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斑鸠坡茶马古道:古道苔痕人行少,马驮千斤踏印深
供稿:飞行的书卷
游普洱茶马古道记:古道苔痕人行少,马驮千斤踏印深
时间:2018年2月12日
简介:什么是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历经一千余年的沧桑岁月,是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通行难度最大的高原文明古道和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镌刻在茶马古道上的先人足迹和马蹄烙印,诉说着千秋史话,闪烁着华夏荣光。
茶马古道就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由下图可以得知,茶马古道涵盖范围甚广,绵延数千里,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
1729年(大清雍正七年)清政府在今天的宁洱县设置了普洱府;1736年,在思茅设立官茶局,从此思茅成为了普洱与西双版纳之间的茶叶中转站,清檀萃《滇海虞衡志》中云:“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粮矣。”从道光至光绪初年(1821-1876年),思茅城商贾云集,普洱茶贸易异常兴盛。滇南商道已成为一条“茶叶商道”,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各国,都有商人来往于西双版纳、思茅与普洱之间的这条路上。1744年,普洱茶被朝廷列为贡品,由思茅同知(七品官名)承办贡茶事宜。
明清时期,茶马古道以普洱、思茅两城为中心,向东、西、南、北辐射迅速发展起来,往来不绝的马帮,为普洱茶传播输送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是它们源源不断把各茶山的茶叶驮运到思茅普洱加工制作后,又沿茶马大道西北运销西藏、尼泊尔、印度,南销东南亚诸国;内销由昆明中转全国各地,贡茶则由官方驿道快运到北京。
清顺治18年,西藏派使臣到胜州(永胜)请求,在胜州与云南举行茶叶贸易,获准当年,做成生意5万担。清政府实行配额专卖,征收茶捐。
后来,因为社会动荡、战争、清政府腐败等种种原因,茶马古道伴随着普洱茶产业的迅速衰落,也被废弃了。1990年的夏天,云南大学木霁弘教授等人来到了川滇藏的三角地带,在古人留下来的几条老路上徒步行走,凭借着文人的特殊敏感,用近似诗人的感觉去触摸这条曾经熙攘的古道,第一次,他们把这条无名的古道命名为“茶马古道”。两年之后,这次随意诗意的命名成为了一个正式的概念,这四个字,让普洱茶从几近湮灭的历史尘烟中,飘出了文化的茶香。随着田壮壮的以茶马古道为主题的第一部纪录片《德拉姆》的拍摄,茶马古道彻底火热起来,国人们通过这样的影像,看到了怒江峡谷、古道、悬崖、激流还有碎石坡,田导演用光与影的艺术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真是表现了云南独特自然生态环境。
实际自唐宋起,西南产地的茶就因一项被称为“茶马互市”或曰“盐茶互市”的贸易活动而在流通着。刘健的《庭闻录》在清初时期这样记载:“顺治十八年(公园1661年)3月,北胜(今永胜)边外达赖喇嘛、干都台杰以云南评定,遣使几墨勒根赍方物求于北胜州开茶市,以马易茶。”这是一条关于云南的茶马贸易的确切史料。后来丽江府改设流官,且交通较便,茶市改设丽江。藏族商人每年自夏历九月至次年春天,赶马队到丽江领茶引,赴普洱贩茶。从丽江经景东至思茅,络绎不绝的马帮成群结队,每年贸易额 达五百万斤之多——这就是当年因茶繁荣的茶马古道,它打通了一条与藏区人民紧密连接的通道。
整条茶马古道遗址实际已保存不多。本人主要断断续续走过以下几段:
1、起始点段——普洱茶马古道旅游景区;
2、茶马驿站中最美传说——那柯里;
3、怒江雾里村茶马古道。
本篇主要记述普洱茶马古道旅游景区,位于“世界茶源”云南省普洱市,距离思茅城区五公里,景区内的茶马古道遗址是茶马古道南北走向中的重要一段,是贡茶入京的起点,也是迄今保存最完整、里程最长、文化最厚重、沿路生态最好的一段。
该景区如果按片区划分,主要包括六大块:水映茶马区、缆车观光区、古道溯源区、马帮寻迹区、古树问茶区、野美湿地区。沿途有五大新修建的博物馆性质的宫殿——唐茶殿、宋茗阁、元驿宫、明普轩、贡茶院。
如果按主要景点划分,可以概括九大景点,分别是:一谷(茶王山谷)、一院(贡茶院)、一轩(明普轩)、一宫(元驿宫)、一阁(宋茗阁)、一殿(唐茶殿)、一站(忠义驿站)、一地(野生动物栖息地)、一湖(定波湖)。
具体导游图如下,是一个弧形路线:
我是从右边“难搭桥”起始点走路上去,沿途经结义林,再坐索道翻越两座茶山后,下到定波湖;从定波湖中间的浮桥穿过,再坐索道飞跃“野生动物栖息地”,到达忠义驿站,然后沿着茶马古道一路走下来,沿途经唐茶殿、土地坛、宋茗阁、元驿宫、明普轩、贡茶院、马锅头故居、穿越茶王山谷、马帮驿道,最后到达终点——思茅城关:
进入景区起点——“难搭桥”。
走到水边,
几只天鹅以为我手上有食物,
来到我脚旁叽叽喳喳:
沿着山坡信步往上,
到达“结义林”:
结义林塑着类似“桃园三结义”的像,
牌子上有介绍:“患难结义桃花源,行路心系手足情”,哈尼族青年阿波因饥荒落草为寇,在一次打劫中遇到汉族马脚子阿烈,阿波在阿烈的感化下决心改邪归正,加入马帮。三人在桃源中以马帮敬畏的草鞋为证,饮酒为盟,结为兄弟,共同踏上茶马古道:
这就是三人结义中的马帮敬畏的草鞋了:
坐索道翻越了两座茶山:
下到定波湖:
下图中的小马驹非常可爱,姑且称它为矮脚马吧。
据说茶马古道上马帮们最喜欢用就是这种云南马 了,云南马也叫 滇马,别看它身材矮小,是个小短腿,但是它们的肌肉很发达,性格机敏,耐力持久,是马帮们最亲密的伙伴:
一旁还有这种鸟,
忘了叫啥名:
下图就是定波湖上的浮桥了:
过了浮桥,在湖上面坡上亭子里迎风而立,
定波湖水湛蓝清亮,茶香清新,
尽可一览定波湖景区怡人的风景:
然后再坐索道穿过“野生动物栖息地”:
下方有茶山:
下方茂密树林里,
幸运的话,
还能看到野生动物:
然后到达忠义驿站,
这个地方也相当于一个博物馆,
值得细细浏览:
既然叫驿站,当然是马帮们歇脚的地方了。
据说马帮出思茅城后,经过一天长途跋涉,在驿站住下,吃饭、喝茶、聊天,这时候,是马帮们最放松的时候。
马帮住店也是有讲究的,马锅头是马帮的首领,在马帮中担当重任,因其地位最高,随身携带的重要物品较多,所以马锅头单住一间房:
其他马帮人员合住的是一间大通铺,
叫“大懒敞铺”:
下图是驿站的厨房:
马帮议事厅:
其他各房间或者墙壁上悬挂的,
应该是马帮的各种用具,诸如蓑衣、马灯、草鞋等:
继续往前走,
到达唐茶殿。
唐茶殿是我印象中是五个宫殿中最大最全的一个博物馆:
唐茶殿:“因茶而起,因马而兴”,茶马古道纵横交错,主道和支线像亚热带丛林参天大树的无数枝干,将滇、藏、川“大三角”地区联结起来,并辐射到周边邻国及中原大地。 茶与马,古道源起的两端,以茶易马,始于唐代,追溯历史的源头,讲述唐朝茶政,揭示茶与马的进化,描绘茶马古道最初的印迹,感受茶马文化的源远流长。
殿中有讲解员。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下述几个:
1、汗血宝马:是世界上最神密的马匹,外表英俊神武,体型优美,四肢修长,皮薄肉细,轻快灵活,具有无穷的持久力和耐力,可以长距离骑乘。汗血宝马非常耐渴,即使在50摄氏度的高温下,一天也只需饮一次水,因此特别适合长途跋涉。
汗血宝马以前叫“大宛马”,大宛是古西域的国名,据记载,大宛马在高速疾跑后,肩膀位置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鲜血一样的汗水,因此得名“汗血宝马”。
2、 陆羽及《茶经》:
陆羽(唐朝人)又称“茶山御使”,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为中国茶业及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百科全书。此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将普通的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3、 诸葛亮与茶:相传诸葛亮来到普洱,中原士兵水土不服,饮茶后症状消除,孔明还发现饮茶可以抵御热带雨林的瘴气,于是在普洱驻兵期间,给当地居民提供茶籽,让他们安心在此,安心种茶。因为思念成都的茅舍,孔明还为当地取名思茅,孔明军队在思茅河边洗马的地方被称为洗马河。在思茅区,六大古茶山的各族人民,每年的七月二十三日(孔明诞辰日)都要举办茶祖会,隆重纪念孔明兴茶的伟绩。
4、茶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字,从草从木,草木并;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勘菜掇。
5、 濮女:在普洱古代,是濮人中最完美的女性代表,相传她寻得茶树,研究出各种制茶及饮茶的方法并教会濮 人,濮人把茶运到村外去卖,吸引了很多商人,他们争相购买濮人的茶叶,“濮茶”后来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普洱茶。
此外殿中还有其他各类陈设品,
不暇一一罗列:
过了唐茶殿,
沿着茶马古道一路往下:
过下面的吊桥后,
到达“土地坛”:
土地坛是滇藏茶马古道起点的祭祀圣地。
每队马帮启程前,
都要在土地坛举行庄重的祈愿仪式,
祈求途中人马平安、货物安全、早日返乡与亲人团聚: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1336mg89bg&width=500&height=375&auto=0
土地坛一旁的马厩:
土地坛一旁的雕塑:
俯身细看,
下图石头上还有一片落叶的印痕:
过了土地坛继续往下,
到达宋茗阁:
宋茗阁:宋朝时期边疆战事频繁,战马稀缺,大理国(今云南)在步日部(今普洱)开设茶马互市,以其所产的茶叶交换西藏马匹,北转宋朝。茶马互市是茶马古道形成的重要因素,梦回熙熙攘攘的茶马互市,脚踏延绵千里的茶马古道,一同回味那些可歌可泣的马帮故事:
(宋茗阁远观)
上文中,为什么马帮头领叫做“马锅头”呢?宋茗阁这里可以揭晓答案。
宋茗阁主要展览介绍马帮在路途中的日常生活。
马帮为了顺利将货物送达目的地,要克服许多生活和路途中的各种困难和险阻,所以马帮会制定一些日常的规矩,比如马帮的首领叫"马锅头",就是当马帮去到一地休息做饭,开饭前,要首领先揭开锅盖后由首领先添饭,所以叫"马锅头":
“打尖”文化——马先人后,
是马帮最具特色的习俗:
此外还介绍马帮沿途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
包括遭遇老虎:
下图是马帮遭遇老虎,
与虎搏斗的雕塑:
下图是马帮遭遇劫匪,
与劫匪搏斗的雕塑:
沿着茶马古道继续往下:
"古道苔痕人行少,马驮千斤踏印深",
普洱这条斑鸠坡茶马古道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茶马古道遗址之一,全长14.5公里,南北走向,向南延伸到东南亚,向北直达昆明和中原,道光三十六年(1850年),由于人马流量增大,由原来的土路改为石镶路:
在普洱境内的茶马古道主要有五条支线:
1、官马大道-东北线,从宁洱出发经庵塘-磨黑-孔雀屏-墨江-昆明;
2、关藏茶马道-西北线,从普洱县城出发,经由四更桥,五里坡、气山丫口、硝井、谦岗、西萨、景谷、镇沅、景东、南涧、巍山至下关,经丽江中转,从西藏把普洱茶运往印度、尼日尔等国;
3、江莱茶马道-东南线:由普洱县城东南方向经勐先、倚象至江城、直达越南莱州、海防港、然后将普洱茶转运至欧洲、东南亚及各国。旱季茶马道-西南线:
4、从普洱德化、丫坡经思茅,沿途过六顺、糯扎渡、澜沧、孟连,到缅甸,此道只能旱季通行,雨季期间澜沧江涨水,马路不通。勐腊茶马道-南线:
5、从普洱出发,经那柯里、思茅、普腾坝、车里、佛海、打洛通往老挝、缅甸。此条道茶马道是"官马大道"的延伸,是普洱茶流通到东南亚各国的重要通道。
继续沿着古道往下走,
就到达元驿宫:
进入元驿宫:
元驿宫:主要介绍茶马古道的形成历史。我国茶马古道主要的主线有三条线路:即青藏线(唐蕃古道)、滇藏线和川藏线,在这三条茶马古道中,青藏线兴起于唐朝时期,发展较早;而川藏线在后来的影响最大,最为知名。这三条道路都与昌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滇藏线和川藏线必须经过昌都,它们的发展是与茶马贸易密切相关的。
最有印象的是“海东青圆符”:
滇藏线茶马古道出现在唐朝时期,它与吐蕃王朝向外扩张和对南诏的贸易活动密切相关。 西藏、川藏的藏商,大多换取以茶叶为主的日用品返回西藏。运输工具主要是骡马和牦牛等。
古道秘境:古道春秋,一览无遗。普洱茶因普洱府得名,因茶马古道享誉世界。交汇于普洱,纵横在崇山峻岭间的五条茶马古道风光各异,景致不同,美景与艰险并存,让世人深深感受马帮的行路艰辛与勇敢无畏:
沿着茶马古道继续往下:
到达明普轩:
(明普轩远观)
明普轩:“茶技渐长,茶韵悠长“,明朝万历年间,“普茶”正式定为“普洱茶”,普洱茶产业空前繁荣,生产工艺发展迅猛,制茶手法采用当时兴盛的朝廷贡茶加工手法,由无采造法变为“蒸而成团”,汤味醇厚。
而变革的开始,还得从濮氏茶庄少庄主进京纳贡险些有去无回的故事说起•••
明朝政府针对当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对度量衡概念没有认知的实际,制定了标准的茶包装规格,统一包装,保证了少数民族部落在茶交易中利益不受伤害。同时也解决了在茶马互市中茶马比价的问题:比如规定了:"上马"与"普洱茶"等价关系,上马等价于茶一百二十斤:
明普轩主要介绍了两大历史事件及沿途异域人的饮茶习惯。
1、清河堡战争:人们很少会把淡雅的茶香与血腥的战争联系在一起,然而历史上,柔弱的茶叶却有着一种影响国家兴衰的神奇力量。由于当时茶业贸易被官方垄断,官方制定的交易价格太高, 所以民间私茶、黑茶兴起,私茶、黑茶的产量又高,质量也好,对官茶贸易影响很大,于是,在公元1572年,明王朝首辅张居正以明皇帝的名义下了一纸诏书,下令关闭边境贸易,导致边贸茶叶供给完全断绝:
2、欧阳伦案:
洪武三十年,即公元1397年,爆发了震惊全国的“欧阳伦驸马案”。
欧阳伦是谁?史书上没有过多的记载。我们只知道他人长得很帅,堪称少女杀手,也很有才,顺利通过科举,考上了进士。朱元璋很欣赏这个年轻人,就于洪武十四年将爱女安庆公主下嫁给了他。朱元璋当皇帝后,杀人如麻,简直变成了一头泯灭人性的杀人怪兽,马皇后是他唯一的慰藉和心灵港湾。马皇后对朱元璋有救命之恩,是朱元璋相濡以沫的原配,于患难之时嫁给了朱元璋。安庆公主是马皇后仅有的两个女儿之一,当仁不让地成为朱元璋的掌上明珠。朱元璋将安庆公主嫁给欧阳伦,足见对这个女婿厚爱有加。
或许是爱情事业都太过顺利了,幸福来得太快了,欧阳伦自我感觉良好起来,渐渐地Hold不住了。生活方面开始腐化堕落,排场搞得越来越大,据说他的驸马府捯饬的可与朱元璋的皇宫相媲美。欧阳驸马还到处搜集珍奇珠宝,明里暗里收受贿赂无数。对于这些,朱元璋未必不知道,但是欧阳伦毕竟没有太出格,又是自己的好女婿,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可见,朱元璋反腐也不是那么彻底。
千不该万不该,欧阳伦将手伸向了走私行业。自古以来,不管你走私什么东西,都能一夜暴富。欧阳伦走私的是茶叶。此乃朱元璋之大忌。明朝建国初年,朱元璋为了控制西蕃那些不通王化的少数民族地区,就用中原地区产出的茶叶换取他们的马匹。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本是一个不错的招数。因此茶叶就上升为国家战略物资,朱元璋专门颁布《茶马法》,严禁任何人走私茶叶。
按理说,朱元璋残杀了那么多腐败分子,剥下来的人皮挂得到处都是。欧阳伦该有所忌惮才是。然而,欲壑难填,诱惑难抑。面对那丰厚的利润,无数个腐败分子以飞蛾扑火的精神前赴后继,一往无前了。
欧阳伦不但敢走私,而且做得还很嚣张。他派自己的家奴周保动用政府公车,公车不够,再去征调民间私家车辆,疯狂地将茶叶运送到边疆。欧阳伦还疯狂暴打税务官。税务官气不过,心一横,将状子直接递给了大明王朝最高领导人朱元璋。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已经是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了,离死亡只有一年的时间。孔子说,“六十耳顺”。一个老人本该慈祥地安度晚年,但朱元璋是皇帝,他要对自己建立的这个国家负责。朱元璋当即命人逮捕欧阳伦,立案审查,一查就实。朱元璋勃然大怒,老子刚刚颁布《茶马法》,你就敢顶风作案,以身试法,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一个字:杀!
朱元璋下令将欧阳伦及其从犯统统杀死。谁说都不管用!谁劝都没有用!哪怕爱女在眼前哭哭啼啼死去活来!哪怕心爱的外孙外孙女们一个劲地哭着喊爸爸!为了将反腐大业进行到底,为了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为了说到做到,不惜让年轻的宝贝女儿守活寡,让心爱的外孙外孙女们幼年丧父,亲手制造一个惨烈的家庭悲剧。
3、异域人饮茶习惯:
重点介绍一下游牧民族饮茶习惯:
蒙古族等北方游牧民族饮茶习惯:此处饮食多是牛羊肉、奶等燥热、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而茶叶富含维生素、单宁酸、茶碱等,游牧民族所缺少的果蔬营养成分,可以从中得以补充。茶中大量的芳香油还可以溶解动物脂肪,降低胆固醇,加强血管壁韧性。茶叶的功能恰好能弥补游牧民族饮食结构中缺少的环节。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茶叶就和粮食一样,是每天都需要的。没有了茶叶的供应,几乎能断绝少数民族的生命:
所以,北方的蒙古及女真各部纷纷上书强烈谴责了明王朝的这种做法,要求重开茶叶贸易,建州女真首领甚至愿意当茶市开放的人质,但是这些要求都被断然拒绝,于是一场因茶叶引发的战争终于爆发,这就是历史上清河堡战争。三年的血战让茶业贸易回到了原点。随着明王朝重新开放茶市,蒙古及女真各部的斗志被逐渐瓦解。硝烟散尽后清河堡再次成为茶马边贸重镇。茶马贸易因与国防政策的紧密关系而被提高到战略高度,由此备受明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籍此达到边疆地区稳定的目的。
欧洲人饮茶习惯:
印度人饮茶习惯:
继续往下,
穿过下图牌坊,
就到达贡茶院了:
贡茶院:“甫设府衙,始贡普洱”,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清廷在宁洱设普洱府,雍正十三年,普洱府属六大茶山之一,倚邦的曼松茶被指定为皇帝专用茶。当时名震京师的普洱府贡茶有团茶、芽茶、蕊茶、茶膏,史称"八色"贡茶。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为保证倚邦贡茶供应,清廷修建茶马古道,并在倚邦老街设立茶马司,负责贡茶采办及茶马互市交易。
贡茶院内的茶马司:
当时的制茶过程及包装:
贡茶院外有一棵仿制古树。
据说在当时,马帮在送贡茶出发前,都要到一棵“神树”前祈祷,在“神树”前抓一把泥土装进衣兜里,祈求得到故乡神灵的庇佑,万事顺意,衣锦荣归:
继续往下,
穿越茶王山谷。
云里雾里,偶有农家的袅袅炊烟:
观赏千年野生乔木茶王树,
感受山谷生态茶林的清新爽气:
此外还有先前茶人留下的古井,
滋润着遍山的茶树,
“润泽春茶味更真”:
最后走到终点思茅城关——茶马古城:
坐景区摆渡车返回到难搭桥,
见路旁一株桃树迎风绽放:
至此旅途结束。
附1:茶马古道的茶马驿站中最美的传说——那柯里
行游时间:2016年1月30日
简介:千年来,茶马古道就像一坛越陈越香的老酒,沉淀了历史,醇厚了文化,不经意间流溢出那山脚下最古老的传说。而茶马古道的茶马驿站中,那柯里作为古普洱府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不得不提。那柯里是古普洱府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是唱响中央电视台的《马帮情歌》的诞生地,位于宁洱县南部。全村有66户农户,两条小河盘旋相汇于此,依山傍水,生态环境良好,保存有较为完好的茶马古道遗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百年荣发老店,部分当年马帮用的马灯、马饮水石槽等历史遗迹、遗物,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茶文化、古道文化痕迹,美国、日本、香港等地探险人士多次到此探访。
主要行程:
进入古村:
古村依山傍河:
古村路边的标志性建筑:
行游古村:
那柯里,原名“马哭里”。相传,无论从磨黑孔雀坪下来走夷方,还是从思茅上来,经官府大道入京的马帮,都须在那柯里“荣发马店”歇脚过夜。进或出“荣发马店”的马帮须涉水淌过马店前的一条小河,劳累或者睡眼惺忪的马儿面对清凉的河水,都流下伤心的泪,因而得名“马哭里”。视马为生命的马锅头几次上书官府,官府遂了马锅头的心愿,修建了一座长20余米的规格为五格的“风雨桥”,从此,“马哭里”更名为“那柯里”。
古老的水磨坊: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1336ajqccs&width=500&height=375&auto=0
附2: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雾里村茶马古道
行游时间:2016年2月19日
简介:怒江茶马古道,是马哥头的生死未知路。怒江茶马古道始终不离怒江左右,从始至终都没有一段平坦。整日为马帮安全操心的马哥头们根本无暇欣赏苍茫大地、月白风清,他们沿怒江溯流北上,后来被人们用来抒情的无限风光则是令他们胆颤心惊的坎。
怒江茶马古道一会儿在怒江左岸,一会儿转到怒江右岸去,它得根据山形地貌确定开挖,遇上像石门关那样的绝壁,还只能绕过江去,这一绕就得过溜索了。把自己往藤条或竹绳上一挂,开溜,要到眼睛睁开落到对岸,才知自己还活着。可怜的马匹让它驮多重都行,可要把它捆绑着押上溜索,它会使出全部力气挣扎,发出类似于临死前的嘶叫。
石门关,有杀气;石月亮,有血光;秋那桶,仙女与鬼魅共存;老姆登,泥石流行动诡异。怒江茶马古道在峡谷上逶迤而行,还在溜索上与恶风较劲。
有些路需要仰望,路的头上不是天空,而是面目狰狞的岩石;有些路需要俯视,近千公里的怒江茶马古道,实际是一卷茶文化史。
现在,怒江茶马古道是一鞭旧迹,刻在怒江大山上,大部分已经模糊或损毁,被公路所替代或者废弃;保留最完整的,就是雾里村到秋那桶村之间那一段自然路了,因为它千古不变。
主要行程:
先得过怒江后,
沿着下面崎岖山路进入雾里村(左下方就是怒江):
从雾里村的村子中穿行而过:
继续往前走,
就进入下图的茶马古道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13366znnut&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从江对岸可以遥观怒江茶马古道:
太乙玄门
公众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