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的相对主义诡辩论:佛教的八不模式;释迦牟尼曾残害死很多人
作者:飞金
来源:泉水叮咚网易博客
飞金先生揭露佛教批判常见的目的是为了“唯佛独尊”
佛教哲学批判“常见”,这是不是说它不执著“常见”?
佛教唯心主义大师一向有一个否定的思维模式,用以否定“常见”和“断见”。
这个否定模式被中观派的龙树发展为“八不模式”,即《中论》开宗明义所申述的:“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在《中论》作者看来,这四对矛盾包摄了经验世界的一切矛盾。否定这四对矛盾意味着否定经验世界的一切矛盾。
否定的目的在于描述一个“大乘佛教式”的超验世界,也就是龙树所命名的“实相”。
实相本身是“寂灭无戏论”。“寂灭”是实相超验的本体;“无戏论”是指对实相的种种描述,如言生灭、常断、一异、来去,或说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等等。这些描述,对实相说来,犹如隔靴搔痒,抓不到是处。所以,实相又称为“寂灭相”、“涅槃”、“中道”。龙树最后作彻底的否定说,实相、寂灭相、涅槃、中道、或其他名称仍然是为了方便人们从经验世界的认识过渡到超验世界的认识而假设的;如果执以为真实,那又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或问:“实相”或“涅槃”究竟是一种什么境界?从上述的否定模式中似乎难以找到答案,但从大乘经典中似可获得有关的“信息”。
大乘经典大多数从正面或肯定模式来表述,例如比较典型的《涅槃经》,它描述“涅槃”境界具有“四德”,即:常、乐、我、净。“我者即是佛义,常者是法身义,乐者是涅槃义,净者是法义”。又说,“若法是实、是真、是主、是依,性不变易,是名为我。
四德的核心意义是“常”和“我”,这反映经典的唯心主义作者要建立一个永恒不灭的实在的意图,是再清楚不过了。所以是一种变相的"长生不死"虚妄想法
可见,对实相、涅槃这种超验境界的表述,大乘佛教哲学家不管使用什么方式,否定模式也好,肯定模式也好,万变不离其宗,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大乘哲学化的超验实在——另一种形式的“常见”。所以,我们说,佛教哲学是前门批一种“常见”,后门执另一种“常见”。它用这种拐弯抹角的"智慧"来否定道家主张的现实的"长生不死",以显示自己的"高明".
两种常见,形式上不同,实质上一样。说得确切点,由于自身世界观的局限,佛教哲学对外道邪见,包括断常二见的批判,根本无法在哲学上做到彻底合理,令人信服,而只能是一种极端的相对主义诡辩论。
释迦牟尼曾残害死很多人
佛教要人厌恶人世,把人生之苦说得无以复加,《正法念经》说人生有十六苦,《五王经》减了一半,还剩有八苦。
佛为五王说法云,人生在世,常有无量众苦切身,今粗为汝等略说八苦。
八苦中第一是生苦,何谓生苦,说是人死之时,不知精神趣向何道,未得生处,普受中阴之形(此生已完毕,后生未开始,中间阶段所受之形,称为中阴,
佛教俱舍宗认为有中阴,佛教成实宗认为无中阴,大乘宗认为有无不定,极善极恶之人无中阴,死后立受果报,其余的人都有中阴。
可见,对待这个问题,佛教的各宗派又开始互相撕咬!说白了,全是凭空瞎揣,毫无根据,佛教说话,大体如此。
到三七日父母和合,便来受胎,违背现代科学胡乱编造说:一七日如薄酪,二七日如稠酪,三七日如凝酥,四七日如肉团,五七日肉疱成就,巧风入腹吹其身体,六情(眼耳鼻舌身意)开张,在母腹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母啖一杯热食,灌其身体如入镬汤,母饮一杯冷水,亦如寒冰切身,母饱之时,迫迮身体痛不可言,母饥之时,腹中了了,亦如倒悬,受苦无量。至其满月欲生之时,头向产门,剧如两石峡山,欲生之时,母危父怖,生堕草上,身体细软,草触其身如履刀剑,忽然失声大呼。此是苦否?诸人咸言,此是大苦。
把母胎描写成地狱,无非想说明人生一开始就不离苦趣。
佛为教人厌弃身世,《四分律》中记这样一段故事:说是佛在婆求园教诸比丘修不净观,诸比丘修习既久,极端厌恶生活,难受得象毒蛇缠在颈上,有些比丘发愿求死,或用刀自杀,或服毒药,或互相杀害,有一比丘向名叫鹿杖梵志的婆罗门外道请求说,请你杀死我,我送给你衣钵,外道即举刀杀死比丘。有人称赞外道说,很好很好,你得大福了!既度脱沙门,又得到他们的财物。外道接连杀死请求杀身的六十个比丘。半个月后,佛升座为众人讲戒律,不见了许多听众,问阿难,才知道修不净观发生流弊,改令诸比丘修特胜观。
所谓特胜观,就是数息观,数呼吸次数,借以停止心想散乱。佛亲自任教师,由于教法错误,六七十人因此惨死!!
被称为无限神通的佛并不知道眼前已经发生的事情,阿难等大弟于熟视无睹,不看作流弊,佛不问就不说。如果几个月不升座,大概学生要死去大半,佛教设教的根本目的在于灭绝,特别强调苦谛,以便信徒们乐于接受灭谛。
修不净观虽然发生流弊,但与教义并无乖背,只要改修个什么观,就算纠正错误,枉死的六七十人是受骗者,也是虔诚的宗教信仰者。
凡是虔诚凡是虔诚的信仰者,一定是受骗者,受骗的浅深与信仰的浅深是一致的。宗教信仰者受骗既深,为了妄想获得善报,可以死而无悔或至死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