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仙迹:华山炼丹炉;这神奇的太乙池竟然在华山!
华山仙迹
华山是道教名山,为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华阴南,属秦岭东段。主峰2154.9米,其雄奇险峻,居五岳之首,自古有“华山天下雄”之誉。华山主要有南峰(落雁峰)、东峰(朝阳峰)、西峰(莲花峰)、北峰(云台峰)、中峰(玉女峰)五峰组成。五峰环耸,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我国古代“华”与“花”字相通,故名华山。
华山作为人们崇敬和祭拜神祀的场所由来已久。据传说,盘古、轩辕黄帝都曾在此居住。后来尧、舜及周武王都曾巡狩华山。早在道教未形成之前,就有许多神仙家于山中隐居修炼,如冯夷、青鸟公、毛女、赤斧、萧史、弄玉等。道教形成后,众多修道之士入山创建道观,隐居修炼。北魏时寇谦之曾入华山修炼,他独居石室,自出采药;北周武帝时道士焦旷曾独居北峰之上,辟谷餐霞,服气炼养;唐代高祖、太宗曾亲临华山拜岳,唐睿宗的女儿金仙公主亦入山修道。传说八仙中的人物汉钟离、吕洞宾等都曾游历过华山或在山中隐居修炼过。最著名的是五代高道陈抟隐居华山四十二年,写下了《指玄篇》、《无极图》等著作,并广收弟子,阐演道义,使道教日益兴盛,并使华山在道教史上的地位更加突出。全真道兴起后,王重阳、贺志真都曾居于山上,广凿岩洞,潜心苦练。
明代是华山道教的鼎盛时期,道士在华山上的宗教活动十分频繁。此时官府也积极配合,在山上山下广建宫观,修筑道路,大开石洞,各处道观香火旺盛,四季云游道士往来不绝。为此,华山的西元洞,被道教称为十大洞天中的第四洞天,名“三元极真洞天”;华山洞为三十六小洞天的第四洞天,名“太极总仙洞天”。华山的道教宫观很多,但由于山上多奇峰峭壁,所以它的的宫观建筑规模较小,而且多依山势而筑,险峻异常,别具风采,让人产生非神仙不能居住的感觉。
华山与中华民族文化自古而来就有着深刻内在的联系,华夏民族之“华夏”两个字,章太炎先生认为就是指华山与夏水,“华夏民族依华山而居”,说明华山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而道教的传播,从“五斗米”教诞生的那一天开始,由汉中经长安,再经这里走向中原,只是一条举足轻重的传播渠道。华山之所以成为道教圣地之一,除了其本身内在的因素外,也许与此有着紧密的联系吧。
华山竟然有个炼丹炉,你知道吗?
八仙究竟是凭空杜撰出来的人物,还是确有其人?
应当说,中国的大部分神灵和印度佛教不同,都不是凭空捏造的,中国的大部分神灵都是以历史人物为依据而产生的,所谓“八仙”自然也不例外。今天小编就来聊聊八仙中铁拐李的故事吧。
华山的南峰与西峰之间,有座小山峰叫孝子峰。因孝子峰顶建有炼丹炉,所以也有人将孝子峰直呼为"炼丹炉"。传说太上老君和八仙中的铁拐李,都曾在此炼过丹。八仙之首"铁拐李"荣升仙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铁拐李是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首——药王。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他姓李,名玄。据说他他是唐玄宗开元至代宗大历之间人,相貌清秀,举止潇洒、不务名利,学道于终南山。某一天他看到《山海经》上有一段记述:“可以精思作合神药者华山、霍山、恒山、嵩山…"于是就从终南山跑到华山来修炼了。
当他见到老君炼丹的炉灶后,非常高兴。心想,老君是我李家先祖,我何不用祖先遗物,在此炼些仙丹呢?
上图左边为铁拐李 右边为太上老君
于是,便把这炼丹炉重新修整一番,炼起丹来。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居然炼出一炉上好的金丹。丹炼好了,装进葫芦,带在身上,除了自己吃外,还到处周济世人。
李玄吃了金丹后,每每静坐,就感到自己的灵魂离了躯壳,逍遥于天地之间。但是,由于内功不够,灵魂离躯壳后,苦不能遨游很远。不过有了这种功夫,心中高兴,他便更加勤于修炼,经常静静地一坐好多天。
有一天,他又要端坐入静,便对他的两个徒弟说:“我这次入静,约得七天才能回来,你们好好看护我的房屋(道家以身躯比作房屋),勿使野物损毁。”说罢便入静去了。
李玄灵魂出了躯壳,在空中飘飘荡荡,忽见一白发老人,从云中走来。李玄赶忙迎了上去,说:“呃!你也会驾云?你姓啥,叫啥,要往哪里去?”老人说:“你看我像谁就是谁,我是从来处而来,向去处而去。”
李玄一时不解其意,端详了半天,总觉得老头很像传世的老君。他这么一转念,老人已知他在想什么,便说:“对了,我就是老子。” 李玄一听,欢喜若狂,忙趴下磕头,随即问道:“太上老君今天去哪座名山洞府,能不能提携弟子观光观光?” 老君说:“王母娘娘邀我赴会。”
李玄心想,瑶池乃王母圣地,我何不走走?便恳求老君带自己去。老君推辞不过,见他如此心切,一时恻隐之心油然而生,便说:“既然要去,我就携你前去,可是要记住,到那里不能出来看。”说罢,把袍袖一招,李玄钻进袍袖里,赴瑶池去了。
会罢,老君要回太清宫去了,路过华山,便把李玄从袖内抖出。李玄千恩万谢,叩别老君。老君说:"你回去没用了,你的房舍全无,回去作何道理?'' 李玄不信,叩头便走,老君只得微微发笑。
却说李玄入静时,嘱咐两个徒弟,好好看护他的"房屋",七天后回来。不料两个徒弟看护到第六天时,家中来人报说:他们的父母病重。这两个徒弟思念父母心切,万分着急,可是师父还没回来,耐着性子再等了一天,看看七天已过,还是不见师父回来,便说:"师父从来没出去过这么多天,这回恐怕不再回来了,不如把师父躯壳焚化了,也免得野物伤损,我等回家也好放心。" 二人商量停当,便把李玄的躯壳焚化了,下山而去。
李玄回到华山,东找西找不见了自己的躯壳,两个徒弟也不见了,感到非常懊恼。这时,老君又来到他的面前说:“不要找了!'房舍'已被你的弟子焚化了。”李玄一听,大哭起来,跪倒在老君面前哀求道:“念我大道未成,‘房舍’已无,如何修真?太上老君慈悲,救救弟子。”
老君说:“你随我来,我给你个‘投胎夺舍’之法,另找个‘房舍’修行吧。” 李玄跟着老君来到山崖下边,见地上躺着一个死去的乞丐。老君说:"你就借这个'房舍'吧。"李玄一看,心中老大不愿意。但见老君刚手一推,喝道:"李玄还不醒来。"
李玄睁开眼,才发现给自己找的房舍不仅相貌丑陋还瘸了一条腿,万分嫌弃。
老君哈哈笑道:“痴人,这个躯壳活着时,为人正派,心地善良,极是友孝,很受乡镇里尊重,虽然相貌丑陋,形体又残,却是个有德之躯。你看看尘世上有多少仪表堂堂的酒囊饭袋,有几个是有德之辈? 样子好看,与修道又有何益,我看这个'房舍'顶好,你借他成道后,天上添一个怪样神仙,不也很好吗?”
“来,你拜我为师,谁问起你,你就说是我的徒弟。莫说地上散仙、三岛神仙,就是三十三天大罗金仙也不敢小看你,谁个能嫌弃你呢?”
李玄急急叩头,拜过尊师,高兴非常。老君给他一个炼丹烧火用的铁铲,叫他拄着拐杖行路。从此,李玄就拄着这根铁拐,到处济世活人,拯厄救难,因为姓李,又拄着个铁拐,人们就亲切地称他“李铁拐”。
上图为手持方便铲、头戴一字巾的道士
后来又有人把他的姓放到中间去了,叫成“铁李拐”。
铁李拐头上绑的那根“扎袜带”和拄的那根铁铲,后来就成了道人们戴的“一字巾”和拿的“方便铲”了。
小伙伴们,听完八仙之首铁拐李的故事,是不是也想马上来华山修炼呢?!是不是也想看看传说中的炼丹炉呢?机会就在眼前,马上就快到一年一度的五一假期了,约上自己的小伙伴们,快快行动起来吧!
这神奇的太乙池竟然在华山!
登过华山小伙伴不知道留意过华山一个神奇的现象没有,在华山南峰顶有一处池畔,终年碧绿,不干涸。
众所周知,南峰是华山最高峰,也是五岳之首,山间松林迤俪数里,杂以桧柏,浓荫匝地。
南峰顶上有老君洞,最高处的岩石上有"真源"两个大字,老君洞北有太上泉,东流涧下,今称"仰天池",因站在池畔,仰望青天若在咫尺而得名。
池为岩石上一然石凹,呈不规则形,深约1米,池水面积约3平方米,水色清澈,略呈绿色。由于池水久旱不涸,雨涝不溢,春夏秋冬,池水始终如一,游人常叹奇异。又因池距太上老君相近,传说太上老君常汲此水炼制金丹,所以又称池为太乙池、太上泉。
别看这池子不大,“神通”可大着哩,在海拔2000余米的峰顶上,而且峰顶主要是坚硬无比的花岗石,池水是从何而来的呢?至今都是一个谜!故又被列为华山十大谜之一。
仰天池畔岩石上题刻琳琅满目,如“太华峰头”、“沐浴日月”、“登峰造极”、“顶天立地”、“袖拂天星”等,而且多出自名家手笔,袁宏道、米友石等都在这儿留有墨迹,书画爱好者可在此一饱眼福。
站池畔南眺,三公山、三凤山一壑之隔,近在眼前,蓝天白云仰在头顶。
唐诗人李白曾在此嗟叹:
此处最高,
呼吸之气可通帝座,
恨不携谢眺惊人句来搔首问青天耳!
明书画家王履也有《南峰绝顶》诗:
搔首问青天,曾闻李谪仙。
顿归贪静客,飞上最高巅。
气吐鸿蒙外,神超太极先。
茅龙如可借,直到五城边。
如果你也对此惊奇、着迷,那就来华山看看这个谜一样的仰天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