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以道全,命以术延--长寿不老的道教不二法门!
秘传--长寿不老的道教不二法门!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庄子《逍遥游》
道教是世界上唯一将长寿作为教义,将实现长寿作为主要修行目的和修行内容的宗教。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逍遥游》中所写的“神人”,其实就是抒发自己对长生不老的憧憬。道家典籍《西升经》更声称“我命在我,不属天地”,这说明道家相信人类可以通过主动的养生来延长自己的寿命。为了实现长生的梦想,历代道家不断探索总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养生文化,并成为我国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人养生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
谈到道家养生,人们会自然联想到“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等形象。道家养生要求人勤于运动,古代道长要想悟道,都要云游参访名山大川。另外,道家养生注重导引法的运用,如现代人很时兴的按摩、足疗、揉腹、针灸、推拿等,都是道家所特有的养生保健方法。
道家养生还非常注重饮食的科学性。道家养生要求食物以素食为主,要做到“食不言,寝不语”,每日食物咀嚼36次,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细嚼慢咽”、”品味当下“,从而保证充分地吸收食物的营养。
一般的养生方法,要么注重健康体魄,如常规的体育锻炼,属于“养形”,要么注重调心,如佛家参禅、瑜伽修炼等,属于“养神”的范畴。只有道家养生独具“形神兼养”的全面养生方法,既注重调身,达到精满、气足,同时也注重养神,静坐,修炼“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境。
一般的功法,大多属于击技类的外家拳,功夫讲究刚猛威武,以克敌制胜为目的;而道家练习的功夫叫内家拳,如太极拳、八段锦等,都是柔和绵软的养生功法,是向内求身心平和统一,对外求天地人三才合一的融合,达到返璞归真的人生境地。
道家认为:人们常违背生命的自然规律,而不是自然抛弃人;人们经常忽视生命,而不是生命抛弃人。由于道家养生功法,依循人体的本性和自然规律,顺应天时地利调养、修息,因此一般都可达到天命,寿命超过100岁者比比皆是。
千百年来,道家养生涌现出很多杰出的养生大家,黄帝、彭祖、姜子牙、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都是道家养生的代表性人物。
肾精——让精、气、神充沛的源泉
(图为日月星石)
“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道家养生文化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人始生,先成精”,“精者,身之本也”,这里的“精”指的可不仅仅是通常所说的生殖之精,它还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推动和调节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功能、使人具备生殖功能的原动力;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动力和功能;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精、气、神无论哪一样出现虚乏,都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精、气、神三者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精能化气,气能生精,精能养神。精气神三者中,精是根本,一个人缺乏了精,自然就缺乏气,缺乏了精与气,自然神也振作不起来,所以才有“精神”之说。只有“精”保持充足,“气”和“神”化生有源,人才会活得神气活现、神采飞扬。可见,在精、气、神三者之中,精是人体的根本,也是养生的根本。
道家养生文化认为“肾藏精”,就是说肾精是人身之精的根本源泉,人体每一处脏腑、气血、骨骼的生成、发育和运行,以及生殖行为,都会消耗肾精。如果肾精充足,就能保证精、气、神三宝充沛,让人体健康长寿;如果肾精亏虚,精、气、神三宝随之虚乏,各种疾病就会随之而来。
衰老一肾精过度消耗的结果
人一过四十,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转向下坡路,进入衰老阶段,道家养生文化认为,衰老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肾精的过度消耗。
肾精为什么会消耗呢?道家养生文化认为,每个人在刚形成胚胎时就已经拥有肾精,无论是在婴儿、儿童、青少年、中年还是老年时期,都必须靠消耗肾精来保证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运动,所以说,肾精被消耗是正常、必要的生理变化。为了不让肾精消耗的太快,人体每天都从饮食中吸取水谷之精来补充肾精,但终究不能改变肾精逐渐减少的趋势,只不过在四十岁之前肾精消耗程度不严重,所以人体各项生理机能都还保持旺盛。
人进入四十岁,就必须对肾精消耗开始关注了。我国经典医籍《黄帝内经》的“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说的就是人在四十岁左右时肾精消耗已经过半,体力、精力都会衰退,并且出现健忘脱发、腰膝酸软、骨质疏松、生殖能力下降等众多退行性病变。道家说“古仙人实精以生,今人失精以死”,意思就是肾精直接关系着生命,如果放任肾精耗损以致枯竭的地步,人的生命之火也就离熄灭不远了。道家认为,“若勤修炼,时时采药,时时裁接,则阴极而能生阳,穷上而能反下,革柔为刚,还老为强矣”,就是说只有及时充养肾精,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各项生理机能的颓势,恢复生命的动力。
充养肾精——寻求长生的“众妙之门”
充养肾精在道家养生文化里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知道道家最崇尚“道”,“道”是世界万物运行的规律,老子在《道德经》里把“道”称作是“众妙之门”,谁要是掌握了“道”,就可以做到无往不利。在道家养生文化里,充养肾精就是“道”,就是寻求长生的“众妙之门”,谁要是能找到让肾精保持充盈的方法,使人身三宝精、气、神长存,谁就能更接近于“长生”的境界。元代道人张三丰说“人得正传,且先积精累气”,就是指出了充养。肾精是养生的根本。
为了充养肾精,古代道家尝试了多种养生方法,其中的存思、气功、导引、吐纳、按摩、静坐、服食药物、太极拳等,都是现代公认有效的保健方法。比如气功,具有养精蓄锐、疏通经络、保健强身、抵抗衰老、延年益寿等保健功能。在道家服食的药物里,鹿茸、海马、淫羊藿、枸杞子等都是现在常用的补精要药,能起到滋养精血、补养元气、调理五脏等疗效,唐代“药王”孙思邈寿数过百,就和他坚持服食枸杞酒等补肾填精药物有很大关系。在日常生活中,道家强调精神内守、清心寡欲、食欲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这在生活节奏紧张的今天更加值得现代人借鉴。
“形以道全,命以术延”,道家认为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延续生命。道教养生文化在宗教的摇篮中发育成长,难免会有“得道成仙”、“长生不死”这样与科学相违背的观点,但它以精、气、神为精髓,充养肾精的养生观念和养生方法,在客观上的确起到了很好的祛病健身、延年益寿效果,英国学者李约瑟也认为其“对科学的重要性是无法估量的”,这不仅是中国医学的骄傲,更是世界传统医学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