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隐藏在天师传承之中的血雨腥风,看张鲁是如何“成仙”的

太乙玄门 2021-08-07

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

平素关注,以备急用。江湖险恶,防病克邪。

作者:浮云深处有人家

 神话故事一般都很美好,很让人向神往,毕竟神仙的世界凡人不懂嘛,不过也有例外的。例如我上次提过的张鲁这个人物,他是张道陵的孙子,曾经割据汉中成为一方诸侯,在《三国演义》中马超起兵对抗曹操失败后就是投奔的张鲁。而张鲁在曹操征伐汉中时稍作抵抗,就封了仓库投降,曹操也没为难他,继续封官加爵,只是让他挪了挪窝,从汉中搬到了邺城。明明张鲁只是个割据一方的诸侯,可是他后来居然成了神仙,道家称其为张镇南,封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

 

    何德何能他张鲁就成神仙了呢,同时代的诸葛亮多牛叉,也没这个待遇啊?让我们先来看一看他的履历。

    张鲁(?-216年)父亲张衡,祖父便是大名鼎鼎的张道陵。似乎看在他是张道陵的孙子的份上,当一个小神仙也不过分,可是那时候张道陵升天还没几十年呢,地上一年天上一天,这才几十天的功夫就在神仙界为其开了后门,也说不大过去啊,而且按照谁牛叉谁上天的标准,那也是要有出色的业绩才可以有上天当神仙这个资格的。

 

   《三国志·张鲁传》中说:“益州牧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将兵击汉中太守苏固,鲁遂袭修杀之,夺其众。”按照字面上的意思来讲,就是张鲁和张修被刘焉派去攻打汉中太守苏固,结果张鲁在攻下汉中之后又杀了张修,吞并了他的部众。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这才是张鲁发家的真正原因,他能成为一方诸侯那也是刀光剑影里打出来的,而不是靠着爷爷张道陵的祖荫平平安安当了个土皇帝。且张道陵发家的地方是在巴蜀那一块,并非在汉中,张鲁就算要当土皇帝,也应该留在益州来当。

 

    张鲁一开始的确是居住在益州的,所以他才能够被益州牧刘焉派去打仗,但是另一位人物张修又是什么来头呢?其实我想说的正是隐藏在这枯燥单调的历史书籍当中的秘密,这张修绝对是比张鲁更牛叉的存在,然而事实是这位张修同志连个神仙的位置都没混到,不但仙籍没有,还不得好死。但我们能够从一鳞半爪的史书里窥见其一丝真面目。《三国志·魏书》:熹平中(公元172-177年),妖贼大起,三辅有骆矅。光和中(公元178-183年),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骆矅教民缅匿法,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后汉书·灵帝纪》: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秋七月,巴郡妖巫张修反,寇郡县。

 

    史书中张修出现的频率很高,而且横跨汉中和巴郡,是和张角相提并论的人物。明明张道陵才是五斗米道的创造者,张道陵传位给儿子张衡,张衡又传位给儿子张鲁,这张修怎么会横插一杆子呢?

 

    我们现世所熟知的天师传承说是张家一脉相承,不传外人,难道张修也是张家人?甚至有人认为张修就是张衡,张鲁是杀了老子夺权的。我觉得这不大可能,有如此污点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肯定会留下罪证的,唯一的解释那就是张鲁或者张鲁的后人在编造天师传承时撒了谎!张道陵在创立天师道也就是五斗米道之后,并没有想要创立一个家天下般的宗教,也并没有传位给儿子张衡(?-177),而是能者居之,这张修就是因为能力突出,才会成为五斗米道的掌权者,而且掌权二十年以上,(公元172-194年左右)。张修之所以姓张,就如同佛家法名大都姓释一样,一个外人在加入天师道之后可能获得了张姓这个法号,但是这个传统后来被破坏了,变成必须是张家人才可以。

 

    我这么说那也是有根据的,如果五斗米道一开始就必须是血脉传承的话,那张衡177年就升天为神仙了,为什么是张修反倒成了五斗米道的掌权人,而不是张鲁呢。《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说:衡少博学,隐居不仕,有大名于天下。精修至道,不与世接。时皇帝闻其有道,欲征为黄门侍郎,辞而不就。袭教后,居阳平山(今四川彭县)以经箓教授弟子,克彰正一之道。言约理明,闻者有感。光和二年(179)正月以祖传印剑付子鲁,与妻卢氏得道于阳平山。嘱子鲁曰:汝祖以天地为心,生灵为念,诚敬忠孝为本,周行天下除妖孽之害。嗣吾教者,非诚无以得道,非敬无以立德,非忠无以事国,非孝无以事亲。按这书上所说,张衡和妻子卢氏把位子传给了张鲁后得道升天了,然而事实上张衡在177年就挂了,那妻子卢氏也没有跟着一起升天,按史书《三国志.刘焉转》记载:张鲁母始以鬼道,有少容,往来焉家。意思就是张鲁的母亲会鬼道之法(可能是古时巫女),而且长得很漂亮,经常往刘焉家跑。一个没了丈夫的寡妇,还长得不错,史书之中特意给她记了一笔,那就有点暧昧了啊,深一层次含义各位可以自己脑补。张鲁正是靠着这一层关系,才和益州牧刘焉搭上了关系,然后作为张修的左右手一起被派出去攻打汉中的。

   


    张鲁母卢氏屈就刘焉,是在张衡去世张修掌权的那一段时间。而卢氏一共生下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张鲁老大,最小的弟弟张徵必须在177年之前降生。卢氏能够称得上少容之赞,我想生下这最小的儿子也不应该很老,最多三十岁左右吧,如果是四五十岁,就算有少容,估计刘焉也看不上。这么一推测,当张衡过世的时候,这张鲁应该年纪还不大,也许才十来岁。一个妇道人家带着四子一女要想生存,也是很艰难的一件事,投靠一位强权者并不过分。

 

    刘焉194年挂了,其子刘璋继位,就是后来请刘备入川的那位仁兄。这个时候的张鲁已经和张修奉刘焉之命攻下汉中并且杀了张修。杀张修这件事刘焉应该事前不知情,等事情发生了也无法改变事实,看在鲁母的面子上,也只能默认这个结局。当当刘璋掌权之后,悲剧就发生了,《后汉书》:张鲁以璋暗懦,不复承顺。璋怒,杀鲁母及弟,而遣其将庞羲等攻鲁,数为所破。张衡的夫人卢氏最终被刘璋给杀了。张鲁夺得汉中之后照理应该把自己的老娘和弟弟接过来,结果就因为对刘璋不恭敬,害得母亲和弟弟人头落地,于是刘璋和张鲁成了势不两立的仇人。其实仔细一分析,这张鲁刚打下汉中就看不起继位掌权的刘璋,为人有那么狂妄?估计不是,而是那刘璋看不顺眼鲁母和张鲁,用人之常情想一想便知道作为刘焉的儿子刘璋,家中经常往来一位漂亮的寡妇,还和自己的老爹不清不楚,换谁心里都不舒服。反正张刘两家就此结仇,老死不相往来,甚至于在后期曹操攻汉中时,有人劝张鲁投靠刘备,张鲁说了一句十分有骨气的话:宁为曹家奴,不为刘家宾。这是有多恨刘家才说出这样的话来。

 

    张鲁如何上位杀的张修,史书没有明确记载,而张修作为续张道陵、张衡(有可能根本不曾掌权)统治五斗米道二十多年的人物,横行汉中巴郡时张鲁还是幼稚小儿,怎么那么容易就被干掉了呢,他张修的心腹呢?门下徒子徒孙难道不知道反抗,坐看张修被灭?虽然史书没写,可是我们有案例参考!

 

    相传尧、舜、禹时,首领都采用禅让的方式选贤与能。如尧老时,把王位禅让给了贤能的舜。舜把王位禅让给禹,禹曾推举东方颇有威望的偃姓首领皋陶为继承人,以示对传统禅让制的尊重。然而皋陶没有等及禅让,比禹早死。禹又命东夷首领伯益为继承人。禹死后,益为禹举行丧礼,挂孝、守丧三年。三年的丧礼完毕后,益并没有得到权位,为啥?因为大禹的儿子启干掉了益!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益即位后,启杀益而夺得君位”。然后“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张鲁杀张修几乎就是启杀益的翻版,利用张道陵创教之主的威信和直系血亲,自然有大批的信徒拥护,这就是张鲁能够抢回权位的基础。而且张鲁也确实有点才干,在成为五斗米道的实际统治者和汉中的霸主之后,推行了一系列的宗教合一政策,使当时的汉中成为汉末乱世当中的桃源。据史料记载,张鲁在汉中,因袭张修教法,并“增饰之”。自称“师君”。来学道者,初称“鬼卒”,受本道已信,则号称“祭酒”,各领部众;领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不置长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务。继承其祖的教法,教民诚信不欺诈,令病人自首其过;对犯法者宽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后才加惩处;若为小过,则当修道路百步以赎罪。又依照《月令》,春夏两季万物生长之时禁止屠杀,又禁酗酒。他还创立义舍,置义米肉于内,免费供行路人量腹取食,并宣称,取得过多,将得罪鬼神而患病。张鲁还得到巴夷少数民族首领杜濩、朴胡、袁约等人的支持。他采取宽惠的政策统治汉中,“民夷便乐之”。“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总之,张鲁统治下的汉中颇有点乌托邦式的社会。

 

    张鲁统治汉中,靠得是五斗米道信徒的支持,反过来,利用政权又促进了五斗米道的发展,至少在张鲁手上五斗米道是欣欣向荣的。张鲁是在216年左右投降的曹操,刘备攻取汉中在220年,这时候的张鲁已经被曹操迁往邺城,而且连他的无数徒子徒孙也迁离了汉中。“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张鲁及大批汉中教民北迁到三辅(长安、洛阳、邺城)之后,他们利用曹魏政权宽待张鲁家族之机,或明或暗地向社会下层和上层传播五斗米道。经历曹魏和西晋,至东晋时,五斗米道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使五斗米道的势力发展至北方和中原地区。我们所熟知的东晋士族王、谢、庾、桓等几乎都是五斗米道信徒,可见其后期势力之大。张鲁成为了天师道或者说整个道教发展过程当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人物,他不成神仙谁成神仙呢。

 

    大抵能成神仙者都是后世推崇编排出来的,张良是,张道陵是,张鲁更是,而且张鲁在夺权的过程当中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母亲和弟弟被杀,更让母亲为了能保全四个孩子背上了污名,这在张鲁心中一定是痛彻心扉的。于是思前想后,他学习大禹的儿子启,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把五斗米教的教主之位规定“非我宗亲不能传”,历代天师便只在张氏宗亲之中流转了,更没有让女子来承袭的可能。为了让这样的传承合法化,当然要不停的粉饰,于是张道陵飞升之前传位给张衡、张衡飞升之前传位给张鲁,张鲁飞升之前传位给……张道陵还有迹可循,至于张衡其实是最没存在感的一个,他的很多事迹都是后世子孙编出来的,只是为了给天师道的合法传承添砖加瓦,而张鲁其实拥有不小于张道陵创教的作用,我们在《三国演义》这种书中是看不清楚历史真面目的,至少对待张鲁进行了丑化和贬低。

 

    总结:通过天师道或谓五斗米道的发展脉络来看,张道陵是创教之主,但传位不一定指定了必须是家族中人,所以才有张修掌权的可能。张鲁杀了张修之后利用了先祖的威名进行了粉饰和发展,而且这种对家族掌权的粉饰还不是一代两代来完成的,是持续了好几代的人。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原本是血雨腥风的事,经过后世不停的美化,就成了神话传说当中的最美好的故事,一脉宗教顺理成章就成了张家的囊中之物。

延伸阅读:

张道陵究竟是白日飞升了,还是降蟒遇害了?

关于张道陵成仙,一般的文章都是这么说的:

永寿二年九月九日至云台治,以余丹,及印,剑,都功符箓,授子衡曰:“吾遇太上亲传至道,此文总领三五都功,正一枢要。世世一子绍吾之位,非吾宗亲子孙不得传。”《正一经》云:“太上亲授天师《太玄经》有二百七十卷,推检是汉安元年七月得是经。”是日同弟子王长、赵升,于今四川省苍溪县境的云台山上与夫人雍氏白日飞升。

老天,又是举家飞升。。。


但是,<瓦屋山道教文化>,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却说张道陵实际是降蟒遇害。。。

哎,看来,真正成仙的,还是独摇芝先生推崇的吕洞宾比较靠谱了。

天师正一道的创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张陵在洪雅瓦屋山一带的创道活动,只不过是道教的初创时期。这个时期的天师道已经形成了一定模式,达到了相当规模,对后世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令人费解的是,张氏家族及道门传人,对这段创业史绝口不提,除了漫无边际的神话传说以外,没有任何可资佐证的记载。《汉天师世家》虽然有“初居阳平山,迁鹤鸣山”一语对《后汉书》、《三国志》的记载作了重要补充,但它是一句隐语,且由于同名的阳平山有好几处,又不知瓦屋山下还有座阳平山,因而也就很难确认了。
   道教初创于洪雅瓦屋山成为千古之迷,实在是有难言之隐。我们试将张陵生卒时间作一个粗略考察,可知这段隐情的来龙去脉。张陵的生卒年月和“升天”地点,历来众说纷纭,神秘莫测。《汉天师世家》既称张陵为张良八世孙,又说他生于建安十年(34),卒于永寿二年(156),在世123岁。对此说略作分析,便可看出其中漏洞甚多,不能自圆其说。建安十年,不要说张陵的父亲张翳没有出生,就是他的祖父、曾祖父也都尚未问世。张陵之曾祖张皓生于汉光武建安二十五年(49),卒于阳嘉元年,活了84岁,是为长寿之人;张皓子张纲任广陵太守仅一年而殁,年36岁,时为汉安二年,史有明载,由此上推,其生年应为永初元年。张陵父张翳生卒年月无从考,假设张纲14岁生张翳,其生年早不过永初八年(120);若张翳14岁生张陵,其生年也早不过阳嘉三年(134)。非常凑巧的是,建安十年的干支是甲午,阳嘉三年是甲戌,其间刚好相差100年。由此可见造神者真是煞费苦心,几乎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若以阳嘉三年为张陵生年,卒于熹平末年(178),在世45岁。这样一来,必然有人会问,张陵善长生之术,为何他自己寿命不长?这也正是张陵生平神乎其神而又不能自圆其说的要害所在。



   洪雅瓦屋山一带,也和其他地方一样,流传着张天师白日“升天”的故事,只是在情节上颇有差异。据说,在瓦屋山左龙神岗有一条巨蟒,修炼成真,血盆大口化作一个大石洞,名叫仙人洞;舌头化为桥,叫做会仙桥;桥头连着石梯,称做上天梯。只要过了会仙桥,顺着上天梯,进入洞中,就可脱胎换骨得道成仙。因此不知有多少人过了桥就再也没有回来,说是都成仙了。有一些巫师借此大加宣染,说是龙神显灵,要在每年五月十三献上童男童女,为龙神祝寿,才能消祸免灾。张天师不以为然,认为是妖邪作祟,决心亲自去斩杀妖煞邪,为民除害。他手持神剑,登上山顶,直逼会仙桥,与巨蟒搏斗。巨蟒遭遇敌手,原形毕露,用舌头一卷,把张陵卷入腹中。张陵在大蟒腹中施法,用神剑刺穿蟒腹,化作白鹤,升天而去。此后,历代都有法术高超的道人上山除蟒,为天师报仇。最后是元代一位黑察院京官,以高超的武术战胜巨蟒,将其置于死地。


初听这个故事,感到不可思议,但是查一查有关史书记载,又不谋而合。《蜀记》中即有张陵于“汉熹平末为蟒蛇所翕”的记载。张陵葬身蟒腹,是张氏家族也是道教宗门的不幸。若将实情传出,天师在道民心目中必然威信扫地,但又不得不给一个说法,以安教民之心。《蜀记》接着写道:“子衡奔出,寻尸无所,畏负清议之讥,乃假设权方,以表灵化之迹,生摩鹤足,置石崖顶。到光和元年,遗使告曰:‘正月七日,天师升玄都。’米民之山獠,遂因妄传。”这段文字清楚地表明,所谓张天师于鹤呜山“升天”之说,实为张陵为蟒蛇所吞的事实,张衡“假设权方”之故。文中所说“灵化之迹”,当在鹤呜山;“遣使”所告的“米民”“山獠”,当是洪雅瓦屋山一带氐羌民族崇信五斗米道的教民。张衡“恐遭讥讽”“假设权方”,收到了应有的效果之后,道教大本营也因之而转移,于是,张陵在鹤呜山成仙的“妄传”,也就弄假成真了。

  洪雅瓦屋山令张陵后人心惊胆颤,且又有口难言。一年之后,张衡亦相继去世,这一段“尘封日子”就再也没有人去擦拭它,历史的本来面目愈埋愈深,只有那屹立在瓦屋山下、青衣江畔的碑记向世人倾诉着张陵创立天师道的悲壮业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