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灵有道术:法师是如何与鬼神沟通的?
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
是斯人速临斯地,非吾道莫入吾门!
随缘转发,功德无量!欢迎各路大神分享好文章
采编:娄道长
通灵:道术的前提
法师与常人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常处在一种能与鬼神交通的状态。《南史·沈约传》说杜子恭“通灵有道术”,有道术与通灵相联系,通灵是道术的前提。
那么怎样通灵呢?法师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存想。存想,是法师精神世界中发生的、内秘的活动。所谓召将,所谓面对鬼神,所谓行持,总之凡法术中的一举动,都受到存想的制约,它使法师的精神活动,与常人的活动形成相当的区别。(公众号:太乙玄门。)
存思,又名存想,常简称为“存”,若存想专精,则称为“精思”。它是道教最常用,最具特色的思维方法。在道教的修炼中、法术中、斋醮科仪中,都广泛地运用着“存思”的方法,而且往往成为法术、科仪的关键。
就法师的能力而言,掌握存想的方法,至为关键。一般科仪书中都在仪式开始时有“存念如法”,“注念金容”一类的提示。意思都是要法师和道场执事,依照规定的场景、次序存想面对仙真,将意念灌注在所面对的仙真(主要是三清等尊神)容颜上。至于在行持过程中,每一环节都少不了存想。
存思通鬼神
存想思神的方法渊源极古。
从现有文献看,至少可以溯至《管子》书中《内业》、《心术》诸篇产生的时代。《心术下》云:“形不正者德不来,中不精者心不治。正形饰德,万物毕得,翼然自来,神莫知其极,昭知天下通于四极”。
这里讨论的是如何认识世界,不过说形正则“神”翼然自来,征之《内业》,神、精、气三者相通,都是道的别名。
《心术下》又说:“思之思之,(思之)不得,鬼神将教之,非鬼神之力也,其精气之极也。”此段话《内业》作“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
尹知章注:“言今能致鬼神者,非鬼神自见其力,盖由思之不已,精气之极也。”《内业》诸篇本以精气“流行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
所以精气之极便可致鬼神来通之。其致之之途,在于“思”。
《太平经》中也多处谈到存想思神的方术。
其中卷七二《斋戒思神救死诀第一百九》当有问:“神亦不可妄空致,妄得空使也。”(公众号:太乙玄门。)
回答说:“善哉,子之问也。然欲候得其术,自有大法,四时五行之气来入人腹中,为人五藏精神,其色与天地四时色相应也;画之为人,使其三合,其王气色者盖其外,相气色次之,微气最居其内,使其领袖见之。
先斋戒居闲善靖处,思之念之,作其人画像,长短自在。五人者,共居五尺素上为之。使其好善,男思男,女思女,其画像如此矣。此者书已众多,非一通也。自上下议其文意而为之,以文书传相微明也。吾书虽多,自有大分,书以类相聚,从字以相明,则毕得其要意。”
这里说的大画像思神而四时五行之炁,人于五藏,为精神,亦有形象,画出形象,对着思神,使之永固于身。后面复加解释说:
“此四时五行精神,人为人五藏神,出为四时五行神精。其近人者,名为五德之神,与人藏神相似,其远人者,名为阳历,字为四时兵马,可以拱邪,亦随四时气衰盛而行。其法为其具画像,人亦三重衣王气居外,相气次之,微气最居内,皆戴冠帻乘马,马亦随其五行色具为。
其先画像于一面者,长二丈,五素上疏画五五二十五骑,善为之。柬东之骑神持矛,南方之骑神持戟,西方之骑神持弓弩斧,北方之骑神持镶楯刀,中央之骑神持剑鼓。思之当先睹是内神己,当睹是外神也,或先见阳神而后见内神,靓之为右此者,无形象之法也。亦须得师口诀示教之。”
由此可知思神亦即致神,精气之聚便是神,神气具足可以救病,而神气之化,可以现出神将。后世的思神召将之法,已具体而微。
行法以存神为首
存想思神的方法得以大发展,是在上清派中。
这种存想修炼之术,后来在上清派中达于极致。《大洞真经》就是一部存想之经,而《黄庭经》则是存想身神之法的集大成。
上面说的存思,存想,乃限于修炼形神以臻长生之境。而在实际的运用中,存思有思内境,亦有思外境,有存本身之神,也有想身外之神。而且“存”为存想简称,“存”与“想”遂致同义。在种种法术和奏达天庭的仪式中,这种思神之术,成为关键,成为灵魂。
一般地说来,存想在各种斋醮科仪中不仅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而且是造成种种灵境的手段,是章奏达天庭的通道,也是神将收妖邪的威力所在。
斋醮科仪中的一个重要关目是召请神将,正一派的科仪中称为出官。一般是奏请玄、元、始三炁降入自己身中,召出值日功曹、捧香玉女,骑龙驿骑吏等,在奏请之后即有一段存想,想像诸神严装盛服各各被唤出,列于左右待命。
在其他道法中,依所事不同,常召请灵官,各路神将,诸仙境职司之神等等。那办法,除了符、咒、诀、步之外,使之实现的最重要一着,也是存想。所以《灵宝玉鉴·存神召将论》云:“诸品道法行持之时,皆以存神召将为首。”其余在建坛、化坛法师变神及“遣将”执行任务,也皆以存想为主脑。(公众号:太乙玄门。)
沟通仙凡的通道
上述化坛、召将,为各种法术仪式的前提。在各醮仪开始时总有“法官陛坛如式,各礼师存神(或存念)如法”两句话。盖陞坛为行法之始,存神为召将之方,前者化凡境成仙境,后者假神将达尊圣(持章奏诣三清圣境、玉帝宝殿等处)行神威(拘斩妖魔等),舍此则无由通神。二者的关键,又在存想。法师上坛场,第一要件,便是存想有真灵在坛:
先瞑目存经、籍、度三师在西面,次存上仙蔽身大将军姓唐名宏字文明,戴朱阳赤帻通天大冠,绛章丹衣,带龙头玉剑,左手持金符。
次存上仙隐影大将军姓葛名雍字文度,戴朱阳青帻通天之冠,绛纨丹衣,手持玉载。
次存上神藏形大将军姓周名武字文刚,戴朱阳赤帻通天之冠,绛章丹衣,手执玉阳之节。
次存有真官绛衣乘九凤。次步破秽斗,存北斗七星覆已头上;斗柄指前,不得遮耳目次方称法位,关白斋意。
这里的唐、葛、周原从正一箓中来,号称三元大将军。存想他们来临,坛上始有神圣呵护。后面步斗罡时,又有一段北斗飞覆头上的存想,然后才能开始称法位。说明建斋之意。
在上章奏时,一般要卷帘化坛,即在想像中捲起尊神殿前珠帘,化坛场为三清圣境或灵霄宝殿,这些存想皆是主脑。除化坛、召将诸关目以外,变神、上章奏、上香、启圣等等,都少不了存想,也可以说,最终都是由存想完成的。在整个斋醮中,坛场布置、声乐、诵经、念咒、书符、步罡、捏诀等等,都是有形的外在的,只有存想是法师内心的活动。恰恰是在外在形式的配合下的内心存想才是沟通仙凡的实质性通道。
存想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在道教中,曾经作为诸神守舍从而形神永固、跻于仙位的修炼之术;在称作“变化之玄伎”的法术中沉想使行法者呈现种种神奇的能力;在一般的斋醮科仪中,又是由沉想而入圣境行仙法。无论在哪一种场合,存想都是沟通人神的最重要的、最关键的通道。
46、神方坊:秘傳紫府青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