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凡人感悟:死亡是人类最好的发明;比死更可怕的,是从未精彩地活!

太乙玄门 2021-08-07

采编:夫莽

死亡是人类最好的发明

文:拾遗

关于活着这件事,死亡是最好的老师。

 01 

“北医”教授王一方讲过两个遭遇:

一位高级干部,好喝酒,

一喝就两瓶茅台,犯两回病都被抢救回来了。

第三次犯病,没救回来,死了。

其儿子不依不饶,找医生大闹:

“他怎么会死呢?我从没想过我爸会死。”

王一方说:“你怎么会从没想过你爸会死呢?不管你爸是谁,你都应该知道,他总有一天会死。”

还有一个老人,已经96岁。

去医院检查后,非要医院给个说法。

王一方只好实话实说:“你可能不行了。”

老人火冒三丈,要打王一方:“说话不吉利。”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死是一个很忌讳的词。

平日里,大家一般不会讨论死亡这个话题。

很多人都是大限已至时,才第一次认真思考死亡。

《西藏生死书》说: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

 02 我七岁时,外婆意外中风去世。

去世前三天,我被带到她病床前。

没有一个大人告诉我,外婆已经生命垂危,

我完全不知道,那是最后一面。

我被匆匆带去,又被匆匆带走。

直到外婆下葬后一个月,我才知道她死了。

至今,我还记得当时的愤怒和哀伤,

从小跟着外婆长大的我,恨了父母整整半年。

那一个月,我趁父母不注意时,

就会把外婆遗照藏在书包里,背着上学。

我用这种方式进行自我欺骗:“外婆还在。”

大人们以为把我和死亡隔离是对我的保护,

却不知道这种做法对我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人为什么要死亡?”

“人死后会去哪里?”

“为什么死掉的是他,而不是别人?”

当孩子们忽闪着疑惑的眼睛,

将这些叮当作响的问题摆在家长面前时,

我们不是搪塞回避,就是胡乱作答:

“他在睡觉”“他去旅行了”“他上天堂了”……

结果让孩子对死亡产生了深深的疑惑和恐惧。

在我们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这一课。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03 

死亡教育已在欧美发展得相当成熟。

这种教育首先是从各种书籍开始的。

比如像《爷爷变成了幽灵》这样的绘本。

书中讲了一个男孩,他叫艾斯本。

艾斯本最喜欢的人是爷爷霍尔格。

一天,霍尔格突发心脏病而猝死。

艾斯本伤心极了,哭个不停。

那晚,爷爷回来了,坐在橱柜上。

艾斯本很奇怪:“爷爷,你在干什么?你不是死了吗?”

“我也以为我死了。”爷爷说。

艾斯本说:“噢,你变成了幽灵!”

艾斯本有本关于幽灵的书,书上说,只要幽灵愿意,就可以穿墙而入。

“那我也来试一试。”爷爷说。

他穿墙走了出去,然后又走了回来。

“爷爷,你真成了幽灵,太好玩啦!”

于是,爷爷每晚都来找艾斯本玩。

然而有一天,爷爷叹气说:“我一点都不快乐,我不能总当一个幽灵吧!”

他从书里得知,如果一个人去世时忘了做一件事,就会变成幽灵。

“我想了好多天,就是想不起是什么事。”


为了帮助爷爷,小艾斯本和他一起想。

爷孙俩回忆起了很多快乐的往事:

他们去游乐场,坐过山车时差点吐了;

他们在花园里挖了一个大坑种树;

他们在看一场电影时呼呼睡着了;

…………

“我想起来了。”爷爷突然大叫。

“什么事?”艾斯本问。

“——我忘记对你说再见了!”爷爷说。

爷爷和艾斯本都哭了。

“再见——”最后,爷爷穿墙走了。

艾斯本不停挥手,目送爷爷消失于黑暗中。

这样的书籍就是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死亡,

明白死亡是我们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生命有开始有结束,这是生命的定数,

是这个世界游戏规则的一部分,

生命到了这里,就该让它自然地离开

 04 

死亡教育不仅存在于欧美的书籍里,

也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门学科,

从幼儿园开始就一直潜移默化着。

医学博士朵朵讲述过一段亲身经历:

2009年,她到纽约读医学博士,

老公也被公司调到美国总部上班。

于是,6岁儿子成成便被接到美国上学。

成成入学一周,朵朵便接到了老师电话,

“周三有堂死亡教育课,希望你陪孩子参加。”

“死亡教育?”朵朵吓了一大跳。

但那天,朵朵还是去参加了。

原来,是同学们集体养的兔子“花生”死了,

老师要给它开一个追悼会。

“花生的离世,让很多同学很悲痛,

当然也有同学表现得事不关己。

这两种情绪其实都是不对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给花生做一本纪念册,

大家可以把平时给花生拍的照片,

想对花生说的话都收进这本纪念册里。”老师说。

孩子们忙活一阵后,纪念册做好了。

老师一边翻相册,一边对孩子们说:
“花生在生前得到了你们细心的照料,

离开时它带着满足的笑容,

你们给了花生一段幸福的生命之旅。

花生生前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欢乐,

离开后你们应该感激并肯定它曾经存在的价值。”

孩子们听着,一个劲地点头。

朵朵问儿子:“兔子的死,你是怎么想的?”

“刚开始我很难过,但听老师说后,感觉兔子离开是很正常的事,就像花儿最后要枯萎一样!”

看着儿子课后能平静地面对生死,

朵朵不禁赞叹死亡教育课程的神奇。

“妈妈,我可以养一只小白兔,也叫它‘花生’吗?”

“当然啊!”朵朵欣慰地点点头。

转眼就是2012年,儿子读三年级了。

4月的一天,成成放学回家后说:

“妈妈,明天需要您陪我去趟殡仪馆。”

第二天,朵朵带着儿子来到殡仪馆。

尽管做好了心理准备,她依然被震撼了。

殡仪馆广场正中,躺着一口黑色棺材。

一位牧师站在棺材旁,微笑着说:

“有哪位家长愿意进棺材体验一下?”

话音刚落,人群中就是一阵骚动。

儿子紧紧扯住朵朵衣服,示意她不要举手。

但儿子的举动,反倒激起了朵朵的欲望。

朵朵举起手,牧师点了她的名。

此时,广场响起《寂静之声》,

朵朵在众人注视下,慢慢地走向棺材。

儿子紧紧拉住她的手,越攥越紧。

朵朵挣脱儿子的手,躺进棺材,

“最后”看了看这个让她留恋的世界,

然后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睛。

就在棺盖合上一刹那,成成撕心裂肺大哭:

“妈妈!你快出来!你不能丢下我!”

听到儿子的呼唤,朵朵的心为之一沉:

“如果我真的就这样离开这个世界,

儿子该怎么办?父亲该怎么办?”

想到这些,朵朵不禁流下了眼泪。

十几秒钟后,牧师打开棺盖,

朵朵睁开眼睛,恍如隔世,庆幸活着真好!

儿子扑过来,紧紧抱着朵朵:

“妈妈,我保证,以后会更爱你,会更加听话。”

朵朵搂着儿子,窃喜不已。

这样的死亡教育在美国很普遍。

牧师说:只有真正体验过死亡,才能明白生命所赋予的意义。

 05 

作家张丽钧也讲过一段美丽经历。

那年,她跟团到德国旅行。

早上起来遛弯时,突然发现:
“离旅馆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是一个墓园!”

同行者愤愤,说安排住宿的导游太混蛋了。

吃早餐时,张丽钧发现旅馆也住了很多德国人。

“我们才知道,德国墓园多建在城镇黄金地段,他们不怕鬼,愿意与死人朝夕相处。”

他们的墓园好美呀!

有根的、无根的鲜花触目皆是;

高大茁壮的苹果树结满了累累果实;

苹果树下,是一条条原木长凳。

长凳的边缘还发着幽幽亮光,

这是人们常年光顾弄出来的“包浆”。

德国人去墓园祭奠时,还常带着书,

坐在长凳上,为死者诵读美丽的诗文。

看到这样的情况,张丽钧感叹不已:

“徜徉在这样的墓园里,我没有恐惧感,

相反,这里静谧安适的氛围,

竟让我生出恋恋不舍之情。

于是,我在这个墓园里留了影。

那张照片,至今都是我的最爱。”

而中国的墓园一般都建在远离人群的地方,

充满了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阴森气息。

没人愿在这里安放长凳,安放了也不会有人来坐;

只有在那个法定假日里,大家才来意思一下:

看重金钱,就送去面值大得吓人的冥币;

看重美食,就送去画在纸上的满汉全席;

看重奢华,就送去纸糊的别墅豪车。

欧美墓园常常与住家比邻而居,

而中国墓园则建在远离人烟之处,

欧美人祭奠亲友时常送鲜花书籍,

而中国人祭奠亲友常送钞票俗物,

两者的巨大差异,彰显着我们“死亡教育”的重大缺失。

 06 

学者萧功秦和一位留美朋友,

研究东西方文化差异时发现一个问题:

“在美国的中国人的生活追求,

与西方人相比,有一个相当大的区别,

那就是旅美中国人无论事业成功与否,

都喜欢沉溺于物质生活的享受,

只要中国人在一起,

无论是台湾人、香港人、大陆人,还是旅美华侨,

都非常实际,讲求生活的享受与安乐,

平时谈话的内容不外乎是房子、汽车,

在世俗生活享受方面有很强的从众心理,

不像西方人在人生追求方面那么多元化。”

欧美人,也有不少关心物质生活,

但是更多的人在追求其他东西,

“有的人喜欢冒险,而在物质享受方面相当随便,

有的人成了亿万富翁,但生活十分朴素,始终开一部普通的车子。

他们对于别人以何种方式生活,

物质生活如何好,可以完全不在乎。

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

追求自己觉得值得追求的价值。”

有一次,萧功秦的自行车坏了,

修车时,车架上的《西方哲学史》掉下来,

给一位路旁休息的中年人看到了,

他突然像发现外星人似的看着萧功秦,

“都什么时代了,居然还有人读哲学!”

萧功秦感叹:“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太单一了,大家都像一个经济动物,金钱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况?

原因很多,但一个重大原因,就是我们缺少了死亡教育。

 07 

乔布斯一生颠覆了四大行业:

用iMAc颠覆了电脑,

用PixAr颠覆了电影,

用IPod颠覆了音乐,

用iPhone颠覆了手机。

正如iPhone开启智能手机时代一样,

这四大颠覆,各自都开创了一个时代。

乔布斯为何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

因为17岁时,死亡教育让他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2005年,他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说:

“从那时开始,过了33年,

我在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

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

于是,他决定“向死而生”,

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去生活,

如此才有了震惊世界的四大颠覆。

所以乔布斯说:“死亡是生命的最伟大发明。”

 08 

乔布斯为何说死亡是生命最伟大的发明?

“很多时候,尽管生命依然在进行新陈代谢,

但我们并没有活着,或者说并没有真正活着。

只是在死亡刹那,或经过死亡体验后,

我们才开始有了真正的生命。”乔布斯说。

为何说经过死亡体验后才有了真正的生命?

“死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

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是有死的时候,

才会开始思考生命,从而大彻大悟。

不再沉溺于享乐、懒散、世俗,

不再沉溺于金钱、物质、名位,

然后积极地去筹划与实践美丽人生。”乔布斯说。

孔夫子有句老话:“未知生,焉知死?”

就是说生的事情还没搞明白,谈论什么死?

但死亡教育开启了新角度:未知死,焉知生?

冉克雷维说:“提早认识死亡才会深刻人生。”

巴雷特说:“只有认知死亡,才可以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

蒙田说:“预前考虑死亡就是预先考虑自由。”

萨瓦特尔说:“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

关于活着这件事,死亡是最好的老师。

这就是西方人追求的活法:向死而生。

 09 

作家曲冰讲过某电视台记者袁君的故事。

那是2010年,一位富豪的妻子找到袁君,

“想请您给我老公主持葬礼。”

抑郁症,夺走了他老公45岁的生命。

读完富豪的生前日记后,袁君深深震撼。

他决定在这次葬礼上做一件事情。

那天葬礼上,袁君公布了富豪一天的开销:

这个数字还不及中产之家小孩子一天的花费。

“他不是在车上,就是在飞机上,

不是在自己会议室,就是在别人会议室。

天天应酬,天天开会,天天拼命赚钱,

但他并没有享受到金钱带来的愉悦。”

他最大的快乐竟来自于一次汽车抛锚,

“我让司机等拖车来,自己步行去公司。

那天太开心了,我在路边看到了迎春花。

如果没记错的话,我上一次看见它,

应该是在大学毕业那一年,

同学们看到迎春花开了,一起去踏青。”

那一天,葬礼结束后。

另一位参加葬礼的富豪握住袁君的手说:

“谢谢您,这场葬礼让我的灵魂开了窍。”

那一天,袁君回到家后,

没有像平常一样看片子找选题,

而是破天荒地下了厨房,做好饭,

然后在楼下等老公和女儿回家。

“这场葬礼,也让我的灵魂开了窍。

幸好我还有时间、还有健康,

还能好好地善待人生和生活,

好好地善待每一个重要的人。”

 10 

2012年,心理学者陆晓娅,

在北师大开设了“生死课”,

教导学生认识死亡,认识生命。

一开始,她并没抱什么希望,

因为中国人太忌讳谈论“死”了,

“没想到来听课的学生会这么多。”

她对“生死课”的作用本来也没抱什么希望,

但没想到它的作用竟然会这么大。

“陆老师,上了这个课,我重新拿起了画笔。”

“陆老师,我去报了个架子鼓班。”

有一位学生,学了别人很羡慕的专业,

但她自己却很抑郁,觉得毫无意思。

上了“生死课”后,她学起了烘焙面包。

烤得非常漂亮,还教给许多人。

她一下子变得开朗起来,“我找到了自己参与世界并在其中感到价值的方式”。

去画画不一定要成为大画家,

去学架子鼓不一定要成为伟大鼓手,

去学烘焙面包不一定要成为糕点大师,

而是因为那里有他们的生命热情。

“我什么要开设‘生死课’,

就是想通过讨论死亡,帮助学生找到热情所在。

人到了一定年龄,就要对人生负起责任来,

需要去寻找能够让你燃起热情的东西,

找到自己参与世界并在其中感到价值的方式。”

这就是死亡教育的最大意义。

 11 

在《西游记》中,

我们大呼过瘾的情节之一,

就是美猴王火烧阎王府,勇销生死簿。

我们惧怕死亡,因而妄想逃避死亡。

但正如史铁生所说:死亡是一个必将到来的盛大节日。

它终将到来,我们无从躲避。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出生是封面,死亡是封底。

我们虽无法改变封面前和封底后的事情,

但书里的故事,我们却可以自由书写。

很喜欢毕淑敏的一句话:“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便在于我们要努力赋予它的意义。”

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

关于活着这件事,死亡是最好的老师。

<The End>

比死更可怕的,是从未精彩地活!

作者:发现君

拼尽全力,才是对人生最大的敬意。

几天前,2018年英联邦运动会的预选赛正在澳洲如火如荼地进行。

这位99岁还在泳池拼搏的澳洲老人成了场上最瞩目的焦点。

99岁零11个月的他,在泳池边气定神闲。没有霸气十足的开场,就像一位来视察工作的老大爷闲庭信步走来。

当主持人问他有啥感受,老大爷只是淡然表示自己会尽全力。只字片语,却赢得全场掌声。

他出现在这里,还没有比,就已经赢了。

全场观众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他迅速利落地脱衣,完全不像一个近百岁的老人。

裁判和他确认身体状况后,一声令下!

飞鱼入水!

是的,在他这次报名参加的男子50米自由泳100-104岁年龄组里,只有他一个人。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入水后,老乔治在泳池里劈波斩浪,潇洒的泳姿,娴熟地换气,完全不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观众全程揪心,他到底能否完成挑战?会不会出健康意外?

比赛过半,老乔治明显有点体力不支,可不不妨碍他继续向终点靠近。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他每一次划水都变得更加有力,小小的身影逐渐向终点靠近。 

屏住呼吸!冲刺!新的世界纪录诞生!56秒12!

游到终点的他疲惫不堪。

但看到自己成绩后,他的眼睛在发光。

这项由英国游泳运动员John Harrison在2014年创造的世界纪录1分31秒19,老人的成绩比世界纪录整整快了35秒!

在这个只有他一个人的战场里,他战胜了时间,战胜了自己,笑到了最后。 

只有他上岸后松垮的皮肤和伛偻的背,在默默提醒大家他的年纪。

还有一个月即将迎来100岁的他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璀璨时刻!

老人幽默地表示:只有这时我才能打败重力。当你在水中反重力的环境中,感觉棒极了!

他不但打败了重力,更打败了时间!

///

99岁,世界纪录,这两个关键词让老人的名字瞬间刷爆了网络。

这位名叫George Corones的老人被媒体戏称为“乔治男孩”,来自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他,是一位在当地有着极佳声誉的家庭医生。

当他打破世界纪录的新闻被媒体大肆报道后,他曾经服务的社区居民纷纷在社交网络上留言祝福,他们感叹原来英雄就在自己的身边,大家都被老乔治不服输的精神打动。

乔治当了很多年我们家的家庭医生,他家族在沙勒维尔有自己的酒店,他真是棒极了!


乔治是我妈妈的家庭医生,我和我妹妹是双胞胎都是他接生的,我怀了女儿的消息也是他告诉我的。


他太了不起了,他的成绩和故事太让人惊叹了!


好样的乔治,下个月100岁生日快乐哦 !

普通的家庭医生,是怎么成为游泳冠军的呢?

虽然说澳洲是游泳强国,游泳在国内非常普及,但也没有到人人都可以随意参赛的程度。

小时候就非常喜欢游泳的乔治,也曾经向往当一个真正的游泳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夺取金牌。

军队颠沛流离,他只好被迫中断了这项爱好。

战争结束后的日子,他就一直在给居民看病中度过。忙忙碌碌到退休,一下闲下来的他忽然觉得丧失了目标。

到底该干些什么呢?难道也像其他人一样养花种菜或者扬帆出海?

忽然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张陈年旧照。

二战爆发前的他正值青葱岁月,青春逼人。

他想到那时的梦想,他怀念在水里对抗重力的漂浮感觉,像鱼儿一样自由快活。

以前是生活所迫,现在退休了,为什么不重拾自己的梦想。时间不多了,为什么要让人生留有遗憾呢?

可是,此时自己的身体状况却不容乐观。不但关节老化,而且心脏也有问题。但是一拖再拖,难道要让梦想入土为安吗?

 这是我这一生实现梦想的最后机会了。

再老,也要拼一次!

80岁时他来到游泳馆,以为自己年纪这么大会引起围观。万万没有想到,竟然还有一个叫"海豚游泳队"的高龄游泳组织,里面的成员都比他年纪还大!

他们中的一些人是专业的退役游泳运动员,他们的专业背景让乔治羡慕不已。

看着同样高龄的他们,在泳池里完全不输年轻人的样子,他顿时有了信心。

在这群老伙伴的鼓励下,他觉得自己的未来不是梦。

我也要参加正式比赛!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当他跳入水中之后,发现自己只能托着铅一样重的身体缓慢移动。才游几米,就已经上气不接下气。

老伙伴们鼓励他:慢慢来,这是多年没有训练的结果。只要规律训练,体能和速度很快就可以跟上来。

从此,他像打了鸡血似的,每天到游泳馆打卡。

几年下来,乔治满心以为会有阶段性的成果,可是和伙伴们一比,他依然是垫底的那一个

要说没有泄气是不可能的。

郁闷之余,他还要忍受家人的奚落和讽刺。

这么大年纪还想比赛?你先管好自己就不错了,别搞得劳累过度住院!

乔治身为医生,对自己的身体还是清楚的。何况游泳本来就是强身健体的,不存在积劳成疾。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备赛期间,他被查出来癌症。

忽然之间,各种压力排山倒海似地向他袭来。

到底是听家人的话,在家乖乖等死,还是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实现此生最后一个愿望呢?

乔治在痛苦的挣扎纠结后,毅然选择了后者。

一坚持就是20年!

重新出现在了泳道上的他,比之前更努力。他相信,伤病对于运动员来说,是必须要跨过去的关卡。只有通了关的人,才能笑傲泳池。

针对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训练成绩,他找出自己的短板,在体能上下功夫,走进健身房练肌肉耐力,撸铁的生活开始了!

20多年悄悄溜走,有些梦想和身边的伙伴一样也悄悄离开。

可他还在泳池里孤独地游着。

每一次跳入泳池,他就像回到了无忧无虑的青春时光,这种快乐的感觉让他暂时忘记了身体的伤痛。他只是想让这种感觉多留一会儿。

选择了就义无反顾,认定了就一条道走到黑。

这是老乔治的执着,这是他让生命不留遗憾的方式。

///

属于100岁老乔治的荣耀,其实也属于每个有梦想的人。

在这些人眼里,遗憾只是时间的玩笑,年纪只是弱者的借口。

在岁月面前,他们用身体击破世俗偏见的屏障,身体力行地告诉世人:没什么不可能!

像老乔治一样,还有4位澳洲90多高龄的游泳选手都把在临终前参加一次真正的游泳比赛这一计划写入了自己的“遗愿清单”。

他们

一位需要拄拐,

两人患癌症,

三位都心脏有问题,

四人全部有关节炎。

颤抖……

就是这支老弱病残组合,硬是靠“梦想”把自己逼上泳道。

面对亲人的泼冷水,他依然对自己下狠心。

还好,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其他老顽童。在彼此的鼓励下,志同道合的四个人立志在临死前书写一把人生传奇。

即便其中一位队友突然离世,一位老人被查出癌症,悲伤也没有让他们放弃梦想。

反而越挫越勇,加大了训练力度。

///

在过去的人生中,你留下了什么样的遗憾?

是不是直到出国,才后悔当初没学好英语?

是不是直到失去了陪伴亲人的机会,

才发现没有多花时间去陪伴他们?

又或者 是不是直到疾病缠身,

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锻炼身体?

谈到遗憾,几乎每个人心中都有。

在纽约的街头,曾经有这么一块黑板,让路人写下自己的遗憾。

路过的路人纷纷写下生命中最大的遗憾。

 每个人都有和梦想擦肩的时候。岁月无情,梦想渐渐成了遗憾。

"没拿到MBA学位"

"没来得及说我爱你"


“没有去追寻成为演员的梦想”

如果,老乔治路过这个街口,他会写些什么呢?

他应该会骄傲地拿起粉笔,重重地写上:NOTHING!

那么,你呢?

-End-



“你不用向任何人打听我,因为我对每个人不一样”


文 / 末那大叔  图 / ins


世界很大,关系复杂。


  1  

“一万个人眼里有一万个我”


最近一直在忙公司过年前的各种活动,也结识了一些新朋友,一起聊天时有一个朋友说。


“你知道吗,认识你之后感觉,跟我从别人那里听到的不一样。”


“怎么个不一样法?”


“感觉你没有别人说的那样高冷,你真的很平易近人,是个很亲和的人。”


我笑着回答,“那你一定是打听错人了。”


其实我当时心里话是,还是不要相信别人口中的我,还是眼睛看到的为准,但还是经常有人跟身边的人打听我,问我为人怎样怎样。


我听到最机智的一个朋友是这样回答的是:“他对每个人都不一样。


  2  

“不要从别人的口中去了解一个人”


在没有任何实际关系的情况下,一切的评价都是别人的体会,你问一百个人,可能得到的回答会有一百个版本。

我对人品好的人自然会用品德模式去交往;

我对奸诈小人自然也会套路满满;

我对喜欢的人会细微体贴;

对厌恶的人会不屑一顾、嗤之以鼻。


总之一句话,我对你的态度,取决于你对我的态度。


当和一个风度翩翩的人交往时,我的性格和态度也会变的儒雅有礼,反之我也会变得不拘小节起来。


人都是很敏感的动物,敏感的感受到来自身边人对自己的态度。会根据对方的态度,告诉自己应该是防备状态,还是敞开自己的心房去相处。


说起这个话题,就不得不提起郭德纲,正是他用亲身经历演绎了一部江湖血泪史,佐证了这个道理。


你想了解郭德纲,你不能问岳云鹏于谦,郭麒麟,也不能问曹云金何伟,因为他对每个人都不一样。


昨日曹云金越恨他,今日岳云鹏越爱他。


如何评价一个人,你只能说你们交往的关系,而不是谈他与别人的故事,因为故事可以是佳话也可以是事故。


他就是一个江湖大曲艺班的掌门人,从底层混到金字塔尖。


历经世事,人生百态,魑魅魍魉牛鬼蛇神天天从他身边过,也有忠孝徒弟,事业伙伴始终伴其左右。


每一个老板心里都住着一个郭德纲。


因为深有体会,当你的身边有无数的人际关系需要维护时,你就不可能简单的一视同仁,而是对人说人话,见鬼打鬼语,来保持平衡。


  3  

“你是什么样的人

我们就是什么关系”


我们经常会遇到两类人。


一种是,你问他什么事,讨论什么人,他都竖大拇指,人前人后都夸人好。


这背后不是伪装,很可能是他的际遇是真的好。


另一种人,你和他从明星谈到身边朋友,说起谁他也得骂几句,充满抱怨,哪怕是跟他毫无交集之人。


其实很奇怪,为什么大家的差距会这么大。


因为你是什么样的人,别人就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对你,你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和评价。


人缘好坏都是有原因的,不是别人针对你,没有天生的喜欢和冤家。


我对你好,是因为你也好。对你不好,说明我们不在一个频道。


职场这么多年明白一个道理,当你刚进入一个新环境时,很难凭借第一印象和道听途说,对人际关系和人物性格进行判断。


你要做的就是一点点去接触,小到一次吃饭,大到公司变动。


不要相信别人的嘴巴,要相信自己的心。


你会发现传说中很抠门的人,其实很大方。


传说中苛刻的上司,总会对话少活儿好的员工格外宽松。


外表独立坚强的人唯独对你敞开了心扉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用时间和心去体会。


  4  

“愿每一个从我们世界路过的人

都不用左顾右盼,真诚来敲门”


你身边跟你关系很好的朋友当中,一定有最初谁也瞧不上谁的,因为对彼此的了解只在别人的口中。


直到后来才发现,你们的友谊比金字塔还要坚定。


“要不是当时和你一起做同桌,还真以为你就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事儿逼。”


“要不是和你一起去旅行,还以为你是个不能自理的被宠坏的孩子。”


这可能就是我们听到最多关于由路人转真爱的回忆。


愿我们用善意和阅历建起的城池,让每一个从我们世界路过的人,都不用左顾右盼,真诚的来敲门。


因为世界很大,关系复杂,你不需要从别人那里认识我,我对每个人都不太一样。


- END -


长按图片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太乙玄门”阅读更多好文章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