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家之言:吕洞宾仙法不是打坐入静?

太乙玄门 2021-08-07

文/月足明

编辑:太乙小编

推荐者:存真(太乙玄门道友


在上一篇文章《吕洞宾仙法不是男女双修术》中,月足明用吕仙诗词论证吕仙的仙法并不是泥水丹法。对于一般道友来说,那篇文章支持的多反对的少。这次要写的是《吕洞宾仙法不是打坐入静》,我想会反对的多支持的少。我写文章并不是要多少人支持,更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以经典和可考文物为依据,澄清一些修真界内和道门内被误解了很久的内容,从而为一小部分对于仙道古法和长生术感兴趣的道友提供明理的线索。能有一人因我的文章启发最终跨进太乙玄门,心愿足矣。
对于吕仙诗词,他的“捉得金晶固命基,日魂东畔月华西”的《绝句》和“周行独力出群伦,默默昏昏亘古存”的七言律诗一百零七,是没有任何争议的,是道门内都一致认可的吕仙仙法的诗词。我们就用这一部分都认可的吕仙诗词来论证观点。
无静坐
首先吕仙的诗词中根本就没有说过打坐入静这种修法,这可能让很多没有仔细研读过吕仙诗词的道友惊讶。在我提到的吕仙诗词中,有“坐”字出现的句子总共就有以下几句:
水飞石上迸如雪,立地看天坐地吟。。。
金阙内藏玄谷子,玉池中坐太和官。。。
玄门帝子坐中央,得算明长感玉皇。。。
九曲江边坐卧看,一条长路入天端。。。
不知谁是亏忠孝,携个人头入坐中。。。
其中和打坐有可能有关的其实就两句“水飞石上迸如雪,立地看天坐地吟”和“九曲江边坐卧看,一条长路入天端”这两句。“九曲江边坐卧看”说的是一个“看”字,看的方式可以是“坐”和“卧”,并没有说打坐入静这样的功法。“立地看天坐地吟”,“坐地”是有“吟”的,而且在“坐地”之前有“立地看天”,当然也不是打坐入静。


在《绝句》中第一句就是“捉得金晶固命基,日魂东畔月华西”,这一句也被隐芝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引述,相关诗句还被隐芝先生“奉为圭臬”。从这句诗中可以知道,固命基的金晶要捉才能得,也就是有动作,而且要用手。“闲来掉臂入天门,拂袂徐徐撮彩云”,“徐徐撮”当然是某种动作了。“眉藏火电非他说,手种金莲不自夸”,清楚的说明金莲要用手种。当然,此处“金莲”也是比喻,也叫秋莲、金花等。当然,还有“微微笑处机关转,拂拂行时户牖开。”有心的道友可以细读吕仙诗词,从中思索。
用《道德经》中的话就是“专气致柔”,此处“专”是“抟”的通假字,也就是“抟气致柔”。“抟”当然是个动作。这个是《黄庭经》中重点讲述的核心,我就不引用了。用《西游记》里的话说,就是“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此“持斧断枯藤”之喻,君能知否?
除了上面这种拂和搓的动作,还有另外一类。比如,“庞眉斗竖恶精神,万里腾空一踊身”,“腾空一踊身”显然是整个身体的动作。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呢,“颠倒五行凭匠手,不逢匠手莫施为”,就是为了“颠倒五行”。《周易参同契》中的话就是“易行周流,屈伸反覆。”《道德经》中的话就是“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屈伸才能成躬,高下换位才能颠倒。“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孙悟空的筋斗云,吕仙也是会的。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庄子》中也有对应的描述,由于是采用直白的说明式笔法写的,我不能引用,但是会在将来的文章中给与提示。
隐芝先生的文章中提到“张紫阳对孙行者弯腰控背”,机敏者会知此是隐芝先生提示的线索,而蒙蔽者只看到了是非,“弯腰控背”犹张躬欤。“能于日用颠倒求,大地尘沙尽成宝”,此般颠倒功夫,张真人当然也是会的。况且金击子还做了进一步的提示:“仙学要阴阳反覆(金击子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写),五行颠倒。”
“亦无得失亦无言,动即施功静即眠”,“动即施功”,岂不是很清楚。
在《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叙述上古真人时说:“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提挈天地,把握阴阳”,无论“提掣”还是“把握”,都是动作,因为仙道古法就是如此。
当然,既然提到动作,也不要想当然的认为仙道古法就是一般古代的导引术。那是养生法,不是仙法。
各有价值
静坐的修行方式其实后世丹经里讲述的,像《道德经》《黄庭经》《周易参同契》《吕仙诗词》根本就没有讲述过打坐入静的修行方式。我澄清这些内容,是为了让一小部分对长生术有追求的道友看清方向,不是为了要否定静坐这种修行方式。其实毕竟有缘修习古法的道友是极小一部分人,对于大部分道友来说,静坐还是最合适的途径。仙道密码还会出一篇文章追溯华夏文化里盘腿打坐的渊源。
最后留诗一首供有心人揣摩,不要因为你上小学时就能背的滚瓜烂熟就看轻了。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