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三个与警察有关的孩子。看到穿警服的人,他都会举手敬个礼

2018-03-17 警察说警事

来源:一只有思想的乌鸦

小编的话:

这两天,一个兄弟开了一个公众号,起了一个奇怪的名字——《一只有思想的乌鸦》。他人怪,思想怪,名字也怪,写的文章更怪,常常脱口几句关于人生哲理的感悟。


他属于思想老成的那种人,出生在山东后随父母到了辽宁。他有情怀,爱回忆过去,常不知不觉地被周围的事情所感动。上大学时当过诗社社长,毕业后成为一家全国知名刊物的编辑,后投入警察队伍行列,成为我的同事。他说涉警的事儿他要写,而且还要写好,但不一定篇篇都是,他主要是想体会人生,体会社会,体会人类。


看得出,他野心很大,要把全国的吃瓜群众以及世界的吃瓜群众都拉上他的贼船。反正关注谁都是关注,只要您识别一下这段文字下面的二维码,就关注一下我们人类和乌鸦共有的公众号:一只有思想的乌鸦。



2010年底时,我参与策划搞一台公安春晚,晚会上有一幕让所有的人都落泪了。

   

我后来审片子时,看到了不同角度摄像师抓拍的镜头,上至省领导,下至稚气未脱的年轻警察,所有的人都在擦拭眼角。事情过去七八年了,前几天,我因为查找资料,又重新看了一眼光盘,重看这一场景,仍然让我震憾。

   

这一幕与三个孩子有关。


当年我们在策划春晚时,曾试图找出一个动情点,这个动情点既要贯穿我们所走过的工作路程,这是领导所关注的,也要打动观众的心,这是我们从传播学角度考虑。殚精竭虑之时,我们想起了三个孩子。



一 

 

第一个孩子,是2007年3月5日出生的。他出生那天,恰逢沈阳下了百年不遇的大雪。我清晰地记得,那天的大雪是我这个出生在北方的人所遇到的最大的雪。那天,儿子陪我在单位值班,回家时,外面的风吹得11岁的儿子无法站立,雪厚的一脚下去到了他的小腹。我只好把他扛在肩头,一步一步挪回去的。马路上所有的车几乎都趴了窝,横七竖八地搁浅在雪堆中。那场景,像城市刚刚上演了美国大片《后天》。


 

第一个孩子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出生的。那天,他的母亲不知何故乘公交车,车到半路上,他的母亲却有了分娩的前兆,不巧的是公交车抛锚了。这样的天气里,公交车抛锚比比皆是。女人的肚子越来越疼,手足无措的公交车司机只好奔向前面的交警,说有个女人要临产了。

  

普通人在大多数时候很少有人说警察的好话,但人在危难时,第一个想到的往往便是警察,我不知这其中有什么关联。但这是实情。那个在马路上指挥交通的警察这次我也认识了,他叫孙晓川,一个挺年轻长的也很帅气的警察,不善言谈,有些腼腆,一说话就有些脸红。我们在调他来剧组谈采访事宜的时候,时间长了一些,他就有些着急,说今天约了四个车祸司机,得让人家等了。于是掏出手机,一个一个地打电话,很诚恳地给人家道歉。我想这样的警察什么时候都值得人信任。



说前面的故事,孙晓川接到司机的求救时,他正忙着深一脚浅一脚地推车。他二话没说,回身就奔向了几十米外的公交车,到了车上,孕妇正在呻吟,身下已是鲜红一片。这个还没结婚的小伙子表现出了与其年龄不相称的冷静,他下车,一边用对讲机与指挥中心联系,一边拦车——有些越野车在这种天气里还能勉强行走。

   

但很少有司机乐意停下,一踩油门打着滑飞奔 40 39422 40 15795 0 0 5239 0 0:00:07 0:00:03 0:00:04 5240了向前。有些停下了,一听说有产妇,怕污了自己的车,说什么也不停下。我们不能责备有钱人,越是有钱的人往往在道义面前越是苍白。最后,急得火冒三丈的孙晓川拦下了一辆警车。孕妇被众人抬上了警车,但车却窝在雪窝里,只打滑不往前走了。孙晓川一个人推车,但推不动。他返身回到公交车上,说咱们大家伙儿不能见死不救啊,车走不了,孩子得生在车上啊,咱们众人齐心协力,把车推到医院吧。



  

孙晓川后来给我们重述这话时,我一点也不感动,也许离开了彼时的特殊环境,有些话语崇高,却被我们这些日渐麻木的神经忽略了。但我相信,孙晓川在当时说这话时,一定充满了急迫、道义和责任。我们每个人内心其实都有一个善良的自我,但这个善良的自我在不善良的社会里往往隐藏了起来。在那一刻,我相信车上每一个人都被孙晓川的话激起了我们内心原有的善与爱。哗啦啦,车上下来十几个人,那么冷的天,那么大的风,那么大的雪,也阻挡不了人们内心的善与爱。孙晓川带头,众人推车,车就这么越过了一个个雪堆,一个个雪窝,车被众人推到了医院。

   

那个孩子平安降生。


  

没有人留下姓名,没有人记住车号,等到孕妇的家人想起感谢众人时,所有的人都已不知去向,他们只是从医院那儿知道,带头推车的是一个年轻的警察,送孕妇来的是一辆警车。

   

事情已过去了三年,我们原本不期望能找到当年那个获救的孩子,但天遂人意,一家地方小报却报道了一个寻求感恩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当年大雪中获救的孕妇。我们联系到她时,她也很激动,她本来是来沈打工人员,生下孩子后,她就回到了家乡。这些年来,她始终不忘当年的救命之恩,却无以回报,但她每次走到有红绿灯的地方,看到有警察值勤,她都会告诉孩子:“来,给警察叔叔敬个礼吧!”

   

我们把当年的孕妇和她的孩子也请到了剧组,她急切地想找当年的恩人。但为了节目的效果,我们始终没有让她和孙晓川见面。这很残忍。不是说我们不善良,只是说从采访角度来说,人急切地见面情绪和人的感情会在见面之后重复第二次会打折扣。


   

晚会开始后,孕妇见到了孙晓川,一把抱住了他,泪水夺眶而出。现场效果很好,我很理解导演的用意,但我真的不喜欢这样的安排。

   

孕妇感谢的话我不重复了,这个访谈的最后,是主持人——著名相声演员王平(唉,一晃王平都已过世5年多了)和《重案六组》中季洁的扮演者王茜问那个孩子:“你想对警察叔叔说些什么?”我们原想他要说我长大了要当警察之类的话,那个孩子挺有意思,他说:“我给叔叔敬个礼吧!”王平抱着他,他举起了手,礼敬的很标准。观众席里一阵笑声,也夹杂着一些眼泪。然后是长时间的掌声。当警察的其实最受不了别人感谢的话,警察的心有时也很柔软。

   

孙晓川很恭敬地给那个孩子还了一个礼。我相信:这个礼会让孩子记住一生。


   

第二个孩子与一个女警有关。

   

这个女警叫陈佳。很普通的一名女警,长相普通,工作成绩也普通,她的胸前只佩戴了一枚三等功奖章,与我们电视里动辄看到一大胸脯奖章叮当作响的英雄模范不一样。

   

但警队里,这样的人最多。

   

我们选取她,没有选取更大的典型,就是想找一个身边普普通通的人,她们每个人的事迹其实也都很感人。

   

我们选取的是陈佳在2008年奥运会时的一段故事。

   

那一年,全国人民都沉浸在百年奥运梦里,为了办一个平安的奥运会,全国所有的警察都投入了奥运安保中。沈阳是足球赛的分赛场,安保的任务就更重。 



陈佳是派出所的户藉内勤,换句通俗的话讲,就是派出所里负责接待为百姓办户口的警察。在足球赛的日子里,她的任务是到赛场负责维持治安。赛场里,观众可以按时到赛场看比赛,天热了可以光了膀子看比赛。警察不行,他必须提前进赛场安检,天再热,他也得穿着警服在指定岗位执勤。

   

那时陈佳刚好有了三个月的身孕。那年,她三十岁了,急切地想有个自己的孩子。

   

那天,是中国足球队的一场比赛,输了——输球也输人。抱着极大信心的观众不干了,满场山呼海啸的声音和愤怒的数万人让人仿佛以为战争来临。

   

这样的时刻,警察最紧张。数万人闹起事来,决非小事,几万人踩踏如果发生了,后果将会是怎样,世界上比比皆是的足球赛场惨案已给了最好的答案。

   

事情怎么处理的,当年的报道已描绘详尽。

   

我想讲述的是,当球场内观众已所剩不多时,陈佳坐在水泥台阶上,汗水已湿透警服。当战友喊陈佳集合时,却发现陈佳坐在一滩血上,血顺着裤腿往下流。陈佳流产了,她自己还不知道。


   

陈佳在家呆了三天,第四天还有足球赛事,她没再找领导请假,重新回到了岗位。

   

陈佳讲这个故事时,面容平静,仿佛讲的不是自己的故事,或者这个故事与她无关。

  

编导问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当你回到家时,你是怎么向爱人告诉这件事的?

   

陈佳说:他就拉着我的手,没有安慰,没有埋怨,没有开灯,没有说话,只是在黑暗的屋子里默默坐着。

   

编导问:为什么他这样能理解你?

   

陈佳说:他也是个警察,他也在安保现场。

   

这个细节在现场讲述时,台下一片静默。台下坐了很多的警察,也坐了很多关心警察的观众,他们对这样的故事感同身受。只有静默。警察可以挽救别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却没有保住。

   

陈佳后来得了习惯性流产,怀孕几次,都没能保住。

   

值得我们庆幸的是,陈佳在我们找到她时,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孩子,这个孩子五个月了。




第三个孩子全国人民都曾经认识她,一个大眼睛的三岁小女孩,名叫宋馨懿。


小馨懿出名是因为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汶川的那场国难,她被救出来后,在急送医院的路上,恰遇正在指挥抗震救灾的温家宝总理。总理闪步退到路边,让小馨懿先行。总理让路的女孩,那天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她的大眼睛,也深深感染着每一个人。


这个小女孩是几分钟前被辽宁抗震救援队救出来的。


我们在晚会的现场,把当时的救援场面缩编成了三分钟的短片。播放短片时,全场所有的人都在落泪。

   

小馨懿在那次大地震中失去了父母。他的母亲弯身变成弓形,把自己的孩子护在了身下,而她却被砸身亡。当救援人员发现小馨懿时,她的母亲还是这个形状,牢牢地守护在自己的孩子上方。短片真实地记录了现场的情况,救援人员用瓶盖一盖一盖地给小馨懿喂水,怕她呛着,她张着清澈的大眼睛,仿佛知道会有人来救她。她的天真无邪、和她喊出的“叔叔我疼”深深刺疼着观众的心。  


 

那时,小馨懿被困在一个拐角处,她的右腿被一块大水泥压着,无法动弹。随着余震,砖头瓦块不时地往下掉。在这种情况下,救援人员用身体护着小馨懿,用小锤子一点点地敲碎她身边的大水泥块,4个多小时,小馨懿被成功救了出来。


在医院,医生截去了小馨懿的右腿。

   

震后,辽宁消防官兵四处打听,终天找到了这个小女孩,并派专人送去了她母亲的遗物:一只银手镯。

   

为了这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又把她接到大连,进行了长时期的治疗。这个孩子,不幸失去了亲人,却又幸运地遇到无数个爱她的辽宁人。


后来,孩子找到了她的爷爷奶奶,她被接回了绵阳。但辽宁公安人始终没有忘记她,前几年,辽宁公安对口支援安县的灾后重建,每有人去四川,总会派人去看看她。

   

春晚现场时,我特意叮嘱编导不要让小馨懿看到短片,以免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伤害。我也要求编导不要再问孩子有关地震的所有记忆。伤疤揭一次,会比一次更疼。


奶奶牵着孩子的手出现在舞台上时,孩子明显长高了,眼睛还是那么大,清澈,招人喜爱。只是孩子走路一踮一踮的,想来是身体发育过快,右腿的假肢短了。


当年把孩子抱出废墟的两个消防官兵也出现在舞台上。小馨懿看到他们,一下扑在了他们怀里,亲热地给了他们一个吻。她还认识他们。半年前,两个人还专程去看过这个孩子。


舞台上,没有过多的采访。奶奶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又鞠了一个躬,她泪流满面,无以言表。孩子在两个消防官兵手里来回传递,仿佛亲不够。

   

访谈最后,是在孩子的一支儿歌里结束的:“天上星,亮晶晶,一闪一闪眨眼睛……”全场有节奏地给孩子打着拍子。打着打着,所有人的眼睛全控制不住,泪水哗哗地往下流。我后来看未剪的片子,摄影师准确地抓住了全场观众的神情,包括省领导,包括公安厅长,一个个花甲之年的人,见多了人情冷暖,悲欢离合,但在这个现场,全都以手掩面。



孩子下台后,所有的人都抢着抱抱她。从前台到中间过道,孩子是被一双双手递过来的,无数双手都在伸出抢着要亲亲她,仿佛是向孩子表达一种连绵不断的爱。我是最后一个接过孩子的,我抱着她,亲了她一下,她用不太浓重的四川话,趴在我的耳边,说:“谢谢叔叔。”我把她放在座位上时,她的右腿弯曲不了,孩子调皮地用手使劲打了一下,右腿弯曲了,那是假肢。

   

我的眼泪在那一刻再也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春晚结束了,三个孩子重新回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中。但人世间多少大事,就是由这些一个个动人的小故事组成的,他们见证了警察的爱、忠诚和感情。


     


这么多年过去了,世事沧桑,人海茫茫,遇见又擦身而过,我再也没听到过这三个孩子的成长故事。


想来,他们三个都已上小学。有认识他们的朋友,不妨告诉我一声他们的近况。说有一个老警察,很挂念他们!

一周要览    


1这个局长的话够燃:够刑拘的全部刑拘!

2、致敬,英雄的公安消防,永不磨灭的番号!

3、警察破窗执法,周围一片点赞!

4、刚刚! 公安消防、出入境、边检、武警森林部队迎重大变化,这些政法机关的构成将发生改变……

5、刑拘了!该!

6、还没考驾照的人要哭了!4月1日起,驾考将有重大变化!

7、警惕!乱发微信会被处分:这八条规矩千万别碰,都是炸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