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开幕,一份由中国首倡的全球化画卷徐徐展开。在论坛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在演讲中,习近平从丝绸之路精神出发,从历史与现实两个层面阐释说明了,这份由千年历史沉淀而成的全球化方案将如何为“一带一路”各国带来贸易、经济等多方面的互利共赢。

1

产业:我国将与“一带一路”深入产业合作


原文:

产业是经济之本。我们要深入开展产业合作,推动各国产业发展规划相互兼容、相互促进,抓好大项目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抓住新工业革命的发展新机遇,培育新业态,保持经济增长活力。


解读: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产业产能布局与合作正在不断加速。在业内看来,未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重点之一就是大力推进高端产业的发展,把各自的短板补起来,共同推动本国产业升级和高端产业的发展。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不能仅限于中低端产业,也不能完全停留在现有层次和规模上,而是要大力推进高端产业的发展,把各自的短板补上去,开拓新的贸易合作增长点,提升贸易的水平和质量。”专家表示。


5月10日,工信部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签订合作备忘录,提出围绕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等,推动国家重点发展的智能制造装备、航空航天、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石油石化装备、机床、新能源(光伏)、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机装备等领域,以及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等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重点行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其仔说,中国除了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外,还要实行开放创新策略,充分利用国际优势,引进第三方参与到“一带一路”沿线的经济建设当中来,共同培育新的市场,开发新技术,共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升级和高端产业发展。

2

金融:我国将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


原文: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血脉通,增长才有力。我们要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完善金融服务网络。


解读: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主任黄志龙认为,资金短缺问题是“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的主要短板,而“一带一路”建设的资金来源不仅仅是政府资金唱独角戏,还需要社会资金的广泛参与,需要股票、债券、产业投资基金等资本市场以及互联网金融等多重融资渠道。


事实上,对于建立“一带一路”金融保障体系,“一行三会”的监管层人士多次表态。对于投融资体系的建设,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促进资金融通”平行主题会议上指出,以市场化、可持续性、互利共赢为特征的投融资体系至少应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是运用开发性金融,其二是推进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网络化布局,其三是积极发挥本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从银行的角度,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指出,中资银行拟综合利用新设机构、战略并购、投资入股、提升现有机构服务能力和辐射范围等多种方式,扩大和完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机构和服务网络布局。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态称,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定优势,积极参与长周期、大规模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此外,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要使人民币“走出去”、“留得住”,需要加快离岸人民币市场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快境内市场的对外开放。

3

交通:推动海陆空网“四位一体”联通


原文:

设施联通是合作发展的基础。我们要着力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的联通,聚焦关键通道、关键城市、关键项目,联结陆上公路、铁路道路网络和海上港口网络。我们已经确立“一带一路”建设六大经济走廊框架,要扎扎实实向前推进。要完善跨区域物流网建设。我们也要促进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的联通,为互联互通提供机制保障。


解读:

日前,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司长费志荣在介绍高峰论坛有关情况时透露,会议期间,各国将签署涉及能源、交通、通信领域的谅解备忘录、合作路线图、合作意向书、合作项目等50余项。费志荣介绍,在会议期间,各国可以围绕当前设施联通面临的部分骨干通道通而不畅、各国技术标准不统一等挑战,共商对策,重点推进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优先打通缺失和瓶颈路段,提高联通能力和水平。


此外,费志荣还表示,未来各国还要加强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对接,推进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实现更高水平的基础设施便利化。而签署项目合作双边协议,则将有力促进合作项目落地实施,以推动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务实合作。

4

能源:要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


原文:

要抓住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趋势,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解读:

实际上,早在2015年9月,习近平就提出了“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的倡议。次年3月,我国发起成立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这是我国在能源领域发起成立的首个国际组织,也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首个合作。


据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介绍,截至2016年底,我国已与20多个相关国家开展了机制化的产能合作,与27个国家签订了国际产能合作文件,与法国、德国、韩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就共同开拓“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达成重要共识,各类双多边产能合作基金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在论坛上公开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存在能源短缺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如果能将中国的先进技术、设备提供给“一带一路”各国,不仅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保障,也能为中国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则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合作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在我国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电厂或将各国分布式能源互联的同时,本土的能源产业也会被竞争机会倒逼优化升级,同时,我国还可能向国外输出劳动力和先进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国内能源产能过剩的现状。

5

营商: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改善营商环境


原文:

中国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大力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我了解到,仅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农产品到达中国市场的通关时间就缩短了90%。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解读:

营商环境对于企业出海至关重要。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分析指出,贸易便利化对“一带一路”开展合作、减少通关时间十分重要。以生鲜食品为例,生鲜食品过去通关时间长、保存成本高,如今已经可实现捕捞当天上餐桌。而交通设施及营商环境的改善都“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的重要因素,哈萨克斯坦依通关时间的缩短,就是依赖于交通设施的改善及各部门信息互换、执法互助、监管互认的改革举措。从投资的角度看,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超过500亿美元的投资中,所占比重较大的领域主要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由于贸易依存度越来越大而进行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的投资、由于制造业走出去而增加的劳动力成本及近年来开始增加的企业并购成本四个领域。


关于营商环境的改善,白明认为,中国企业建设的经贸合作区,一方面,能为我国企业的出海提供平台,使得我国的企业可以通过园区与当地政府对接,同单个企业和政府对接相比,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从产业链的角度讲,经贸合作区的建立也使得我国的企业克服了对海外环境不熟悉的拖累,有了形成贸易规模的优势;此外,经贸合作区可以为企业直接过滤掉部分风险,营造相对安全的贸易投资环境。 

6

开放:我国将以“向外看”胸怀维护多边贸易


原文:

贸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我们要有“向外看”的胸怀,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当然,我们也要着力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分配差距等问题,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解读:

“贸易畅通作为‘五通’之一,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的重要目标,通过政策沟通,进一步扩大开放,各国从自我发展战略的角度探寻与‘一带一路’发展的契合点,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通过贸易增长实现共同繁荣。”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分析称,贸易是各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此前,因为设施互联互通水平较低、政策开放不足,部分国家贸易水平会受到制约,而在参与“一带一路”合作之后,贸易将有望得到高速增长。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副部长王军看来,习近平主席此番表态是与当前国际贸易领域存在的问题相互呼应的,目前,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去全球化观点,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的趋势。王军认为“‘向外看’的胸怀”主要指我们要秉持开放的心态,“中国倡导自由贸易,希望未来多边贸易体制和自由贸易区的建设,都体现自由贸易的原则,关起门来搞封闭保护、筑起贸易壁垒都是我们反对的”。


而赵萍也表示,要想实现贸易畅通,各国都要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打开自己的大门,在参与“一带一路”合作过程中发现自己国家的优势,在相互开放的情况下实现互利共赢。赵萍强调,贸易开放不是单边的,中国就是在扩大与他国贸易的同时开放市场,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7

合作:我国已同多国达成“一带一路”务实合作协议


原文:

中国已经同很多国家达成了“一带一路”务实合作协议,其中既包括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源等硬件联通项目,也包括通信、海关、检验检疫等软件联通项目,还包括经贸、产业、电子商务、海洋和绿色经济等多领域的合作规划和具体项目。中国同有关国家的铁路部门将签署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


解读:

业内表示,合作是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遵循。发展需要合作,合作必须务实,否则倡议就会变成空谈,共建就会变成独享。商务部部长钟山此前表示,“一带一路”提出三年多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有50多个国家已经与中国签署了相关的合作协议。


而据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日前透露,三年多以来,我国共有47家央企参与、参股、投资或与外企合作,共建了1676个项目,这些项目为央企“走出去”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具体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来说,央企在“一带一路”上建成了蒙内铁路等一大批铁路和高铁项目、喀喇昆仑公路等一大批高速公路和交通设施建设,以及跨海通信光缆、陆地通信光缆及通信网络和设施的建设,促进了当地信息产业水平的快速发展。


不过,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合作不断加深,海外投资所面临的部分问题也暴露了出来,业界指出,我国与海外合作的投资回报率还不是非常稳定,肖亚庆也表示,我国在海外投资方面确实存在风险。


对此,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建议,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还应充分发挥资本市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体制优势,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渠道和手段,用更市场化的方式配置金融资源,支持国内优秀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交流合作。

8

贸易: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合理化


原文:

我们要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创造有利于开放发展的环境,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解读:

王军表示,近年来,我国在对外开放领域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是我国对世界的主张和宣言,它表明我国开放的大门将一直打开,开放的步伐在加快,“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讲,未来的‘一带一路’是一条开放之路,我们希望全球贸易投资环境是包容开放的,这是中国经济的体现,也是中国对未来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的一种倡议,一种呼声,一种主张”。


王军进一步表示,现有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的确存在不公正、不合理、不透明的情况,过于关注发达国家利益,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一些区域性的经贸组织由发达国家主导,所制定的标准、门槛反映发达国家利益,发展中国家难以达到。同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建立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要把贸易作为推动世界经济的强大引擎,要开展多边贸易规则的建设,同时,推进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解决发展的失衡等问题。

9

资金:中国将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资金支持


原文:

习近平强调,中国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将加大资金支持,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预计为3000亿元人民币;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其他多边开发机构合作支持“一带一路”项目。


解读:

“在现阶段扩大丝路基金规模是非常必要的。”在解读扩大丝路基金规模时,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一方面,在前期投资过程中发现,“一带一路”沿线的资金需求是非常庞大的,丝路基金在前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项目储备,未来对资金支持也存在大量需求,对丝路基金增资有助于发挥其运作模式较为灵活高效的优势,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另一方面,更充足的资金也有助于丝路基金进一步发挥其杠杆撬动作用,更好地调动沿线国家资源和国际金融机构的资金,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合作,分享“一带一路”建设成果。


易纲介绍,截至2017年一季度,丝路基金已签约15个项目,承诺投资金额累计约60亿美元,投资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的俄、蒙、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北非及欧洲等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习近平主席充分肯定了金融在资金融通的重要作用,就中国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资金支持方面,做出了明确的承诺,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前夕,周小川撰文指出,搞好“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合作,需要着力搭建利益共同体,充分调动沿线国家的资源,保持投融资的可持续性。


“中国政府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仅是倡议,不仅仅是口号,不仅仅是举办高峰论坛或签署各种双边多边协议,而是要投入真金白银,特别是中国政府的公共资金,将通过丝路基金、亚投行、金砖银行、世界银行等中国政府主导的金融机构或国际性多边金融机构,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黄志龙认为。

10

融资:我国同有关各方制定“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


原文:

我国还将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及其他多边开发机构合作支持“一带一路”项目,同有关各方共同制定“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


解读:

据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算,2016-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合意投资需求至少在10.6万亿美元以上。民生宏观固收组的研究报告显示,按照资金来源,目前“一带一路”融资结构中,分为国内政策性银行、新兴多边开发金融机构、国内商业银行、传统世界多边金融机构、进出口信用保险为代表的辅助机构等几个层次。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胡怀邦指出,“一带一路”融资需求量大,任何一个国家的金融机构都不可能单独去满足。融资需求层次多,既有基础设施项目等长期融资,也有产业和贸易所需要的短期贷款,还有政府资金和公益性资金。此外,对融资可持续性的要求也非常高。


基于“一带一路”的融资特点,如何用好“一带一路”的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面临的挑战也很多。黄志龙指出,目前没有很多成熟的经验,特别是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涉及的资金规模大、投资期限长、资金回报率较低,因此需要多方共同制定资金的使用原则和融资指导原则,借鉴世界银行和其他多边开发机构的经验。

精彩回顾


蓝视频丨商报专访:是什么让人人快递选择“众包模式”?


从温情到恶搞丨各大企业如何玩转母亲节营销?


共享经济还能共享什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