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丽江古城记(附:丽江木土司为何对徐霞客“三求三拒”?)
供稿:飞行的书卷
体验:喝一碗浓浓的酥油茶,静享一米阳光下万人空巷的丽江古城
时间:2018年2月21日
简介:丽江大研古城坐落在丽江坝子中部,海拔2416米,始建于南宋末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观赏指数:“宫室之丽,拟于王者”;“雄伟奇丽,甲于滇西”;“坚致精工,无与敌者”。
两个疑问:
1、所谓“北有故宫,南有木府”,为何叫木府?
2、丽江木土司为何对徐霞客“三求三拒”?一是木土司究竟为何要阻止徐霞客北上进藏?徐霞客被木土司所阻,终于没能完成进藏勘察长江源头的壮举,是为徐霞客一生憾事;二是,徐霞客进藏受阻,退而求其次,要求到泸沽湖看看传说中的女儿国,却也被木土司阻止;三是徐霞客再退而求其次,仅要求到石鼓镇一带查看一下金沙江,以证实他长久以来的一个悬疑:长江到底是不是如古籍所记载发源于四川岷江?但这个看来并不遥远且就在木土司控制范围下的石鼓镇,也被木土司无情拒绝了。难道木土司真的是为徐霞客的安全考虑吗?
游走丽江古城:
欲静享古城,
除了恰当的时间运气,
还必须起得比鸡早,
毕竟名气摆在那里呢:
下图就是丽江古城导游图了。
虽然我进古城拍了下来作参考,
不过古城不像以前去过的平遥古城那样四平八稳、整齐规划,
而是自然摆放,所以进去还是容易迷失方向的:
来到一座牌坊前,
很多人看到牌坊上的这几个字估计都忽略了:
这牌坊上写的:“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乃是明末崇祯年间徐霞客游访丽江时,
看到丽江木氏土司府邸——木府后发出的感慨。
大致意思是说:木府像中原皇宫一样华丽,表现出像王者一样所显现出的气派。
可惜木府大部份建筑毁于清末兵火,幸存牌坊毁于文革。
后经三年艰辛备至的努力,使木府再现于世。
为什么会叫木府呢?
据说纳西族原来没有姓,是父子连名制,如阿胡阿烈、阿烈阿甲、阿甲阿得等等。洪武十五年(公元1352年)朱元璋攻入昆明、大理,丽江的纳西族土司阿甲阿得率先归附。朱元璋感其诚,授予世袭土官知府,下辖四州一县,并赐一镌有“诚心报国”4字的金花带。并赐他汉姓为“木”,名“木得”。“木”字是“朱”字去掉一“人”而成,其意为“‘木’乃‘朱’之栋梁”,可见明代皇帝对木氏土司的重视。
木氏土司有姓之后,便也觉得他的子民也应有姓,因为子民们要为木家干活。于是木氏土司在木字上加一撇,代表他们遮阳避雨的毡帽,旁边加上一“口”,代表他们背上的篮子。于是后来也就有了丽江的和、木二姓。《徐霞客游记》有记载:“官姓木,民姓和,无它姓者”。
(尚未开门的木府)
在木府大门的两侧,
有一幅对联:“凤诏每来红日近,鹤书不到白云闲。”
这副门联出自第十代土司木泰的诗句。意思是说,皇帝的诏书以来,就好像红日更近了,心里暖融融的;如果长时间接不到朝廷的文书,那么,看白云也悠闲无聊,心里就空落落的。
诗句当然是为了打消明朝统治者的顾虑。明朝政府对丽江木氏虽然不能完全放心,但总的政策是“屏障蒙蕃”,用木氏来牵制吐蕃力量,所以对木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少干涉。历代木氏土司曾在明朝政府的默许和支持下多次出征吐蕃,其势力范围远达滇西北的中甸、维西,西藏的盐井、芒康,以及四川的巴塘、理塘等地。“木氏世世代代为明国藩篱,一方重镇。滇南鸡犬不惊、军民安妥,聊有赖欤”。
(开门后的木府)
站在木府最高处的三清殿平台处往下看木府,
才能体会徐霞客当年所拟之句“宫室之丽,拟于王者”中所显现的气派:
整个古城里最显眼的建筑就是临山而建的木府建筑群,
在周围青瓦屋顶的民房映衬下格外夺目:
位于衙署区后部的玉音楼原本为歌舞宴乐之地,
“雄伟奇丽,甲于滇西”。
由于有僭拟皇宫建筑之嫌,
因此后来被木氏改为迎接圣旨的场所,
并悬挂匾额“天威咫尺”,
以表示对中原朝廷威权的臣服:
1996年丽江大地震后新建的“木府”殿阁厅堂高敞壮丽,
正殿“议事厅”坐落于两层月台之上;
而万历年间土司木增大举扩建的土司府规模比这还要宏丽(九十年代复建的只是最西边这一路),
其建筑“坚致精工,无与伦者”:
其规格已直逼明朝的亲王府正殿。
如果把木府看作是“紫禁城”,这大厅便是“金銮殿”。
楼内挂有朱元璋御赐的“诚心报国”的匾额。
在议事厅的屋顶有三个藻井,中间是龙,为了避嫌,这里的龙只有四爪,而非皇宫里的五爪:
木府门前有一忠义坊。
忠义坊是明朝的万历皇帝批准建造的。
匾额上镌刻着明神宗钦赐的“忠义”二字。
忠义坊“栋梁斗拱,通体皆石,坚致精工,无与敌者”,
是国内石建筑的精品,
民间有“大理三塔寺,丽江石牌坊”的说法:
忠义坊两侧,立着两对石狮,威严神武,神采奕奕,
展现出木氏王府的王者之气。
在牌坊的顶部,则立有两对小石狮。与底座的迎宾石狮统一面外不同,顶部的两对石狮却是一对望外,一对朝内。据传,这是为了监督木氏土司勤政爱民而特意设置的。
如果土司及其后人在外游玩不归或行为不轨,望外的两个石狮便会发出吼声警示。而倘若土司及其后人贪图享福,久居府内荒废政务或不理民生,朝内的石狮也会发出吼声提醒他们外出理政巡视:
起的太早哈,
宁静古朴的王府街空无一人,大门紧闭:
继续往前,
可以看见有一道三门四柱的木牌坊,
上面行云流水地题着“天雨流芳”四个大字。
从介绍牌中得知,这是明成化年土知府木泰为倡导学习中原文化创兴教育而建的,也是当年木府的第二道大门。天雨流芳是纳西语“特嗯吕返”的音译,汉语之意为“皇恩浩荡,天降甘露,润泽百姓”。在纳西语中的意思是“读书去吧”:
丽江木土司为何对徐霞客“三求三拒”?
古代的汉人要欣赏丽江古城是相当困难的,可能要冒生命危险:
明朝时期丽江土司不仅财富居云南土司之首,政治上也雄踞一方,号称“木天王”。木氏土司为称雄自保,在丽江府与鹤庆府交界的丘塘关设有关卡,关口有丽江土兵把守,“夷人”可自由往来,汉人则要叩关,得到土司的许可才能通行。如果擅自闯关,则必被关吏强拉去见长官,一见长官则生死不可知,所以汉人没有敢擅自入关的。甚至连明朝委任的通安州(即丽江土府驻地)官员都驻在省城,从不敢入境一步。万历年间,《广志绎》作者王士性在担任云南按察副使兼澜沧兵备道时,曾经与木氏打过交道,并对这段经历心有余悸。他在《广志绎》书中说,木府财厚多金,附近鹤庆府的居民官吏多愿为其充当耳目。鹤庆、大理两府的汉人知府如果勘察丽江木氏的不法诸事,则往往会被毒杀。木府的毒药“甚恶”,木氏土司常常父子不相见,父子见面若需饮用茶酒,则先让人尝之。
木土司阻止徐霞客的真实原因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对徐霞客不放心,担心这个游历家查看了他对西藏的军事布防,泄露了他的军事机密。徐霞客在丽江仅短短半月,西去不得,遂转而南下,游大理、进保山,过临沧,翻越高黎贡山,抵达腾冲,考察热海,勘踏火山,历时半年后,遵木公之请,于鸡足山盘桓又半年,写毕《鸡足山志》、《江源考》《法王缘起》、《滇南游记》等著作,终于大病不起,瘫痪在床,结束了他生平最后一次,也是最长的一次行程。今有学者研究认为:霞客患的不是风湿之症,乃是登革热病。徐霞客虽然被拒,但通过亲身的考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材料,论证了金沙江才是长江的正源,否定了被中原人们奉为经典的《禹贡》中关于“岷山导江”的说法。
继续游览丽江古城。
万人空巷的古城里,
最夺目的唯有脚下被千万人踩得锃亮如镜的青石板。
下图为光线逐渐变亮的青石板:
以下是四方街。
据说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形状而建。
这里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站。
四方街是丽江古城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四围小巷通幽。
明清以来各方商贾云集,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生息,是丽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街道全用五彩石铺砌,平坦洁净,晴不扬尘,雨不积水。几乎每条街道一侧都伴有潺潺流水。
四方街以彩石铺地,清水洗街,日中为市,薄暮涤场的独特街景而闻名遐迩。
其四周6条五彩花石街依山随势,辐射开去,街巷相连。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
置身其中,沐浴朝阳,
令人仿佛步入了“清明上河图”的繁华景象:
四方街是一片大约4000平方米的小广场。
如果把丽江比成北京的话,那么这里就是它的天安门广场。
四方街文物古迹众多,文化蕴含丰厚独特,
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风格的古代城镇;
是全国首批受人类共同承担保护责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2002年,荣登“中国最令人向往的10个城市”行列。
从四方街一侧,
还可以遥望玉龙雪山:
丽江古城的另一大特色,
就是纵横街道的小桥流水人家。
古城倚玉龙雪山雪水、黑龙潭潺潺清泉而建,依山傍势,环绕古城的三大水系从玉龙桥穿街过巷,入院穿墙,流布全城,形成“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江南景色,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的姑苏”,
既有山城之容,又有水城之貌。水是古城的灵魂,建筑就是古城肌肤,而密布古城大大小小的354座古石桥、木石桥,又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
这是一个日日夜夜与淙淙流水相约的城市,
就像威尼斯那样。
据说大研镇的水道,
是经过设计用人工挖掘的。
原始的河流只有一条,就是穿城而过的中河,
从中河又人工开发出西河和东河,分为三支,
像一棵大树的主干和两个支干。
一条河道位于广场的西面;河上设有一个水闸,每到傍晚收市,居民们就关上水闸,河的水位立即上升,顺着瓦形的坡度漫过整个广场,流到它四周的排污水的暗沟里。
广场的四面都有一条宽30公分、深约45公分的排污水暗沟,每一条暗沟又与广场四周铺面后院的下水道连接。
四方街是一个梯形的小广场,建造时被设计得中间稍微凸起,两边凹下,犹如一片巨瓦。这样,从地面到地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排污系统,把四方街冲洗得干干净净。
从主干道又生出无数的小渠,
这是雪山上流下来的溪水
居民们甚至可以直接饮用这泉水。
香花流水,
青石小巷: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1334eoujrv&width=500&height=375&auto=0
古城居民素来喜爱种植花木培植盆景,
使古城享有“丽郡从来喜植树,山城无处不飞花”的美誉。
古城中至今依然大片保持明清建筑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鳞次栉比,既突出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民居博物馆”。
任意放志,
闲逛古城:
现在要问:明朝廷为何如此器重木氏?木氏为何如此提防明朝廷?
这是因为纳西生活在金沙江上游的江湾腹地,北有吐蕃,南有南诏大理,这两大地方势力常常成为中央王朝西南边疆的不安定因素,纳西族的向背举足轻重。木氏土司也知道这一点,因此他一面忠于朝廷,以朝廷为坚强后盾,另一方面则不断扩张地盘,使他的统治地域达到75000多平方千米,比今天云南省面积的六分之一还多,成为权倾一方的土皇帝。后人称木氏“开门是诸侯,关门即天子”。而木氏土司,也由此开创了一段辉煌的时代。
明朝时期木氏土司手下的纳西族土兵跟藏族土司打仗,北边打到巴塘、理塘,西边打到中甸,东边打到木里、稻城。南边控制区直抵大理。直到1950年,丽江专区还囊括了今天的整个中甸(香格里拉),以及后来划给大理的剑川、鹤庆,划给怒江的兰坪。
明朝正德年间,丽江全境有居民五万多人,其中木氏土司拥有农奴两千多人,还有庄园十四处、田地二千四百余亩,每年收租米一千三百余石,每年还向农牧民征收田赋、牦牛税。丽江境内的金银铜矿和盐矿基本都为木府所有。明代王士性《广志绎》称丽江“金生于土,每雨过则令所在犁之,输之官,天然成粒,民间匿铢两者死”;《博物志补》则称“丽江府产金尤多,其金散拾如豆如枣,大者如拳……银则穴地数十丈,取矿石炼之”。此外丽江把守滇藏商贸之路“茶马古道”的要冲,对过境货物还要抽取关税。
明代的丽江虽然与元江、蒙化并称云南三大土府,但三者势力相差悬殊。每逢元旦及“木天王”生辰,蒙化土知府左氏(彝族)和邻近的永宁土知府阿氏(摩梭人)要前往丽江拜谒,“抹颡叩头,为其扶舆而入,命之冠带则冠带而拜跪,命之归则辞归,不命咸不敢自言”。
虽然徐霞客未能进藏,但在临终前,有朋友前来探望,问道:“你走了一辈子的路,最后连性命都搭上去了,值得吗?”
徐霞客这样回答说:“汉代的张骞,唐代的玄奘,元代的耶律楚材,他们都曾接受皇命游历天下,但皇上不曾问过他们,这么做你喜欢吗?而我虽是一介布衣,却能用一生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就算是死也值了!”
你所追求的标配虚无人生,对徐霞客而言才是荒诞的,最后大家还不是要同归造化?人这一生,活得千篇一律,不如活出自我,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长按图片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太乙玄门”阅读更多好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