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评论 |《梨园春》的争霸与担当

2016-06-01 小月 广电时评

作者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

一个自主创办于22年前的电视戏曲节目,之所以能够绿树常青,正是因为在扎根群众、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基础上做到了与时俱进的传承和发展。



河南卫视的《梨园春》,已经走过了22个年头,是中国自主创办的最长寿的电视节目之一,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者。2016年,《梨园春》的开年赛季“中国豫剧百团争霸”青年演员电视大赛狼烟四起,全国13个省份、160余家豫剧专业院团和众多民营院团的1200余位青年演员报名参赛,平均年龄26岁。最终,“中国豫剧十大新星”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最终诞生。《梨园春》唱出了坚强的文化自信,唱响了电视人的使命与担当。


培养并抓住年轻人,既是市场拓展,更是文化传承。戏曲的发展不仅要发现青年演员,还要培养年轻观众,让戏曲融入互联网势在必行。“中国豫剧百团争霸”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以现场直播的形式,开通场外“梨园春APP”投票和“微信摇一摇”等环节,用“互联网+戏曲”的方式实现多屏互动,使观众能够时时参与到现场节目,为自己喜欢的演员投票点赞,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戏曲、参与戏曲,收到很好的效果。“梨园春APP”和“梨园春官方”微信公众号,目前已经拥有30万粉丝,证明了“梨园春”在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心目中的品牌影响力。1200余位青年演员报名参赛,平均年龄26岁,颇能说明问题。



梨园春风到基层,扎根沃土枝叶茂。为人民服务是文艺的永恒使命。公益元素在电视文化节目中必不可少。“中国豫剧百团争霸”一个大的举措,便是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开展“梨园春风到基层”系列活动,送戏下乡,文化扶贫。节目选取兰考、卢氏、光山、郸城4个国家级贫困县作为文化扶贫地点,由进入“中国豫剧百团争霸”复赛阶段的选手与艺术名家和明星擂主组成文艺小分队,深入到当地的敬老院、希望小学、老区村庄和偏远家庭等地方进行一对一、点对点的慰问演出,让更多贫困地区的老百姓能够近距离地感受戏曲魅力,丰富了最基层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老乡们热切的目光、热情的掌声、依依不舍的握手,让青年演员们深刻地知道了“我是谁”,明白了文艺工作“为了谁”“依靠谁”。



用好名家之名,为传统戏曲呐喊助威。“中国豫剧百团争霸”邀请全国文化艺术届的名人名家,担纲基层院团青年演员的推介人,让名不见经传的基层演员,通过名家推介能够为更多人所知晓。戏曲名家尚长荣、李维康、于魁智、李胜素,歌唱名家蒋大为、阎维文、龚琳娜、韩磊、幺红,曲艺名家姜昆、潘长江、赵炎,著名演员濮存昕、张凯丽、于荣光,超级模特马艳丽,著名制作人马东等,一大批名人名家倾情担纲基层院团推介人,为基层的戏曲演员摇旗呐喊。同时,全国文艺界群策群力,形成关注和助推中国戏曲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展现人文关怀,传递社会正能量。《梨园春》不仅展示戏曲艺术,也注重以细节和故事,通过演员台前幕后的人生故事,传递社会正能量。5月8日恰逢母亲节,《梨园春》推出“中国豫剧百团争霸”母亲节专场,六位选手与母亲同登擂台,为梦想守候。整场节目贯穿着一个“情”字。三位名家坐镇评委席,二十位同是母亲的艺术家举牌评判,五位主持人的穿针引线,呈现了六个家庭和六个青年豫剧演员幕后的人生故事,既是对戏曲表演艺术的展示,又是对曲艺人们在各自平凡从艺道路上追求梦想的点赞,用真情与温暖打动人心,传播人间真善美,传递社会正能量。



打出青春牌,让老牌《梨园春》亮丽精彩。20多年来,《梨园春》紧跟时代发展,勇于探索,不断突破。传统戏曲节目《梨园春》选拔和发掘了一批传统戏曲新生代的中坚力量,激活了基层戏曲市场的活力,让更多青年人关注戏曲、了解戏曲、参与戏曲,传承戏曲。《梨园春》不但把戏曲艺术送到老百姓家门口,把精神食粮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还要举办“戏曲进校园”活动,让进入总决赛的青年演员和他们的院团带着整场大戏走进河大、郑大等高校,为学生表演,与学生互动,让青年学生近距离感受戏曲魅力。青春牌,让《梨园春》这个老牌子的优秀传统文化坚守者、传承者打得亮丽而精彩。


《梨园春》的生动实践再次告诉我们:人民,是电视文艺节目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中国豫剧百团争霸”抓年轻人、下乡进村入学校、与时俱进地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携手文艺名人一道,是《梨园春》当仁不让、理直气壮的时代担当与作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必须清醒而客观地认识到,戏曲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和根基,是乡里巷间、街坊邻里大爷大妈、祖孙娘亲的口口相传和世代熏陶。这种对祖辈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是人民群众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尊的自然流露。人民需要优秀电视文艺节目,优秀电视文艺节目离不开人民。走向民间、服务群众、激活戏曲艺术生命力,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使命。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梨园春》,一个自主创办于22年前的电视戏曲节目,之所以能够绿树常青,正是因为在扎根群众、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基础上做到了与时俱进的传承和发展。艺术可以放飞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热切地期望《梨园春》这样的电视文艺节目,持续地把眼光向下,拥抱人民、服务群众,开通电视与百姓的班车,厚培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和根基,张扬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最为基本、最为深沉、最为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