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可学论;被传说成仙的上古诸医:玉子、马鸣生、徐福、马师皇、沈羲
神仙可学论
《洪范》通过寿、富、康宁、好德、善终等五福,劝导人心向善。 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寿”,人不但要延长年命,还要达到“期 颐”,即百岁以上的寿命。天地之间以此为享受美好幸福之最,况 且神仙度世长年永无止境呢?然而长生之庆少有相同的伴侣。 揣度当代之人却忽视长生而不崇尚养生,为什么呢?请让我们粗 略地议论一下,从一个普通人的智慧以至于庶民百姓,与自然界 其他的胎卵湿化同样是自生自灭,它们的智慧就不及人类,而当 人们听说修道可长生,都会相视而笑。中智以上的人为名誉教条 所检束,区区以三纲五常为座右铭,没有闲暇时学道的,然而能做 到若存若亡,时而出世时而入世,也能挺然自立,束身自修,而且 又不使人世常情埋没。
只以修炼为务的,千万人之中或许有一人 罢了,而又运行起来严密,得到它也不容易,所以举世俗人罕见有 如此做功的,实在可悲啊!往昔桑矫询问涓子说自古人们有生 都有死,又说还有仙人,这是为什么呢?”涓子说:“两者都有。”之 所以说两者都有的原因,这里面的道理很深奥啊!只要是存在着 道理,那么说来,神仙是可以学到的。嵇康说神仙特别授受异气, 禀于自然,如果依赖积年学习,要想达到这种地步,未必能够达到 目的;也有不经修炼学习就能成仙的,那还是因为禀受先天异常的气质;也有必须期待学习而后成功的,那是因为脚踏实地,功业 充实;也有尽心修学而又不能得到的,那是因为当初勤恳后来懒 惰,虽然虔诚却有始无终。三方面各有它的原因,不可以一概而 论。人生天地之间,明显的与其他物种不同,有感则应,激发则 通,所以有耿恭立刀,平地泉涌;李广射箭,伏石饮羽的故事。他 们只是瞬间的专心精诚,击触伤损的尚且是土块石头,感应的却 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况且修道炼丹的著作很久就有了,只是人们 不去潜心运用它,如果潜心运用则不死之品阶就会很快达到。
太上为神明最高宗主,独自化生在恍惚杳冥之先,高居紫微 之上,阴佑亿兆万物,品物成亨。《诗》上称为上帝照临众生, 《书》上说:天监孔明,行善报福,淫恶降祸,不差毫分。然而迷惑 愚顽之徒,怎么能够揣测它的根源,他们只是日常使用却不明白, 背本向末,所以说远离仙道的有七个方面,而接近仙道的也有七 个方面。当今之人未能窥测玄妙之门,洞达幽深隐奥,只是等同 看待一切事物,以泯灭为真实,以生成为假幻,只是把握着看得见 摸得着的东西,即是说能取到的是性,所行为的是形体。甘愿至 死守护着这个常理,难道不明白乾坤为《易》学中蕴藏的基本观 点,乾坤毁坏就再也见不到《易》了。形气为性情的元府,形气败 伤则性情就没地方保存,性情无所存留,对于我来说还会有什么 呢?这是远离仙道的一个方面。
其次说仙人必有局限性,竟然归于沦丧堕落的弊端,这些言 论是头脑发昏,失于智慧明辨,随便地听信诬陷之词,怎能知道安 然独处的原因是起自内心寂静虚空无物,积虚即刻滋生精神,精 神专用就可以孕育元气,元气凝集并且逐渐显著,日积月累显著 就会积气成形,形体树立精神内居就成为人了。所以说精气神任其流行逃遁就会死亡,反其根源就能成仙。所以古人说:招致真 元以修炼形体,形体清纯就与元气相合。内含道德以炼养元气, 元气清纯就会与元神相合,肌体又与道德冥合,就叫做得道,大道 本来是没有边际的,神仙岂能会有穷尽吗?举凡世人大都迷惑, 始终不能觉悟,这是远离仙道的第二个方面。
其次一种,勉强把存与亡作为一个整体说教,又错误地把前 人的认识作为觉悟真道的资本。把形骸败散作为一个阶段,又去 营造体魄使之重生为修养之运用,于是把当下厌恶见到现有的体 质,去营谋将来获得再生的躯体,怎能知道如何进人造化的洪炉, 又如何凭借阴阳的鼓风扇火,铸冶烧炼。有何办法使游魂革迁别 居它器,精神转化归于异体,智慧或愚昧离开先前躯体,这样无异 于飞鸟化为游鱼,游鱼又化为飞鸟,各自依照自己的需要而行,但 是两者又各不了解对方而无法相通,自己的形体变化尚且还没弄 明白,更何况死后再造重生,的确是可悲啊!然而人们却不觉得 可悲,这是远离仙道的三个方面。
其次,以仕途官位作为平生得意之事,以功名富贵作为不朽 的事业,把嗜好声色,丰衣厚味以及聚敛财货做为安享生活的长 久策略,给后代子孙积累财富,创造家业看作是长远的眼光。他 们怎能知道,世间事物,都是盛极必衰,位高必危,得到必失,圆满 必亏的道理。这些世俗之人的观点,已深根固蒂,都乐此而不疲, 把清静自然、虚心待物置之度外,又怎能以恬淡、仁义、博爱、养 生、致中、和谐、率性、通达、真诚为处世规则呢?这是远离仙道的 第四个方面。
其次,身体强健,事业兴盛之时被人情恩爱所束缚,身体疲惫 头发斑白之后才盟发长生的愿望,虽然有修养学道的心情,然而 损伤亏残尚未培补,如果不粉碎消除沉积陋习的性情嗜好,只是 做些徒有其表的虚假装饰,无异于是窃取修道的虚名,自欺欺人, 实际是背离了契合修真的思想,如果不消除死亡的簿籍,就不可 能进人仙道的名录。人生如梦,岁月荏苒,人生大限很快就要到 了,不要等到即将谢世而又埋怨归咎于神明不佑,这是远离仙道 的第五个方面。
其次,听说修炼大丹可以羽化飞升,服食药物可以延年益寿, 这时才急切地留心炉火修炼,精心地寻求药草延年之方。药物屡 次空费在五金八石的烧炼上,药物的运用也难以促进三关的通 透,更不明白金液还丹需要由明师传授真诀,仙草玉芝必然有道 炁滋养,不去探究根本原因,而专心谋取事物的枝叶,始终无所成 就,又只好说是古人欺骗我们,这是远离仙道的第六个方面。
其次,身躯栖息修道之门,内心溺爱尘俗美境,言行违背道门 科范禁戒,静室之中看不到修养习炼之时,外人称赞其有清静的 美誉,而内心却隐藏着奸恶邪僻,世俗之人或许易被欺骗,而神明 是不可迷惑的。这是远离仙道的第七个方面。
如果内心的确嗜好沉静虚无,性情上崇尚清心寡欲,不祈求 荣化富贵,不是争强好胜自高自大之辈,没有声色邪僻的欲念,而 是匡正身心防止是非邪恶的扰乱,体会至大的仁爱,内含至虚至 静,超脱于世俗情欲之上,使凡躯栖息于仙真的门路,胸怀大道, 虚心无为,这样的行为是接近仙道的一个方面。
其次,志念高远,犹如古人淳厚朴实的风范,专心诚意,实践 修养的道行,知道荣华富贵如浮云泡影,并不为此寄托幻想,只是 忽视或抛弃而不再回顾,知道声色能戕伐性情,捐除它而不再索 取,剪除阴恶邪僻,培植善念阴德,惩戒愤怒,抑止嗜欲,对于诬毁 和荣誉都一样淡泊,身处山林,清静无为,修真养性,这是走近仙 道的第二个方面。
其次,身居仕途享受俸禄,而又仰慕仙真,心系道德之乡,侍 奉君长尽以忠孝,对下民讲以仁义,对自己刻薄予他人丰厚,心存 仁德恭俭,慈爱和平,救济困苦,广施博爱,身处混浊而内含澄清, 潜行密修,好生恶死,这是走近仙道的第三个方面。
其次,虽然身处简陋破旧的房屋,但是内心洒脱,甘于淡泊, 甘心低贱,乐于贫穷,怀抱经国济民的志向,泛溢出来而似有若 无;洞悉古今的学问,看起来空旷得如同虚无一般。封爵而不依 从,俸禄却不领受,他实际是崇尚方外的生活,恬淡的原因是以摄 生作为他人生的目标,这是走近仙道的第四个方面。
其次,禀赋着智慧颖悟的心志,包含着峻秀挺拔的节操,奋勇 前进,无私无欲,可抵挡谋略超群、精巧锐利的军队,只要攻打就 没有对手,一战就能胜利,然后就可以清静以安身立命,和平以保 精养神,最终达到仙真之路,这是走近仙道的第五个方面。
其次,慎终追远,反省内察,洗心革面,改过自新,虽然失误于 少壮之时,但是又希望悔过收心于暮年。以功补过,过无则功自 全;以正易邪,邪祛而正自在。即使生活坎坷也不能改变他的操 守,环境喧闹也不能扰乱他的情志。惟精惟微,一丝不苟,积少成 多,这是走近仙道的第六个方面。
其次,至忠至孝,至贞至廉,遵守经典的教诲,不待师授而自 然觉悟。如同古人比干被刨心却不会死亡,惠风溺水却又能重 生,另外伯夷、叔齐、曾参,以孝闻名,人们都知道他们已经没有 了,然而大道却让他们永存,如此这些古圣先贤,全都进升到仙人 的品阶,这叫做隐景潜化,死而不亡。这样的例子,自然是走近仙道的第七个方面。
放弃以上七种远离仙道的方面,取得这样七种走近仙道的方面,这无异于拯危救难,使他们走出陷落的泥潭之中,消除祸患, 让车驾乘载径至洞天福地,这样才可以同行于神仙之路。从此以 后,真正认识本元生命的所在,明白真元正气的缘由。致虚静笃, 凝神淡泊,怡养心性,吐故纳新,和气育神,早备保命定性的良药, 以匡正培补身体的机能,使表里兼济,形神俱超,虽然是尚未腾跃 飞升,而自己已经感到必然会挥动翅膀飞腾在云霄之上了。大道 无为自然,无形无象,然而人有情志有性格,所以说人若能够一心 向道,大道也一样会关注人,道是不会辜负人的,人却常常辜负大 道,这句话是很深奥的啊!世俗之人认为道体玄妙虚无,大道以 无为贵,以有为贱,人们的本性气质意识就会取用“有”的方面, 而抛弃“无”的东西。又怎能明白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有”从“无” 中生出,“无”因“有”而明,有无混然同体,把握有无的变化,然后 才能达到目的。所以说:太虚空寂,玄远寥廓,是大道没有形象的 形象;阴阳两仪,天地三光,是大道有形象的形象。如果只是认为 虚极为妙,就不应该有吐纳元气,流行阴阳,生育天地,运行日月 的存在,所以就有“有”以“无”为用,“无”以“有”为资的说法。
所以天地覆载长存,仙真圣贤不会泯灭,为此古人说为了生命的 存在,万物的生长发育是天地的最大美德。所以我们看到宇宙的 广大无垠,万物的繁茂众多,都是为了我们人类而存在的,如果烟 散烟灭,何异于天倾地陷。他们枉然明白,而非我所有,所以说: 死亡大都是天灾和人祸的残害,谁又能做到消除那些残害,振拂 衣衫断绝尘俗,独自与大道为友呢?大道岂能远离而去,如此一 来我看是将要得道了。极致的虚无蕴藏着玄妙,只等待有感应就会灵真,如同是金 玉内含响声,只等待敲击就会和鸣,所以说豁开方寸之地,用来契 合空虚,空虚就清静,凭借极其静止就会积成动感,有动感就通 达,通达则宇宙泰定,天光发明,外形和内性相为资生,没有开始 却有终极。况且人的禀受形体和天地相似,五脏六腑关节四肢, 都有神明居住,各处均有主管守护,形体存在神明就生存,形体废 弃神明就消失,有神则生,无神则死,所以说要舍弃死的方面而取 得生的内涵。如果讽诵太上的金书,研修洞真的玉章,凝集太乙 于降宫,排列三元于紫房,吮吸日月的精华,登临七元之灵纲,道 体完备功德圆满,就不再需要用珍贵美好之物修炼大还丹药而飞 升轻举了。
这都是从凡俗之躯而修为仙圣之体,再自仙圣之体而 到达真人之域,元真又与大道相合就称为神人,神人既能存在也 能消亡,能隐能显,能表露为超出造化和天机的迹象,进人到霄汉 广漠的地方。不用心思而明慧鉴察,没有羽翼而自由翱翔,在灿 烂的云霞客舍里嬉戏,在景色秀丽的羽饰中晏饮。历次劫数都如 常欢快而且没有终极,寿命等同太虚而不可限量,这种道术分布 在金质的简册,怎能轻易宣扬它的隐秘和奥妙呢?爱好学习的人 应该开启玉牒的封箧而探究其中的秘旨。还有儒墨所宗忠孝慈 爱,仙家崇尚王侯有庆兆民赖之,福泽关系祖先,而又流行子孙。 伏羲、黄帝以来,广成子、赤松子、丁令威、安期生等等这些仙真之 人,哪个朝代没有呢?远古都记载在竹简帛书上,近代都间接地 有闻有见,古今得道的都很清楚明白,如果这些神仙通过学习可 以达到,如此光明显耀,但凡百姓、士人、君子,何不为此而勉励自 己呢?
玉子,姓韦,名震,是南郡人。年轻时爱好学习各种经书,周幽王征召他不出来。于是叹息说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过一天就 少一天,离生命反而越远,离死亡越近。而且人们只知道贪求富 贵,不懂得保养性命,元气竭绝生命终结就会死亡。即使位列王侯,金玉堆积如山,对于最终与灰土为伍又有什么益处呢? 只有 成为神仙,长享世上,才可以无穷无尽。”于是他便拜长桑子为师, 把老师的养生方法全都学来,之后自己又创造一家之法,撰写道 书一百多篇。他追求的是最上乘的修养之道,而且还精通五行的 本义,研究至深奥微妙的地方,用来养性治病,消灾散祸。传说, 他能兴起大风,刮倒房屋,折断树木。还能作雷电,兴云布雨。能 用普通的木瓦石头立刻变化为六畜龙虎之类的动物,能分形变化 为百千万人,能徒步从大江大海上行走。若口中含水喷出,都能 变为珍珠美玉,而这些珠玉不再变回原来之物。有时候闭气不呼 吸,抬他不起,推他不动,弯他不屈,伸他不直,一直等到几十天或 上百天,他才起来。 每次和弟子们行走,把泥丸做成马形,每人一 个,让他们闭目,顷刻间就成了大马,骑上它可以日行千里。又能 吐出五色气,高起几丈。看见有鸟飞过,手指即坠。往深潭中投 下一符,招呼鱼鳖之类,都来上岸。也能让众弟子看到千里以外 的东西,但不能长久。在他务魁时,用器皿盛水,放在两肘之间, 用口一嘘,水上立刻就有红光,辉耀一丈高,用这水来治病。病灶 在内部的就喝下它,病灶在外的就直接用水清洗,都会马上痊愈。 后来到崆峒山中合炼丹药,白日飞升,成仙而去。
马鸣生,齐国临淄人
原本姓和,字君贤,?年轻时做过县城的小吏,一次因追捕盗贼受伤,险些丧命,幸亏遇到一个道士用神药相救,这才保住性命。从这之后,马鸣生便辞去官职追随道士,最初只是想学习一些治疗伤病的医术,后来时间长了,发现道士原来有长生不死之术,这才一心长久追随。
马鸣生身背书箱,跟着道士云游四海。向西到过女几山,向北到过玄丘山,向南到过泸江之滨,周游天下,勤苦备尝,终于得到太清神丹经三卷相授。于是马鸣生辞别师父,入深山修炼神丹。丹成之后,因为不愿意即刻升天,便祗服用了半剂,成为地仙。
马鸣生在一个地方住不过三年,便要更易住处,所以无人知道他是仙人,他架屋建舍,雇请仆从,出门则乘车驾马,与常人一般无二。马鸣生如此辗转人间五百余年,很多人认识他,奇怪他为何一直不衰老。后来马鸣生才修炼大丹,白日升天而去。
徐福,字君房,不知道是哪里的人。秦始皇时,大宛国中有很 多因冤枉而死的人。经常有鸟衔草,覆盖在死人的面部,死去的 人都很快又活过来了。地方官员奏报给秦始皇,始皇派使者拿着 这种草,又去请教住在北郭的鬼谷先生,先生说:“这是东海中祖 洲岛上,吃了不会死亡的仙草,生长在琼田之中;另外一个名称叫 养神芝,它的叶子像是菰,但不是丛生的,一棵就可以使上千人复 活。”秦始皇认为这种草可以找到,于是便派遣徐福带领童男童女 各三千人,乘坐楼船进入东海,寻找祖洲,没有再回来,后来也不 知道结果了。
等到沈羲得道之后,黄老派遣徐福作为使者,乘着白虎车,度世君司马生乘着龙车,侍郎薄延之乘着白鹿车,都来迎接沈羲而 去,从此以后人们才知道徐福得道成仙了。在唐朝开元年间,有 位仕人,得了半身干枯肌肤发黑的病,御医张尚容等人都不能治 疗。病人对他全族的人说:“我的身体已经是这样了,还能活多久 呢?”听人说大海之中有神仙,正好到那里寻求仙方,就能治好这 病。宗氏族人留他不住,于是让他和仆人一同,带着粮食到登州 大海边,遇到一条空船,就带上他们拿的东西,挂上帆随风行驶, 大概走了十多天,靠近一座孤岛,岛上有几百人,好像都在那里祭 祀朝拜的样子。不一会儿船已到岸,岸边有妇人在洗药物,于是 便询问妇人,他们都在干什么?妇人指着说:“中间坐在床榻之 上,须鬓斑白的,就是徐君。”又问她徐君是谁,妇人回答说:“你 知道秦始皇时有位徐福吗?”回说:“知道。”这就是他。很快,大 家都散去了。仕人便登岸去谒见徐福,把前因后果都说明了,请 求帮他治病。徐福说你的病遇到我就会好的。”开始用美味可 口的食物给他吃,那些器物都很精巧,仕人还嫌太小气了,徐福 说:“你能吃完,我再上饭,只是恐怕吃不完的。”仕人接连吃下 去,好像几个小碗就吃饱了,而且饮酒也是一个小酒杯盛酒,一直 饮酒致醉。第二天,徐福让他吃下几丸黑色的药,吃下不久就拉 出几升黑汁,他的疾病也就好了。仕人请求住下来侍奉他,徐福 说你有禄位,不宜在此久留,我一定助你东风送行,不要发愁回 去的路途遥远。”又给他一袋黄色的药物,说:“这种药可以治疗 所有的病人。你回去遇到生病的人,可以按量给他们服用。”仕人返回,几天时间就到了登州。把得到药物的事情上奏皇上。当时 玄宗就让生病的人服下,病人都治好了。
马师皇是黄帝时的马医。他熟悉马的形体结构,能使马起死回生,经他治过的马,没有不痊愈的。后来,有龙从天而降,向马师皇垂着耳朵,张着大口。马师皇说:“这条龙有病,知道我能治好它。”于是,马师皇对龙的下唇内侧进行针灸,又用甘草熬汤让龙喝下,很快就治好了龙的病。后来,屡屡有龙下来,请求马师皇治病。一天早上,有条病愈的龙载着师皇游向天宇。马师皇主管医马,厩内无病残马匹。精湛医术惊群龙,救死扶伤兼异类。灵龙有心报恩德,收敛鳞甲供驾驭。奋力腾跃入云霄,美名长存留芳菲。 沈羲
沈羲是吴郡人(浙江湖州德清武康人氏),听说蜀地乃有道之人聚居之地,便来此求仙问道。他生性善良忠厚,没有学到炼丹求仙的方法,只学到了医治百病的本领。有了治病的本领之后,沈羲便一心一意地为老百姓治病,但是他自己不晓得服食仙丹妙药。百姓对他的做法感恩戴德,在当地传为佳话。这件事很快被上天知道了,天神甚为沈羲的义举而感动,于是便决定使沈羲得道成仙。
一天,沈羲与妻子贾氏坐着车,前往儿媳卓孔宁家,正走在路上,忽然看到前方大路上车尘滚滚。沈羲大吃一惊,忙仔细观瞧,只见道旁停着三驾车,令人惊奇的是,驾车的尽是奇怪的动物:白鹿、青龙和白虎各驾一车。每辆车后面都有数十名侍从,骑着高头大马,身穿红色衣服,手持仪仗,腰挎宝剑,威风凛凛,再配上异兽驾的车,在大道上可谓是神气十足。及双方相遇,对方车队中走下一人,来到沈羲面前,问道:“请问你见到沈道士没有?”沈羲被这句没头没脑的话问愣了,说:“不知谁是沈道士呀。”那人说:“是沈羲。”沈羲更是惊愕万分,他想不出自己不认识对方,对方何以知道自己的名字,他答道:“我就是沈羲,请问你找我有什么事?”对方向沈羲微微一笑,说:“沈羲,你长期以来诚心为百姓治病,为保障百姓的健康立了大功,同时你心中一直想要求仙访道,你的行动感动了天神。我们考察了从你幼年到现在的所有表现,没有发现你有任何过失。你命中注定寿命不长,而且不久即将死去。黄帝和太上老君很怜悯你,今番特意要我们下到凡间迎接你成仙。你看,那乘白鹿车的,是侍郎薄延;那位乘青龙车的,是专门管超度凡人使之成仙的司马生;那位乘白虎车的,是迎宾使者徐福。”沈羲听到这里,激动得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他万万没有想到神仙会主动请他得道升天。
这时,从三辆车上走下三位仙人,即薄延、司马生和徐福,他们身穿由鸟的羽毛编织的衣服,手执符节,来到沈羲面前。他们递给沈羲一块白玉板,上面有青玉划分的界限和用红玉书写的文字。沈羲赶忙跪倒叩头,感谢仙人赐福,他接过玉板一看,上面写的字他一个也不认识。仙人对沈羲说:“奉天神旨意,现拜你为碧落侍郎,你从此将主管吴越之地百姓的生死。”言罢,仙人便把沈羲和夫人贾氏迎上车,升天而去。这一幕情景,在田地里耕种的人们看得一清二楚,大家都莫名其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正当他们望着远去的仙人发愣时,一阵浓雾瞬间将他们吞没了。后来,浓雾散去,人们发现自己已到了一处陌生的地方。茫然间,有人看见稻田里有耕牛正在吃草,再一细看,牛原来是沈羲家的,于是急忙跑到他家去报信。沈羲的家人及弟子听后大惊失色,认为一定是妖魔鬼怪将沈羲拐跑了,藏在了山谷里,于是所有的人都去寻找沈羲,在附近百里之内的范围里仔细搜寻了一遍,结果是一无所获。
光阴荏苒,一晃四百年过去了,得道成仙的沈羲忽然回到家乡寻找自己的后代。经过一番推寻,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叫沈怀喜的,是他不知隔了多少代的后裔。沈怀喜告诉沈羲:“我听我的祖辈告诉我,说沈家有一位祖先得道成仙,升天去了。可是他们谁也未见祖先的模样,不想今天我有幸遇到仙祖还家。”沈羲找到了后代,也是十分高兴,他在怀喜家住了数十天,把当时升天后的情景细说了一遍。原来那天到达天宫后,沈羲被告知暂不能见天尊,只能先拜见太上老君。他来到老君的住处,只见老君面东而坐,他刚要下跪施礼,老君的侍从连忙告诉他不要惊动老君,让他默默地坐在一旁等候。沈羲坐在那里,举目四望,只见宫殿里云气缭绕,闪烁着五颜六色的光芒,这些绚丽夺目的颜色非常美丽,简直让人无法想象。在宫殿内侍奉的人有好几百人,多为妙龄少女,偶尔可见到几个男童。大殿前庭院深深,甚为广阔,其间生长着挂着珍珠和美玉的树木,金枝玉叶闪耀出夺目的光彩。树间灵草丛生,蓬勃茂盛。云中的苍龙不时盘桓在树间,林中的猛虎时常发出阵阵长啸,它们的出现,使宫殿避去妖邪之气。还有一阵阵清脆的如同铜铁相击的声间悠悠传来,不知源自何物。
在宫殿四周的墙壁上,贴满了许多记载神秘符号的符书,使宫墙闪烁出耀眼的光芒。沈羲看完四周的景致,又端祥起太上老君的形象。只见老君身材魁伟,高约一丈,长发披肩,身穿一件宽大的衣服。他的头及脖项闪出万道金光。这时,有位妙龄少女手托金盘玉杯走到沈羲夫妻面前,说:“这杯子里是神丹,吃了它即可长生不死。”沈羲夫妻各取一勺服下,谢了仙女,仙女又给了他们两粒大如鸡蛋的大枣和五寸厚的肉脯,等他们吃完后,便对沈羲说:“你们先回到地上,继续为百姓治病。你们现在已是得道的仙人了,如果想再上天,就将这道神符挂在竹竿的顶端,届时我会来接你们的。”说罢,仙女交给沈羲一道神符和一张仙方,然后向二人吹了一口仙气,沈羲夫妻仿佛进入了梦乡。待他们醒来,已经到了地上。他们只在天上待了一会儿,地上已过了四百年。从此,沈羲继续尽心尽力给人们治病,许多人拜他为师,学得了治病的本领。
雷公,姓雷名斅,善医,有《至教论》、《药性炮制》二册行世。
《史记·扁鹊传》: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酒,镵石挢引,案抗毒熨。一拔见病之应,因五脏之输,及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瓜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脏,练精易形。《说苑》: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柎。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育膜,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柎。《韩诗外传》:踰跗之为医也,搦木为脑,芷草为躯,吹窍定脑,死而复生。少俞:《古今医统》:少俞,黄帝之臣,俞跗弟也。医术多与兄同。
巫彭:《路史》:黄帝命巫彭,桐君处方,盄饵湔瀚刺治,而人得以尽年。
桐君:《古今医统》:少师桐君,为黄帝臣,识草木金石性味,定三品药物,以为君臣佐使,撰《药性》四卷,及《采药录》,纪其花叶形色,论其相须相反,及立方处治寒热之宜,至今传之不泯。
伯高氏:《古今医统》:伯高氏,黄帝臣,未详其性。佐帝论脉经,穷究义理。
鬼臾区:《古今医统》:鬼臾区,黄帝臣,未详其姓,佐帝发明五行,详论脉经,有问对《难经》,穷尽文理,以为经论,民到今赖之。
苗父:《说苑》: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管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而来者,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古今医统》:苗父上古神医,古祝由科,此其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