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坊:这是一个不老的传说,传说他炼就不死之身!
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
脱俗归真须向玄门求正路,超凡入圣更宜仙家问玄津。
平素关注,以备急用。江湖险恶,防病克邪。
作者:紫竹翁
一个武当山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一名道士,但时人称之“活神仙”。他是一代武学宗师,传说练就不死之身。有人说他生于元朝中期,卒于明初。有人说他活了400多岁。
这是一个不老的传说。故事的主人公叫全一,又名君宝,外号邋遢,但更多的人称他为张三丰。
他行踪莫测,但有关他的故事却从未间断。关于他的外貌,传记作者们兴致勃勃的描述到:龟形鹤骨,大耳圆目。不论寒暑都只穿一身道袍、一件蓑衣;高兴时穿山走石,疲倦时铺云卧雪,但与之谈经论道,又无所不通,人人皆以为他是神仙中人。
扑朔迷离的各种传说中,只有《明史》严肃而肯定地记载着,张三丰曾去过一个地方——那就是湖北西北部的武当山。当时,武当山五龙宫、南岩宫和紫霄宫都因战火焚毁,张三丰带领徒弟将各宫观修葺一新后悄然离去。书中也同时指出,明太祖朱元璋久仰其大名,遣人去找,不知所踪。
帝王们究竟有没有找到张三丰?他到底是传说中的人物,还是确有其人?捕风捉影700年,似乎关于这位神仙的秘密都深藏在武当群山之中。而对他的苦苦寻觅,也就一次次将这座充满仙人之气的神山推到了人们的视线内。
今天的武当习武者大多奉三丰派的衣钵,袁师父已经是三丰派第十五代传人了。他十五岁来到这里,20年来,从学徒成为师父。在他的眼中,这座大山处处可见与三丰祖师有关的传奇。
如今的张三丰被供奉在紫霄宫朝拜殿内,经过无数追随者的粉饰雕刻,他从人成为了神。人们津津乐道于这位武学宗师的武功究竟是怎么练成的。而众多的版本中,流传最为广泛的,就来源于神龛旁的这副壁画,它讲述了一个蛇雀相斗的故事。
每天,武当山逍遥谷内都有道人修习武功。在道教信徒的眼里,这座大山蕴含着无穷生机,故修真学道之人于此山修炼,能将太和之精气通贯天人。这样一个具有生气的环境,武当内家功夫的养生特性也就随自然而生长。
或许,正是感慨太极拳融万物精华于一体。清代历史学家黄宗羲给了太极拳一个更为神秘的出处。他在《王征南墓志铭》中写到,张三丰本是武当道士,有一次,皇帝下旨召见他。
在黄宗羲的描述中, 正是这个梦,让张三丰得到武当山主神的点化,他从此扬名江湖。每个人都在描画着自己心中的张三丰,种种传说铸成神坛,一步步把张三丰推至神坛之上。
关于这位武侠大师在武当山的生活,方志中记载,张三丰曾隐居修行于展旗峰下的太子洞。而他到底收过哪些弟子,民间传说最广泛的,首推曾资助朱元璋修南京城的大富豪沈万三。
实际上,张三丰故事的流传以及后来帝王们热烈的追捧。这一切都源于他弟子的传播,只是这个人,并不是传说中的武当七侠也不是沈万三。而是武当山五龙宫的一个叫邱玄清的道长。
五龙宫是武当山的龙脉所在,自唐太宗李世民建祠以来,历朝历代的皇帝对它不断扩建重修。明朝初年邱玄清来到五龙宫时,元末明初的战火让这座曾经辉煌的残破不堪。在当住持的十多年间,邱玄清重新修复了五龙宫,赢得了官府和老百姓对五龙宫的重视。管辖武当山的官吏对他非常看好,推荐他到朝廷里边担任监察御司。果然,不久后邱玄清被朱元璋所看重,升为太常寺卿。
本来就信奉道教的朱元璋开始关注起张三丰。二十多年来,大明王朝在他的统治下一片祥瑞,百姓安居。然而,辛苦打造的这艘超级巨舰究竟能行驶多远,怎样才能惠及子孙万代,又有谁能助自己一臂之力呢?
帝王们又一次将目光投向了武当山。然而,不知是巧合还是张三丰的先知先觉。他似乎预料到朱元璋会苦苦寻找自己。洪武二十三年,张三丰离开了武当。史书记载,第二年,朱元璋派人前往武当,无功而返。
一次次没有结果的追寻并没有削减皇室子孙对张三丰的热爱。洪武末年,朱元璋的第十八个儿子朱柏来到了武当山。他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寻访仙人。然而,一番辛苦后却被告之张三丰已经离去。遗憾之下,他留下了一首《赞张真仙诗》。
这似乎是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谜题。永远也找不到的张三丰究竟有没有来过武当?正当史学家们重新审视历史时,一个有力的证据让人们不再怀疑。
悬疑往往更容易催生传说,张三丰俨然已经成为武当山的一大符号,如今的人们,笃信这位内外兼修的张真人一定与武当有不解之缘。
此时的明成祖朱棣刚刚继位不久。虽然顺利从侄儿手中夺得了皇位,但篡位者的称呼总让他隐隐有些不安。他迫切的希望有人能帮助自己稳定民心,张三丰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更何况,这也是父皇未了的心愿。
永乐三年,一道圣旨从北京发出,这是朱棣第一次遣人遍访张三丰于天下名山。此后的十多年间,朱棣六次遣人四处寻访张真仙。
公元1417年,武当山黄土城有了一座名为遇真宫的道观。它是明永乐皇帝朱棣特意为张三丰修建的道场。在无数次追寻以失望告终后,朱棣听说张三丰曾经在此建造会仙馆结庵授徒。为表虔诚之心,皇帝在原址兴建了这座道场,他希望张三丰云游四海后能到这里传道授业。
对于武当来说,一个道人能受到的最高礼仪莫过于此了。在供奉玄帝的大山为一名道人修建宫观,这是道教名山中极为罕见的孤例。
如今,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启动,遇真宫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文物部门正全力以赴测绘勘探,寻求一种对世界遗产更合适的保护方式。
坐北朝南的遇真宫,地势平缓。它背依凤凰山,面对九龙山,左有望仙台,右为黑虎洞,水磨河从宫前流过。这本是道家梦寐以求的宝地,辉煌时宫里共有200余间殿宇道房。然而,1935年一场百年不遇的山洪,百余间华屋被淤土埋没,变成一片平地,只留下山门内一座四合院式的古建筑,专为接待各方挂单道士和客人,道人称它为前宫。广场东西对称而立的石门分别为东华门、西华门,是东西两宫的大门。至今,崇台遗址仍埋在一米多深的地下,唯有赭红色的宫墙依旧矗立。龙虎殿内空落落的真仙殿等了600多年,始终没有等到仙人的造访。
武当山博物馆内珍藏着一块《贻赐仙像》碑,它是公元1477年由河南南阳府邓州信士铸造。这块碑上,详细记录了明英宗封赠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的原委,这是对武当道人的最高封号。史料记载,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200多年的明王朝皇室从未放弃寻访张三丰,但始终未见真人。
明初,由朝廷钦选的各地各派道士四百余人来到了武当山,他们奉张三丰为祖师。于是,以张三丰为核心的武当武术派逐渐形成。
公元2005年底,武当武术被纳入首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博物馆特意为这位武学宗师设计了一面太极墙。无论太极拳随着时光的流逝怎样演变,张三丰所创立的这些最基础的招式已成为太极拳的精髓所在。这座大山用另一种方式永远的记住了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武当道人。
庄子说,阴阳为之道,阴阳演化太极。古老的中国文化衍生出一门意蕴悠长的拳法。它的追随者从古至今,超越国界。阴阳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中国文化具象的表现。在道家眼中,“太极圆”是世间万物最本质的运动轨迹,也是自然周而复始的永恒主题。这些“圆”的运动,既表现出一种力的柔韧含蓄之美,又蕴含着无穷的生机和活力。
无论内功心法,还是姿态体式,武当内家拳法都给人以仙风道骨的飘逸之感和唯美享受。这样的功夫,既能养生,又能健体,被武林界推崇了数百年之久,自然也在情理之中。如今,全世界有将近5亿人练习太极拳,它被称为强身健体的最好武术门类。
无论寒暑,紫霄宫内总有道人修习武功心法。沉寂在太极的玄妙之中,意由心生,神游天地,时空仿佛自由穿梭于千百年间。
踏雪而来,无数的追随者寻求一种永恒的逍遥。仙人的身影已经远去,但寻访的脚步仍在继续……
附:
据说是张三丰的大作——《上天梯》
大元飘远客,拂拂髯如戟。一曲上天梯,可当飞空锡。
回思访道初,不转心如石。弃官游海岳,辛苦寻丹秘。
舍我亡亲墓,乡山留不得。别我中年妇,出门天始白。
舍我总角儿,掉头离火宅。人所难毕者,行人已做毕。
人所难割者,行人皆能割。欲证长生果,冲举乘仙鹤。
后天培养坚,两足迈于役。悠悠摧我心,流年驹过隙。
翘首终南山,对天三叹息。天降火龙师,玄音参一一。
知我内丹成,不讲筑基业。赐我外丹功,可怜谆告切。
炼己忘世情,采药按时节。先天无斤两,火候无爻策。
只将老嫩分,但把文武别。纯以真意求,刀圭难缕析。
十月抱元胎,九年加面壁。换鼎复生孙,骑龙起霹雳。
天地坏有时,仙翁寿无极。
张三丰内丹修炼养生术,一切修炼的基础
------------
筑基方法
------------
张三丰修道的下手功夫在于察知玄关。如果学习修道养生不明玄关,就如入于暗室,一无所见。他认为,玄关就是气穴(下丹田)。气穴的蕴意,就是神入于气穴内。如在深穴之中一样,一旦神气在下丹田中相恋合,玄关之体便告成立。
筑基是一切修炼的基础。三丰派认为筑基是初功,在于寂灭情缘,扫除杂念。其入手功夫仍是打坐,打坐之中,最重要的是凝神调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功夫即会日长。因为凝神调息在于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叫做平,心执其中叫做平。平即在此中,心在此中,乃不起波。
第一个层次是正念。具体做法是:每日先静一个时辰,待身心都安定了,气息都平和了,始将双目微闭,垂帘观照心下肾上一寸三分之间,不即不离,勿忘勿助。万念俱泯,一灵独存,谓之正念。
第二个层次是胎息。在第一个层次上获得的真念是活泼而不呆滞,灵动而不固定的;所得之气也是悠悠扬扬的。气在意念带动下,上行不过心,下行不过肾。一上一下、一阖一开,自然而然,两肾(后腰部)一带如火蒸,下丹田气暖。这时,呼吸不调而自调、不炼而自炼。气息一和,不出不入,无来无去,便形成胎息。丹经上也将胎息称为:“神息、真囊龠、真鼎炉、归根复命、玄牝之门、天地之根。”
修习内丹养生的人只要以神抱气、以意住息(呼吸),神、气、意、息便会在下丹田婉转悠扬,聚而不散,身内所藏之气与宇宙空间的气就会交结于丹田,这等于人体离开母体之后,重新建立一个胞胎境地。如同人在胞胎之中,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一样。入于胎息,全身感觉也只有内外呼吸相合时一起一伏,一大一小,一张一缩。这就是不用呼吸之息而得真息,不用思虑之神而得元神,不逞气质之性而得真性,不用混浊之精而得元精。真息、元神、真性、元精是修道炼丹的真正药物。
第三个层次是河车。得到胎息,如花结蕊,如胎成胞。体内真炁熏蒸,日充月盈,达于四肢,流于百脉。真炁充足之时,会自然地冲出尾闾关,撞开夹脊双关、升上泥丸(上丹田),再降下鹊桥(以舌抵上腭,形成所谓“鹊桥”),经过重楼(气管),到达绛宫(心脏主红,故称绛宫),最后落于下丹田。这叫河车初动。
内丹功夫,也有小三候:积静累气为初候,开关展窍为中候,筑基炼己为三候。下手于初候求之,大抵清心寡欲,先闭外三宝,养其内三宝而已。此中最关键的就是凝神调息,调息凝神。这八个字就是下手功夫,必须一同做去,分层次而不断即可。
心不清,眼就不要乱闭,心清之后,才能收入气穴,心止于脐下就叫做凝神;气归于脐下,就叫做调息。神息相依,清静自然,就是勿忘;顺其清静自然,不主观,不妄想,就是勿助。勿忘勿助,默然柔然,才能凝神入虚。凝神入虚之时,犹如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微茫之中,现出一点心光,这就是一灵独存,所存之“一灵”也就是真神、真念、真心,这是不同于后天杂念丛生的意识、思维,而是心神两静、空空寂寂状态下体悟到的一种境界。
气虽运行,神未全至,因此不能执守于这种现象,而应不去理它,只以神凝照于中丹田(膻中穴内的区域),久而久之,便有无限生机出现。这样,神益静,气益生,精神益长,神融气畅,一霎时间,真炁混合,自有一阵回风,冲开百脉。这就叫河车真动。
------------
炼精化炁
------------
炼精化炁,又称“初关”、“百日关”、“小周天”。炼精就是炼元精。此即修炼体内元精以发生元气(真气),并将产生的元气通过周天火候,运行任督二脉,采入丹田,达到神气合一的境界。采炼日久,可以炼丹。
具体修炼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其一,采药。即静坐中元气发生(外药),便及时采取,使其升华。铅指元气,也就是真阳之气,也是肾水的代名词。清而轻的先天肾水叫做壬水,浊而重的后天肾水叫做癸水,壬水藏于癸水当中,癸水不生,壬水不现,真阳之气不能产生。真阳之气出现必定在癸生的时候,这时静中才动,癸水才生,为使癸水不下流,所以要急采,也就是让癸水快速如电地上行,过了这一关键时刻,不采也就没用了。正如十五的月亮圆了即缺,阳中生阴,进而阴盛阳衰一样。
其二,封固。即采药后要及时将采到的药送入丹田,将其封存不致泄,送至下炉封存,不使走漏。
然后再用凝神合气的方法聚敛细微的元神收付于丹田。
其三,烹炼,即转动河车三百六十度,行小周天历三百六十周,促进龙虎交媾,神气凝结。
其四,止火。即三百六十候完成后,有阳光三现信号,内药已生,便须止火,为七日炼大药(外、内药凝炼合成丹胎)做准备。整个过程需要时间约一百日,又因运炼须三百息足,故称“百日关”;又因运河车、行龙虎交媾、用子午周天火候,故又称“小周天功夫”。
三丰派认为炼精化炁需要百日或者百余日,其下手仍是坐下闭目存神,使心静息调,这是炼精化炁的功夫。具体方法采用七返九还的方法,下手兴功。先将上窍阳里真阴入内金鼎气海当中,与下窍真阳配合。阳里真阴即是自家元神,属三魂;下窍真阳即是身中元气,属七魄。其先后二气一合,则坎离自交,魂魄混合,神炁凝结,胎息自定。每日如同夫妇交情美快,切不可着它,水火自然既济,发运四肢,如外火之生,焰焰相似。只要水火均平,此是小周天火候。调和熏蒸,喉息倒回元海,则外阳自然入内,真火自然上冲。浑身酥软,美快无穷。腹内如活龙动转升降,一日有数十种变化。婴儿姹女,自然成合,这是采阴补阳一节,修炼玉液还丹。
这样炼之百日,玄关自开,婴儿显相,龟蛇出现,自然蟠绕。学者到此地位,口中才方得外汞。炼之六月,体似银膏,血化白浆,浑身香气袭人,口中出气成云,此是灵丹成熟,一块干汞。有服之永不死矣,亦能治死人返活。
此中最关键是“身不动,曰炼精。炼精则虎啸,元神凝固”。静极生动,一阳来复,元精化为元炁,元炁透过尾闾、夹脊、玉枕直上泥丸,降下重楼入于下丹田,肾水与心火相交媾,在下丹田结成金丹,此时要排除各种欲望,意守丹田。
三丰道法,不是游行于城市云山,而是以真气游于一身关窍之内。也不是打坐于枯木寒堂,而是以神打坐于此身妙窍(丹田即是其一)之中。
三丰派的养神养气主旨,是以神为收心的主宰。收得一分气,即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即得十分宝,而此宝金玉百两也不能换走一分气。三丰派一再强调学道之士不与世人争利,也不忿恚,功名出于意外,不存财禄之心,不预贪效验;只求神凝心静,抱住内呼吸做功夫,不起一毫忖度、希冀之心。
------------
炼炁化神
------------
炼炁化神,又称中关、十月关、大周天功。这一阶段修炼的目的是神、炁合炼而归于纯阳之神,是结圣胎的阶段。就是在返还童体以后,全身的关窍进一步打开,经脉畅通,此时将人身之炁与天地之气进一步相合,并配合自己的元神进行炼养,使神气抟结,结圣胎于中下二丹田间,再和合凝集,以养大丹。此过程“神、炁归一”,也就是圣胎(大药)产生。
与小周天功不同,这一阶段讲求“乾坤阖辟”,运用“大周天”即乾坤卯酉为四正时,以乾坤交媾为用,以下丹田为炉,以黄庭为鼎,以元气氤氲于二田之间,行二田返覆,十月养胎。以神抑制心中真火,使真火抑制肾中真水,水火交媾于丹田,身心即会寂然不动(得到了真火,真水就会凝结)。炼气的要领在于运动,阖闭、往来、升降、呼吸一刻也不停息。开始可以运用意念,后来就要自然而然。
其具体修炼过程为:七日炼大药,十月守关养胎、抽铅添汞,到胎完气满,移胎上田天宫,就是神、炁归一,圣胎(大药)产生之时候。功夫修至此时,阳神就会出现,可以印证到肉体长生。此时性命合一,处于混沌状态,就像胎胞中的婴儿一样,即返老还童。
三丰派炼炁化神是在河车真动之后,若觉察到丹田中有一点灵光,就是丹经上讲的“水底玄珠”、“土内黄芽”。一旦身中阳机勃发,全身恍如红日初升,普照沧海之内,如雾如烟,若隐若现,此时,要虚无寂灭,神凝于中,动无间断,打成一团,等到阳机二次出现时,就可用采取之功,运河车逆转,神居于中,不离丹光,大周天之功就可以完成了。
------------
炼神还虚
------------
通过炼炁化神这一关后,便进入丹道修炼的高级阶段——炼神还虚。此一阶段又称上关、九年关,是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实际上在这九年中间,最主要部分为前三年之乳哺阶段,后六年则出神入景,逐渐壮大成长矣。
三丰派认为一刻之功夫,夺一年之气候,到此仍是真空真净。或一、二年,至十年、百年,最终竟至于打破虚空,与太虚同体,这就是炼神还虚的功夫。
炼神还虚功夫,仍在于一个静字,如此一年、二年,乃至于十年、百年,最终竟至于打破虚空,与道合体。届时耳朵可以听到仙境的音乐和钟鼓的声音,体内五脏之气凝聚于丹田,可以温养内丹(先天的元精、元炁、元神凝聚于丹田,就像夜晚乌鸦栖集于树上一样),心田开阔,智慧明净,融会贯通于儒、释、道三家经典,体悟到生前事情,预知到未来吉凶祸福,大地山河尽在掌握之中,眼睛可以看到万里以外的事物,这表明修炼功夫已经到了天眼通、天耳通、神境通、宿命通、他心通、漏尽通的地步。
------------
炼虚合道
------------
炼虚合道为丹道修炼的最上一乘,又称粉碎虚空或虚空粉碎,为内丹修炼的终极目标。此时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功成道备;阳神出窍,离开尘世,方居三岛,接着“受紫诏天书而居洞天矣”。
三丰派认为炼虚合道需要面壁九年,在九年面壁的过程中,要自然而然,就像炼己筑基时一样,无拘无束,心同死灰,体合阴阳,打破虚空,具体过程为:换鼎分胎、转制通灵、九转灵变、修炼天元、潇洒优游。
第一,换鼎分胎。要重先安炉立鼎,运转乾坤,巧妙地将丹胎移到上丹田,含养自己的道德,就可以粉碎虚空,从此就能够移神出壳,分胎化形,成就千万亿化身。
第二,转制通灵。千万亿化身渐渐形成,并且温养壮大后胜于元胎,每个化身就像茂密的大树枝叶一样簇拥着主干。其中的奥妙只有通过切身体验才能够领会到。
第三,九转灵变。通过九转还丹的功夫后,仙胎养成,洁白如雪,赤黄如金,进一步修炼就是脱胎拔宅飞升的功夫,也就是修炼天元的功夫。
第四,修炼天元。修炼天元的功夫只能靠自己去体悟,就像无中生有一样,以天为炉,阴阳为药,自然能够造就灵胎。功夫至此,就能够像许真君一样,携同鸡犬,白日飞升。
第五,潇洒优游。脱胎成仙后,就可以潇洒自如、无拘无束、悠闲自在地漫游于人间仙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