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幽都冥府到地狱,从泰山蒿里到酆都鬼城:中囯本土的地狱世界

太乙玄门 2022-11-29

采编:娄道长


从幽都冥府到地狱 窥探那个未知的彼岸世界

文/张作舟

宗教把一个黑暗的阴间地狱,与另一个幸福的天堂王国对立,目的是要进一步发挥神灵对人的威力,说明灵魂的永恒性。对于寻求超脱尘世烦恼的人来说,天国确实是一个绝妙的去处。同时,在某种意义上,地狱的设立,对人也有一种整治作用,启示人们去恶从善,不要做坏事,否则要在地狱中受苦不尽。因此,天堂地狱的存在,古往今来的信仰者对此坚信不疑,他们相信行善者在死后将升入天堂,而行恶者将被打入地狱,接受各种刑罚。


地狱 采自但丁《神曲》插图(资料图)


但丁在《神曲》中采用中世纪文学特有的幻游形式,假想他作为一名活人对冥府——死人的王国进行了一次游历。记述自己35岁时误入一座黑暗的森林,在一座小山脚下,有三只猛兽拦住去路,一只母狼,一只狮子,一只豹。他在呼救时出现了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灵魂,对他说:“你不能战胜这三只野兽,我指示你另一条路径”。带领他穿过地狱、炼狱,然后把他交给当年但丁暗恋的情人贝阿特丽切的灵魂,带他游历天堂,一直到见到上帝。


地狱形似一个上宽下窄的大漏斗,共九层。口在北半球,中心在耶路撒冷,紧贴漏斗的内壁是一圈一圈的圆环,越向下越小,直到地心,共九圈,罪人的灵魂则按罪恶的大小定其所处的深浅。第一层是林勃,生于基督之前,未能接受洗礼的古代异教徒,在这里等候上帝的审判。在其余8层,罪人的灵魂按生前所犯的罪孽,分别接受不同的严酷刑罚。


炼狱又称净界,如同一座高山,在耶路撒冷相对的地球另一面海中。净界本部为环山腰的七层圆路,越在上层的直径越小,从下层到上层有阶梯。有海滨抵达净界山门,是岩穴及崎岖的山路,为净界外部。进山门以后为净界本部,地上乐园为净界顶部。灵魂在这里忏悔涤罪,山分七层象征着七大罪,每上升一层就会消除一种罪过,直到山顶就可以升入天堂。


天堂 采自但丁《神曲》插图(资料图)


天堂分为九层。月球天,居住灵魂未能坚持信誓者。水星天,居住行善的灵魂。金星天,居住多情的灵魂。太阳天,居住哲学和神学有研究的灵魂。火星天,居住为信仰而战死的灵魂。木星天,居住正直聪明的君主。土星天,居住隐逸寡欲者的灵魂。恒星天,居住胜利的灵魂,如基督,圣母、圣约翰、亚当。水晶天,居住九中天使。天府,这是为灵魂居住之所。他们穿着白袍,如临婚宴一般,保持这人类的面目,不过更加光明,更加美丽。他们可以仰望上帝,淹没在他的光和爱之中。越往上的灵魂越高尚,直到越过九重天,才是真正的天堂,圣母和所有得救的灵魂所在,经圣母允许,就能一窥三位一体的上帝。


土伯 采自清肖云从《离骚全图》(资料图)


中国古代称地狱为阴间、幽都


中国古代并无地狱的观念,人们称幽冥世界为幽都。按照秦汉古籍记载,幽冥世界是恐怖的,称为幽都。《山海经·海内经》曰:“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豹、玄虎、玄狐蓬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有大幽之国。”幽都本为氐羌部落聚居的地方,至秦汉时神奇怪诞的传说四起,幽都便成为令人恐怖的鬼域地府,后土也被称之为鬼王。


《楚辞·招魂》中有关“幽都”的描写,可能是我国关于地狱的最早记载。其云:


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土伯九约,其角觺觺(yí)些。敦脄血拇,逐人駓駓(pī)些。参目虎首,其身若牛些。此皆甘人。归来归来!恐自遗灾些。


汉王逸注:“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称幽都。”谓后土为幽冥世界的统治者,其貌如虎,而有三目,身又肥大,广肩厚背,状如牛,一对明晃坚利的角,逐赶着哀叫奔跑的鬼魂,其走捷疾,以手中血漫污人,食人以为甘美。


巍巍昆仑(资料图)


幽都紧依昆仑而立。昆仑即是黄帝西王母居住的仙山,亦是冥府地狱的所在地。这种奇异的现象普遍存在于中国的各地,如东岳泰山为东岳大帝诸神的圣地,也是亡魂归宿的鬼府。在昆仑有一条叫做“弱水”的河流,颇似后世冥界的“奈河”。这是通往幽冥世界的必经之道。《山海经·大荒西经》云: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山海经·海内南经》云:窫窳居弱水中,其状如龙首,食人。传说猰貐曾是天神烛龙的儿子,原本老实善良,但后来被名为“危”的神所杀死,天帝不忍心看烛龙伤心,就让他儿子复活了,可没想到,复活后,变成了一种性格凶残,喜食人类的怪物。


地府(资料图)


参照国外民族幽冥世界的观点,在通往幽冥世界的道路上,均有一条河流或水域。如埃及神话中,进入幽冥世界前,必须经过一条叫乌尔尼斯的可怕河流。北欧神话里的冥河叫吉乌尔,上有镶金水晶桥,用一根发丝吊住,狰狞的枯骨老妪莫特基德把守在河桥上,新鬼须先纳血作路费,才能进入。希腊神话里的冥河叫阿刻纶,河水湍急,有个名叫哈隆的摆渡人引渡新鬼。日本人在死后,要在死者的手中放佛珠和6分钱,让死者顺利渡过鬼怪之河;或者干脆将尸骨装入被称为“舟”的罐中,然后扔入江河湖海,使之飘入幽冥世界。因此,《山海经》所言的“弱水”,很可能就是死亡之河。


昆仑(资料图)


昆仑弱水,又有一座炎火山。郭璞《山海经图赞》:“弱水昆山,鸿毛是沉;北沦流沙,南映火林。”东晋史学家干宝《搜神记》作了进一步发挥:“昆仑之墟,地首也,是惟帝之下都,故其外绝以弱水之深,又环以炎火之山。山上有鸟兽草木,皆生育滋长于炎火之中。”炎火也是幽冥世界的特征,如佛教谓地府中有“八炎火地狱”:炭坑、沸屎、烧林、剑林、刀道、刺棘、咸河、铜柱。(东晋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十六)


神荼郁垒 采自《三教搜神大全》



昆仑有九门,是神鬼出入的门户。《山海经·海内西经》云:“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九门各处一方,东北谓之“鬼门”,是鬼魂出入的通道。《山海经》曰:“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在古埃及,神话传说“西门”是死人灵魂进入的地方,灵魂进入那里,去接受冥王奥西里斯的审判。巴比伦神话则说,死国冥宫要通过七重门户,每过一道门户,都要被守门关的恶灵剥去一件衣物或首饰,直到过完七重门户,一丝不挂,才能见到死神欧卡拉。昆仑的“九门”,似与埃及、巴比仑神话中的“西门”、“七重门”同义。


开明兽 采自《山海经》


昆仑九门的守护者是开明兽。《山海经·海内西经》云:“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这与王充《论衡·订鬼篇》所言极为相似:“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在北欧神话中,通往冥界道路上的“赫尔门”,是由一条可怕的血斑大犬加尔姆守着,这只恶犬蜷卧于名为格尼帕的黑暗土穴,只有所谓的“赫尔饼”者能够买通它。(矛盾《神话研究》)开明兽的形状、职司,与北欧神话中的血斑大犬相似,同是幽冥世界门户的守护者。


地府(资料图)


幽都是地狱的最早称谓。晋刘隗《奏劾周莚刘胤李匡》曰:“而今伯枉同周青,冤魂哭于幽都,诉灵恨于黄泉,嗟叹甚于杞梁,血妖过于崩城,怀情抱恨,虽没不忘,故有殒霜之应,夜哭之鬼。伯有昼见,彭生为豕,刑杀失中,妖眚并见,以古况今,其揆一也。”


地府(资料图)


《上清道宝经》卷三曰:“口是心非,百恶所归。破怀十善,兴隆十恶,四达既荒,六通亦塞。好酒失行,死归幽都考对,入鬼囹转轮亿万劫也。”宋金尤中《上清灵宝大法》卷三八曰:“伏以冥府幽都,或未沾于玄泽。沉魂滞魄,恐难值于善缘。今幸有此遭逢,可谓非常庆会。远瞻玉阙,拜手清都,恭对斋坛,驰神紫极。众等虔诚朝礼,以尽归诚。”可见时至宋代,人们仍将幽都作为冥府的称谓。


地府(资料图)


中国古代又称地狱为阴间。阴间与阳间相依并存,人们往来于阴阳互通的空间。人类生存的空间,称其为阳间。人类死亡后,其灵魂所在的空间,称为阴间。在阴间,有城市乡村、山林河流,有官府衙门、监狱牢房,有商贾农工、渔牧百业,有动物异兽、精灵古怪,官员们身着朝服,他们犹如身前在阳间一样,过着各自的生活。只有那些生前做恶造业的恶鬼,才会被押入冥殿,接受冥王的审判,打入地狱受罪。


地府(资料图)


大量的民间传说和道教典籍中都有阴曹地府的记载。明安遇时《包公案》第八十二回载:


包公巡行,来在大田县枯蹄岭,忽狂风骤起,包公思想半晌,莫非此地有甚冤枉?即令二人于各处寻觅,于山旁有一死尸,颈项上四刀,乃知被人谋死。包公道:我日断阳间,夜断阴间,这件事我阳间不得明白,要向阴间讨个真实消息。便登赴阴床,叫阴司手下人吩咐道:“枯蹄山旁谋杀一人,露出尸首,带了重伤,不知此尸首是谁杀死,必有冤魂到此告状,汝等俱各伺候,放他进来。”放毕,霎时阴风惨惨,烛影不明,遂觉精神困倦,隐几而卧,似梦非梦。须臾,一人身血淋漓,前有一獐,后有鹿随之,慌忙而窜,包公惊觉,不见手下众人,浑如一梦。心下思想:莫非枯蹄山旁有叫张禄者?天明升堂,密差二人往彼处觅访,如有张禄,拿来见我。拘得张禄至官审问。包公喝道:“你二人抢劫客人货物,好生直招,免受重刑。”二人招道:“有一客人,往乡收帐回家,因迷失路途,小的佯指令入僻处杀死是实。今蒙访出,此亦冤魂不散。”包公见他招供,即判处决。


地府(资料图)


中国古代的冥界地狱,并非深藏于地下,而是分布在人民居处的周围。也许是在阴森恐怖的山林深处,也许是在暗无天日的洞穴曲端,也许是在宁静冷漠的先灵坟茔,也许是在神位林立的宗族庙堂。通常的情况下,古人是根据世俗社会的现状来想象幽冥世界的。在人们看来,阴间也是有等级有秩序的,阴曹地府只不过是人世王朝组织的翻版而已。在人间最基层的独立行政官员是知县,相应的阴间则是人们熟知的城隍,他的神庙遍及每一个县城。


描述幽冥世界的帛画


非衣 西汉帛画,长205厘米,上部宽92厘米,下部宽47.7厘米(资料图)


描述幽冥世界的图画已有出现,从而生动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汉代人对冥界的认识。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出土时,覆盖于汉墓内第四层内棺盖上,保存完好。根据遣策所言,这种帛画应该称为“非衣”,实为葬仪中出殡时张举的一种用以招魂、导引的旌幡,入葬时作为随葬品覆盖在棺盖上。其制作精美,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充分反映了汉初绘画艺术的风格和成就,是国内已知画面最大、保存最完整、艺术性最强的汉代彩绘帛画。帛画所描绘的内容自上而下可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神话与现实、想象与写实交织在一起,反映出当时人们相信死后可以成仙,飞升上天的信仰。


画面上部(资料图)


画面最上端描绘的是天国的景象:正上方坐着一位人首蛇身的神,他就是传说中的烛龙神。传说他的威力巨大,他的眼睛睁开就是白天,眼睛闭上便是黑夜,他还可以决定天气的阴晴,风雨的起伏,简直就是天国至高无上的主宰。在烛龙神的左边有九个太阳栖息在一棵高大的扶桑树上,右上角绘一轮红日,日中有一只黑色的鸟,应为金乌。其下有一扶桑树,枝叶间挂有八个小太阳。烛龙神的右边是对月宫的描绘,有一轮弯弯的月亮,月亮的上面有一只口衔灵芝的蟾蜍。月亮之下,有一美丽的女子正托举着月亮似在飞舞,应为嫦娥奔月。在烛龙神的下方有两个兽首人身的怪物,分别骑在神马飞黄上,手中牵绳向左右飞奔,绳子的另一头扯着一个乐器——铎,振铎作响是欢迎升天之人的最高仪式。铎下方是天门,天门分别由神豹和门神把守。在两边的日月之下,各有一条巨龙,二龙龙首相对,张口吐舌。日月之间,绘有一个人首蛇身的神,披发危坐,红色的长尾自环于周围,而交于身下,两旁有五只鸟正曲颈向上。


画面中部(资料图)


帛画中间部分,三个侍女的长袍分别为黄、红、白色。跪迎的两个男人的长袍则为红色和青色。这些人物的脚下,有白色的平台,平台的侧面饰以勾连雷纹。平台之下,斜置一个划分成十六个的方板,板的两侧各有一只赤色的斑豹。这一部分上端与“天门”相连的地方,绘有带垂幛的华盖,盖上有两只长尾朱雀相对而立,中央则是一个大花朵,盖下有一展翅飞起的怪物。如果说华盖象征屋顶,那么华盖上对栖朱雀和人物脚下的两只赤豹,则可能是表示建筑物上的装饰。画面中的老妪,应是死者生前的形象。在她的前边有两位戴长冠的男子在跪献某物,后有三婢女相送。中部的下端,玉璧垂磬,彩帛帐幔分飘左右,其下则是老夫人的家人,个个面色青蓝,神色悲哀,仿佛在哀悼老夫人的逝去。


画面下部(资料图)


帛画地下部分,悬挂着带有彩色图案的帷帐,以及缀有纱带的巨大玉璜,帷帐上对栖着两个人首鸟身的怪物。帷帐下面,是宴飨或准备祭祀的场面。在一个巨人双手托举的平板上面,有七个男人拱手对坐,左侧四人,右侧三人,前侧陈设着三个鼎、两个壶,后侧陈设食案,案上摆满成叠的耳杯等食器,并有一个旁加横杆、上罩锦袱以备抬送食品的用具。平板下的巨人,赤身裸体;胯下有一赤蛇,首尾分别攀于从画面上部垂到两下角的龙尾。巨人的下面,有两条红鳞的青色大鱼,其一头尾为红色。鱼的两旁又有小兽。巨人的两侧,各有一个口衔灵芝状物的大龟,龟背上各立一只鸱鸮。最下部为地下部分:描绘了一个赤身裸体的地神——土伯,他正托举着大地,脚下踩踏着两条巨大的鳌鱼,传说中只有土伯才能稳住兴风作浪的鳌鱼,制止地震山崩的发生。地府中更有面目狰狞的怪狗和双目圆睁的猫头鹰,却能镇压地府中的妖魔,不去侵扰老太太安静的亡灵。


(编辑:玄朴)



从泰山蒿里到酆都鬼城:中囯本土的地狱世界

文/李远国 李黎鹤


中国的幽冥世界及鬼神信仰源流甚古,它起源于中国原始社会的自然崇拜、灵魂崇拜、祖先崇拜,天神地衹人鬼成为冥界鬼神的主要来源。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宗教的繁盛时期,方仙道、黄老道以及王母教早已传播,中国本土的道教已经形成,社会充满着浓厚的天道信仰与祖先崇拜,人们所崇拜祭祀的神鬼多种多样,无所不在,构成了一幅瑰丽多彩的画面。同时,随着人们精神需要的增加,大量新的地方神、民间神也被塑造出来,与原有的神灵一起,构成了庙宇林立、庞杂而无不包的三界鬼神体系。


泰山(资料图)

泰山主人生死



秦汉时期,人们将死后的去处称之为“黄泉”、“嵩里”、“下里”、“死人里”,并已有“泰山主人生死”的异闻。黄泉原指地下的泉水,后来被引作阴曹地府的代称。蒿里,位于泰山以南,汉以前称作“高里山”。为古代帝王的禅地之所,《汉书》中多处记载了汉武帝“亲禅高里”。


早在汉朝时,古人就有“泰山主生死”、“人死为鬼,魂归泰山”之说,并把它附会于嵩里。《汉书·武帝纪》:“太元初年,檀高里。”颜师古注释:“死人之里谓之蒿里,字则高为蓬蒿之蒿,或者见泰山神灵之府,蒿里山又在其旁,即以高里为蒿里。”蒿里就被公认为“聚敛魂魄无贤愚”的鬼都了。汉乐府《歌辞蒿里曲》:“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


东岳大帝清代彩绘(李黎鹤藏)


泰山主生死的浓厚影响,形成了泰山联系沟通天界、人间和阴界的观念,并且按照人间官衙的模式构造出一整套鬼府官僚系统,这一系统又反过来使泰山主生死观念进一步强化。从远古传说到有文字记载以来,泰山一直被给予特殊的地位和披着神秘的色彩,既是众仙所居之地,又是幽冥之地。《孝经援神契》载:“太山,天帝孙,主召人魂。东方万物始,故主人生命之长短。”《后汉书·方术传》中许峻自云:“少尝笃病,三年不愈,乃谒泰山请命。”李贤注曰:“太山主人生死,故诣请命也。”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泰山“归魂”、“招魂”的记载就更多了。郦道元《水经注》云:“泰山在左,亢父在右,亢父知生,梁父主死。”晋陆机《泰山吟》曰:“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峻极周已远,层云郁冥冥。梁甫亦有馆,蒿里亦有亭。幽途延万鬼,神房集百灵。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晋人干宝《搜神记》记载的民间传说中有《胡母班》《蒋济亡儿》《贾文和》等篇,讲的都是泰山神主管天下亡魂的故事。由以上可知,人死后魂归泰山的观念已完全融入人们的信仰之中,在当时普遍流行。


嵩里山地图(资料图)


泰山治鬼说逐渐具体化为嵩里山的阴曹地狱系统。泰山阴间冥府是一套依照世俗官署构想出来的相当完备的“鬼权”系统。它既有一批鬼官,又有办事机构。阴间冥府作为判定鬼魂归宿机构,在蒿里山建有阎王殿、森罗殿、丰都庙、鬼门关,阴阳界,天子殿,地狱,元常殿等殿宇,设有三曹六案七十五司,这种冥府编制始创于元代。


今人仔细分类归纳发现,冥府里的机构设置比当朝官府机构设置还要齐全。人间官府有的机构里面都有,人间官府没有的机构里面也有。比如冥府系十王殿分别设具有减福、增寿、还魂、劝孝、恶报等功能的部门。十王各殿接收的鬼魂,按其生前不同表现,或加量处罚,或施以酷刑,或尽快投生,增享寿命。


岷山(资料图)


各地名山分理所在地方的鬼神亡魂



中国的民族众多,幅员广大,因此冥界地狱亦非一处,而是分布各地山岳。汶山(岷山)是古蜀人的发祥地,故蜀人有魂归汶山之说。《蜀王本纪》记载:“李冰以秦时为蜀守,谓汶山为天彭阙,号曰天彭门,云亡者悉过其中,鬼神精灵数见。”匈奴人死后,魂归赤山。《后汉书·乌桓传》云:“死者神灵归赤山。赤山在辽东西北数千里,如中国人死者魂归岱山也。”实际上三山五岳、众多名山,多为地狱所在地,他们分理所在地方的鬼神亡魂。道经曰:“五岳之神,分掌世界,人物各有攸属。”其五岳大庙就是五岳大帝治理鬼神的场所。


酆都名山(资料图)


如果说岷山是蜀人的祖地,亦是其魂魄归宿的安息处。那么巴人的冥府就在酆都,酆都即是巴人的别都,亦是祖先最后聚居的鬼城。酆都是一个宗教的概念。这里以丰富的鬼神文化而蜚声古今中外。在汉晋道教的经典,可以看到一个颇为独特的神灵信仰——酆都北阴大帝。这个治理鬼神的酆都,即是道教所说的地狱的所在地。唐宋之际,鬼神所在地的酆都落户于地理的豐都,历史的地名与宗教的概念叠合,终于形成了一个非常独特的鬼神文化。


酆都山图(采自《上清天关三图经》)


酆都:鬼神文化之都


治理鬼神的酆都,与今天重庆所属“丰都县”,它们之间的联系,始见于汉魏时期。最早记载酆都的文献,为《上清天关三图经》。在这部王方平所传的汉魏道书中,详尽讲述酆都所在位置、内外情景、所统六宫宫名,北帝之身分和职掌,以及绝死度生之法。书中说:“酆都山在北方癸地故东北,为鬼户死气之根。山高二千六百里,周回三万里,其山洞元在山之下,周回一万五千里,其上下并有鬼神宫室,山上有六宫,洞中又有六宫,一宫周回千里,是为六天鬼神之宫。第一名纣绝阴天宫。第二名泰杀谅事宗天宫。第三名明晨耐犯武城天宫。第四名恬照罪气天宫。第五名宗灵七非天宫。第六名敢司连宛屡天宫。右六宫,是北帝所主,六天鬼神所治,领人之死名,死者莫不由酆都六宫也。”在此经中所附酆都山图上绘有酆都六宫,酆都山下是大江,这与今丰都地处长江之滨是相吻合的。


酆都山真形图(取自《太上元始天尊说北帝伏魔神咒妙经》)


《上清天关三图经》中将鬼神之宫的“酆都”,与王方平、阴长生炼丹修道的“平都”连在一起,并谓王方平即“平都主筭官”,凡死者皆先至酆都六宫,经过北帝、太阴五君的勘察,审其善恶功过,结案成册,再“上诣平都主筭官,推校死生簿录。五方五星真皇道君,各统一方,总领诸仙应得道者,言名东华。有阴罪阴过,阳罪阳过,结在北帝太阴君,言名酆都之宫,离别善恶生死之人。是故五离之日,首罪于太阴,修生于太阳,落死籍于北帝,求仙于五星。”


而那些希望不堕入酆都而上登天关、直达青华东宫者,则当修习“七星移度之道”,行持“北帝酆都六宫度死法”。这就明白地说明了,汉时在平都修炼的王方平,原是酆都北帝的上司。在此“平都”与“酆都”相连而述,显然当为同一地区。


由于王方平、阴长生在道教中的显赫地位,他们又曾先后修炼于酆都,尤其是阴长生,自谓在“名山”侧三十余年,这样一来酆都就成了道教的洞天福地。张君房《云笈七籤》卷二七载:张鲁更加八游治,以配八品,週布四海,镇国化人。“第一吉阳治,第二平都治,第三河逢治,第四慈母治,第五黄金治,第六太华治,第七青城治,第八峨嵋治。”


之后,平都又被纳入七十二福地:“第四十五平都山在忠州,是阴真君上升之处。”北朝时已建有道观,供奉天师。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三:“平都县,为巴郡之隶邑矣。县有天师治,兼建佛寺,甚清灵。”


苏东坡(资料图)



至唐初,平都山建有仙都观,专祀王、阴二仙。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云:“仙都观在平都山,唐建,宋改景德,又名白鹤观。”《百川学海》云:“治平末苏东坡泝峡泊舟仙都山下,道士持阴长生石本金丹诀就质真赝。东坡答曰:不知也。然士大夫过此,必以请,久久自有知之者。


按古今诗謡云:蜀道观中渫井得一碑,其文曰:有物有物,可大可久,采乎蚕食之前,用乎火化之后,成汤自上而临下,夸父虚中而见受。气应朝光,功参夜漏,白英聚而雪惭,黄酥凝而金丑。转制不已,神趋鬼骤,金欤玉欤,天年上寿,无着于文,诀之在口。此即阴仙所著丹诀也。”段文昌书《舆地碑目》云:”仙都观有二仙公碑,李䖍撰。二仙铭,薛湜撰。俱景云二年立。阴真人影堂碑,王真人碑,俱李吉甫撰,贞元年立。其石莹润而白,号为玉石碑。”


紫薇大帝·酆都大帝清代彩绘(李黎鹤藏)


《元始上真众仙记》所载亦可作为傍证,书中曰:“蔡郁垒为东方鬼帝,治桃丘山。张衡、杨云为北方鬼帝,治罗酆山。杜子仁为南方鬼帝,治罗浮山,领羌蛮鬼。周乞、嵇康为中央鬼帝,治抱犊山。赵文和、王真人为西方鬼帝,治嶓冢山。”罗酆山亦即“鄷都”,张衡則为张陵儿子,道教第二代天师,便成为主治鄷都的鬼帝。这一记载与其他道经所言张陵降鬼伏魔、命六天鬼王归于鄷都的传闻是一致的。也许张衡确至鄷都传教,故其子张鲁能在此地设立平都治。


酆都冥界(资料图)


从汉唐以来,经宋元到明清,酆都名山上相继兴建30余座殿宇,如城隍殿、天子殿、玉皇殿、报恩殿等。名山脚下的县城内,殿庙建筑亦不少,先后建有一批寺庙宫观。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蒋夔《重修平都山景德观记》说:“旧有寥阳大殿及通明殿,酆都宫,救苦宫,至峰顶有凌云台,余公玠生祠在焉,考停朱天子为之记,台后乃阎王殿。极其东侧则有土穴,深可数丈,名曰五云洞。曩时洞口尝出五色祥云,及天华缤纷,因是而得名。洞之南有地藏殿,西庑又为四圣殿,殿之前为龙虎君殿,旁附赵帅祠,又其门则为棂星门、五云楼。楼下峙三级台。山之麓则有流杯池,沐浴亭,大仙岩,岩内有九蟒之神,灵官、土地各有祠。山门之左祠泰山,右祠北阴。此其大概。惜乎栋宇悉毁于火久矣。”

由此记述,我们便知宋元以来名山上,建有寥阳殿、通明殿、酆都宫、救苦宫、地藏殿、四圣殿、龙虎君殿、赵帅祠、九蟒殿、灵官殿、土地祠、泰山殿、北阴殿,使道教的灵地同时成了幽冥的中心。


酆都大帝 清代彩绘(李黎鹤藏)


主理酆都冥界的鬼神狱丞,多为祖先神转化而来。如土伯即为后土,三官即为伯夷、齐桓公、晋文公。陶弘景《真灵位业图》载有众多鬼官,酆都北阴大帝为炎帝,治罗酆山。下属鬼官则有北帝上相秦始皇、北帝太傅魏武帝、北帝师周文王、宾友晋宣帝、中护军周颛、东明公领斗君师夏启、宾友孙策、宾友汉高祖、北明公吴季札、鬼官北斗君周武王、三官都禁郎齐桓公、水官司命晋文公、汉光武帝、河北侯刘备、司马曹洪等人,“见有七十五职,名显者凡一百一十九人”。这些皆为祖先神灵,死后升迁为鬼官,纳入酆都神鬼的体系。


酆都天子(资料图)


酆都天子殿,在平都山顶,为名山上的最大的建筑物。唐名仙都观,宋名景德观,或称白鹤观。明末毁于火灾,清初重建,后改名天子殿。由牌坊、山门和殿堂三部分组成,呈阶梯式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古朴壮观。


山门为重檐歇山式房顶,门两侧耸立的钟鼓楼,为重檐四角攒尖顶。正殿为砖木结构,宽约17米,进深约24米。山门两侧钟鼓楼下,塑有鸡脚神、无常爷、鹰将、蛇神。


天子殿正殿题匾“耀灵殿”,塑酆都天子、金童玉女像,天子庄重威严,像高6米。天子像身后龛内,塑天子娘娘坐像,座下左右塑值功曹立像。其下罗列四大判官,即赏善司、惩恶司、查察司、崔判官像。左右两侧为十大阴帅立像,即日游、夜游、黄蜂、豹尾、鸟嘴、鱼腮、无常、牛头、马面、鬼王,高3米。入殿内,殿进深颇深,一片幽暗,有灯光色红如豆,殿内塑像黑影幢幢,令人背脊生凉,毛骨耸然,真如入幽都鬼域。


阎罗殿上的业镜 清代彩绘(李黎鹤藏)


殿内祭坛前原有业镜台——铜质圆镜,径二尺许,嵌在一正方木框内。镜的来源已不可考,镜铜已镛成黑色,人们说此镜从前光鑑人,可以看来世的形象。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曾记载:“于道光言,有士人夜过岳庙,朱扉严闭,而有人自庙中出,知是神灵,膜拜呼上圣。其人引手掖之曰:我非贵神,右台司镜之吏,赍文簿到此也。问司镜何义,其业镜也耶?曰:近之,而又一事也。业镜所照,行事之善恶耳。至方寸微暧,情伪万端,起灭无恒,包藏不测,幽深邃密,无迹可窥,往往外貌麟鸾,中蹈鬼域。隐匿未形,业镜不能照也。南北宋后,此术滋工,涂饰弥缝,或终身不败。故诸天合议,移业镜于左台,照真小人;增心镜于右台,照伪君子。圆光对映,灵府洞然。有拗捩者,有偏倚者,有黑如漆者,有曲如钩者,有拉杂如粪墙者,有混浊如泥滓者,有城府险阻千重万掩者,有脉络屈盘左穿右贯者,有如荆棘者,有如刀剑者,有如蜂虿者,有如虎狼者,有现冠盖影者,有现金银气者,甚有隐隐跃跃现秘戏图者。而回顾其形,则皆岸然道貌也。其圆莹如明珠,清激如水晶者,千百之一二耳。如是者,吾立镜侧,籍而记之,三月一达于岳帝,定罪福焉。大抵名愈高,则责愈严;术愈巧,则罚愈重。春秋二百四十年,瘅恶不一,惟震伯夷之庙,天特示谴于展氏,隐匿故也。”


奈何桥(资料图)


两侧厢房原为东西十八地狱,内塑十大冥王、地狱行刑图群像,有炮烙、下刀山、下油锅、锯活人、入碾磨、锯解、五马分尸、大卸八块……等刑罚之状,造像逼真,场景残酷,场面颇大,人鬼众多,置身其间,俨如进入一座阴森恐怖的地狱。天子殿最高处为二仙楼,上有王方平、阴长生对奕像。仙境与地狱浑然一处,这也吻合道书所载。


无常二爷 清代彩绘(李黎鹤藏)


鬼城名山上的白无常和黑无常,人们并称无常二爷。黑无常青衣青帽,狞目切齿,相貌凶恶,高帽上写着“正在捉你”,使人目触惊心。他手提铁链,专抓捕世间恶人。白无常白衣白帽,慈眉善目,满面笑容,高帽上写着“你也来了”,让人感到亲切可近。他手摇蒲扇,专迎接善人魂归地府。因为“无常鬼”与“鸡脚神”是提取死者灵魂的差使,在迷信者的脑中有非常深的印象,特别是无常鬼的权力,被人畏怖。在临危的病人与死者亲属的幻梦中,时常出现。无常鬼的面貌、衣饰、性格,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形状。那种戴着很高而尖的白帽,那付阴晦、无情、老练的面孔,以及那身黑色的公差衣服,在相信鬼神的人们眼前随时可以出现。


(编辑:西铭)



小编附告:请各位道友多多宣传公众号,自利利他,让更多的人有福看到真文。浏览量是大咖投稿的动力。

长按图片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太乙玄门”阅读更多好文章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