;致力于探索研究成果与设计实践的结合,实现城市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SCD研究方向
SCD在2013-2018年间,先后获得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的一次亚军,两次冠军。其中荣获SDC 2018 Champion 的作品“长屋计划 Long plan”探索了基于城市更新与中国现实的发展策略。建筑以传统竹筒屋原型,结合现代技术,将自然的风、光、热通过绿色庭院引入城市住宅内部,实现节能绿色的同时又能体现传统空间特色。
长屋计划 Long plan
节能原理图
最后是参与亚洲弹性设计竞赛的作品。项目的基地位于菲律宾那伽,在一个狭长的地块上。设计师利用中国农业梯田灌溉的原理,上游湿地为下游提供生活用水,循环利用水资源。建筑运用竹筋夯土的工艺以及现代的矿物材料组成墙体结构。
剖面分析图
雨水收集系统
他表示设计思考应放眼于未来发展,并建立在国际的产业发展以及未来技术可能性等层面上进行讨论。为公众提供便利、绿色的出行,将公共交通无缝衔接,在建筑内部贯穿交通路径,让车可以直接进出。建筑内部可增减户型,引入立体农业,根据环境实现系统自我调节。
剖面分析图
| 更新进程中的卢森堡——未来低碳和可持续的城市空间愿景,以卢森堡区域为例
AREP中国子公司规划设计总监本杰明·维亚尔先生演讲的题目是《更新进程中的卢森堡——未来低碳和可持续的城市空间愿景,以卢森堡区域为例》,他为我们分享了从建筑设计到咨询策划再到施工的全过程。
人均每年碳排放量
碳排放的3大主要杠杆
数据模型分析
| 弓长岭 矿山城的振兴之路
帕金斯威尔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王焱以《弓长岭 矿山城的振兴之路》为主题为我们带来精彩演讲。他向我们介绍原本的弓长岭山川锦绣,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一块英雄辈出的红土地。但如今,这片土地正在面临资源衰退和发展转型的大挑战。
弓长岭俯瞰图
绿色城市重点示范项目
08 Klevis Koco & 王觅| 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创新设计
Hassell建筑设计董事Klevis Koco先生和 Hassell资深建筑师王觅女士演讲的题目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创新设计》。
可持续框架
3D生态馆为例生态馆生成过程©Hassell
以3D生态馆为例,项目由Hassell和Nagami为慈善组织to.org合作设计,用回收的垃圾作为建筑原料,探索不依靠水和电为人提供舒适的建筑环境。
建筑表皮性能分析©Hassell
生态馆俯瞰图©Hassell
生态馆©Hassell
“设计开启了打造一系列生态场馆的宏大计划,由此鼓励大家开展对话,讨论废弃材料的可循环使用,运用科技的力量解决地球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 — Hassell设计创新全球负责人,Xavier de Kestelier
3D打印现场
BidiBidi文化音乐中心©Hassell
BidiBidi文化音乐中心©Hassell
最后特别感谢来自英国卡迪夫大学地理与规划院系的吴雅妮女士提供翻译工作。
主办单位:国际生态景观协会、园冶杯组委会
承办单位: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中国风景园林网、国际设计杂志、北京城市学院
支持单位:中国西部绿色发展研究院、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城市设计分会、西湖学研究会
专家热议城市更新与价值重塑,论坛精彩回顾抢先看!
专家聚首城市公共空间与美好人居论坛,精华内容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