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主流”的新常态:2016年电视剧市场盘点

2016-12-12 常江 广电时评

2016年中国电视剧创作及播出情况总体呈现出三个显著特征:主流创作题材和类型日趋年轻化;红色题材产业及文化价值全面凸显;中长篇电视剧增幅显著。


在网络视听行业快速发展、传统电视播出平台发展缓慢的产业与技术背景下,电视剧作为跨平台流动性最强的内容形态,在2016年实现了持续繁荣发展。本年度央视及各大卫视黄金档总计播出电视剧百余部,其中不乏取得可观社会效益和收视成绩的现象剧和话题剧,电视剧作为中国人日常文化消费与公共文化讨论的中心,仍有着牢固的社会及心理基础。



纵观全年的电视剧市场,2016年中国电视剧创作及播出情况总体呈现出三个显著特征:主流创作题材和类型日趋年轻化;红色题材产业及文化价值全面凸显;中长篇电视剧增幅显著。


主流创作题材和类型日趋年轻化

传统电视观众群体的老龄化是全球电视业共同面临的趋势和困境。尼尔森相关数据显示,在电视业最为发达的美国,传统电视网的观众年龄中位数已近60岁,这意味着作为电视台主要营收来源的商业广告已经受到严重冲击。而CSM于2015年年底公布的数据则显示,央视及全国各大卫视频道中,除湖南卫视、浙江卫视观众群体相对较为年轻化外,其他频道观众老龄化的趋势亦日趋显著;其中,中央电视45岁以上观众所占比例接近观众总人数的70%,是老龄化的一个重要映射。



然而,由于互联网播出平台的崛起及网络视听行业的成熟,电视剧的流动性得以超越传统电视频道的边界,故在创作题材和类型上反而呈现出日趋年轻化的新气象,以争取消费力更为旺盛的年轻观众。2016年全年取得不错收视表现的作品,如上半年的《亲爱的翻译官》(三年来首部平均收视率破2%的都市剧)、《女医明妃传》、《欢乐颂》,以及下半年的《微微一笑很倾城》《小别离》《好先生》《麻雀》《咱们相爱吧》等,均有显著的年轻化接受取向。从题材上看,这些作品大多关注职场、爱情、婚姻、个体成长等主题,切合年轻观众的审美口味与需求;从类型上看,则呈现为都市情感剧、古装言情剧及军旅谍战剧“三足鼎立”的态势,其中尤以都市情感剧的制播最为繁荣,甚至出现了如《欢乐颂》《女不强大天不容》《小别离》《嘿,孩子》这样引发了广泛社会讨论的话题剧。CSM对今年上半年热播电视剧题材的统计也显示,都市剧的数量占据了播出总量的38%,紧随其后的古装剧则达26%,另外吸引男性观众的战争军旅剧也有12%的占比。



主流电视剧创作题材与类型的日趋年轻化,不仅缘于产业层面的需求,更折射出中国电视剧欣赏与接受主体的转型。随着出生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人进入家庭和事业发展的成熟期,他们的文化消费习惯也必然成为主流媒介内容生产的核心。伴随着这一代中国人青春期成长的“青春偶像剧”似乎正在进入生命线的“迟暮”阶段,电视剧创作者将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对婚姻、家庭、职场等议题的呈现和讨论上。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当代社会城镇化进程的加剧,一度繁荣并有着旺盛生命力的农村题材剧几乎在今年绝迹,仅山东卫视的《三妹》《女怕嫁错郎》等尚有不错的收视表现。然而从社会文化议程的设置上看,农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似乎已逐渐在主流电视文化场域中“销声匿迹”。作为曾经有着广泛群众基础和观看偏好的农村题材剧,如何在电视剧市场中“求变”以更契合于人们对当代电视剧的文化想象,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思考的转型命题。


红色题材产业及文化价值的全面凸显

主旋律电视剧是中国电视剧生产领域的一道独特风景,也是主流意识形态在电视文化领域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再一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其中,影视作品对于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的正确呈现,成为近年来主管部门对影视内容生产最主要的指导方向。



从2016年的生产实践来看,主旋律电视剧的创作正日趋呈现出商业化、精细化的特征,其中相当一部分作品无论收视表现还是网络口碑,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央视一套年中播出的《海棠依旧》改编自《我的伯父周恩来》,不但收视成绩颇为抢眼,而且豆瓣网评分也高达7.9,其成功表明为中国人民深切爱戴的周恩来总理的生平不但是一笔珍贵的政治遗产,而且也完全可以成为意识形态和影视创作领域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另一部改编自真实案例的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检察官》,也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收视,有效地呼应了党中央近年来掀起的轰轰烈烈的反腐败运动,口碑卓著。而湖南卫视于下半年热播的谍战革命剧《麻雀》《解密》则均采用了熟稔的偶像化、商业化创作思路。两部作品的最高收视率不但突破2%,且在网络平台上的播放量也居于同期电视剧的前列,充分体现出此类题材作品向年轻观众渗透的实力和潜力。事实上,以此前《潜伏》的成功为榜样,谍战剧这种融合了红色革命话语和商业化悬疑情节的独特创作类型,始终在中国电视剧文化版图中占据着稳固的一席之地,也是红色题材与诸种现代创作手段巧妙结合的最佳媒介。




不过,尽管有一些收视、口碑双丰收的作品出现,但主旋律电视剧在2016年仍未能全面突破传统的单向、宣教式的创作瓶颈,一度拥有广大市场的抗战剧如《太行山上》《怒火英雄》等,表现只能算是差强人意。这意味着红色题材在IP化转型的过程中,仍有巨大的潜力有待创作者和平台经营者挖掘。《海棠依旧》《人民检察官》《麻雀》《红旗漫卷西风》等作品的成功表明,深入挖掘红色政治文化遗产、紧密关怀国家的现实政治需要、巧妙借鉴商业及流行影视创作手法,是主旋律电视剧突破瓶颈、实现有效传播的必由之路。


中长篇电视剧增幅显著

长期以来,40集以下篇幅的电视剧是我国电视剧生产的主流规模,这主要是由传统电视播出平台的编排风格以及传统电视观众的收视习惯决定的。但随着电视机日渐成为“多屏”中的“一屏”,为播出时间表所固化的电视节目观看习惯与节奏也注定要为融媒体、跨媒体的新技术环境所改变。在PC、移动、OTT等多终端的灵活支持下,观众会日趋倾向于喜爱那些篇幅较长,能够完整、透彻而精细地讲好故事的电视剧作品。篇幅增长为作品的叙事和表现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但可以有效拉长题材的生命周期,而且可以强化用户的粘性,实现广告利益的最大化。



从文化的角度看,一方面,电视剧的长篇化或许将会成为一个可预见的趋势性生态,主流的叙事传统、表现风格和文化趣味,都将因篇幅容量和播出周期的拉长而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另一方面,“长篇化”也折射出了文化生产与接受需求日趋多元的当下,电视剧通过强化自身优势以迎接更加碎片化的网络原生影视内容挑战的努力。


总体而言,电视剧生产在2016年体现出了这种独特的电视内容及文化形态旺盛的生命力及强大的适应力,形成一种“主流”的新常态。在意识形态与涵化功能上,电视剧仍然有着巨大的潜力空间有待挖掘;在内容及形态模式上,电视剧的生产者正日趋形成成熟而稳健的风险规避意识,探索实现电视剧与网络剧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在播出与产业上,电视剧在不同终端上的流动性和贯通性已得到全面的体现,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内容产品——当然,这或许也就意味着“电视剧”这个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称谓,或许也有必要被“改写”。


不过,即使在总体成绩尚属可观的2016年,中国电视剧领域既存的一些基本问题仍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如编剧水准的低迷、题材与类型的过分集中化、过度追逐IP等。但这些问题主要源于现有产业结构的某些特征,而不单纯是艺术或创作领域的缘故。中国电视剧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品化飞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视听传播研究所研究员)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