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乡村振兴国际联合毕业设计一等奖作品丨再续河梦 REVIVE THE DREAM OF RIVER
概念
针对天津市静海区陈官屯镇独特的乡村文化与运河文化,提出“再续河梦”总体设计概念,包含景观开发、航运体验、运河技术和周边产物四个部分。
“再续河梦”总体概念分为三个层级,层级一是生态驳岸与沿河小节点设计,包括驳岸与内部景观带,打造生态驳岸,改造或新增亲水节点,承担码头等功能。对于林地部分,调整树种及数量,提高固碳能力,设置简单的林间步道等;对于农田部分,调整为试验田、各村特色蔬菜等;对于工程部分,按合理距离预设未来扬水站的位置,对沿河大棚等提出要求。
层级二是沿河小节点设计,南运河段与港团引河团沿河小节点设计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层级三是单体设计,对现有村内商业、生产仓储等类型用地进行改造,结合本村特色打造田园综合体,科普教育基地等,主要功能包含农业采摘与种植,酱菜文化体验与展示,餐饮,民宿等。
单体一:科普教育基地
选址:项目选址在吕官屯村南部商业用地,综合考虑其与运河的距离,原本塑料厂产业转型情况,当地特色产业开发不足等问题,作为“再续河梦”的第一站。
创新点:
1.概念与游览线路结合
以科普教育基地为中心设计吕官屯村的游览路线,游客可以乘船在村落间游赏,每个村落都有成熟且独特的游览内容。
以游览路线为底层思路,依据弯折的游览路线,在场地内布置小体量的建筑单元。形态上通过统一的屋顶将其连接,由此形成檐下的灰空间,供应村民在建筑不开放时能在附近做活动。
2.品牌、业态、活动多维度设想
以“再续河梦”作为品牌形象,以河畔码头为节点打造航运旅游路线,打造“陈官屯十七景”,形成村特色游览支线。同时,结合当地丰富的节庆活动如赏花节及六月沿河骑行赛,打造丰富多彩的游玩体验。推动当地产业向都市化农业、文旅结合等方向转型,打造特色农产品。
科普教育基地将成为游客和村民在吕官屯村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建筑内对丰富多彩的展览项目进行了解和体验,在路径尽头观赏农田,在建筑外的灰空间闲聊,在设置的场地附近K歌跳广场舞。
3.在地性的结构、材料、细部设想
科普教育基地采取钢结构作为支撑结构。屋顶采取管装钢网格,并覆盖光伏板利用太阳能资源。墙体部分除了玻璃外,其他墙体重复利用民居的墙体和建材,使用回收的粉煤灰制成的砌块进行敷面,并考虑部分材料可以随着时间进行更换,形成循环再利用体系。
结构图
4.多层次低碳策略
绿色建筑方面,通过建筑间的通廊让天津夏季和冬季的风均能自由通行;建筑结构上使用钢结构,材料上多用本地材料和废弃再利用材料,消耗当地钢材产能,一定程度缓解当地废材闲置问题。能源利用方面,顶部铺设光伏板收集太阳能,满足建筑本身能源需求;建筑东北角设置水源热泵,夏季取运河水冷为室内降温,其他方式为建筑供暖。屋面设置倾斜让水自由落下汇集,在地面设置可渗路面,促进水循环,设置小型废水处理站处理废水,在建筑东部设置生态绿地,增加涵水和固碳能力。
单体二:田园综合体
选址:项目选址位于天津市静海区陈官屯镇胡辛庄村。胡辛庄村区位条件良好,第一产业发达,村内有园田、果业、设施农业等资源,田园景观优美,发达的农业为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产业发展动能不足,支柱产业发展困难。产业融合力度不够,文化资源挖掘不到位。劳动力不及高素质涉农人才不足,阻碍乡村产业升级。
创新点:
1.运营模式
经营模式方面,模拟家庭农场游戏,CSA兴趣人群可以支付场地费后拥有自己的主题农场,种植农作物。农户提供技术与经验支持,对城市居民进行种植指导。收获的农作物可被消费者带走,或设立代售点,利润由消费者和农户共享。
运营模式图
组织模式方面,农户、企业、政府多方主体都参与其中。农户成为乡村课堂的老师,为城市居民提供经验支持。设计企业负责程序开发企业负责研发运营相关APP,线上线下联动,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地休闲体验。
组织模式图
2.模块化设计
采用模块化设计,现场组装建造,便于施工建造,提升建筑的适应性、耐久性和集成化程度,有利于提升田园综合体的可复制性。模块根据功能共划分为两种。大模块面积约113平方米,用作剧场、展览体验以及餐饮等大型开敞空间;小模块面积约28平方米,用于民宿、小型教室以及办公等小型封闭空间。
大小圆形模块均可等分为扇形模块,因空间需要,楼板之间存在交叉重叠情况,两个交叉楼板和扇形模块采用螺栓连接,eps侧墙采用预制出类T型或者交叉型的组合构件进行连接,整个建设过程均可工厂预制,现场组装,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便于后期根据客流量对各个模块数量进行增减。
模块化设计图
3. 多专业联合解决低碳技术方面的难题
联合建工、暖通等专业,探索田园综合体在低碳技术方面的可能性。
绿色低碳循环与全生命周期方面,采用装配式建造,适度模数化设计与工厂化预制,从策划到设计,从建造到运营,再到回收全生命考量实现绿色低碳循环。
智慧体系搭建与科技应用方面,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作为绿色全周期的有力支撑,建立基于BIM的建筑运营维护管理系统平台。提高建筑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使用者对便利性的需求。
非常荣幸能获得园冶杯乡村振兴国际联合毕业设计一等奖,这代表了评委老师们对我们努力的认可与赞许。感谢老师们在竞赛过程中对我们的悉心指导,及帮助我们不断修改完善最终方案。我们小组成员以后会继续努力,用所学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奖 项:第二届乡村振兴联合毕业设计一等奖
参赛全攻略→第十四届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4月20日启动!
关于开展第十四届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活动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