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 央广引领议题设置,《先生》描摹大师风范

2016-10-18 高岩 广电时评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先生》,聚焦当代自然和人文学科领域的“大家”,用广播特有的方式为他们留痕,向大师致敬。节目可称主流媒体强化议题设置能力、创新传播的成功案例。10月1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心副主任高岩在总局例会上向全国广电同行介绍了经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新闻节目中心副主任
高岩



首先非常感谢总局将“创新创优奖”颁给我们的特别策划《先生》(编者注:《先生》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6年第二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第一季度我们获得这个奖的作品是《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我也是项目负责人之一。大家知道,创新意味着突破旧的模式,也意味着一定的风险,所以创新者心中常常还是有些忐忑的,迫切期望得到反馈。而总局这个奖没有报送过程,对于我们来说完全是“意外的惊喜”,当它突然“从天而降”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份默默的关注和强大的支撑。在这里请允许我首先代表一线采编人员,对总局这种创新评奖模式的奖励表示由衷的感谢、向专家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创作这组作品的过程,对于我们创作团队来说也是一个不断思考、判断的过程,如果说这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我想可以算是主流媒体的一次成功的议题设置。下面我想结合《先生》的创作过程,主要从“主流媒体的议题设置能力建设”这个角度向大家做一个汇报。


主题创新是提升议题设置能力的第一步

央广是国家电台,作为主流媒体理应更多地担当起社会责任,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主动设置议题,引领受众,传播主流价值观


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无限丰富,媒介渠道无限丰富,主流媒体的影响力空间不同程度受到了挤压,在与网络上各种吸引眼球的信息进行话语权争夺的过程中,主流媒体普遍显得有些不适应。可是话语权空间,我们不占据,其它力量就会占据,低俗化、人云亦云甚至恶意造谣的信息就可能占据,消极、负面的价值观就可能占据。所以中央提出“主流媒体要以更开放的眼光、更宽广的视野、更负责任的心态,参与到主流舆论场。立足社会发展和观念更迭的最前沿,为营造有利于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发挥主流媒体应起的作用”,这是互联网时代关乎价值观建设的战略选择。


近年来,和很多主流媒体一样,我们在提升新闻的速度、扩大信息量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是,提升主动设置议题的能力,意味着我们不能只是跟着新闻事件走,不能被动地等着上级派任务,而是要一方面拓展选题领域,一方面提升传播能力。在互联网时代,这对主流媒体确实是不小的挑战。但是,能否提升议题设置能力,既关乎我们主流媒体的定位,又关乎我们的生存,是一道绕不过的必答题。所以,无论是《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还是《先生》都是在“主动设置议题”的压力和动力下诞生的作品,也可以说是被逼出来的作品。


具体到我为什么会想到做《先生》,首先是近年来很多领域的大师相继离世,每有这类消息,媒体便一窝蜂地报道一番,但是,大师生前却鲜有媒体触碰,以至于身后的热炒,也多是回忆文章和资料。每每经历这样的报道,我都会特别遗憾,作为广播人,我们为什么没能在他们生前留下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故事和他们的精神?


第二个触动是我看到有媒体集中梳理了民国时期的先生,套做成了纪录片和图书,但是其中人物,仅限于民国时期。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当代就没有“先生”了。是真的没有,还是时代的喧嚣淹没了,媒体没有去挖掘,我相信是后者,我相信把当代并不那么为媒体所关注的大师的故事挖掘出来,或许可以在喧嚣的舆论场上形成一股清流,成为一种特别的力量。3月初,我提出了《先生》这一冷门的创意,立即得到了很多编辑、记者的响应。于是,我从全频率抽调了一支优秀的采编力量,组建了创作团队。


“先生”,不仅是一种称谓,更蕴含着敬意与传承。


提升议题设置能力,需要职业精神

把一个主题,变成一个个具体的选题,中间还有很多路要走,第一步就是确定采访对象。


1、采访对象的艰难寻找


5月25日杨绛先生去世,5月30日,我们推出《先生》。《先生》的成功,跟这个时机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有人以为我们是在杨绛先生去世后紧急策划的这组作品,其实完全不是,也不可能,从我提出这个主题到最终播出,我们的创作团队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不就是人物采访吗?为什么需要这么长时间?


首先我们要确定,谁是“先生”。


经过反复探讨,我们给“先生”的界定是这样的:“先生”,不仅是一种称谓,更蕴含着敬意与传承。可堪“先生”之名者,不仅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更有着温润深厚的德性、豁达包容的情怀,任风吹雨打,仍固守信念。在市场强势奔袭的时代,“先生”还需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为后生晚辈持起读书、做人的一盏灯。


我们理解先生包含着三层含义:学问、做人和传承。


首先面对的一个问题是,民国时期公认的“先生”普遍是人文领域的大师,自然科学领域的开拓性人物、顶级科学家算不算先生,经过反复讨论,我们认为只要符合我们上面的理解,应该算。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作品播出后也在小范围内引起过争议,但更多的是认可的,是那些大师的成就和修为,让人们忘掉了传统的界限。


为了寻找各学科领域的公认权威,我们创作团队查资料、请教专家……单单是权威还不够,还要有做人和传承,有的专家学术地位很高,但长期旅居海外甚至是外籍;有的目前在学术界有很大影响,但主要学术观点形成于大陆之外……最终我们报道出来的11位先生,是从上百位顶级学术权威中筛选出来的,他们每个人都有开拓性的学术成果,每有人都有故事,每个人都无愧“先生”的称呼。他们当中包括:翻译界泰斗许渊冲、预警机之父王小谟、我国肝胆外科创始人吴孟超、唯一健在的九叶派诗人郑敏、比较文学创始人(汤一介先生夫人)乐黛云、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张存浩、两弹一星功勋人物孙家栋、京剧大师谭元寿等等,他们不仅是各自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同时又以特立独行的风范与风骨,呵护着教育的灵魂,传承者民族的精神。向以德行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作为国家电台,我们坚信走近这样的人物,传递他们的声音,会令人反观自身,掩卷而有所得。


2、采访过程的艰难推进


采访对象陆陆续续确定,采访过程却远比想象的艰难。这组报道中的先生,年龄最小的78岁,最大96岁,有的先生已长期卧床,一天里只有2个小时的清醒时间;有的先生记忆力已经很差,分辨不出现实和想象……大多数采访,都是多次才完成。这组报道最终播出了11篇,非常奇怪的数字,我从业20年,从来没做过11集的策划,那是因为我们等了一位先生两个月,到最后播出关头,他终因身体状况未能接受采访。当我拿着2000年以来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名单,从25位获奖者中标出11位已经去世的大科学家时,愈发深感我们这组策划是有意义的,我们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3、主题反复打磨

 

我们选定了采访对象,绝不只是讲好感人故事,更要从每位先生身上挖掘出独特的精神,比如王小谟的“人生没有不可能”、方汉奇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张存浩的“急国家之所急”、谭元寿的“最好的传承就是口传心授”……最终呈现给听众的先生既有共性,更有个性,给人以多元的思想启迪。


《方汉奇:三尺讲台,一世书香》中的主人公方汉奇在书房里工作。


提升议题设置能力,需要制作手法创新

好的创意,还需要优秀团队的专业化呈现,否则无法形成良好的传播效果,也就无法实现议题设置的初衷。《先生》这组报道,调集了中国之声最擅长人物采访、最有人物情怀,也是文笔最优美的一批记者,作品通过几个方面的创新提升了表现力和感染力。


1、“伴随式”采访,用声音还原先生形象


《先生》在报道手法上最大限度突出广播特色,以“广播特写”的形式寓主题于故事、细节和声音之中,最大限度地将听众拉进每一位“先生”的日常生活中,打造“先生”的动态声音名片。例如第一集《诗千首 恰少年》的开头:


【照君:(开门、走路声)哎呀他这个作息时间都乱了,他本来也是习惯晚上干工作、搞翻译,每天本来是(凌晨)3点左右睡,能睡到早上八九点,现在睡不着了!一直到天亮。】

 

节目原文:第一脚踏进许渊冲先生家,十来平米的客厅加餐厅没有开灯,细看,冰箱、电饭锅、餐桌,旧家当一览无余。进门左手是一间储物室改成的工作室,只有三四平米的样子,上午十点半,许先生似乎刚睡起,坐在老式沙发上,慢慢起身往外走。夫人照君并没有伸手相扶,只是笑盈盈地看着他穿过昏暗狭窄的客厅,到朝阳的书房里坐下。

 

95岁的体面经不起太仔细的打量。先生左眼镜片的右上角碎成了好几小块,白衬衫的袖口磨毛了边,大概是怕着凉,裤管紧紧地扎着。他的声音慢慢大起来,说到翻译……



 《许渊冲:诗千首 恰少年》主人公许渊冲与夫人照君。


2、故事化表达,细致刻画先生人格


《先生》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挖掘先生们的人生故事。既展现先生的成就,又表达先生的境界和态度。讲“治学”,呈现先生的学术成就或科研成果,“立”先生之地位;写“做人”,呈现先生的个性、风范、风骨,“化”先生之境界;说“传承”,则呈现先生对后生晚辈的教育和引领,“丰满”先生之价值。


例如《王小谟:人生没有不可能》这一集,报道以王小谟的一段爽朗笑声入场,将先生的音容笑貌刻画得生动明晰。稿件着重讲述了先生少年对京剧的热爱;中年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被派到贵州都匀的大山深处;步入老年又遭遇车祸和淋巴癌……所有生活的动荡和命运的嘲弄统统没有打败王小谟,却在命运的洪流中凸显了他对于技术创新的热忱,并终成“大家”。


邓小平接见王小谟。


3、记者手记,让先生之精神意味深长


《先生》的采访对于我们的年轻记者来说是一次特殊的心路历程,也可以说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几乎每一名记者在完成采访后都有很多话要说,所以我们设计以“记者手记”为作品收尾,记者在这一系列报道中既是采访者,又是对话者,他们既可以讲述先生的故事,也可以直接感悟先生的修为。而“记者手记”也成为每一篇稿件的点睛之笔,让听众听过先生的故事、了解先生的为人之后,感受声音背后的温度。


比如这一篇记者手记:《吴孟超:肝胆两相照,不老柳叶刀》


我是记者肖源。大海退潮后,海边的沙滩上,留下许多被搁浅的小鱼,在烈日下等待它们的,似乎只有死亡。但有一个孩子,一条一条地捡起这些小鱼,重新放归大海。有一个大人问:孩子,那么多小鱼,你捡得过来吗?一条小鱼而已,有谁会在乎呢?孩子一边不听地往海里放鱼,一边说:你看,这一条在乎,这一条也在乎。吴孟超就像故事中的这个孩子,60年来,心无旁骛,坚定站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积以跬步,终成千里。


吴孟超说,为医之道,最要紧的是一个“德”字。对病,要快、准、狠;对人,要慢、拙、仁。这是恩师裘法祖教导他的,而吴孟超,也是这么教导他的学生。医者仁术,仁德者寿。手术台前,抛起高温消毒后的手术衣,双臂顺势滑入袖中,我相信,这个94岁的老人,还年轻。


一个年轻记者与先生内心的交流和对话,也形成了另一种意境,另一种传承。


 吴孟超一边洗手,一边念叨“刷两遍,这都要洗干净,还有指尖这一块”。


受众反馈,是议题设置成功与否的最好证明

《先生》播出后,在同行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商业网站的朋友说:“这是只有国家级媒体才能做出的好作品”,众多音频客户端提出全系列转载。作品更引起了听众的强烈共鸣。《先生》在中国之声微信公号上同步传播,每篇阅读量都过万,最高达到26770。每天都有大量网友在报道下留言,且留言质量远远高于一般新闻报道。


网友CathyBabby Chen :先生这组特别策划很有教育意义,在商业价值的推动下,学生流行明星崇拜,浑然不知我们身边还有这么多知识渊博的先生,他们才是我们真正要学习的榜样和尊敬的偶像。每一期,我必让12岁的女儿细细聆听和阅读,期待更多积极向上的特别策划。


网友“清风明月”:感谢中国之声让我们了解了还有这么多先生,我是流着泪听完的,泪水来源于心灵深处的感动与敬仰,历史与人民会铭记那些为人类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网友刘满兰:每期我都听得泪流满面,感谢中国之声的特别策划,让我们得以从先生身上领略大师风范,感受大师情怀,让我们在急速奔跑显得急躁的今天,能够停下脚步,思考一路前行,别忘灵魂。


网友明天会更好: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粗茶淡饭可甘之如饴,步履维艰仍率性而为,时代需要这样的先生!……感谢中国之声。


网友天际雨:先生的高风亮节是吾辈前行的明灯,央广本次《先生》的推出,就是将明灯高举。给更多人前进的目标,谢谢你们。


我想,听众的话印证了我们这次策划是成功的。


我们知道,所谓“议题设置”就是指大众传播对某些议题的着重强调和这些议题在公众中受重视的程度构成强烈的正比关系。换言之,在大众传播中越突出某一事件,多次、大量地报道某一事件,就会使社会中的公众突出地议论这一话题。


《先生》的推出,可以说在受众中形成了话题,形成了期待:


网友李军成:终于又出来一期,每天都来期待……


网友明晃晃:中国之声总是满满正能量,总是让我热泪盈眶,总是提醒我们,别把魂丢了。


网友晓羽:“这样正能量的节目,中国之声应该多采、多做、多播


我想,这是对所有主流媒体的期待。


再次感谢大家对《先生》这个作品的关注和支持,这个作品还有很多遗憾和不足,希望得到各位领导、专家和同行的指点。


更多案例分享

《中国好家庭》:细处展“家风”,匠心品“家国”

《开课啦》:在差异化竞争中“拆围墙”

《我有传家宝》:传家、传情、传价值

《加油!向未来》:用电视的“美味”包裹科学的“营养”

《老妈驾到》:素人真人秀也可既有意思又有意义

《我们的青春》:青春光华提振人心

《养生堂》:七亿观众,八年砥砺的现象级节目

《等着我》:真实的力量

《有请主角》新闻TED  弘扬正能量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