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戒色坊:美国人的性行为为何变得越来越少?

喜欢就点赞 太乙玄门 2021-08-07

采编:长生证道

文 | 雷斯林


「多元之爱」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词汇。「性变态」之类耻辱性的词汇让位给更温和的「床上小癖好」。所有非自愿性行为,我们的文化从来没有对性关系的多样性如此宽容。

然而没有,美国人的性行为却变得越来越少。

不但高中时候就有性行为的从 54% 下降到了 40%,就连从来就没有性生活的人,也比 20 年前多了足足 1.5 倍。

2014 年,根据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特温格发现成年人从平均一年 62 次性生活降至 54 次。就个人而言,这个减少也许无足轻重,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这可是很大一笔没有被打出去的炮。 


特温格也查了 2016 年最新的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并告诉我在她报告发表后的两年内,性生活频率还在进一步下降。


生孩子的变少了,结婚的人变少了,未婚同居的人也变少了,谈恋爱的变少了,甚至约炮的数量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Kate Julian 把这种现象,叫做美国的「性萧条」。


「性萧条」不是什么新鲜词汇,早在本世纪初,我们的邻居日本,就已经进入到性萧条阶段,并且长期保持这种阶段。


到了 2019 年,只不过他们不像美国人一样直接,不直接提「性」,用「低欲望社会」形容自己。

2017 年,有一亿多总人口的日本,新出生人口只有 94 万,还没有一个小网红的粉丝多。而这年,日本自然死亡人口达到 134 万,为早就已经老龄化的日本社会,又加上了一根稻草。


2015 年,统计数据显示:日本 18-34 岁的育龄女性,有 40% 是处女,而 18-34 岁的男性,有 38% 是处男,中间甚至不少人从没交过男 / 女朋友,母胎单身到老,并且认为自己以后也不会交男 / 女朋友。


日本现在越来越多的线上虚拟色情服务,比如可以带来「如真实身体一样反馈」的 VR 设备、VR 女友,完全不是真实的性爱。


这不是真实性爱那种肮脏,辛苦,紧张,可能会让对方不满意,并且需要大量铺垫的体验可以比的。

《经济学人》最近的一篇题为《越来越不色情的日本性行业》的文章里描述了「オナクラ」店,男性花钱去那里自慰,而女性员工坐在旁边看。

文章解释说,因为许多年轻人认为性交很「めんどくさい 」(麻烦)——「导致提升自慰体验的服务正在蓬勃发展。」


「需要的时候你出现在我面前,不需要的时候别来烦我」,可能是每一个渴望恋爱或者在恋爱中的人都有,但不愿承认的心声。


Kate Julian 提到,很长时间里,西方世界也觉得日本人变态,但他们渐渐发现,这种现象不是什么变态,而是圣经的警示预言。


最初是惨淡的就业前景导致了许多男人追求独身,但大环境随后已经开始适应、甚至鼓励这些追求。长期居住在东京的美籍日裔作家罗兰·凯尔茨(Roland Kelts)如此描述:


「一代人慢慢发现与现实世界中的女性谈恋爱会有种种不如意、甚至是意料之外的要求,远远不如线上虚拟性欲更有吸引力。」


尽管圣经不允许人自慰,但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信徒众多的美国经常自慰的人还是成倍增长,与此相对的,让美国人可以不出去与人接触就能获得性快感的服务和产品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专业。


从最低级的硅胶产品,到最新在研究的机器人,都有数百亿美元在里面,未来可能出现越来越好,越来越高级的产品和服务。


在中国,这种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

有一项数据也显示,在全中国,独居人群也越来越多,长期单身独居人口,从 1995 年前的 6%,涨到了 2015 年的 15%,这两年依然在继续上涨。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30 岁及以上未婚女性比例高达 2.47%,比 10 年前增加近两倍,主动选择单身的「单女」显著增多,到现在 2019 年,在一些第三方机构的统计中,这一数字更是显著飙升。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生孩子,不结婚,不恋爱,也不发生性生活。

这种现象只是部分归结于中国高居不下的房价有关,毕竟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但和时代更有关。

现在流行的打游戏、看直播、刷抖音都是独自一人就能完成的操作。

2019 年,很多人连约人吃饭都觉得麻烦,又何谈约炮,恋爱,结婚生娃呢?

况且,现在的社会,实在太适合一个人生活了。

以前谈个恋爱,至少有个人在你洗衣服的时候帮做个饭,在你加班的时候回家就弄好一桌菜,现在外卖,洗衣服,全都能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完成。


我昨天甚至点了个大叔上门来给我按 Jio,连盆他都自带;

我上周在公司点了个火锅上门来吃,连炉具他们都提供,吃的时候帮你搭好,走的时候帮你恢复原样。

以往大家爱争论家务到底应该男生做还是女生做,现在去家政平台一周 60 块找家政阿姨,做得比男女加起来一起都要做的好。


这当然有缺点,这当然不能代替真正的关系,但有些人就是不愿意走出去,就是不习惯和人接触和交往。

有的人就是把自己的空间,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工作忙,生存难,没时间也没空间去谈情说爱,去思考那些有的没的。

天知道我们每天在求偶,解决寂寞和满足性欲上,花了多少时间。


更关键的是,如果他在贤者时间里,他就会有精力去思考更多本质上的东西。

女孩子我不清楚,但相信很多男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

即,在贤者时间里,做事的效率会提升,会思考许多平时根本不会思考的高深问题,甚至于一个不爱学习的人,在贤者时间因为负罪感或是什么原因,突然想捧起单词书开始背单词,都是有可能的。

在学名为「不应期」的贤者时间,应该是男人思想上最接近上帝的一段时间。身心放松,无欲无求,就像是悟道的老子,对什么都没有执念,凭空达到了“无为”的状态。

这种状态,只有贤者时间能做到,就算把自己阉了也没用 —— 因为就算是太监,也是有性欲的,清人笔记《浪迹丛谈》,《人海记》都有记载,就不在这多说了。

弗洛伊德说我们的种种行为,都受到潜意识支配,而潜意识,多半又和我们的性欲有关。

如果说这种支配,是上帝给我们戴上的一层镣铐,那贤者时间,就是我们最接近自由的时刻,在这样的时候,很适合冷静地去思考许多高深的东西。许多伟大的思想,也正是在这种时候喷薄而出。


比如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就在他的《战时笔记》里很坦诚地记录:


行文至此,我们可以大胆猜想,贤者时间可以显著提高我们的思考深度。所以就可以有一个很简单的推论,即贤者时间越多,我们的工作效率就越高,就越容易出成果。

而自己解决又是比和人一起解决更高效更值得提倡的方式。

于是,因为个人空间,因为压力,因为想通往伟大,因为糟糕的体验,因为这时代有太多太多新鲜的事情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因为害怕和人有亲密关系。

全世界的少年,青年,壮年,男人,女人,白人,黄种人,在 21 世纪还没过完四分之一的时候,纷纷选择了放弃性生活。


而它最大的缺点,就是需要两个人,以及巨大的麻烦。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

世界上所有的难题,

都可以通过三个问题得到解答。

我们看似复杂的生活,

也是如此。

因此,极物联合国馆、物道,

出品全新视频访谈栏目——三问,

每月一期,从三个最赤裸的短问题切入,

对话世界上最优秀的一群人。

我们一起,

 用三个角度,切片世界。

你上次说“爱”是什么时候?

你单身还是在婚姻里?你需要婚姻吗?

听说居住在北上广的人,越来越不需要性生活了?

面对之前网上热议的“北上广没有性生活”的状况,作为社会学家的李银河,告诉我们:“马上性爱机器人就要普及了,可能到时候,大家就更用不着跟真人的性了。”

 Q:现在年轻人好像越来越不想结婚,您怎么看?您觉得什么样的人需要婚姻?

将来人们会在这三种状况里生活,一个是独居,一个是同居,还有一个就是还在婚姻里,现在婚姻制度能够看出来式微,越来越少的人进入婚姻了。

它还会保留,但是它究竟保留在人口中占多大的比例,这个就难说了。

现在西欧、北美已经掉到50%以下了,日本60%,它再走一走的话,可能会降到比如说30%、40%,但是可能还会存在。

其实独居也并不是那么可怕的,全世界现在西欧、北美,都是独居人口都超过人口半数。然后日本是40%,台湾40%,好多人都在等待,也有的人干脆终身就不结婚了。

但是我觉得,什么样的人还适合进入婚姻,一开始就爱上了,然后完全心无旁骛了,这俩人都不愿意再多看别人一眼,就是想终身厮守了,这样的人适合结婚将来。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他要是稍微认真一下看点性学的著作,他就知道从解剖学上看,自慰和性交没有区别,他自己可以自己解决,那何必还去惹那些麻烦是吧,你要是去找一个人的话,不管怎么说它是有一个人际关系的问题,你跟他是什么关系是吧,你跟他是夫妻,你还是跟他是男女朋友,你还是跟他什么?

马上性爱机器人就要普及了,不需要自慰了,就要普及到随便一般工薪层都买得起的时候,我觉得可能大家就更用不着这个,跟真人的性了


· 关于生活 · 兴致勃勃地活他三万多天

 Q:书上说,您现在追求一种极简的生活, 您对于极简生活是怎么理解的?

我有提两个标准,一个就是身体的舒适,一个是精神的愉悦。


我觉得这就可以了,舒适就好,舒适,就是说你没有匮乏,然后也没有过度。

极简的,我觉得就是说不用奢侈品,不要额外的,能够使得身体舒适,然后精神愉悦就可以了。

好多人去买名牌,实际上是一种炫耀性消费。凡勃伦专门讲过,就是说他去买一个1万块钱的包包,她并不是说这个东西,它的实用价值比一个一千块钱的包就高在哪儿,是说炫耀他的社会地位,比如说你要用化妆品,然后什么要用所有的名牌,然后才能满足你的消费需求,或者是消费的心理,实际上这种心理是一种炫耀,他要炫耀我配,我买得起这么贵的。

我觉得这种东西,除了满足虚荣心之外,它并不能给你带来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其实是很简单的。

 Q:很多人称您为先锋、斗士,你总是能为一些虐恋啊,同性婚姻等非主流观点发声,也总是遭受到很多争议,面对这些争议,你的内心是如何变得强大的?


我觉得其实也是一个慢慢修行的过程,比如说一开始被人骂的时候,或者被人说写的东西不好或者什么,心里还是挺在乎的。


尤其是那种谩骂,因为网络就是一个匿名的场所,有好多人他要来这宣泄的就是,他比如说白天上班受老板的气什么的,或者晚上回家生老婆的气,然后他就有一股气要宣泄。

在西安有一帮反色情网的大妈,他们就把我的照片放得老大,就跟阿尔弗莱德·查尔斯·金赛,美国最著名的性学家,放的特别大,然后在上面泼粪。


我要是玻璃心的话,我就该受不了,但是慢慢的就觉得无所谓,可以不屑一顾。我觉得主要的自信还是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说,我在我的领域里头,我对所有的事实比那些人知道的多;第二个方面就是,在理论上我有信心。有了这两方面的自信,就比较强大了,就不会轻易的被他们伤心,或者被他们这个给骂倒。


我觉得现在就是到了一种无欲无求的一种状态,也不想改变什么了,就想就这样生活下去,快乐的生活下去,一直到生命的终结,就这种感觉。

正如李银河在《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中所说:“虽然知道万事皆空,仍然能够生活得兴致勃勃。”


是的,即便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可能也只是宇宙中的一颗尘埃,即便生活中总有数不尽的苟且和一地鸡毛,但这并不能阻止我们对激情的爱恋,对火热的生活的向往。仅此一次的人生,还请尽情去爱,尽情享受美好,就像已经67岁的李银河老师一样,按照自己的心意,永远对明天兴致勃勃,跃跃欲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